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者应用一种简便快速的活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127例鼻咽癌、其它恶性肿瘤病人及正常人血清中EBV MA—IgG、EBV MA—IgA抗体,并与EBV VCA—IgA抗体作了对比。鼻咽癌放疗前病人的EBV MA—IgG、MA—IgA抗体的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与EBVVCA—IgA相似,明显地高于其它肿瘤病人和正常人。其中EBA MA—IgA抗体较EBV MA—IgG更为特异。因此EBV MA—IgG、MA—IgA抗体的检测对鼻咽癌的临床诊断是有意义的。放疗后鼻咽癌病人的EBV MA—IgA抗体水平随病人存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当肿瘤复发或转移时又上升至放疗前的水平,故EBV MA—IgA抗体的检测对鼻咽癌病人预后的观察可以提供另一个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了294例鼻咽癌、118例鼻咽粘膜病变和40例正常人血清的VCA-IgA、IgG,EA-IgA,IgG。89.8%和26.7%鼻咽癌患者为VCA-IgA和EA-IgA抗体阳性,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为15.21和1.9。只有7.5%正常人和15.3%鼻咽粘膜病变者有低滴度的VCA-IgA抗体,而EA-IgA抗体,正常人全部阴性,粘膜病变者有2.5%阳性(GMT为1.30)。这些结果表明IgA抗体的出现是鼻咽癌EA病毒血清学的非常特异的现象,其中EA-IgA的阳性率和GMT均较低,但具有更高的特异性。所有被检对象的血清均为VCA-IgG阳性,但鼻咽癌组抗体的GMT(107.67)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64.98)和粘膜病变组(26.20)。EA-IgG在各组中亦有显著差异,提示抗EA抗体也是鼻咽癌的特异现象。 鼻咽癌患者晚期EBV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早期。但抗体水平与原发灶大小无关,与淋巴结转移程度有关。在鼻咽癌患者体内,IgA和IgG抗体水平的升高是一致的。 本文还比较了免疫荧光法和免疫酶法在测定VCA-IgA的结果。免疫酶法检出抗体的阳性率和GMT稍高于前者,但无统计学上的差异,两法的特异性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用正丁酸和巴豆油激活人类类淋巴母细胞株—B95—8细胞株、诱导产生早期膜抗原(EMA)和晚期膜抗原(LMA),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鼻咽癌(NPC)病人血清中膜抗原(MA)抗体。MA/IgA在正常人阴性,而在NPC病人阳性率55.96%,GMT 1:20.1。经过葡萄球菌蛋白A(SPA)吸附病人血清后,能提高2~3个血清稀释度。对诊断NPC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联合检测EB病毒相关抗体和抗原对诊断鼻咽癌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多项EB病毒(Epstein-Barrvirus)相关的检测指标。本研充通过同时检测EB病毒VCA-IgA、EA、IgA、EBV-特异性DNA酶(EBV-DNase)抗体、EB病毒DNA(EBV-DNA),评价联合检测对诊断鼻咽癌的价值。方法:收集160例治疗前的鼻咽癌患者和76例健康成人的血清和血浆,应用免疫酶染色法检测血清VCA-IgA、EA-IgA:用正丁酸与巴豆油激发Raji细胞方法检测EBV-DNase抗体: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fluoresc,eneequantitativePCR,RQ.PCR)分析血浆EBV-DNA,评什其在诊断鼻咽癌中的价值。结果:单项检测时对鼻咽癌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VCA-IgA90.0%、89.5%,EA-IgA75.0%、94.7%,EBV-DNase抗体76.3%、90.8%,EBV-DNA68.8%、88.2%。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8%和84.2%。VCA-IgA、EA-IgA阳性率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各临床分期中EBV-DNase抗体阳性率、EBV-DNA水平与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CA-IgA、EA-IgA、EBV-DNase和EBV-DNA单项检测时VCA-IgA敏感性最高,EA-IgA特异性最好;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鼻咽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度。EBV-DNase抗体、EBV-DNA有助于评估鼻咽癌病程和协助判断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5.
抗重组EB病毒抗原双重抗体检测血清学诊断鼻咽癌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Gu YL  Zhang CQ  Ng SP  Zong YS  Liang YJ  Chen YL 《癌症》2003,22(9):903-906
背景与目的:在评估4种EB病毒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基础上,探讨优化抗重组:EB病毒抗原双重抗体检测应用于血清学诊断鼻咽癌。方法:收集广州地区57例治疗前鼻咽癌患者和58例健康成人的血清。应用:EB病毒特异抗原(谷胱甘肽转移酶重组融合蛋白)为基础的4种免疫酶联吸附法,即:EBNA1-IgA,EBNA1-Igg,Zta-IgA和Zta-IgG检测血清中抗EB病毒的抗体水平。结果:EBNA1-IgA的灵敏度(O.9123)和阴性预测值(0.9074)是单独使用4种ELISA实验中最高的。Zta-IgA具有最高的正确率(π,0.8870)和Youden指数(J,0.7738)。当评估配对的ELISA时,EBNA1-IgA和Zta-IgA双重阳性的所有指标是4种双重阳性实验中最高的。5例:EBNA1-IgA阴性的鼻咽癌患者呈Zta-IgA阳性,而7例Zta-IgA阴性的鼻咽癌患者呈EBNA1-IgA阳性。结论:EBNA1-IgA酶联免疫吸附的单独检测在血清学诊断鼻咽癌时优于其他3项(EBNA1-IgG、Zta-IgA和Zta-IgG)单独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BNA1-IgA和Zta-IgA两项的组合应用在血清学诊断鼻咽癌时有互补作用,是血清学检测的合适组合。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患者血清中EB病毒VCA-IgM抗体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现鼻咽癌病人血清及唾液中存在抗EB病毒各种抗原的抗体以来,迄今为止能够提供鼻咽癌血清学临床诊断或现场普查具有实用价值的仍为测定EBV-VCA或EBV-EA抗体的手段。本文报告鼻咽癌病人血清中抗EB病毒VCA-IgM抗体的存在。 材料和方法 (一)受检血清标本 50例鼻咽癌病人血清取自本院或北京医院病人。100例正常人血清取自天坛医院血库及血站的献血员。53例其他肿瘤病人血清取自本院临床生化室。 (二)马抗人IgM抗体来源及制备  相似文献   

