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足副舟骨是足部解剖变异,是一种骨发育异常性疾病,常可导致足底疲劳感及不适,多不被重视。我院自1994年以来对27例本病患儿经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均行手术治疗,取得了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人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 R-like ER kinase, PERK)慢病毒载体并包装慢病毒颗粒(Lentivirus),探讨成肌细胞C2C12中PERK基因慢病毒修饰对内质网应激介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设计并合成人PERK基因的上下游引物,从真核质粒pcDNA3.l(-)-PERK中PCR 扩增目的基因。鉴定后与慢病毒载体pWPT-GFP进行重组,再将重组慢病毒载体pWPT-GFP-PERK与慢病毒包装质粒pMD2G、pSPAX2共转入293T细胞中,进一步包装形成PERK慢病毒(LV-PERK);收集转染后48h的细胞上清,体外感染成肌细胞C2C12,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感染效率,并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ER Stress时,重组慢病毒PERK对C2C1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和包装了滴度为4.2×108efu /ml的PERK重组慢病毒。FCM检测结果表明,TM LV-PERK处理组G1期细胞比例54.37 %,低于TM组(77.91 %)和LV-GFP组(66.41%);TM LV-PERK处理组S期细胞比例31.36 % ,高于TM组(12.14%)和LV-GFP组(16.96%),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TM LV-PERK处理组细胞的凋亡率为25.91%,高于TM组凋亡率(11.79%)和Ad-GFP组凋亡率(11.24 %),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检测Cleaved Caspase-3和Chop蛋白的表达与FCM结果一致。结论 成功构建和包装LV-PERK重组慢病毒颗粒,在ER Stress时,LV-PERK慢病毒可促进C2C12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相似文献   

3.
我科1965——1982年共收治新鲜髌骨骨折病人34例,其中手术治疗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在20~65岁,其中20~45岁12例,切开复位钢丝或丝线内固定9例,部份髌骨切除3例,全髌骨切除2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手术治疗足舟骨体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足舟骨体部闭合性骨折患者14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4例足舟骨骨折患者均获得10~3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86±7.50)个月.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其中,优8例,良4例,可2例,无差的病例,优良率85.7%.所有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空心螺钉固定于术后3个月左右取出,跨关节固定的微型钛板于术后4个月左右取出.2例患者出现创伤性关节炎,未进行关节融合,无舟骨坏死及骨不连发生.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足舟骨体部骨折可达到满意复位和固定,可恢复足内侧柱长度,有利于足的正常形态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及评定改良单纯副舟骨切除术治疗痛性足副舟骨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评定15例痛性副舟骨患者用改良单纯副舟骨切除术治疗并随访3~18个月的优良率。结果:优14足,良3足,可1足,优良率94.4%。结论:改良单纯副舟骨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在恢复胫后肌腱对足纵弓的维持作用上更具优势,是治疗痛性足副舟骨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甲状腺癌手术治疗预后好,而少数具有血行转移的病例预后则较差。一般对此种转移病例都是服用碘治疗,可是效果差。我们在可能范围内采用手术治疗14例取得延长生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来源岩手医科大学。14例中,男4例,女10例。年龄ZI岁至77岁,平均51岁。均行甲状腺全切及转移灶切除手术。全部病例分3组。即紧急手术组其部位是肩肿肺,胸骨.胸推各1例。隐性癌组转移部位是肋骨2例,右腹直肌1例、其他手术组部位是颅顶骨3例,肺1例,肋骨及骼骨1例.肽骨1例,左右股骨头1例,左股骨干1例。术后均服用甲状腺片…  相似文献   

