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45例孕产妇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上霖  李俊华 《海南医学》2005,16(1):152-153
目的 掌握我我孕产妇死亡规律,分析构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寻求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10年来死亡孕产妇病例145例,按死亡时间、孕期保健情况、死前24h就医情况、死亡原因、分娩地点、死亡地点分别进行统计,并对孕产妇死亡原因所占比率及顾位变化进行分析,认识产妇死亡规律。结果 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死因顺位:产科出血、子痫、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其中农村家庭自然分娩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最大危险隐患。结论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是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医疗保健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对急重症的识别诊断救治能力,推广产科适宜技术,切实抓好健康教育及健康教育促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8-2013年黎平县孕产妇死亡的主要相关因素,为相关于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3年黎平县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调查,专家评审明确死亡原因,建立相关资料,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十二格表进行评估,对孕产妇死亡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率由2008年的142.70/10万降至2013年的15.85/10万,下降88.89%;主要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43.44%)、妊娠高血压疾病(15.67%)、肝脏疾病(11.11%)和心脏疾病(11.11%);产科出血原因中,产后宫缩乏力(占36.67%)和胎盘滞留(占24.45%)是主要原因;2009年后,产检次数<5次死亡孕产妇较2009年前明显减少,但5年的总比率很高(66.67%);2010年以前,在家分娩的死亡孕产妇比率较高(77.78%),之后逐渐降低;61.11%死亡孕产妇的抢救和死亡地点在县级医疗机构;大多数死亡孕产妇的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2.22%,人均年收入低于2 000元的占83.33%;2008年75%死亡孕产妇居住在距县城较远的乡村.结论:2008-2013年黎平县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产科出血是主要死因;孕期保健与产检、分娩地点、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和居住地是近5年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绵阳市孕产妇死亡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干预措施,为“新两纲”妇幼卫生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绵阳市2001~2010年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全市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由2000年的70.89/10万降至2010年的17.89/10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6,P〈0.05)。孕产妇死亡原因前三位依次是产科出血、妊娠合并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死亡孕产妇中高龄占27.34%;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6.72%;73.44%居住在农村;66.41%未接受规范的孕期保健服务;评审结果显示73.44%的孕产妇死亡可以避免。结论绵阳市孕产妇死亡率达到《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提出的孕产妇死亡率在2000年的基础上下降1/4的目标要求;大多数孕产妇死亡是可以避免的,提高孕期保健覆盖率、产前检查质量、住院分娩率,提高产科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抢救能力,建立、完善产科转会诊制度和一个孕产妇急救服务的有效转诊系统,将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率降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产妇产科出血原因,为制定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产科出血致孕产妇死亡个案及评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产科出血仍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妇在家中分娩、农村接生波接生、孕妇未接受孕期保健管理、未住院分娩、乡村医生医技水平低等因素影响了死亡率的上升。结论:取缔农村接生员、禁止家庭接生、加强孕期保健管理、提高高危筛查率和农村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强化妇幼保健人员适宜技术培训,提高县乡级产科质量和急救能力,降低产科出血发生率,方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关政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沙井镇2001~2005年8例死亡的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深圳市沙井镇5a内活产总数18469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43.32/10万,流动人口死亡率占53.53/10万。孕产妇死亡原因前3位为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而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与与文化程度、计划生育、接生法、怀孕次数、分娩次数和产前检查密切相关。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是杜绝非法接生,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控制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深圳市宝安区1998~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死亡特征,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1998~2010年的161例死亡孕产妇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及死亡特征。结果:孕产妇死亡率从1998年的96.8/10万下降到2010年的11.9/10万,13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37.1/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56.24,P=0.000)。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产科出血(24.2%)、羊水栓塞(23.0%)、妊娠合并内科疾病(13.0%)等。