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我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实施规范化培训气管插管术,并开展气管插管术,为抢救危重病人争分夺秒,以减少死亡率.方法 选取56例重度颅脑外伤危重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术为观察组,并选取56例重度颅脑外伤危重患者按常规抢救程序处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结果 应用气管插管术在院前急救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对医护人员气管插管术规范化培训,大大提高了院前急救危重病人的有效性和成功率,同时保证医疗行为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方法 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短时间内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出血,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供血供氧,严密观察病情,确保转运安全.结果 72例患者3例抢救无效死亡,1例放弃治疗自动离院,其余病例均收入创伤外科作进一步治疗.结论 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为进一步的专科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颅脑外伤后高血糖患者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后高血糖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方法:327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血糖升高组(165例)和血糖正常组(162例).血糖升高组于入院时及伤后第1、2、3、5、7、10、14 d晨起抽血检测空腹血糖,根据血糖值使用并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使用胰岛素期间对末梢血糖进行动态监测,直至清晨空腹血糖连续2次正常.同时制定饮食护理措施,对患者和或(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血糖升高组中有109例患者(占66.06%)血糖在1~3 d内恢复正常,且预后与血糖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9,P>0.05).有20例患者血糖持续升高,终因伤势沉重而死亡,病死率12.12%,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48.03%.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患者尽早实施护理干预,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细节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80例入组患者(2020年1月-2021年9月)临床资料分析,40例基础护理纳入对照组,40例细节护理纳入观察组,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36.46±8.9)分、抑郁评分(35.34±8.22)分、疼痛评分(3.06±1.05)分、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12.47±1.32)分、Lovett等级(4.22±0.36)级、Barthel指数(74.98±6.58)分、护理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患者行细节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心理状态,减轻其疼痛程度,减少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机体功能恢复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7~1999年共收治重度颅脑损伤病人176例,其中合并胸部外伤52例,占29.5%。本文总结了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胸部外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提高此类病人的抢救成功率。1 临床资料 本组176例,男105例,女71例,年龄11~70岁,胸部外伤52例,占29.5%。其中单纯胸壁损伤11例,肋骨骨折33例,单纯性气胸27例,血气胸12例。行胸腔穿刺抽气15例,行胸腔闭式引流,19例,保守治疗5例,气管切开20例。本组52例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对策.方法 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辅以高压氧治疗,采用宁波产单人高压氧仓,采用压力,成人压力0.18~0.20 MPa(1.8~2.0 ATA)小儿压力0.06~0.18 MPa(1.6~1.8 ATA),治疗时间80 min,每天一次.10 d为一疗程,每二疗程间歇1 w,治疗2~5疗程,平均每例治疗33.5次,治疗过程中根据病人不同情况做好个体化全程护理.结果 70例患者基本治愈19例,占27.1%,显效22例,占31.4%,有效20例,占28.6%,总有效率87.1%,无效9例,占12.9%.结论 综合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能提高治疗效果.做好个体化全程护理保证了高压氧治疗的顺利进行,确保高压氧治疗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基于多功能头部防护装置在救护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应用下,主要讲解了如何对颅脑外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使用多功能头部防护装置进行有效的护理.抢救颅脑患者成功和治愈的关键一步就是有效的进行急救和做好安全转运的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3年7月9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对其中29例发生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29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32.22%;共检出病原菌10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2.48%、革兰阳性菌占24.77%、真菌占2.75%;年龄>60岁、GCS评分、有基础疾病、气管切开、抗菌药物及激素应用、休克是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肺部感染高危险因素(P<0.05)。结论充分做好入院相关准备且积极预防治疗可降低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探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的系统护理,并观察临床的疗效,评价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4月——2011年4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6例患者且都为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和观察  相似文献   

10.
梅盘琴  周伟益 《中国卫生产业》2012,(29):56+58-56,58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及早给予调控血糖护理,观察血糖调控后患者预后、存活率,及血糖峰值与颅脑外伤病情变化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有11例患者血糖一直升高,最终伤势过重或并发其他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占17.0%。其余47例患者血糖在10~40d内逐步控制在8.3~10.1mmol/L,并通过有效护理,病情好转,存活率81.0%。血糖峰值与颅脑外伤病情变化与预后之间呈正相关。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常并发应激性高血糖,为此在临床护理中,应在加强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调控血糖护理,降低血糖浓度,减少继发性脑损害,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工程》2017,(7):1023-1024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干预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诊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分诊时间、转诊时间、健康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分诊时间和转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的比例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干预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可有效地改善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的预后情况,缩短就诊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9,(12):1665-1666
目的探讨急诊一体化救治模式在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急诊救治,试验组采用急诊一体化救治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结果及预后。结果试验组的恢复良好率、轻度残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残疾率和植物生存/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救治后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中采用急诊一体化救治模式,能够提高临床救治效果,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工程》2016,(12):1675-1676
目的研究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院前抢救时,运用全程优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我院急诊科于2015年6月至2015年11月间实施普通院前急救护理模式,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实施院前急救全程优化护理措施,选取两个时间段的颅脑损伤患者各42例,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全程优化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学工程》2016,(7):983-98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下肢肿胀程度优于对照组,术后45 d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下肢肿胀程度,减少继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经验和护理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1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10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对照,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率等。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1.8%(101/1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87/106),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0.9%(100/1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80/1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经验和护理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1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10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对照,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率等。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1.8%(101/1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87/106),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0.9%(100/1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80/1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开颅术的术中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阴市人民医院2008年80例重型颅脑外伤手术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80例患者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手术顺利,护理方法得当,术后安全返回ICU。74例康复出院,3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结论手术室护士掌握重型颅脑外伤的病理生理知识,熟悉手术过程,可提高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6,(12):1689-1690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3月收治的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8例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6月收治的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2例为观察组,应用全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急救反应时间、急诊科救治时间、住院时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转送意外事件发生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急诊科救治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前死亡率、转送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模式有助于缩短颅脑损伤急救患者的急救时间,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针对颅脑外伤患者以获得性肺炎(AP)管理为主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于某院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将符合标准的6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以获得性肺炎管理为主的护理干预,两组均护理1个月。比较两组获得性肺炎发生率、肺功能和肺炎感染程度、免疫指标水平差异。结果两组获得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43.33%和23.33%,研究组明显更低(P<0.05);对照组机械通气相关获得性肺炎(VAP)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估水平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天数明显更少,2周内撤离机械通气成功率明显更高(P<0.05);干预后,对照组CPIS(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FVC(用力肺活量)和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明显低于研究组(P<0.001);干预后,两组免疫和炎性指标水平均明显异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指标变化均较同时间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对于颅脑外伤患者,以获得性肺炎管理为主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AP发生率,减轻感染水平,抑制炎性反应,恢复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护理选取应用。  相似文献   

20.
何芳  何慧 《医疗保健器具》2013,(12):1565-1566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入选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我中心急救组分布据点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送院方式分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组(观察组,我中心急救车送入医院)40例和对照组(家属直接送入医院)40例,通过对我中心院前急救组分布据点院前急救后预后情况跟踪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死亡率、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溶栓时间和抢救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质量满意度.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死亡率和减少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