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术者之间的“正性暗示语言”,对初次手术的患者术前恐惧程度、术中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方法根据入住日期单双日,将86例硬膜外麻醉下实施手术的普外和骨科患者分为研究组(n=44)和对照组(n=42).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术前护理干预及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的术前访视.术日当天入手术间后也接受巡回护士的安抚性语言.研究组患者除此之外,还接受提前设计好的“正性暗示语言”.评估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和手术开始前的恐惧程度、术中心率和血压,术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正性暗示语言”及传统的安抚性语言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开始前的恐惧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研究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对进入手术室接受的“正性暗示语言”的效果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接受的传统的安抚性语言.结论手术室医护之间的“正性暗示语言”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前恐惧,获得了患者好评,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正性暗示语言治疗对降低剖宫产围术期病人术前恐惧和焦虑的效果,为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纳入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187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95例,进入手术室后通过正性暗示语言治疗进行心理安抚;对照组92例,进入手术室后实施常规的心理安抚;观察两组病人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体温,比较病人术前的恐惧程度和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体温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试验组恐惧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试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围术期剖宫产的病人使用正性暗示语言进行心理安抚较常规方法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李新琳  李莉  苟伟挺  杨松兰  郑宏 《护理研究》2014,(10):1211-1213
[目的]评价正性暗示语言治疗对降低剖宫产围术期病人术前恐惧和焦虑的效果,为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纳入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187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95例,进入手术室后通过正性暗示语言治疗进行心理安抚;对照组92例,进入手术室后实施常规的心理安抚;观察两组病人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体温,比较病人术前的恐惧程度和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体温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试验组恐惧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试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围术期剖宫产的病人使用正性暗示语言进行心理安抚较常规方法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正性暗示对手术病人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开腹胃次全切除术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护士的常规护理和心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正性暗示.结果 实验组术前紧张和恐惧程度明显缓解,术后疼痛减轻,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提高,而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性暗示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紧张和恐惧、减轻术后疼痛及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正性暗示在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手术室期间使用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 2016年7~10月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212例,分为试验组106例和对照组106例,试验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接受正性暗示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安抚,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恐惧程度、焦虑程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患者围手术期各时间点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性暗示干预后,试验组恐惧评分及焦虑自译量表(SAS)、抑郁自译量表(SD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程度降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术前使用正性暗示具有很大作用,可提高患者在手术期间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室医护人员使用正性暗示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0月接受治疗的160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分别接受医护人员的正性暗示和常规安抚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恐惧、疼痛、抑郁和焦虑等指标。结果术后对照组患者的恐惧评分、自觉疼痛程度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比对照组改善更佳(P〈0.05);观察组患者对整个就医过程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正性暗示,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抑郁和自觉疼痛等负性心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正性暗示"对降低门诊小型手术患者术前恐惧的效果,为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提供新思路。方法 2013年1月至6月接受门诊手术患者129例,分为试验组62例和对照组67例,试验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通过正性暗示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实施常规的心理安抚。观察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体温,比较患者术前的恐惧程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时间点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性暗示"干预后,试验组恐惧程度降低,且对干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门诊小型手术的患者术前使用正性暗示进行心理安抚较常规方法具有很大的优势,是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很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正性暗示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正性暗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2、24 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性暗示能够有效缓解外科手术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减少术后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室语言及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5月200例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手术室正性暗示性语言和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血压、心率波动显著小于对照组,麻醉前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语言及细节护理能够减少术中应激和术后疼痛,提高舒适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术前疼痛教育对食管癌根治术后疼痛控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前疼痛知识教育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认识、所采取的疼痛控制措施及疼痛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研究,2008年3-4月43例拟实施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予常规护理(对照组),2008年6-7月39例拟实施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经过系统疼痛控制培训的同组医护人员的疼痛教育(实验组).