家中分娩、私人诊所分娩及孕产妇年龄≤19岁与孕产妇死亡存在强相关性,OR值分别为30.57(7.60~122.93)、27.66(6.10~125.36)及22.65(4.76~107.79)。结论:宝安区孕产妇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继续深入开展"降消"项目、加强流动人群孕产妇的管理,仍是宝安区今后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金虹萍  孙霞美 《嘉兴医学》2002,18(3):146-147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孕产妇保健质量,加强高危孕妇的监护,提高接产人员的技能水平,提高依据。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围产儿死亡资料分析,与孕期保健,分娩处理等有关因素,加强对高危妊娠的识别与监护。结果:本两年围产儿死亡率9.58‰(其中新生儿死亡率2.8‰,死胎率6.24‰,死产率0.54‰)。结论:加强基层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和畸形发生率,是减少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滕檄萍  王晓云  刘会茹 《河北医学》2012,18(12):1841-1843
目的:分析我市近5年孕产妇死因相关因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护母婴健康.方法:对我市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近5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21.65/10万,比2001年至2005年的38.00/10万下降43.03%.死亡前四位原因为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科出血和羊水栓塞.结论:提高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与管理,对高危孕产妇及时转诊;加强县乡产科建设,特别是县级产科医护人员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县、乡、村基层保健专业技术培训;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孕产妇的保健意识,重视孕期的系统检查;建立孕产妇的急救"绿色通道"和急救中心建设,提高急重症孕产妇的抢救能力;"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与"新农合"相结合,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院产科急救中心产科急危重症病种分类、产科救抢救措施、救治效果,为降低危急重症孕产妇做好孕期保健及降低危急重症孕产妇死亡率提供数据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妇产科急救中心救治的56例急危重孕产妇病案资料、抢救记录、疑难急重病例讨论记录以及三级转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我院产科急救中心急危重症的主要疾病有产后出血、胎盘因素、重度子痫前期、妊娠合并症等。56例急危重症孕产妇全部抢救成功。结论:产后出血、重度子痫前期、胎盘因素、妊娠合并内科病症等是产科主要的急危重症,也是孕产妇主要的死亡原因,加强孕期保健,提高孕产妇孕期保健知识,加强基层产科建设,建立建全急危重症孕产妇抢救常规和三级转诊管理体系,能有效提高了产科急救水平,降低急危重症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海口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孕产妇死亡评审情况,为制定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海口市2010—202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报告和按十二格表法评审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分析海口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分布、死亡评审结论和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 2010—2020年海口市本地户籍活产数共为232 088例,死亡孕产妇31例,死亡孕产妇年龄17~43岁,平均(30.71±5.82)岁。死亡孕产妇年龄25~43岁18例(占58.1%)。高中或中专以下学历22例(占71.0%)。家庭人均年收入<8 000.0元22例(占71.0%)。孕期保健情况平均(5.12±3.47)次;前三位死亡原因分别为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8例(占25.81%),产科出血5例(占16.13%),妊娠合并肝脏疾病3例(占9.68%);对比2010—2015年与2016—2020年两个时期的孕产妇死亡率和评审结果,两时期孕产妇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按十二格表法评审孕产妇死亡病例,20例可避免死亡,10例不可避免死亡,1例未评审。可避免死亡的前三位影响因素包括医疗保健机构的环节知识技能、个人和家庭以及居民团体的环节知识技能、医疗保健机构环节管理。结论 高龄、低文化水平和低家庭收入孕妇为海口市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高危孕产妇预防工作应关口前移至婚前、孕前保健阶段,另是加强医疗机构人员医疗保健专业技术水平,以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2015-2016年四川省孕产妇死亡评审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保健机构采取措施减少孕产妇死亡,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参考.方法 死亡评审专家组依据WHO的“十二格法”对四川省2015-2016年163例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评审,本研究对评审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省级已完成163例孕产妇死亡评审,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症、心脏病、羊水栓塞是四川省孕产妇死亡的前5位主要原因.163例已评审的死亡病例中,可避免死亡124例,占76.07%,不可避免死亡39例,占23.93%.124例可避免死亡病案中,按首位影响因素分析,医务人员知识技能因素67例,占54.03%,居第1位,其中县、乡级医务人员知识技能因素分别占37.90%和5.65%;个人家庭因素57例,占45.97%.结论 加强高危孕妇规范化管理工作,保障边远地区血源供应及时,加强产科医务人员急救知识培训成为四川省减少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宁夏孕产妇死亡资料分析,阐述宁夏山区、川区孕产妇死亡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6~2002年宁夏9个监测县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年间宁夏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幅度很大,从1996年130.97/10万下降到2002年72.01/10万,平均每年下降7.50%.山区下降更加明显;产科出血居孕产妇死因首位。山区产科出血占60%,孕产妇死亡76.67%发生在家中或路途。川区孕产妇死因主要为羊水栓塞、妊高征、产科出血,孕产妇死亡有71.11%发生在医院。结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点仍在山区.应加强山区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同时重视家中分娩前后产科出血的预防和救治。  相似文献   

13.
