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及其受体(uPAR)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1)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uPA,uPAR,PAI-1在40例卵巢腺癌,10例卵巢良性肿瘤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卵巢腺癌组织中uPA,uPAR和PAI-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在卵巢腺癌组织中uPA,uPAR同时阳性19例,uPA,PAI-1同时阳性14例,三者同时阳性表达13例,三者间存在着相关性(P<0.05),uPA,uPAR,PAI-1在不同分化程度和不同临床分期卵巢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卵巢腺癌中uPA,uPAR,PAI-1的阳性表达明显升高,三者的阳性表达间存在着相关性。三者的阳性表达率与卵巢腺癌的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基因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uPA、PAI-1基因在80例食管鳞癌患者及20例食管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应用Cox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检测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在食管癌组织中uPA、PAI-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食管正常黏膜组织(P〈0.05)。uPA、PAI-1的表达与食管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与年龄、民族无关。uPA和PAI-1的表达呈正相关(r=7.092,P〈0.05)。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10年总生存率为20%。食管癌uPA、PAI-1阳性表达组较阴性表达组有生存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uPA、PAI-1不是影响生存期的独立因素,而肿瘤浸润深度和转移是影响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uPA、PAI-1蛋白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定的关系,并可能成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刘曼曼  张展 《中原医刊》2011,(2):104-105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GF和uPA在正常卵巢组织、良性肿瘤和卵巢癌中的表达。结果(1)HGF和uPA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肿瘤(P〈0.05),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HGF和uPA的表达随卵巢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级(恶性程度)的增加,表达水平均相应增加(P〈0.05);淋巴结转移组HGF和uP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①HGF高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及浸润转移有关。②uPA的高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uPA、uPAR及PAI-1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uPA受体(uPAR)及其抑制剂(PAI-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检测60例上皮性卵巢癌、30例良性卵巢肿瘤及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uPA、uPAR及PAI-1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uPA、uPAR、PAI-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率(75.0%、65.0%、66.7%)明显高于良性肿瘤(40.0%、33.3%、30.0%)及正常组织(30.0%、26.7%、33.3%),差异均有显著性(χ2=11.779~19.510,P<0.05),而良性肿瘤与正常组织比较无明显差异.uPA、uPAR、PAI-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分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χ2=8.242~36.906,P<0.05).结论 uPA、uPAR、PAI-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高表达,可能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及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5.
卵巢癌组织中uPA与PAI-1 mRNA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38例卵巢癌、21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17例正常卵巢组织中uPA及PAI-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uPA及PAI—1 mRNA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均较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显著升高(F=184.51、51.00,q=11.34~26.69,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卵巢癌组织中uPA及PAI-1 mRNA的表达量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F=110.62、38.43,q=3.10~6.86,P〈0.05)。结论 卵巢癌组织中uPA及PAI—1 mRNA呈高表达,且与卵巢癌的病理分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在不同类型的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SP法,对85例上皮性卵巢癌、16例上皮性卵巢交界性肿瘤、39例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24例正常卵巢组织的手术标本进行uPA表达的检测,并对uPA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转移、有无大网膜转移以及生存期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uPA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3%,明显高于上皮性卵巢交界性肿瘤(43.8%)、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35.9%)及卵巢正常组织(12.5%).高、中分化的上皮性卵巢癌中uPA的表达率为45.5%,明显低于低分化的上皮性卵巢癌(84.6%).uPA在Ⅲ-Ⅳ期的上皮性卵巢癌的表达率(85.5%)高于Ⅰ-Ⅱ期的上皮性卵巢癌(26.7%).