评估2组术后24 h镇痛需求和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实验组镇痛需求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疼痛教育能转变医护人员和患者对疼痛的认识,能显著改善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冯慧兰 《当代护士》2014,(12):106-108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140眼)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住院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满意度95.4%,高于对照组的83.1%(P〈0.05),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增加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门诊分诊护士工作内涵拓展及模式建立。方法选择就诊患者10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患者自行选择医生,实验组在分诊护士工作内涵拓展后由患者选择医生,比较2种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权力满足率、焦虑表现率、复诊知晓率、总体满意度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门诊分诊护士工作内涵拓展方式的开展,方便院外咨询和复诊时预约,值得各科室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肛肠科改良式换药床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4月至12月200名诊断为混合痔或肛瘘并接受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分别采用传统换药床、改良式换药床换药,比较两组平均换药时间、医生转身次数、患者对换药床清洁度、舒适度的主观认识,了解参与试验组换药的医护人员对改良式换药床的评价。结果两组在平均换药时间、医生转身次数、患者对换药床清洁度、舒适度的主观认识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参与调查的医护人员均认为使用改良式换药床换药更方便。结论改良式换药床舒适、安全、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于Barthel指数和疾病管理自我效能联合评估的主动式护理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院自2016年4月起开始实施基于Barthel指数和疾病管理自我效能联合评估的主动式护理模式,选择实施前(2016年1~3月)和实施后(2016年4~5月)于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各66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病例组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干预后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实施后糖尿病住院病例组干预后的自护能力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和医护患三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基于Barthel指数和疾病管理自我效能联合评估的主动式护理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其糖尿病自护能力,获得积极的疾病控制效果,提高医护患三方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7~12月,选择在本院住院的150例患者为实验组,在护理管理上采用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包括医护间、护患间和护护间的合作;同期选择15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种护理管理模式下病区护理质量和医护患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实施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后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医生、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较传统护理管理模式高,组间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患协同合作护理管理模式在使患者的多元需求得到满足,促进良好的医护、护患关系建立的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岗位动态调度法在缓解急诊科拥挤现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6月及2011年1—6月急诊科18:00~1:00班次的各8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护士使用传统的排班模式,实验组护士采用岗位动态调度法。对两组护士在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检查结果进行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90.6%,医生满意度为82.0%,护士满意度为85.0%,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7.2%,医生满意度为96.0%,护士为9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9.862,5.005,5.959,8.636;P〈0.05或P〈0.01)。结论启用护理岗位动态调度法后,提高了抢救室、输液室和留观室的处置效率,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使患者、医生及护士满意度得到了提升,有效地缓解了急诊科拥挤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开展医护联合查房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作试点病区,将2012年1~6月实施传统护理查房设为对照组(实施前),2012年7~12月实施医护联合查房设为实验组(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医生及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前后医生及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比较,均P0.05,实施医护联合查房后明显优于实施前。结论医护联合查房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及医生与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也激发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美国麻醉学会手术前分级(ASA)Ⅰ-Ⅱ级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成七氟烷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术前用药,麻醉诱导相同。麻醉维持:七氟烷组全程吸入七氟烷,浓度2%-4%,对照组持续静脉泵入丙泊酚6—10mg/(kg·h),两组均在麻醉诱导后静脉泵入瑞芬太尼0.05—0.40μg/(kg·min)辅助麻醉,术中根据生体征变化和手术刺激强度调控麻醉深度。观察术中生命体征变化、麻醉效果、苏醒时间、苏醒程度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满意,术中血压、心率改变比较无明显差异。七氟烷组瑞芬太尼输注速率和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苏醒时间和苏醒程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效果好,术中循环稳定、苏醒快捷,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护、患三者对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评价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了解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的医生、护士、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相关问题的看法与评价及影响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开展的因素。结果:医、护、患三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整体评价较高,对优质护理服务相关问题的看法表现在关于无陪管理、由护士承担基础生活护理等方面有所不同,对影响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开展的因素评价大体一致,其中,护士认知不够,护理人力不足被认为是主要影响因素,但在收费与护士付出不符条目上,医生、护士、患者评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得到绝大部分医、护、患三者的认同与肯定,但要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更好地落实优质护理服务,需要各级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高度关注各种影响与阻碍优质护理服务发展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PFS)在跨专业(医护)急救团队情景模拟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实训中心200名医护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培训过程中采用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理论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观察组急救团队演练满意率及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反馈闭环管理理论在跨专业急救团队情景模拟培训中效果显著,可持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团队抢救的科学性、有效性及学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