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发性硬化磁共振成像特征及其特异性和敏感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发性硬化磁共振成像特征及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蔡兴秋综述胡瑞琅审校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多灶性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IM床表现复杂,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种神经影像学优越的检查工具,它可发现MS早期病变,及早作出诊断。本文对MS的MRI特征及其特...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硬化的MRI与CT及其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多发性硬化的MRI与CT及其临床分析王毅珍,孟利(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050)关键词多发性硬化,核磁共振中图号R744.5+1R445.2多发性硬化(MS)属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近几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MRI)的应用,无疑提高了MS的诊...  相似文献   

3.
MRI定量分析及其在多发性硬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展利用MRI增强病灶的定量分析及其对多发性硬化(MS)治疗前后病情变化的对比研究,并观察干扰素(interon,IFN)-β1a的疗效。方法:收集确诊的MS患者5例,治疗前、后各观察3个月,每月做MRI增强造影检查1次,即治疗前后各查MRI15例次。由专人进行病灶定量处理及治疗前、后对照处理。结果:治疗前、后GD增强病灶阳性例次分别为10和7例次,总病灶数为121和38(平均每例次分别为8  相似文献   

4.
MRI貌似脊髓空洞症的多发性硬化2例陈晓希,桂德超,王国相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一种青壮年时期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磁共振成像(MRI)常表现为脑和脊髓白质内脱髓鞘病灶。我们观察到2例MRI表现为沿脊髓中央管周围...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硬化的MRI与临床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报告46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MRI与临床资料。其中临床确诊者39例,实验室支持确诊者4例,临床近似确诊者3例。MRI阳性29例(63.04%)。病灶分布依序为脑室周围、大脑半球、脑干、基底节、小脑、胼胝体及视神经;本组临床定位病灶93个,MRI显示病灶49个,其中37个病灶与临床相符,12个属亚临床病灶。结果提示MRI对发现MS病灶虽有很高的敏感性,但MS的诊断仍需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脱髓鞘病,随着神经影像学及电生理学的发展,MS的诊断水平明显提高,分型越来越明确,但对脊髓型MS的研究及报告不多,本文就我院15例脊髓型MS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资料来源和诊断标准 我院1990年1月~2000年3月共收治MS103例,其中15例全部病程仅表现脊髓受损症状,且呈缓解复发或慢性进展病程,均符合Poser的诊断标准[1]。1.2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2例,女13例,男女之比1:6.5;发病年龄15~60岁,平均36.67岁,急性起病2例(…  相似文献   

7.
脑脊液在多发性硬化诊断和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尽管近年来神经影像学技术如头颅CT和MRI的长足进步,为多发性硬化(MS)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但脑脊液(CSF)检查在MS临床和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仍然是其他方法无法取代的。它不仅为M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而且CSF中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变...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硬化三例标本MRI长T2信号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磁共振成像(MRI)与病理对照方法探讨多发性硬化(MS)MRI异常长T2信号与病理改变的关系。对3例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全脑标本(其中1例含脊髓)行自旋回波(SE)序列扫描,对照MRI图像所示的长T2信号行标本大体及镜下观察。3例MS均显示有长T2信号,其病理基础除MS斑块外还可见坏死软化灶及空洞形成。斑块状长T2信号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直角脱髓鞘征,见于病程长者(例1)。坏死软化灶及空洞形成引起的非斑块状长T2信号形态分布不一,以病程短、起病急者为著(例2、3),后者脊髓受累程度亦严重。MRI是诊断MS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方法。MS长T2信号的病理基础除典型硬化斑外还有坏死软化灶及空洞形成。当临床拟诊为MS,而MRI仅显示非斑块状长T2信号时,应警惕为急性发病的MS。  相似文献   

9.
包头地区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头地区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刘国荣,马俊义,李月春临床资料:多发性硬化(MS)患者16例,男7例,女9例。发病年龄15~49岁,平均为34.6岁。分布在市区12例,郊区4例。汉族14例,回族2例;工人10例,其中汽车司机5例;农民3例;教师、学生、药...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硬化40例临床分析刘淑华多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疾病,近十年来,对MS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进展。本文对临床已确诊的MS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与国内外有关文献对比,从而对MS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某些问题给以探讨。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4...  相似文献   

