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我院于1991年就已开展了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十几年来,随着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不断发展,除了心外科技术迅速提高以外,其中更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对婴幼儿体外循环的设备和灌注技术不断更新和改进。现将我院2000—2009年期间50例10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资料和体外循环作一回顾性总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心脏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选择2004年4月-2008年2月期间经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30例,手术均经右腋下小切口进入胸腔,在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全组平均转机(35.6&#177;17,9)min。无明显并发症,术后3个月心功能评价Ⅰ级6例、Ⅱ级11例、Ⅲ级8例、Ⅳ级5例。结论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安全有效,心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黄桂华 《贵州医药》2006,30(3):258-259
近年来,随着体外循环技术、心肌保护措施和心外科手术技巧的不断完善与提高,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并发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肺损伤仍是其重要而危险的并发症。本研究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取得了良好的肺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是心外科的一顶尖端技术,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循环功能损害,在手术和麻醉过程中易发生意外。这就要求巡回护士仔细观察病情,密切配合、它可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病人的安危。我院自1995年9月至1996年9月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体外循环下共施行心内直视手术23例均获成功。现就手术巡回的要点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先心病18例,女性IO例,男性8例。年龄l一36岁,体重8-64Kg,手术类型(1)室间隔,房间隔缺损修补12例,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1例,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1例,房室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来闭缺损修…  相似文献   

5.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132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临床应用的研究,探讨该手术的优点和意义。方法 1995年7月 ̄1997月10应用浅低温体外循环疏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行先心病矫治术109例,后心病瓣膜置换和(或)成形术20例,心脏粘液瘤摘除术3例。术中不阻断主动脉,不灌注心停跳液,心脏有持续供血,术中缓慢跳动。结果 术后130例治愈出院,术后早期死亡2例(1.5%)。结论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使心肌在手术  相似文献   

6.
蒋立虹  赵维敏 《云南医药》1997,18(5):342-343
心内直视手术后心跳骤停的复苏蒋立虹赵维敏陈圣邦雷定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心跳骤停是一种危急状态,必须紧急抢救才能挽救病人的生命。现总结我们1994年6月至1996年6月两年期间对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心跳骤停15例的复苏体会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长时间呼吸支持(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48 h),对呼吸功能影响极大,是心外科医生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现将我科2001~2008年收治的心内直视手术后长时间呼吸支持5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芳  陈圣邦 《云南医药》1997,18(4):270-272
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中心律失常的处理王芳陈圣邦我科自1990年9月至1994年9月,924例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病人麻醉手术期间共发生需经药物或安置心内起搏器等处理的严重心律失常94例131次,发生率108%。主要原因为麻醉插管、麻醉用药、...  相似文献   

9.
小儿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的呼吸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辛 《云南医药》1997,18(3):205-206
小儿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的呼吸管理曹辛*呼吸管理是小儿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的重要环节,我院1995年5月~1996年11月施行心内直视手术23例,现将呼吸管理的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11012~14岁,平均5岁,其中小于...  相似文献   

10.
小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呼吸监测护理体会武警福建省总队医院唐荣冰自1985年以来,我们为8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术后呼吸监测护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环节,现将监护体会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85例中,男61例,女24例;最大...  相似文献   

11.
高稀释深低温低流量灌注在婴幼儿体外循环中应用济南军区总医院心外科王振祥,姜冠华,都兴琅,张广福,张向华我院自1987年以来实施3周岁以内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76例,总结如下。对照组27例应用中度血液稀释、中低温、高流量灌注。男17例,女10例。年龄24...  相似文献   

12.
体外循环对血流变的影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030001)杨春艳王春燕为了探讨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中体外循环对血液流变的影响,我们选择了14例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我们随机选择了14例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心内直视手...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包填塞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2008年2月-2009年2月我院共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360例,术后发生心包填塞8例占2,2%,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患者的监护与治疗,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因此对术后患者及时正确的监护治疗十分重要。现将1998年8月-2002年6月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102例监护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心内直视术57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行心内直视术,目前已为大多数心外科专家所认可并用于临床。我们自1995年9月至1999年11月应用此法共计手术574例,其中在心脏停跳下手术115例。手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组574例。男295例,女279例。年龄:(16.18±12.56)岁(0.3~63岁)。体重(Wt):(28.81±  相似文献   

16.
徐慧  苗琼 《云南医药》1998,19(2):151-152
40例小儿先心病手术的麻醉体会徐慧苗琼我院自1995年4月~1997年6月共收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病46例,其中40例采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17例,女23例,年龄1岁10月~16岁,体重8~42kg。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4月-2002年4月,18例应用此法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全组男6例,女12例,平均年龄12.8岁。病种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鼻温维持在34℃左右,均在心脏空跳条件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心脏手术完毕即可停机,术后恢复顺利。无脑气栓发生,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不阻断升主动脉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87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洪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9):1323-1324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7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护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87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除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心内直视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要注意预防感染,术后严密监测患者体温,对体温异常者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降温与复温措施。  相似文献   

19.
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心内直视术15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德和  韩育宁 《江苏医药》2007,33(3):292-293
目的 评价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行心内直视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1528例患者应用不阻断升主动脉心内直视术,其中心脏跳动下手术1055例,停跳下手术473例.结果 手术并发症:低心排27例、呼吸衰竭5例、肾功能衰竭5例.无脑气栓发生.全组死亡18例(1.2%).术后随访4个月~3年,其余1510例恢复良好.结论 不阻断升主动脉,在浅、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术,心肌保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高浓度补钾致心脏骤停2例山东省济南市济南军区总医院陈红英,宋远明我院1975~1993年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202例,因补钾不当致心脏骤停2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4岁,体重14kg。于1987年6月行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手术顺利。停体外循环后给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