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耳内窥镜检查在中耳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观察耳内窥镜检查在中耳手术中的应用。方法:55耳中耳疾病患者,其中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5耳,胆脂瘤型化脓性中耳炎25耳,分泌性中耳炎15耳。分别在手术中及前、后进行耳内窥镜检查。结果:耳内窥镜检查能观察到手术显微镜不易观察到的部位,如:上鼓室、后鼓室、鼓窦入口、咽鼓管鼓口等,易于发现中耳病变,降低病变复发率。结论:耳内窥镜检查为中耳显微手术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
背景:中耳结构复杂、细微,位置深而隐匿.CT仿真内窥镜成像可利用螺旋CT容积扫描数据重建出空腔器官内表面的立体图像,类似纤维内镜所见.目的:验证64排螺旋CT中耳仿真内窥镜对中耳正常结构的显示能力以及在病变中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设计、时间及地点:验证性对比观察,于2005-10/2006-03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完成.对象:选择33例(66耳)疑有中耳疾病行双耳螺旋CT检查患者,其中正常35耳;病变31耳包括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4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后复发2耳、中耳癌2耳、外耳道异物肉芽肿1耳及颞骨骨折2耳.方法:行颞骨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软组织算法密集重建后,利用Navigator软件行中耳CT仿真内窥镜成像.所有CT仿真内窥镜成像均与常规二维CT图像及手术对照.主要观察指标:观察的主要结构包括各听小骨及其间的关节、上中下鼓室、鼓窦及外耳道、鼓室各壁结构、面隐窝、鼓室天盖、锤骨前、上韧带、砧骨后韧带及后鼓室的结构.结果:100%的CT仿真内窥镜图像可清晰显示正常中耳大部分听小骨及鼓室各壁结构,68.6%(24/35)及74.3%(26/35)的CT仿真内窥镜图像可分别清晰显示镫骨前、后脚,而且CT仿真内窥镜图像可清晰显示后鼓室重要解剖结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例中,CT仿真内窥镜显示锤骨柄、砧骨长脚骨质破坏与手术所见的符合率为91.7%(22/24),锤骨头、砧骨短脚、镫骨脚骨质骨质破坏的符合率分别为95.8%(23/24),100%(24/24)及87.5%(21/24):1耳中耳癌中CT仿真内窥镜可清晰、立体显示鼓室盖、鼓岬及外半规管的骨质破坏;1耳颞骨骨折中CT仿真内窥镜可清晰显示锤砧关节脱位.中耳CT仿真内窥镜成像平均耗时约10 min.结论:64排螺旋CT中耳CT仿真内窥镜可以清晰显示中耳的正常解剖细节,对病变中耳骨质破坏显示的符合率较高,且CT仿真内窥镜耗时不长,可以临床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患者女,49岁。因“左耳反复流血水,听力下降五月余”,曾在院外就诊,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行手术治疗,刮除外耳道肉芽三次,未送组织病理检查。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治疗,患者来我院门诊就诊,显微镜检查示左耳鼓膜中央型大穿孔,鼓室内肉芽,从耳咽管出来,鼻内窥镜检查示左侧咽隐窝有一豌豆大小的粉红色新生物,咬取咽隐窝新生物和中鼓室肉芽送病检,结果示“中低分化鳞癌”,即行放疗,放疗后患者左耳流血水症状消失。随访二年半,患者死于脑转移。2讨论鼻咽部解剖位置隐避,早期症状不典型,因鼻咽癌发生部位与鼻、耳、眼、颅底骨和…  相似文献   

4.
中耳乳突手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耳乳突手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32例38耳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均接受了完壁式(闭合式)乳突-上鼓室切除、鼓室探查术,其中28耳同时行中耳置管术,6耳同时行听骨链成形术。所有病例术中清除的肉芽术后均作病理检验,其中炎性肉芽29耳,胆固醇肉芽肿9耳。结果中耳置管者于术后3~6个月拔除中耳通气管,鼓膜愈合良好。术后所有患耳均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改善,以语频气导听阈的平均值为标准,听力达到应用水平(语频气导平均听阈30dB以内)的有34耳(34/38,89.47%)。鼓室功能曲线检查结果显示:A型29耳(76.3%),C型8耳(21%),B型1耳(2.7%)。所有患者随访0.5~4年,除2耳因鼓室积液复发,其余患者症状无复发,主观听力无下降,鼓室功能曲线C型8耳有1耳转为A型。结论经各种治疗无效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应积极采取中耳乳突手术治疗。中耳乳突手术可彻底清除病变,建立鼓室、鼓窦及乳突的通气引流,以防复发。  相似文献   

