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评价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脏转移瘤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1例肝转移瘤病例(共51个病灶)分别行射频消融治疗及超声造影检查;射频消融术前造影观察病灶并制定治疗策略,术后分析病灶造影增强的变化以判断消融效果;病例随访时间为2~22月,术后30min及术后三个月内每月一次、术后3个月后每3个月一次CEUS及增强CT/MRI对照。结果术前超声造影较常规超声多发现病灶8个;治疗后30min46个(46/51,90.2%)病灶动脉期呈无增强区域,5个病灶(5/51,9.8%)动脉期见异常增强信号,即刻行射频消融治疗;随访中4个病灶(4/51,7.8%)见复发。结论超声造影能优化RFA治疗肝脏转移瘤的各个步骤,减少病灶复发,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微波消融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12个病灶,根据肿瘤的大小、数量、位置采用腹腔镜引导的方法进行穿刺消融.结果 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手术时间30~60 min,分别在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行增强CT复查,12个病灶均未见强化,治疗后1个月甲胎蛋白水平为(204.5±134.4)μg/L,与治疗前的(451.4±140.1)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随访10~24个月,所有患者均带瘤存活,未见复发、转移病例.结论 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是一种有效的原发性肝癌治疗方法,可以作为手术切除治疗的重要补充手段,其优势主要取决于精确的穿刺定位和有效的消融范围,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PRFA)联合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B超引导下PRFA联合PEI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37例61个病灶,肿瘤直径1.5~7.8 cm。应用RF2000射频仪和10电极LeVeen针。病灶>2.5 cm者予分层多点叠合射频消融。对1~2 cm的小肿瘤选择Ch iba针注射无水酒精,而对>3 cm者应用Quadra-Fuse多位穿刺注射针。随访观察病灶影像形态表现、血清癌胚抗原(CEA)变化、病人病情缓解率与生存时间。结果PRFA PEI经过均顺利,并发症2例(5.4%),腹壁穿刺针道转移和电极片灼伤皮肤各1例,无相关死亡。随访率97.3%(36/37),随访期17~65月,缓解率(CR PR)为94.4%。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7.2%、75.0%和52.8%。结论PRFA联合PEI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有效微创局部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聂刚 《药物与人》2014,(9):338-339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CEUS)在肝癌移植术后肝转移癌射频消融(RFA)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先于超声造影作用下定位射频消融治疗肝癌转移移植术后2—10个月出现肝转移病灶15例,每个病灶均需经过超声造影定位实施穿刺射频消融治疗1—2次,术后根据超声造影以及CT检查结果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4天后,13例病灶完全消融,2例病灶再次实施RFA治疗30天后无局部复发情况,均无严重的并发症情况。结论:超声造影便于早期准确发现、明确诊断射频消融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肝转移癌,定位效果良好,操作方便,微创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提高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气化电切术(TUV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0年1月行TUVBT治疗的浅表性膀胱肿瘤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5例膀胱肿瘤均一次切除,无穿孔、输血病例.术后随访1~55个月,肿瘤复发11例次,复发病例经膀胱镜检查再次行TUVBT,未再复发.结论 TUV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19,(6):895-898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与冷冻消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疗效,探讨两种治疗方案的价值。方法筛选30例有消融治疗适应证的晚期(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配至射频消融组及冷冻消融组,每组15例。分别进行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治疗,术后7天、1个月、3个月分别行MR弥散功能成像对患者的局部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在术后7天、1个月、3个月行MR弥散功能成像,局部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并发症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射频消融与冷冻消融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疗效上无明显差异,但冷冻消融的并发症率更低,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视下间质射频消融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对6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晚期患者进行了腹腔镜直视下的间质射频多极针消融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MRI以及常规血生化检查.观察治疗效果、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均恢复良好.术后1、3、6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的IPSS术后1个月[(19.87±5.72)分]与术前[(19.05±4.2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6个月[(9.45±2.03)、(6.18±1.79)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血清PSA术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术后6个月[(13.79±7.76)μg/L]与术前[(24.80±14.56)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前列腺MRI,局部瘤体均较消融前有不同程度地缩小.结论 腹腔镜直视下间质射频消融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安全、可行,能有效改善下尿路梗阻症状.对于选择性的晚期前列腺癌可以作为一种可尝试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脏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腹腔镜经后腹腔途径对14例肾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男11例,女3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 14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80~200(140+22)min,术中出血量100~160(130+20)ml,无输血、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术后无并发症,住院时间7~9(8±0.7)d.随访2~16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行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 选取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8例,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一期手术切除.结果 8例均成功进行了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腹腔镜辅助小切口一期手术切除.手术时间150~220(168±30)min,术中出血量50~ 180(125±15)ml.术后7~8d拆线,术后住院7~15(9.0±1.5)d.随访2~8(11.0±2.5)个月,无穿刺口及皮肤切口肿瘤种植病例发生.结论 有选择地进行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腹腔镜辅助小切口一期手术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并能为肝脏手术提供恰当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诊断、治疗.方法对我院1995年-2004年收治的19例大肠癌术后复发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吻合口复发9例,腹腔、盆腔种植复发5例,腹腔淋巴结复发2例,肝转移3例,肺转移1例.非手术治疗1例,二次手术18例,其中行根治性切除10例,姑息性切除8例,根治性切除与姑息切除平均生存时间为24个月和7个月.结论预防大肠癌术后的复发,重在首次手术的切除范围,无瘤操作及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点,定期随访是早期诊断复发的关键,治疗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行CARTO射频消融治疗非器质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及经验。方法分析中山市人民医院46例行CARTO射频消融治疗非器质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护理过程。结果 46例患者均取得手术成功,术后随访6个月—3年。复发1例,1例再次消融成功。结论 CARTO射频消融治疗非器质性室性心律失常是有明显效果的治疗方法,而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及监测、术后细致观察及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肝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方法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脏原发及转移性肿瘤的疗效和提高灭活效果的方法。方法:对不能或不宜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82例,肝转移癌49例,共计131例,226个病灶,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RFA)。肿瘤大小1.0-10.8cm,中位数3.8cm。对大于3.5cm肿瘤则根据球体覆盖原理术前制定布针方案,以达到原位灭活。结果:治疗后24小时内或1个月增强CT检查,可203个病灶被灭活。有效灭活率达89.8%,病人6个月,12个月,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1%(85/93例),72%(47/65例),62%(8/13例)。术中及术后较明显并发症6例,占4.6%,分别被肝被膜出血,胆瘘各2例,肝脓肿,胆系梗阻各1例。无1例需急诊手术处理。结论: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09年5月收治47例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1例成功完成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中转开腹手术6例,术后全组无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80±3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0±3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5±2.5)d,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38例(92.7%)获3~36个月随访,11例肿瘤复发、转移死亡,复发率28.9%,未发现Trocar穿刺部位及小切口部位肿瘤转移.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安全可行,可以达到根治性切除肿瘤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4.