7.
在100侧下肢(8~67岁)舟骨的尸检中,副舟骨的出现率为12%.副舟骨分三型:Ⅰ型为位于胫骨后肌腱中的籽骨,占8.3%;Ⅱ型与舟骨间形成软骨结合,占33.3%;Ⅲ型为Ⅱ型的末期,称舟骨角,占58.4%.本文对副舟骨的临床意义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足副舟骨的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目前手术仍是彻底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操作不当疗效常不尽人意。我们从1992年6月至1995年6月共收治椎间盘突出术后仍需再次手术者14例,本文对再次手术所见及需注意问题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2002年以来采用局麻下行扁桃体挤切术治疗儿童慢性扁桃体炎1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情况男8例、女6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16岁。病程最短3年、最长10年。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8例,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3例,病灶性扁桃体炎2例,并发扁桃体  相似文献   

11.
<正> 输尿管位置隐蔽,一般不易遭受外伤。但在施行妇科及外科盆腔内手术时,误伤也并非罕见。现将我院的14例(1956年~1982年)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黄晓海  杨志 《微创医学》2000,19(4):501-502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骨科常见病,国内发病率约1‰,男性多见,约为女性的2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认识到本病若早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晚期将产生严重畸形,给生活、工作和进一步治疗带来困难.现将我院1994~1998年收治的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3例手术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联合手术治疗即滑膜切除、血管束植入、病灶刮除、开窗植骨。结果10例患儿效果良好。结论联合手术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足跗舟骨软骨病又称Kohler病,是一种继发性关节骨软骨病。本组20例病人都是由于足舟骨结节处,有一与舟骨分离的小骨块,与舟骨为一纤维性连接,胫后肌腱就止于此骨块上。因胫后肌腱的强有力收缩、剧烈运动、或鞋的压迫形成滑囊炎、胫后肌腱鞘炎而出现肿胀、疼痛、甚至跛行、继发平足。我院近10年来收治这类病人20例,经手术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脑镰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4例镰旁脑膜瘤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肿瘤按Simpson切除分级:Ⅰ级4例,Ⅱ级8例,Ⅲ级2例。无手术死亡;随访6个月~3年,无肿瘤复发。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可提高大脑镰旁脑膜瘤全切除率,降低复发率,减少残死率。  相似文献   

16.
足的副舟骨是发生在舟状骨结部第二化骨中心的先天性变异。按 Geist(1925)的统计,正常人约14%有此变异。我所对71名体操运动员普查中13名有此变异。有此变异的运动员由于跑跳训练过多,或因扭伤,常常损伤副舟骨,引起症状经年不愈,影响训练及成绩提高。对运动员的治疗因要考虑运动特点,治疗后运动能力等问题,为此有必要进行研究,找出规律,为治疗及预防等提出根据。  相似文献   

17.
(足母)外翻是(足母)趾向外过度成角之疾患,重症者斜置于第二趾之上下,第一跖骨头的内侧常致骨质增生及继发滑囊炎,又常因鞋的压迫、摩擦形成滑囊炎,从而影响走路及工作。作者采用改良McBride手术方法简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院自1975~1980年共手术治疗(足母)外翻畸形35例51个足(其中16例为双侧)。男性15例(19个足),女性20例(32个足)。年龄为24~74岁,平均41岁。病程为2~24年,其中5年以上者26例。蹠趾关节疼  相似文献   

19.
<正> 舌骨综合征是引起颈、咽部疼痛的一个原因。1982年Lim对18名患者施行手术,其有效率达90%。但国内对该病至今未见报道。笔者在1984年3月至1986年7月间遇到14位患者,现作以下总结。  相似文献   

20.
肝母细胞瘤(附1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母细胞瘤又名肝胚胎性瘤。此瘤常见于婴幼儿,成人极罕见。它与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组成三种婴幼儿常见之母细胞瘤,但发病率较前两者为低。本文报告14例肝母细胞瘤,并提出我们的分类原则。临床材料分析材料来源:广州市儿童医院5例尸检,1例活检;中山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组3例尸检,5例活检,共14例。年龄:最小38天,最大10岁;3岁以下占13例(93%),其中9例为1岁以下的婴儿(7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