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对新世纪<中医内科学>教材中多种疾病出现的肾阳虚证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肾阳虚证"同证异治"的临床运用.认为"同证异治"是在"异病同治"治疗大法不变前提下的具体治法和方药的改变,是对辨证论治体系的补充和完善,有助于提高辨证论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同证异治”这一新的辨治法则进行了阐述,通过对中医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中大量“同证异治”的条文进行分析论证,结论认为“同证异治”是客观存在的,其是对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补充和完善,深入研究其内涵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探讨《伤寒论》辨证论治规律中,发现许多大证相同、细证不同、治法不同的临床运用范例,从而提出"同证异治"的辨治法则。认为该法则是从"异病同证"、"同证同治"中演化而成,又与之相互结合,并不违背"异病同治"的基本原则,是对辨证论治大法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三个基本特点:即整体观念、恒动观察和辨证论治,而辨证论治则是指导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最能体现中医的特色,最为临床医生所关注,它强调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它是中医在诊治疾病时与西医根本区别之所在。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基层医院或民间,一些医生或药工,有时会凭经验用药,常常出现“证同治异”现象,但疗效卓著,使人费解。  相似文献   

5.
略论“同证异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治疗学的基本核心,据此而引出的“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从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两方面强调证的重要性。据证立方遣药,是数千年来一直遵循的治疗准则。然而,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有一部分患者按证施治  相似文献   

6.
阳痿多辨证为肾阳虚证,一般治疗以补肾为主,但不同疾病所致阳痿疗效不同,故阳痿当同证异治,根据不同疾病导致的阳痿,采用不同治法,不能局限于同证同治,方可获效.  相似文献   

7.
从"一证多方"探讨"同证异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方证对应”、“方证相关”、“一证一方”、“一证多方”的角度,对“异病同证”、“同证同治”、“同证异治”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一证一方”、“一方一法”属“同证同治”,是最经典、最精确的辨证论治方法;“一证多方”,方变法变,是总的大法不变,而在此之下的具体细法发生变异,属“同证异治”,是辨证论治的变法或灵活运用,是对辨证论治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乃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之关键 ,乃疾病某一特定阶段的病理本质 ,即中医所称之证候。证同治同 ,证异治异。因之可知 ,中医治疗体系之核心 ,是证候的确立。故而《临证指南医案》云 :“医道在乎识证、立法、用方 ,此为三大关键 ,一有草率 ,不堪为医矣。……然三者之中 ,识证尤为紧要。”施治之时 ,法据证立 ,方随法定 ,是故一证有其主法 ,一法有其主方 ,如脾气虚弱证 ,治宜健脾益气 ,方选四君子汤 ,此乃众所周知之常理。然据临床实践 ,有同一证候治虽各异、而皆获其效者 ,亦颇为多见 ,乃临证处治之变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眼底出血疾病,突出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优势,体现中医临床诊疗特色.方法 通过对眼底出血疾病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从而掌握眼底出血疾病的病变规律,用中医的思维、中医的观点对眼底出血疾病进行系统的认识和治疗.结果 异病同治,治病求本,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结论 中医辨证论治眼底出血疾病,体现了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病证结合特色.  相似文献   

10.
阳痿之治,中医往往从肾阳虚衰立论,法从补肾壮阳着眼,这种惯性的思维定势,束缚了中医对阳痿辨治的临床思路和丰富多彩的治疗方法。阳痿病机复杂,施治不可徒执其端。证之临床,病位非独肾也,病性非皆阳虚。五脏病变皆可致阳痿,病性尚有属于湿热痰浊、气滞血瘀等者,对此有验案为证。  相似文献   

11.
黄婉文 《新中医》2020,52(11):194-197
笔者通过整理历代医家对同病异治的认识,分析同病异治临床运用的思路,并结合对现代医学"精准治疗"的认识,强调同病异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现代医学的"精准治疗"与中医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具有共通之处;现代医学"精准治疗"是中医辨证论治"同病异治"理论指导下的必然选择及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以男子常见性疾患为主的有关“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若干规律,通过复习文献和结合本组经验,笔者采取了相对固定证型和方药的辨证论治的方法,期能从有关性疾患(特别是较多见的精液异常、不孕育、阳痿等)病、证、治的观察和分析入手进行逐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中医治疗的两个法则,而同证异治的提法却很少见,在古籍当中也未见明确记载,但是无论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临床的角度,同证异治都是客观存在的,也应是中医治疗的法则之一,且近年来陆续有所研究.现将近20年的有关研究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刍议中医临床辨病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辨病论治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及广泛性,明确辨病论治一直是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客观评价辨证论治的局限性,同时对其延伸的异病同证同治持反对意见,提出异病同证应异治的观点,并且主张应结合抓主症,实际上也就是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观点.并结合中医医疗现状提出了以西医辨病结合中医辨证论治是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5.
瞿岳云 《中医药学刊》2006,24(2):228-231
阳痿之治,中医往往从肾阳虚衰立论,法从补肾壮阳着眼,这种惯性的思维定势,束缚了中医对阳痿辨治的临床思路和丰富多彩的治疗方法。阳痿病机复杂,施治不可徒执其端。证之临床,病位非独肾也,病性非皆阳虚。五脏病变皆可致阳痿,病性尚有属于湿热痰浊、气滞血瘀等者,对此有验案为证。  相似文献   

16.
中医是治证的,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山西中医学院傅山学院高建忠副院长临床善于辨证论治,将中医"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的理念发挥的淋漓尽致,下面是高老师的3则异病同治的平胃散医案,和大家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17.
同证异治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证异治研究概况舒鸿飞(湖北省英山县医院436700)关键词同证异治,治则研究,综述同证异治是中医治疗的特殊法则之一,近年来陆续有所研究。现将其研究情况概述如下。1同证异治的含义舒氏和孙氏认为,所谓“同证异治”,是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相同的证”[1][...  相似文献   

18.
溃疡性疾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亦是中医优势病种之一。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其核心是“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若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与证候,即可采用同一方法进行治疗。三仁汤是治疗温病湿热证的代表方剂,可通过宣上、畅中、渗下将湿热之邪由三焦分消走泄而去。溃疡性疾病包括口腔溃疡、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病,临证之际,“有是证用是方”,若疾病证属湿热蕴结,投以三仁汤治之,疗效颇佳。从疾病“异病同治”的角度出发,基于“三焦分消”理论初步探讨三仁汤在溃疡性疾病中的临床运用,以期为溃疡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辨证论治的精髓,同病异证、异病同证是对疾病本质的深入探索。骨伤科疾病多为局部之病变,可伴有全身性改变。正确理解和掌握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辨证思维有助于骨伤科的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20.
"篮子试验"(basket trial)及"雨伞试验"(umbrella trial)是肿瘤精准医疗框架下开展的创新性临床试验,蕴含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科学性。证候及基因是中西医辨治疾病的不同途径,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妙。本文提出将证候与基因的内在联系具体化,有助于进一步挖掘中医肿瘤辨证论治与肿瘤精准医疗间的深层联系,使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同时为中医辨证论治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