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7d和30d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以119例住院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结果,并按Johnston提出的7分"ABCD2"评分法给予评分,随访发生TIA后7d和30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TIA发生后50例(42.0%)患者于30d内发生脑梗死,其中29例(24.4%)发生于7d内。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症状持续时间≥10min、ABCD2评分≥4分是TIA后7d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发作次数≥3次、颅内动脉狭窄≥50%是TIA后30d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抗凝治疗是TIA进展为脑梗死的保护因素。结论发作持续时间长、次数多、颅内动脉狭窄重和"ABCD2"评分高的TIA患者短期内脑梗死发生危险性较高,抗凝治疗可使TIA患者有降低脑梗死发生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2.
影像学检查对判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像学检查对判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以TIA后90 d内是否发生脑梗死作为短期预后指标,分析76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检查结果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结果 本组DWI异常33例(43.4%),MRA显示颅内动脉病变31例(40.8%),DWI及MRA 均异常19例(25%);90 d内12例(15.8%)发生脑梗死,脑梗死发生率在DWI异常者中(10例,30.3%)显著高于DWI正常者(2例,4.7%)(P<0.05);MRA异常者(9例,29%)显著高于MRA正常者(3例,6.7%)(P<0.05).DWI及MRA 均异常者(8例,42.1%)极显著高于影像学检查正常者(1例,3.2%)(P<0.01).结论 DWI和MRA检查有助于判断TIA患者短期预后,发现高危患者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临床特征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173例TI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临床特征。发作后均在24小时内行头颅MRI或CT检查,部分于发作48小时后复查,记录影像学异常(责任病灶)的例数。结果:TIA发作≤30分钟、>30分钟患者发生脑梗死比例分别为16/112、22/6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TIA发作≤3次、>3次TIA患者发生脑梗死比例分别为19/129、19/4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既往有、无卒中病史者发生脑梗死比例分别为15/43、23/13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既往有、无高血压病史者发生脑梗死比例为28/102、10/7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表现为偏肢无力和(或)麻木、非偏肢无力麻木者发生脑梗死的比例分别为33/82、5/9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局灶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30分钟、发作次数>3次、既往有卒中、高血压病史及表现为偏肢无力和(或)麻木的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比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动态监测,探讨TIA 患者临床转归与其血清hs-CRP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敏ELISA 法检测对照组与TIA患者(A、B组)入院24h内血清hs-CRP 水平, TIA组患者病后第7、15、30天血清hs- CRP 水平,并行 hs-CRP 水平与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和B组hs-CR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发病24h和第7、15、30天A组和B组的血清hs-CRP 水平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2组hs-CRP 水平与脑梗死发生率均呈正相关(分别为0.665、0.936,P< 0.05).结论 炎症反应参与了TIA 的发生、发展,血清hs-CRP 水平高的患者较水平低的患者进展为完全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5.
超敏C反应蛋白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预后关系。方法随访观察120例首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组),14例发生脑梗死(11.67%)(B组),28例2次以上TIA发作而无脑梗死事件(23.33%)(C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TIA和/或脑梗死发生24h内及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结果A组、B组和C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组和C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1);B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hs-CRP水平与TIA患者预后关系密切,它对TIA患者演变为脑梗死事件有早期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7 d和30 d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以81例TIA为观察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并按Johnston提出的7分ABCD2评分法给予评分,随方TIA患者7 d和30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TIA发生后31例(38.2%)患者于30 d内发生脑梗死,其中19例(23.4%)发生于7 d内。ABCD2评分≥4分是TIA后发生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BCD2评分多的TIA患者短期内脑梗死的发生危险性较高,应及时住院治疗,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治疗可使TIA患者降低脑梗死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28例顺序入组的VI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受累血管分为颈内动脉系统TIA和椎-基底动脉系统VIA两组,分别比较其症状持续时间和相应动脉狭窄与否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VIA患者428例,其中颈内动脉系统295例(68.93%),椎-基底动脉系统133例(31.07%).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中,症状持续时间<10min者94例(31.86%),10min~1h者147例(49.83%),1~6h之间者44例(14.92%),>6h者10例(3.39%);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中,症状持续时间<10min者40例(30.08%),10min~1h者56例(42.11%),1~6h之间者24例(18.05%),>6h者13例(9.77%).患者的预后与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相关(P<0.005).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接受血管检查276例,相应动脉有狭窄者148例(53.62%),其中,症状缓解者动脉狭窄发生率为47.17%,反复发作后缓解者54.59%,发展为梗死者62.5%;椎-基底动脉系统VIA患者受检117例,相应动脉有狭窄者37例(31.62%),其中,症状缓解者发生率28.00%,反复发作后缓解者28.24%,发展为梗死者85.71%.患者的预后与发作持续时间有相关性(P<0.05).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的预后与相应动脉狭窄密切相关(P<0.01),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转归与重度相应动脉狭窄相关(P<0.05).结论 TIA患者的预后与症状持续时间及相应动脉狭窄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应密切关注TIA症状持续时间,并应高度重视患者脑动脉狭窄情况的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的相关因素,为降低TIA患者发展为脑梗死的发生率提供预防和治疗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6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与TIA转化为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发作次数5次者脑梗死发生率高于5次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时间30min者脑梗死发生率高于30min以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频率3次者脑梗死发生率高于3次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A发作次数越多、持续发作的时间越长以及发作频率越高,就越容易发生脑梗死。  相似文献   

