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卫生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卫生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学历偏低、知识结构老化、实践条件有限等问题,要在较短时期内解决存在的问题,必须从观念、政策、管理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卫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不同高职生源学生的《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旨在适应卫生人才市场需求。采用了情感准备;结合执业护士考试,优化教学内容;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发挥“小教师”的作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美容专业因其自身服务性、技术性、实用性的特点,可率先进行高职美容“双证书”课程的研究,尝试将美容行业标准、人才规格引入学历教育,使高职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接受嵌入教学计划体系的职业认证课程的学习,既获得学历证书,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结合实践,论述将高职美容专业的学历证书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机结合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4.
人们习惯于把没有完成学业,中途辍学的学生称为“流生”。据报载,历代人才荟萃的苏南某市,近2年来城乡“流生”达1万余人,这是个惊人的数字。这些本来应该坐在明亮教室里学习文化知识的莘莘学子,却“流”出校门,弃“文”就“钱”了。虽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在大力控流保学,提高适龄学生的入学率、在校学生的巩固率和学生教育的完成率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流生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偏僻、落后的贫困地区尤为严重.暴露了当前教育中潜伏的问题和危机。  相似文献   

5.
最近,教育主管部门及时总结经验,对五年制高职分段教学进行调整,改变以往的三二分段教学模式,即中职教育3年,高职教育2年,提出二三分段教学模式,即学生前2年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后3年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对于这个诃整,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是“2+3”或“3+2”教学时间安排上的改变,而应从职业教育改革中怎样更有效培养人才的目标加以考虑。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五年制高职课程安排3种不同模式的得失有些看法,提出来与同道讨论。  相似文献   

6.
牛思聪 《当代医学》2005,11(12):32-32
“思路决定出路”。作为无锡卫生改革的先行者,掌印八年来,王爱国始终站在改革的风口浪尖,以他的睿智、以他的坚定引导着无锡的改革方向,并在无锡卫生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7.
冯莉 《当代医学》2005,11(1):23-23
【案例】今年6月下旬,在北京举行的“2004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上,上海瑞金医院申报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影响下医院品牌的建设与推广——瑞金医院品牌建设案例”获得金奖,开创了卫生事业单位获此大奖之先河。  相似文献   

8.
"1234"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我院探索、实践了“一条主线、两方参与、‘三双’措施、四个结合”为内容的“1234”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介绍了“1234”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在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实践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温淑萍 《当代医学》2006,12(12):26-32
通过“送上去、走下来“的方式,建立农村卫生服务人员“有期服务”制度和优惠政策.长期执行“城市医院支援农村”制度,将“医疗支农”作为城市医生评级晋升的重要考核标准之一,把更多城市卫生人才引向农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貂蝉 《当代医学》2006,12(2):67-67
2006年1月7日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平价医院”方案正式被抛出。大风不停吹,漫天黄沙挡不住政府力推。时至今日,作为医改新方向,作为公立医院的代替品,从中央到地方,各地的平价医院纷纷上马。作为医改大争论后的第一条举措,在全国人民的眼光和口水中,“平价医院”似乎只是件美丽的外衣。  相似文献   

11.
王荒野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4):150-150
在手术学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目的、内容要求和学生实际,笔者对某些教学环节进行归纳、总结,用一句话来概括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记忆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如“三个1/3”、“三个1”、“三个2”等,笔者称之为教学中的“简单句”。  相似文献   

12.
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从高职护生的智力水平、情绪调控、意志训练、人格完善等方面分析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提出对高职护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的6个要素,旨在引起教育者对护生心理健康的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提高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护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推进护士紧缺人才培养工程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培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科学合理的师资培养模式是保证办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由于培养的对象既需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因而学校必须培养一大批“双师型”教师。以适应教学的需要。“双师型”就是要求教师具备不同系列技术职称中相应的2种职称。对卫生学校而言.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同时具有教育系列和卫生系列的双职称。培养“双师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护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职护理教学目标的显著特点是强调“实用”与“临床能力”,护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高职护理教学目标的关键。教育部、卫生部已经出台文件明确了双师型教师内涵、强调了其地位,但护理双师型教师建设仍存在区域性师资培训基地、专业化程度不够、双师范围尚不宽、建设模式尚没有真正规范与统一等问题。本课题结合高职护理教育的特点,针对双师型建设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对策,并对高职护理双师型内涵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10月5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医院一间整洁的病房里,32岁的吴兰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20天前,吴兰勇在高空作业时不慎失足跌落,造成左股骨骨折。以往像这种比较严重的骨折,从入院到伤骨愈合大约需要花费二三万元的医疗费用。如今,吴兰勇准备出院了,总共算下来的费用只需1.2万元。吴兰勇告诉记者:“我是从农村来济南打工的,‘扶贫病房’让我少花不少钱。”9月15日,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医院开启了24张床位的“扶贫病房”。“扶贫病房”严格控制用药范围,对住院费和治疗类、手术类、检查类、化验类等费用实行20%的优惠。医院如此大幅度向低收入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等卫校或高职医专院校承担着向农村培养实用型卫生人才的任务,但由于条件限制,大多数中等卫校或高职医专院校没有附属医院或者是规模较小.另外在2001年2月16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基础问题解释》已把隐私权作为一般人格权的一项内容.明确加以保护,因而学生和以前一样进入病房较宽松地见习已不被  相似文献   

17.
中医处方末尾常有“另加生姜三片引”的字样。这里的生姜就是作为“药引”的。古代“药引”主要是起到“引药归经”的作用。后世有所发展,使“药引”的作用渐渐丰富。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点:(1)增加处方的药理作用:如辛温解表方中加“生姜”是增加其解表作用;清暑剂中加鲜荷叶是增强其清暑的效果。其它如清热药中加竹叶卷心,滋补药中加大枣,止咳药中加枇杷叶等。(2)对处方中某些药起制约作用:如南星、半夏生用时加生姜为引,是以生姜制约两药的毒性。(3)吸着作用:有些有毒药物内服时所需剂量很少,为了便于控制,免生意外,常用一种“药引”同煎,…  相似文献   

18.
韩萱 《开卷有益》2011,(10):38-38
在众多心脑血管疾病中,冠心病已成为最严重的“杀手”之一。中成药治疗冠心病的确切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目前,市场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的中成药很多,大体上可分为活血化瘀、芳香温通和扶正宁心三大类。有些人往往看不懂中药的“功能”项目,只看其“主治”内容,因此出现了用药不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1教学对象 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学制3+2。 2教学内容 人民卫生出版社《人体解剖学》专科教材第四版第一篇运动系统中“骨学概述”一节。  相似文献   

20.
经过二十年的医疗改革,如同“轮回”一样,医疗改革又一次回到了十字路口。当然,现在的情况和“医改”以前有了很大的区别,如果说二十年以前的“医改”是因为“效率”问题而选择的话,现在医改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公平”的问题。“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现今社会反应最强烈的问题之一。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对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88位,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倒数第4位。中国每年有接近50%的人应该到门诊看病、30%的人应该住院,但他们却因各种原因得不到救治[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于2005年7月发布了关于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报告。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成功,存在很多问题,其消极后果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当前的医疗卫生服务出现两极分化,公平性大大降低[2]。1剖析解决医疗公平的方案面对对“公平”问题的种种责问,加之官方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成功”的评价,不同的利益主体提出了不同观点和看法,归结起来大致有两种:一是把“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成功”的症结“诊断”为“市场化”。既然市场化是病根,那么“药方”就是放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