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不同发病孕周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12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以孕34周发病时间为界,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两组,即A组孕妇55例,新生儿59例,B组孕妇57例,新生儿62例,对两组孕妇及分娩新生儿的一般临床资料,新生儿疾病的发生情况及围产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两组孕妇分娩孕周及早产发生率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2)两组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胎龄、平均出生体重、平均身长进行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组新生儿中低出生体重儿41例(发生率69.49%),B组17例(发生率27.42%),两组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0.叭)。A组中小于胎龄儿(SGA)11例(18.64%),适于胎龄儿(AGA)46例(77、97%),大于胎龄儿(LGA)2例(3.39%),B组新生儿中SGA14侈4(22。58%),AGA40例(65.57%),LGA8例(12.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新生儿先天畸形,新生儿窒息,呼吸系统疾病,酸中毒及糖代谢混乱的发病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4)比较两组孕妇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则早发型组为6例,晚发型组为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值为0.012)。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发病孕周直接影响围产结局,且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相关新生儿疾病(如RDS、新生儿窒息等)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但SGA及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的发生率与发病孕周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组成成分的配方粉对胎龄〈34周和(或)出生体重〈2000g的住院早产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对早产儿的喂养提出建议。方法受试对象为上海市3家医院住院的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分为两组,分别应用Ⅰ号(早产Ⅰ组)和Ⅱ号(早产Ⅱ组)配方粉进行喂养。研究采用严格的盲法,试验设计者不参与试验实施,数据整理者为独立的第3方人员,参与试验的医生和患儿家长对两种配方粉的具体组成成分均不知情。Ⅰ号为适于早产儿的优博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配方粉,Ⅱ号为足月儿或胎龄〉34周早产儿的优博标准婴儿配粉。结果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早产Ⅰ组117例,早产Ⅱ组106例进入分析。早产Ⅰ组体重、身长和头围的生长速度均显著快于早产Ⅱ组。试验期间早产Ⅰ组和早产Ⅱ组的平均体重增加速度分别为12.6g·kg^-1·d^-1和10.6g·kg^-1·d^-1(P〈0.001),头围每周增长分别为0.86cm和0.80cm(P〈0.05),身长每周增长分别为0.73cm和0.67cm(P〈0.05);按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后计算,早产Ⅰ组和早产Ⅱ组的平均体重增加速度分别为16.2g·kg^-1·d^-1和14.1g·kg^-1·d^-1(P〈0.001),头围每周增长分别为0.96cm和0.87cm(P〈0.05),身长增长分别为1.08cm和0.99cm(P〈0.05)。早产Ⅰ组的宫外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57.3%)低于早产Ⅱ组(72.5%)(P〈0.05)。结论在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中,应用优博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配方粉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明显优于优博标准婴儿配方粉,其体重、身长和头围的生长速度都能够达到理想的宫内生长速度,也可明显降低EUG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1~2013年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住院的早产儿的营养摄入及体重增长情况,以此对我科早产儿的营养支持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从我院NICU出院的90例早产儿,分为两组,1000~1500g组(A组)和1500~2000g组(B)组。计算不同阶段的能量摄入,恢复至出生时体重的平均时间,达到推荐能量摄入标准的平均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计算宫外发育迟缓率,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A组能量摄入低于B组,其他指标高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在出院时小于胎龄儿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周小于33w的早产儿在生后发生宫外发育迟缓的发生率较高。我们应该重视早期营养问题,积极给予营养治疗,提倡早期微量喂养,积极预防并发症,出院后应给予一段时间的追踪营养指导,以实现追赶性生长。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营养指标评价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寻找新生儿营养评价的生化指标。方法: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1),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前白蛋白(PA),分别按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把研究对象分成小于胎龄儿(SGA)和适于胎龄儿(AGA)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营养不良的32例SGA的IGF-1、RBP和PA的水平明显低于35例非营养不良的SGA;营养不良的33例AGA相应的值也显著低于35例非营养不良的AGA。结论:IGF-1、RBP和PA可作为营养评价的生化指标,其敏感性高,不受胎龄的日龄、体重的影响,便于临床诊断、疗效评价,是诊断新生儿营养不良时形态指标无法代替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内皮祖细胞(EPCs)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和脑室内出血(IVH)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住院的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分别于出生时、生后7、14、21和28d及纠正胎龄36周时收集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EPCs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等水平。结果68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纳入分析,其中对照组30例,BPD组20例,ROP组10例,IVH组8例。BPD组与对照组出生时EPC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后7d时点EPC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CD34+KDR+:(0.019±0.009)%伽(0.026±0.012)%,P〈0.05;KDR+CDl33+:(0.004±D.002)%傩(0.008±0.004)%,P〈0.01;CD34+KDR+CDl33+:(0.005±0.002)%船(0.008±0.004)%,P〈0.05。从出生时至生后21d,BPD组血浆VEG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ROP组出生时至生后28d的EPCs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纠正胎龄36周时KDR+CDl33+和CD34+KDR+CDl33+EPCs与对照组相比略有升高趋势。与对照组相比,IVH组生后不同时点的EPCs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后早期的EPCs和VEGF水平降低可能参与了早产儿BPD的发生,但其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孟玉芹 《医学信息》2010,23(2):487-488