5.
耳内镜对耳的检查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索在耳疾和耳科手术中对常规耳镜和显微镜不易窥清的潜隐部位进行临床检查的价值。方法选用直径2.7mm、4.0mm的30°、70°不同角度的耳内镜对外耳道、鼓膜、中耳等在不同角度进行检查或手术评估。结果在236例患者241耳中,外伤性鼓膜穿孔91耳,蓝鼓膜2耳,外耳道肉芽肿2耳,外耳道皮内痣2耳,外耳道胆脂瘤5耳,咽鼓管功能通畅者10耳,咽鼓管功能不良者14耳,分泌性中耳炎8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8耳,骨疡型3耳,胆脂瘤型21耳,并使用耳内镜进行手术前后检查单纯乳突凿开术11耳,乳突根治术7耳,乳突根治联合鼓室成形术14耳。复查耳常规、耳显微术后14耳,分泌性中耳炎术后10耳。结论耳内镜检查研究为耳疾病,以及耳常规、耳显微手术和耳内镜手术提供了可靠的辅助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耳乳突手术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中耳乳突手术主要是治疗中耳乳突炎症性病变,本文对中耳乳突手术100例资料临床分析。方法:乳突根治术、单纯乳突凿开术、改良乳突根治术、乳突手术伴有鼓室成型术。结果:100例中,治愈90例,好转9例,死亡1例(小脑脓肿)。结论:中耳乳突手术而术中找到鼓窦是手术关键的一步,目的是彻底清除乳突,鼓窦及鼓室内一切病灶,使三者形成一个引流通畅的术腔,以便术后早日干耳,提高听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内镜下3种手术路径治疗中耳胆脂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2月203例209耳行中耳胆脂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5例88耳借鉴"锁孔"理念、吸收显微镜手术技术,通过外耳道-上鼓室-鼓窦-乳突、外耳道-鼓窦-乳突和耳甲艇切口-鼓窦-乳突3个手术路径行内镜下手术入路中耳胆脂瘤切除,118例121耳行显微镜下乳突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内镜组干耳率94.32%、显微镜组95.87%;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10.23%、显微镜组12.40%;内镜组残留和复发率6.82%、显微镜组4.1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耳内镜手术可通过3个路径切除涉及整个乳突的中耳胆脂瘤,拓展了中耳胆脂瘤手术的治疗范围。  相似文献   

8.
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螺旋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螺旋CT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8例65耳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患者术前进行螺旋CT扫描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48例中,胆脂瘤型32耳,典型者表现为上鼓室、鼓窭及其入口内团块样或弥漫性软组织病灶,边缘见低密度环,骨缘硬化,鼓室扩大,盾板变钝或破坏,听小骨明显破坏;肉芽肿型28耳,主要表现为鼓室及鼓窦内软组织条索及片网影,听小骨破坏较轻;单纯型15耳,表现为中耳腔内黏膜增厚、积液。三维CT听骨链显示情况与手术一致。结论螺旋CT扫描对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术前诊断及分型有重要意义,三维CT成像对制定手术方案,提高手术安全性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外耳道狭窄或闭锁继发胆脂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昌林  赵宇  杨慧  李高 《华西医学》2001,16(2):194-195
头颅外伤引起颞骨骨折不少见,但外伤导致外耳道狭窄或闭锁并继发胆脂瘤则很少见报导。我科自1995年1月至2000年1月共收治12例12耳这类病人。通过去除外耳道瘢痕,肉芽,胆脂瘤,坏死骨,进而根据病变不同的程度及范围行中耳乳突改良根治术或根治术,鼓室成形术,耳后带蒂颞肌筋膜脑脊液耳漏口填补术等手术,并同期行外耳道成形术,术后经半年以上追踪观察外耳道扩大,狭窄及闭锁消失,大部分病人听力恢复。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微创手术治疗中耳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学玲  郑虹  魏雪梅 《华西医学》2004,19(3):368-369
目的:探讨在耳内窥镜直视下,进行中耳微创手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在耳内窥镜直视下,扩大小的鼓膜穿孔,清除中耳肉芽,清除胆脂瘤并加以冲洗和负压吸引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54例,骨疡型6例,胆脂瘤型7例。结果:54例,单纯型中耳炎,治疗组30例中获得干耳28例,有效率为93.3%;对照组24例中获得干耳9例有效率为37.5%;治疗组30例中,纯音听力检查较治疗前平均提高10db者124例,有效率为80%;对照组24例中音听力检查较治疗前平均提高10db者4例,有效率为44.4%,骨疡型6例中获得干耳4例,胆脂瘤型7例中获得干耳6例。结论:使用耳内窥镜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加上冲洗和负压吸引治疗部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有效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