7.
作者检测鼻咽癌患者亲属397人的血清 EB 病毒 IgA/VCA 抗体水平,并与正常人群作比较。结果显示(1)两组间抗体水平无显著差异;(2)在患者的子女、兄弟姐妹和夫妻之间,各组相互比较也无差异。因此作者认为在鼻咽癌的发生过程中,除 EB 病毒外,还有遗传或(和)环境因素的介入。  相似文献   

8.
定量和定位检测EB病毒在鼻咽癌组织中的感染状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Jiang WH  Zhao SP  Yin ZH  Li F  Chen ZH  Xiao JY 《癌症》2005,24(7):796-800
背景与目的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与鼻咽癌密切相关,但EBV是鼻咽癌的致瘤因素还是仅仅是伴随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且EBV在鼻咽癌发生过程中的潜伏状态也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检测EBV在不同鼻咽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阐明EBV与鼻咽癌发生的关系提供线索。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技术定量检测47例鼻咽低分化鳞癌患者癌、癌旁及相对正常鼻咽粘膜组织中的平均EBV拷贝数;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地高辛标记的EBER-1探针)对鼻咽癌、癌旁、对侧正常鼻咽粘膜中的EBV进行定位检测。以10例正常人鼻咽粘膜组织作对照。结果正常人鼻咽粘膜EBV检出率为80%(8/10),平均拷贝数为6.7×102/滋gDNA;100%(47/47)鼻咽癌和癌旁组织以及72.3%(34/47)的对侧正常鼻咽粘膜组织检出EBV,平均拷贝数分别为6.9×105/滋gDNA、1.5×105/滋gDNA、9.8×103/滋gDNA。正常人鼻咽粘膜、鼻咽癌患者对侧正常鼻咽粘膜之间感染EBV的几率、潜伏感染EBV的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鼻咽癌及其癌旁、对侧正常粘膜组织三者之间,鼻咽癌与癌旁组织之间,癌旁和对侧正常粘膜组织之间EBV拷贝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EBER-1原位分子杂交发现,对侧正常粘膜上皮细胞未检测到EBER-1的表达信号,癌旁靠近癌一侧的部分不典型增生细胞检测到EBER-1弱阳性信号,而在癌组织中的所有癌细胞均有EBER-1强阳性信号。结论无论是鼻咽癌患者还是健康人,EBV在鼻咽组织中的潜伏感染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从鼻咽癌患者对侧正常鼻咽粘膜到癌旁再到癌组织EBV感染的量发生了改变,说明鼻咽上皮细胞中EBV感染量和表达信号的改变很可能是EBV致鼻咽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EBV)定量检测的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技术定量检测30例鼻咽低分化鳞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5例正常健康人鼻咽黏膜组织中的EBV拷贝数,并比较三者检测结果。结果:正常人鼻咽黏膜EBV检出率为73.3%(11/15),平均拷贝数为6.5×102μg-1;鼻咽癌和癌旁组织EBV检出率为100%(30/30)和76.7%(23/30),平均拷贝数分别为6.7×105μg-1DNA和1.3×105μg-1DNA。正常人鼻咽黏膜、鼻咽癌患者癌旁组织感染EBV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癌旁和正常黏膜组织3者之间,鼻咽癌与癌旁组织之间,癌旁和正常黏膜组织之间EBV拷贝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咽癌与癌旁组织感染EBV的数量明显高于正常鼻咽黏膜,EBV感染量是鼻咽癌致病的重要因素,定量检测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有助于临床判断病情。  相似文献   