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期进展成脑梗死的临床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急性期(7d内)进展成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急性期(7d内)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及有颈内动脉系统TIA发作7d内进展成脑梗死的患者共14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IA发作时间延长>30min,TIA发作间期测量收缩压偏高≥160mmHg与TIA急性期(7d内)进展成脑梗死显著相关(P<0.05)。结论发作持续时间>30min,TIA发作间期测量收缩压偏高(≥160mmHg)是急性期(7d内)TIA进展成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ABCD~2评分联合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 d和30 d内发生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247例TIA患者发病后72 h内分别行ABCD~2评分联合头部DWI和PWI检查,随访发病后7 d和30 d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247例TIA患者中,7 d和30 d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21例(8.5%)和27例(14.8%);ABCD~2危险度分层7 d和30 d内脑梗死发生率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均P0.05);DWI和PWI阳性且ABCD~2≥4分组显著高于DWI、PWI阴性组且ABCD~24分(均P0.05);DWI和PWI阳性组与DWI和PWI阴性组在各ABCD~2评分因素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BCD~2评分中高危、DWI阳性和PWI阳性为TIA后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BCD~2联合DWI和PWI评分对预测TIA后7 d和30 d内脑梗死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9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根据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分为前循环组[26例,11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5例为脑梗死(CI)]和后循环组(13例,3例为TIA,10例为CI),并给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动脉狭窄改善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12个月,复查DSA;比较手术前、后CI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的变化。结果前后循环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2.3%和100%,术后动脉狭窄改善率均>7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2%和7.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前循环组10例、后循环组5例复查DSA,两组各有1例出现动脉再狭窄50%;术后6个月及12个月两组CI患者mRS评分、B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均P<0.05);两组均无TIA及CI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可明显改善颅内动脉狭窄,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颅内血管狭窄和ABCD2评分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4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行MRI、MR血管成像(MRA)检查及ABCD2评分,并分析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MRA结果显示,47例(73.4%)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其中正常或轻度狭窄组37例,中度狭窄组16例及重度狭窄组11例;根据ABCD2评分结果,低危组22例,中-高危组42例。发病7 d内14例(21.9%)发生脑梗死,中度狭窄组(12.5%)及重度狭窄组(7.81%)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及轻度血管狭窄组(1.6%)(均P<0.05)。中-高危组中重度血管狭窄率及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组(均P<0.05)。结论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程度及ABCD2评分对TIA的近期预后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MSCTA联合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共92例,对所有患者行MSCTA检查以及采用ABCD2评分进行危险分层与评估,观察不同动脉狭窄程度与不同ABCD2评分下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以及MSCTA联合ABCD2评分对TIA患者早期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 轻度、中度动脉狭窄患者在1周内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重度狭窄患者(P<0.05); ABCD2评分低危组与中危组患者在1周内脑梗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高危组(P<0.05); MSCTA联合ABCD2评分预测脑梗死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单独MSCTA与ABCD2评分(P<0.05)。结论 MSCTA联合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进展为脑梗死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及TIA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对脑梗死、TIA和对照组中的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脑梗死组病人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TIA组病人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主要损伤中等及大血管而不是小血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及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型)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颈内动脉系统TIA及颈内动脉系统TIA型脑梗死的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颈内动脉系统TIA型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且两组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相关,且其升高水平与是否进展为脑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下加用低分子肝素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02例TIA患者进行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54例,给予控制危险因素、阿司匹林50&#8197;mg、奥扎格雷钠160&#8197;mg,疗程7~10&#8197;d;治疗组48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8197;U,每日两次脐周皮下注射,疗程7~10&#8197;d。两组在年龄、性别、分型(颈内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危险因素、每次症状持续时间以及到治疗时的发病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药物治疗30&#8197;d内,两组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3个月的结果示:两组间的卒中复发率(包括TIA、脑梗死)、心肌梗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2例齿龈出血,对照组无出血发生。结论 在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未改善TIA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梗死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SA法测定了68例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并与31例TIA患者和30例正常人对照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24小时内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TIA和正常对照组(P<0.01)。大梗死灶组血清sICAM明显高于中梗死灶组和小梗死灶组。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在脑梗死发生24小时至7天呈现上升趋势,7至14天呈下降趋势。结论sICAM-1与急性脑梗死密切相关,参与了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实验证明,急性脑梗死早期大量白细胞聚集阻塞微血管,穿越内皮细胞进入组织,使局灶区组织受损。此时白细胞聚集与sICAM-1表达增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