46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射洪县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县妇幼保健院收集我县1996年-2008年度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996年-2008年活产婴儿数87571人,孕产妇死亡46例,死亡率52.53/10万,死亡原因首位是产科出血27例(58.7%),妊娠期高血压病4例(8.7%),羊水栓塞1例(2.1%),合并内科疾病14例(30.4%);死亡地点在家及个体诊所14例(30.4%)、乡镇卫生院13例(28.3%)、县城医疗机构19例(41.2%)。结论:加强孕产妇保健管理,取缔非法接生,提高基层产科人员和医疗机构处理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的急救能力,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分析该院2007-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儿童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2015年在该院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7-2015年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度病死率、男女病死率(1.90%和0.99%)、农村与非农村户籍病死率(3.44%和2.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病死率最高(50.45%);死因顺位前5位分别是: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先天性疾病和意外事故.结论 降低儿童病死率关键是加强围生期保健、加强孕前、孕期的各种检查,防止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重视各种因素对儿童健康的影响,重视意外伤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海南省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全省19个县市的孕产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凡与妊娠有关或因妊娠病情加重及治疗原因造成的死亡进行监测。结果 全省19个县市三年内活产数266823,孕产妇死亡率三年平均40.48/10万。死亡原因依次是产科出血,妊高征,妊娠合并心脏病,羊水栓塞,妊娠合并肝病,产褥感染。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住院娩率,提高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和提高孕产妇保健系统服务质量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虞晓燕 《华夏医学》2012,25(4):490-492
目的:探讨钟山县孕产妇死亡率和死亡原因。方法:对钟山县2001~2010年间死亡的20例孕产妇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过去的10年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31.24/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因构成依次是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疾病。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及高危妊娠管理,提高对危急孕产妇的急救能力,合理使用"降消"项目资金,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流动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的相关因素,以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的流动人口中300名孕产妇进行回顾性的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流动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随家庭收入的增加而上升;随产妇文化程度的提高而上升;初产妇与经产妇的住院分娩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影响深圳市流动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困难、文化程度、胎育史、传统观念、躲避计划生育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孕产妇死亡案例的特点、死亡原因及其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鉴定的35例孕产妇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孕产妇死亡案例中:(1)30岁以上多见(14例,40%),17~19岁也较常见(6例,17.1%);农村人口为主(25例,71.4%);(2)围产期的孕产妇死亡24例(68.5%);(3)县级、乡镇医院及非正规医疗机构死亡26例(74.3%),家中分娩和途中分娩死亡5例(14.3%);(4)因产科出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死亡17例(48.6%),羊水栓塞死亡11例(31.4%),羊水栓塞合并产科出血死亡2例(5.7%);(5)30例孕产妇死亡引发的医疗纠纷中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相符20例(误诊漏诊率为66.7%);(6)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临床诊断不明11例(36.7%),怀疑抢救不及时、处理不当11例(36.7%),怀疑误诊漏诊8例(26.6%).结论产科出血、肺羊水栓塞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提高基层产科人员对产科出血、肺羊水栓塞的诊断和救治能力,可减少孕产妇死亡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还应提高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减少早婚早孕,提高住院分娩率.  相似文献   

19.
丁莹  杨洁云 《当代医学》2011,17(34):89-90
目的 探讨孕产妇产科出血死亡的相关因素,对其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 对汕头市2005年1月~2010年12月间经过孕产妇死亡评审组评审的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汕头市发生64例孕产妇死亡,其中由于产科出血导致死亡病例共33例,占死亡总数51.56%,为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结论 孕产妇产科出血死亡因素与所在地区的经济、教育、计划外生育、多胎多产及基层医疗设施、人员素质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