有淋巴转移、有大网膜转移、生存期<5年的上皮性卵巢癌中uP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无淋巴转移、无大网膜转移、生存期≥5年的上皮性卵巢癌中uPA的阳性表达率,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uPA的高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以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结肠癌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标本中maspin和uPA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二者与结肠癌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为临床寻找结肠癌早期诊断指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62例结肠癌及3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maspin以及uPA基因的表达,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masp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结肠癌未侵及浆膜、淋巴结无转移及TNM分期0~Ⅰ期者中明显高于侵及浆膜、淋巴结有转移及TNM分期Ⅱ~Ⅳ期者(P均〈0.05),在结肠癌不同性别患者中无差异(P〉0.05)。uP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结肠癌未侵及浆膜、淋巴结无转移及TNM分期0~Ⅰ期者中明显低于侵及浆膜、淋巴结有转移及TNM分期Ⅲ~Ⅳ期者(P均〈0.05),在结肠癌不同性别患者中亦无差异(P〉0.05)。maspin与uPA基因在结肠癌的表达中呈负相关(rs=-0.416,P〈0.05)。结论 maspin和uPA基因在结肠癌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有明显差异,且与结肠癌的病理学特征相关,二者在结肠癌组织样本中的表达也存在相关性,可作为反映结肠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系统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翠娇  史玉霞  何蔚林 《华中医学杂志》2001,25(4):190-191,F004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uPA受体(uPAR)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探讨肿瘤侵袭转移的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癌前病变,子宫内膜腺癌中uPA、uPAR,PAI-1的表达差异,结果:子宫内膜腺癌组uPA,uPAP,API-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及癌前病变组,其定位也不同,而正常子宫内膜与癌前病变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uPA,uPAR,PAI-1的表达可以作为诊断和判断子宫内膜腺癌预后的一个新的依据;uPA,uPAR,PAI-1可能与子宫内膜腺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浆中uPA和PAI-1的浓度水平和乳腺癌患者生物学行为相关性,并探讨浓度水平与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ELISA法检测88例初治乳腺癌患者血浆中uPA和PAI-1的浓度水平,并以39例健康体检者血浆为对照,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血浆中uPA和PAI-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乳腺癌血浆中uPA与PAI-1浓度呈正相关(P<0.001);血浆uPA的浓度与乳腺癌的瘤体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分别呈正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无关;血浆PAI-1的浓度与乳腺癌的瘤体大小、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分别呈正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型、病理类型无关;ER表达阳性乳腺癌患者,血浆uPA及PAI-1浓度值高于ER表达阴性患者(P<0.01);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血浆中uPA及PAI-1浓度值明显高于Her-2阴性患者(P<0.01).结论 血浆中uPA及PAI-1高表达与乳腺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与ER的状态、Her-2表达之间密切相关;对uPA与PAI-1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恶性进度及预测其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0.
Tian Y  Zhang XJ  Li GF  Wang W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5):2494-2496
目的 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在外阴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取1995至2011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和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住院的30例外阴恶性肿瘤的癌组织、30例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的肿瘤组织,以30例正常外阴上皮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通过在石蜡包埋组织中检测uPA、uPAR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观察不同外阴组织的表达变化,在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方面进行对照分析比较其有无差异。结果 (1)uPA和uPAR的表达(A值)分别在正常组织(0.422±0.022,0.431±0.027)、外阴上皮内瘤变(VIN) (0.462 ±0.018,0.467±0.015)及外阴恶性肿瘤中(0.508±0.020,0.510±0.020)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uPA和uPAR在外阴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随分期级别升高而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uPA和uPAR在外阴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有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未转移组(P<0.05)。结论 uPA、uPAR在正常外阴组织、VIN及外阴恶性肿瘤的表达中的升高趋势,提示其可能在外阴恶性肿瘤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组织中uPA、uPAR含量可评估外阴恶性肿瘤的浸润能力及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11.