青春期少女卵巢生殖细胞肿瘤6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青春期少女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68例10~19岁(平均为16.34岁)青春期卵巢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诊疗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成熟畸胎瘤59例,无性细胞瘤2例,内胚窦瘤1例,混合型生殖细胞瘤2例,未成熟畸胎瘤4例。59例良性肿瘤患者中,44例行卵巢肿瘤剥出术,15例因卵巢瘤蒂扭转,患侧卵巢坏死而行患侧附件切除术,随访7个月至5年无复发。9例恶性肿瘤患者中,4例a期患者仅行患侧附件切除;2例Ic期患者行患侧附件切除,术后博来霉素 依托泊苷 顺铂(BEP)方案化疗4~6疗程,随访4个月至9年无复发;2例c期患者家人放弃治疗,均在半年左右死于多器官衰竭;1例期患者行腹式全子宫 双附件 大网膜 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BEP方案化疗2次,术后3个月死于多器官衰竭。结论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可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治疗,术后BEP方案化疗,能够显著改善预后。常规盆腔检查对于及早发现和治疗青春期少女卵巢肿瘤有益。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治疗宫颈癌的手术技巧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选择7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腹腔镜组,40例)和开腹(开腹组,30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盆腔淋巴结数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315.7±57.9)ml少于开腹组的(387.6±80.5)ml,术中切除盆腔淋巴结(26.7±5.3)个多于开腹组的(20.5±3.8)个,术后肛门排气时间(58.2±9.8)h早于开腹组的(70.5±10.4)h,术后住院时间(10.5±2.6)d短于开腹组的(13.6±3.4)d,并发症发生率17.5%(7/40)低于开腹组的40.0%(1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84.5±80.5)min长于开腹组的(158.5±75.9)min(P<0.01).术后病理学检查均未发现切缘有残余病灶.所有患者均随访1~41个月,无肿瘤复发和穿刺点转移.结论 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能完全达到开腹手术的要求,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是一种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子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腹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行射频消融术,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肌瘤大小、子宫功能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肿瘤纵径D1、横径D2、前后径D3、肌瘤体积V值均明显降低;术后3个月肿瘤D1、D2、D3、V值明显低于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肿瘤D1、D2、D3、V值明显低于术后3个月(P<0.05)。患者经阴道射频消融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12%;其中黏膜下肌瘤治疗总有效率92.59%,肌壁间肌瘤为94.67%;不同部位子宫肌瘤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6个月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评分(HR-QOL)明显升高(P<0.05)。术后有5例发生盆腔感染,3例发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7.84%。结论超声引导下经阴道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小肌瘤体积,且术后并发症少,不影响患者子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LRFA)联合静脉化疗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2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静脉化疗,观察组予以LRFA联合静脉化疗,比较两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肝功能、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肝癌高表达基因10 (PEG10)、甲胎蛋白(AFP)、糖蛋白抗原19 (CA19)]以及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RFA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肝癌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消除癌细胞,恢复肝功能,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距肛缘<5cm的直肠癌内括约肌切除(ISR)的术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8年1月26例超低位直肠癌ISR的手术过程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14个月局部复发1例;死亡2例,其中1例术后32个月死于肝转移,另1例术后40个月死于广泛腹腔转移.术后12个月对固体、液体粪便和气体均能很好控制者20例,对固体粪便控制良好、偶尔对液体粪便不能控制者4例,对同体粪便控制良好、经常对液体粪便不能控制者2例,无完全失禁病例.结论 直肠磁共振成像未侵犯内括约肌,直肠镜活检证实为中至高分化肿瘤在距肛缘<5cm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ISR,既达到了根治肿瘤的效果,又保留了肛门的主要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方法:选取巴彦淖尔市医院2015-02~2019-08期间收治的36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全部患者在支撑喉镜下显微镜辅助行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观察其治疗情况。结果:36例声门型喉癌,其中Tis期1例,T1a期30例,T1b期5例,1例T1b期术后半年出现复发,行全喉切除后随访2a未见复发,其余35例随访6~48mo,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迅速,并能避免气管切开,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超声介入射频消融对肝脏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住院部收治的26例肝脏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在超声介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未经特殊治疗自行缓解;治疗前后甲胎蛋白水平比较t=43.9903(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患者的生存率为80.77%。结论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消融对肝脏肿瘤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性高、损伤小、并发症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开展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