目的了解高危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情况、探讨低血糖病因和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及危害性措施,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的1026例高危新生儿在生后3d内进行血糖监测。结果高危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6.53%;早产儿组较之于足月儿组、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组较之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组、小于胎龄儿组较之于适于和大于胎龄儿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对高危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很有必要,并尽旱喂养,及时处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脐血中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的水平与胎儿生长受限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3年5月在本院分娩的单胎足月正常妊娠(无产科并发症)孕妇及其新生儿各120例,根据出生体重将新生儿分为小于胎龄儿(SGA)组、适于胎龄儿(AGA)2组。胎儿娩出后即抽脐静脉血5ml,标本收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脐血中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的水平。结果SGA组脐带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水平明显低于AG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GA组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水平明显高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脐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与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而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呈负相关关系;脐血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关系,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与之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脐血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与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清ghrelin水平与早产儿追赶生长的关系,探讨ghrelin在早产儿追赶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收住NICU的38例纠正胎龄37w早产儿和40例正常37w足月新生儿分别为早产组和对照组,记录两组纳入研究时、纠正胎龄1月、3月体重(分别用W1-3表示),计算体重增长速度(△W2-3);用ELISA方法检测早产组患儿纳入研究时血清ghrelin、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比较早产儿组和对照组体重增长情况,比较早产儿小于胎龄儿(SGA)、适于胎龄儿(AGA)组血ghrelin、GH、IGF-1水平及体重增长情况,分析早产儿组血ghrelin、GH、IGF-1水平与W2、W3、△W2、△W3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早产儿组W1-2低于对照组,△W2-3高于对照组(P〈0.05)。早产儿组W3低于对照组(P=0.131)。早产儿SGA组W1-3以及△W2、△W3、血ghrelin水平均低于AGA组(P〈0.01),GH、IGF-1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血ghrelin水平与W2、W3、△W2、△W3呈正相关性(P均=0.000)。IGF-1与△W3呈正相关性(P=0.047)。GH与IGF-1正相关P=0.021)。血ghrelin水平与GH、IGF-1无相关性。结论 ghrelin可能参与了早产儿追赶生长,并非通过GH-IGF-1轴发挥作用,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母血及脐血抵抗素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4例分娩正常出生体重儿组(AGA组)、14例高出生体重儿组(LGA组)及14例低出生体重儿组(SGA组)母血及脐血血清抵抗素水平。结果(1)AGA组、LGA组、SGA组母血抵抗素水平分别为10.51±1.64、9.26±1.28、12.77±2.90μg/L,脐血抵抗素水平分别为20.43±1.78、18.63±1.70、24.41±4.80μg/L;(2)LGA组与AGA组比较,母血与脐血抵抗素水平的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SGA组与AGA组比较,母血与脐血抵抗素水平的差异也均有显著性(均P〈0.05);(3)脐血与母血抵抗素水平成正相关(r=0.869,P〈0.05);(4)母血与脐血抵抗素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均成负相关(r=-0.662,P〈0.05:r=-0.678,P〈0.05)。结论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在胎儿出生体重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宫内生长迟缓新生儿脐血瘦素及甘油三酯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宫内生长迟缓(IUGR)新生儿脐血中的瘦素(leptin)、甘油三酯(TG)水平,分析这些指标变化程度与胎儿生长的关系,探讨IUGR新生儿血脂代谢的特点.方法 77例新生儿脐血标本分为3组:(1)小于胎龄儿组( SGA):17例;(2)适于胎龄儿( AGA)组:41例;(3)大于胎龄儿( LGA)组:19例.采用高敏酶免疫分析法测定新生儿脐血中瘦素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G水平.各组间均数比较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指标与出生体重及胎龄的关系采用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1)脐血瘦素水平AGA、SGA、LGA 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5,P<0.01);SGA组(0.7147±0.5761)ng/ml显著低于AGA组(2.710±0.4329)ng/ml(P<0.01),而AGA组低于LGA组(5.687±0.3916)ng/ml(P<0.05).脐血瘦素水平随胎龄及出生体重增加而增加(r分别=0.332和0.654,P均<0.01).(2)脐血TG水平AGA、SGA、LGA 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5,P<0.05);SGA组(0.7141±0.1576)mmol/l显著高于AGA组(0.5027±0.1330)mmol/l(P<0.01), 而AGA组与LGA组(0.4907±0.1397)mmol/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与出生体重呈负相关(r=-0.320,P=0.050),与胎龄无相关性(r=0.129,P>0.05). (3)脐血瘦素与TG呈负相关关系(r=-0.280,P<0.05).结论 IUGR新生儿脐血瘦素明显降低,瘦素与胎龄及出生体重呈正相关.IUGR新生儿脐血TG偏高,TG与出生体重负相关,与胎龄无相关性.脐血瘦素与TG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