11.
脱髓鞘脑病及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照分析了23例脱髓鞘性脑病和38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MRI表现及预后,发现两组病例虽在起病形式,发病性别和年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在受累部位,MRI表现及预后方面有不同的特点,急性多发性硬化有时与脱髓鞘脑病难以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探讨视神经炎与多发性硬化的关系。方法分析28例视神经炎患者的头颅磁共振(MRI)及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情况。结果(1)头颅MRI扫描异常率为32.1%,病灶呈多发性,主要分布在侧脑室旁、半卵圆中心,长T2信号,少数合并长T1信号。(2)SEP中枢传导异常率为42.9%,下肢异常多于上肢,单侧异常多于双侧。(3)发病两次及两次以上,脊髓受累机会增加。结论伴有较多的亚临床损害的视神经炎可能是多发性硬化的一个临床类型  相似文献   

13.
视神经炎的磁共振成像与临床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神经炎作为视神经的急性脱髓鞘疾病,常在多发性硬化(MS)中出现;有资料证实MS的发病初期常以视神经炎为首发症状。因而视神经炎是否是MS的一种表现形式或是否可能发展为MS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将我院收集的40例视神经炎病人的脑磁共振成像(MRI)与临床随...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硬化的MRI增强的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在MRI增强中多发性硬化(MS)病灶强化的机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23例MS患者均作MRI平扫与增强扫描,其中9例作MRI平扫与增强复查,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P80.2T永磁型MR成像仪,采用SE序列。造影剂使用GD-DTPA,剂量为0.1ml/kg。结果MRI平扫,MS病灶呈长T1长T2的斑片状异常信号,静脉注入GD-DTPA后产生的强化。用以分析MS的MRI强化特征与临床分型的关系。结论不同临床类型的MS患者,在MRI平扫及增强上均有不同的表现,这可能与MS斑的形成有不同的病理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脱髓鞘脑病与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照分析了23例脱髓鞘性脑病和38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MRI表现及预后,发现两组病例虽在起病形式、发病性别和年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在受累部位、MRI表现及预后方面有不同的特点。急性多发性硬化有时与脱髓鞘脑病难以鉴别。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硬化与癫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硬化与癫痫蔡兴秋,赵翕平多发性硬化(MS)在病程中伴癫痫发作者较为少见,我院自1985年以来共收治MS97例(不含视神经脊髓炎及脊髓型MS),其中11例(11.34%)伴癫痫发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1例中男4例,女7例;起病年龄。...  相似文献   

17.
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硬化 (MS)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脊髓型MS是发生在脊髓的脱髓鞘病 ,随着MRI和脑脊液寡克隆带在临床上的应用 ,使脊髓型MS的临床确诊率得到提高。关于脊髓型MS的特点国内未见综合性报道。本文对我院1998年 1月到 2 0 0 0年 4月收治 11例脊髓型MS患者的临床特点、MRI及脑脊液寡克隆带进行分析 ,以进一步提高对脊髓型MS临床特点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急性起病 3例 ,亚急性起病 4例 ,慢性起病 4例 ,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 3例。病程特点 进展型 8例 ,复发与缓解型 3例。症状和体征 肢体麻木 11例 ,肢体乏力 10例 …  相似文献   

18.
22例多发性硬化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分析22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22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以肢体瘫痪、锥体束征、浅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较多发;以脊髓病变为主者11例,以颅内病变为主者8例,两者共存者2例。根据本组病例资料统计,辅助检查敏感程度依次为MRI、VEP、BAEP、SEP、EEG、头颅CT、Ig指数。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近5年来收治的多发性硬化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出MRI对MS的早期诊断很有价值,并能发现无症状的亚临床病灶。EP,CT等可作为辅助检查。对病灶鉴别有困难或辅助检查缺乏时,可结合临床给以激素作诊断性治疗。  相似文献   

20.
多发性硬化合并葡萄膜炎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合并葡萄膜炎的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及可能的病理机制。方法 对2例合并葡萄膜炎的MS进行临床、电生理、头颅MRI和寡克隆带检查及结合文献分析可能的病理机制。结果 例1男性,56岁,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1个月,突发双眼视力下降20d。视觉诱导电位示双眼P100潜伏期延长,头颅MRI示双额顶白质内T2WI多发性高信号,寡克隆带阳性。例2女性,35岁,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双眼视力下降伴双下肢麻木无力12个月,视觉诱发电位P100及脑干听觉诱导电位I~V潜伏期延长,头颅MRI示额顶叶白人多发性圆形T2WI高信号,寡克隆带阳性。结合文献复习合并葡萄膜炎的MS临床表面大多轻微,病因不明,可能不是自身抗原髓鞘碱性蛋白,而是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S100β引起的。结论 合并葡萄膜炎的MS临床表现大多轻微,其发病机制不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