10.
EB病毒的核抗原(EBNA)出现于所有EB病毒转化的类淋巴母细胞株和鼻咽癌细胞中,是细胞感染病毒后的早期产物并持续地存在于细胞核内。近年来,EBNA已被提纯,并被认为和其他DNA肿瘤病毒如SV40与腺病毒等的肿瘤抗原(T抗原)相似。后者是一种和细胞转化有关并维持细胞转化状态的重要产物。EBNA在细胞核内的含量很少,必须用高度敏感的抗补体免疫荧光法或抗补体免疫酶法才能检出。从EBNA阳性细胞中提取的可溶性抗原,可用于补体结合试验(CF),其用耐热的补体结合抗原成份即为EBNA。上述各种方法不能用于测定IgA抗体。由于鼻咽癌患者血清中抗EB病毒IgA抗体的出现和水平的升高是一种相当特异的  相似文献   

11.
迄今,血清VCA-IgA抗体检测,已作为临床上鼻咽癌有效的辅诊方法之一。其阳性率达93%(Henle.1976)。本文着重报导在本院门诊随机收集的38例鼻咽其它病变(A组)。82例以颈块为主诉的颈部其它病变(B组)和80例鼻咽癌(C组)的血清VCA-IgA抗体检测结果,并比较该抗体检测对它们的诊断意义。认为VCA-IgA检测对鼻咽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材料与方法 本实验采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的鼻咽癌免疫酶诊断试剂盒,实验方法和步骤与刘育希报告同。本文以抗体滴度≥1:5为阳性阈值。  相似文献   

12.
13.
14.
广东省是鼻咽癌最高发地区,许多实验研究已报导鼻咽癌与EB病毒有密切的关系。1980年曾毅等在广西苍梧县进行了鼻咽癌血清学普查发现测定VCA—IgA抗体可以发现早期鼻咽癌,同时亦证明EA—IgA抗体对鼻咽癌也较为特异。测定EB病毒核抗原(EBNA)的抗补体免疫酶法  相似文献   

15.
30例鼻咽癌病人白细胞 DNA与 EB病毒内重复顺序“W”片段(BamHI)进行斑点(Spot)杂交试验,发现有87%白细胞 DNA存在 EB病毒基因组。在血清中也检出有 EB病毒基因组。对上述阳性白细胞 DNA及浓缩血清DNA,用 PstI酶切后,进行 Southrm吸引试验,呈现有3.1、2.0和 0.8kb带2—3条。对 EB病毒在白细胞及血清中存在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人工合成肽为抗原基质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EB病毒抗体。方法:以人工合成肽作为抗原,建立ELISA试验,并检测93例鼻咽癌患者和106名正常人的血清。结果:以临界值0.259为阳性判断标准,93例鼻咽癌患者血清中,阳性63例,敏感度为67.7%;106名正常人血清中,阳性8名,特异度为92.5%。结论:所建立的以合成肽为抗原基质的EB病毒酶联免疫试验适用于鼻咽癌患者的筛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鼻咽癌高发家系进行调查并检测其血清EB抗体。方法进行家系调查,并用免疫酶标法进行血清EB-VCA-IgA和EB-EA-IgA检测。结果广西零氏家系鼻咽癌7例。检测家系成员共29人,EB-VCA-IgA阳性9人,阳性率31%;EB-EA-IgA阳性2人,阳性率6.89%,新发现鼻咽癌2例。结论对鼻咽癌高发家系进行调查研究,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鼻咽癌病人,并为防治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普查中EB病毒IgG/EA抗体检测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8年我所曾应用间接免疫酶法检测人血清Epstein- Barr( EB)病毒的壳抗原免疫球蛋白 A抗体( Ig A/VCA抗体 )进行鼻咽癌普查 ( NPC) ,该法已广泛用于鼻咽癌血清学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1] 。有文献报道[2 ] 鼻咽癌病人的抗 EB病毒早期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G抗体 ( Ig G/EA抗体 )阳性率可达90 %以上 ,我所在鼻咽癌普查中采用间接免疫酶法 ,检测 71 5 1人群血清的 Ig G/EA抗体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普查人群  1 997年 1 0月至 1 998年 3月 ,我所对苍梧县对 2 0岁以上的职工、群众 71 5 1人进行普查。其中男性 435 9人 ,女…  相似文献   

19.
EB病毒VCA—IgA抗体的检测与鼻咽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B病毒与鼻咽癌密切相关,许多报告证明鼻咽癌患者对EB病毒有极其特异的高滴度IgA抗体(VCA—IgA)反应。本文报告近年来本实验室所收集的鼻咽癌、其他癌瘤、鼻咽粘膜病变患者、鼻咽癌患者的健康家属、正常人血清共1265例,检测VCA—IgA抗体,分析其与鼻咽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的不同原位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亮国  姚开泰  谢鹭  周文  杨玉文  陈曲侯   《癌症》2000,19(1):31-33
目的:探讨在鼻咽癌组织石蜡切片标本中原位检测EB病毒的更快速、更灵敏的方法。方法:用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EBER-1和EBV DNA的BamHI-W片段为探针,分别用原位杂交、原位PCR检测鼻咽癌组织切片中EBV的分布情况。结果:用寡核苷酸EBER-1作探针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的方法比用BamHI-W片段作探鱼原位杂交及原位PCR的方法更灵敏、更简单。结论:用EBER-1作探鱼原位杂交检测鼻咽癌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