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纤溶指标监测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急性加重期t-PA含量,PAI活性明显升高,t-PA活性、t-PA比活性,活性型t-PA明显降低;t-PA含量分别与PaCO_2、PaO_2呈正、负相关;缓解期t-PA含量更高,PAI活性降低,t-PA活性回升到接近正常值水平.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和抑制物-1(PA inhibitor.PAI-1)在实验性肺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Lewis肺癌瘤株腹腔注射C57/BL小鼠.于接种后9、17、13天各处死6只.取瘤、肺组织匀浆.低温离心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ked immunosorbent assav.ELISA)法检测血浆和组织中uPA和PAI-1的含量.按环磷酰胺 刺五加组、环磷酰胺组、刺五加组、肿瘤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肿瘤组uPA和PAI-1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一刺五加组血浆、瘤和肺组织中uPA和pAI-1活性低于肿瘤组。结论 检测实验性肺癌uPA和PAI-1含量可能对其侵袭转移、预后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癌组织uPA和PAI-1 mRNA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及纤溶酶原抑制因子-1(PAI-1)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35例子宫内膜癌、18例子宫内膜增生和1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uPA及PAI-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uPA 、PAI-1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F=55.22、51.78,q=11.696~12.218,P<0.01);而子宫内膜增生组织中uPA 、PAI-1 mRNA的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215、0.441,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uPA、PAI-1 mRNA的表达水平随手术病理分期(F=17.28、21.88,q=9.347~84.716,P<0.01)及组织学分级的增高(F=31.22、27.95,q=6.960~10.931,P<0. 01)、肌层浸润深度的增加(t=2.885、3.316,P<0.01)及淋巴结的转移显著增高(t=5.177、3.954,P<0.01),与病人病理类型无关(t=0.060、0.115,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织uPA及PAI-1 mRNA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一定关系,并且与疾病进展、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5.
慢性扁桃体炎组织中的纤溶酶原激活剂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蛋白分解酶在扁桃体炎发展和转归中所起的作用.方法:运用纤维蛋白平板的方法对19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扁桃体组织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慢性扁桃体炎的扁桃体组织中有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活性,平均比活性值为(228.847±227.905)mm2/μg.结论:提示抗纤溶疗法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很有潜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卵巢癌细胞生长及其尿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和1型抑制因子(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苦参碱对卵巢上皮癌SKOV3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HE染色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在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前后SKOV3细胞形态学改变及其uPA、PAI-1的表达情况.采用细胞计数法观察在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下SKOV3细胞的生长曲线变化,采用软琼脂集落观察在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下对SKOV3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①苦参碱对卵巢癌SKOV3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苦参碱浓度升高,其抑制作用增强,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965,P<0.05);②苦参碱对SKOV3细胞的uPA、PAI-1表达有下调作用;③苦参碱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长曲线及集落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卵巢癌SKOV3细胞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并具有杀伤肿瘤干细胞的能力,苦参碱的抗肿瘤机制可能通过细胞毒作用、诱导细胞凋亡等多种机制参与,并可能与下调uPA、PAI-1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液纤溶酶原激活剂与抑制剂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85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液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抑制剂(PAI-1)活性变化,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患者与正常对照组t—PA及PAI-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全自动血凝仪底物发光法检测恶性肿瘤患者纤溶活性变化具有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高的优点。结论:检测t—PA及PAI-1活性变化,从而判断恶性肿瘤细胞侵润、增殖、转移及出血、血栓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介入封堵术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0例CHD患者及3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浆t-PA、PAI-1水平.所有CHD患者分别于介入封堵术前1d、术后24h、1、3、6、12个月检测血浆t-PA、PAI-1水平.结果:介入封堵术前,CHD患者血浆t-PA、PAI-1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介入封堵术后1个月,CHD组血浆PAI-1水平开始逐渐下降,术后6个月恢复正常水平;血浆t-PA水平在术后1个月升高,术后3个月始下降,术后6个月恢复正常水平.结论:介入封堵术可通过改变血浆t-PA、PAI-1水平而改善小儿CHD患者的内源性纤溶功能.  相似文献   

19.
取猪心组织用丙酮去脂,pH4.2、0.45mol/L醋酸钾缓冲液抽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抽提液经硫酸铵分段盐析,然后用纤维蛋白-Sepharose柱吸附t-PA,2mol/L硫氰酸钾洗脱的t-PA溶液经Sephadex G-150凝胶过滤,得到纯的t-PA。其比活性为39038.5 IU/mg,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其分子量为67000。提纯过程中应用了蛋白酶抑制剂(aprotinin)以及6-氨基己酸,以抑制单链t-PA转变为双链t-PA。t-PA活性测定以尿激酶(UK)为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 观察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R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②方法 按溶栓药物不同将94例AMI病人分为2组,rt-PA组(55例)先给负荷量rt-PA10~15mg,余量35~40mg用微量泵于30min内泵入,继以50mg于60min内泵入,特殊情况可适当加量,尿酸氧化酶(UK)组(39例)将UK150万单位于30min内泵入,肝素不作常规应用。③结果 rt-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