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手法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功田  王志斌 《河北中医》1998,20(3):182-182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较常见的婴儿颈部畸形.我们采用沙袋推压头肩部和配合手祛按摩等简易的方法治疗4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45例中,男29例,女16例;右侧患病26例,左侧患病19例;就诊时月龄2个月以内24例,3~6个月内13例,7个月以上8例.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轻、中、重3型.轻型:头颈部轻度歪斜.患侧胸锁乳突肌肥厚,稍缩短,内有直径在1~2cm左右的包块,其硬度如软橡皮,颈部运动轻度受限;中型:头颈部中度歪斜,患侧胸锁乳突肌明显缩短变粗,内有直径在2~3cm左右的包块,其硬度似软骨,颈部运动明显受限;重型:头颈部显著歪斜,头肩相贴,面部转向健侧,患例胸锁乳突肌严重缩短变粗,内有直径在3~4cm左右的较大包块,其硬度似骨样,颈部运动严重受限.  相似文献   

2.
正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是指小儿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或发育不良而致头颈部向一侧倾斜,颜面部旋向健侧,颈部活动受限,并常伴有患侧面颊部及眼睛较健侧变小的一种先天性肌性的颈部畸形疾病。临床中,斜颈除了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斜颈和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者外,一般是指患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形成包块而致头歪所引起的包块型肌性斜颈,以及患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发育不良而致头歪所引起的营养不良型肌性斜颈。西医采用手术、  相似文献   

3.
齐熙堃  吕忠礼 《河北中医》2010,32(9):1378-1379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而引起患儿颈部歪斜,头偏向患侧,额面旋向健侧,原因多是因为孕期胎位不正,患儿在宫内受到挤压,导致头部向一侧偏斜位置不变,影响颈部肌肉血液循环,发生缺血性纤维病变,进而导致胸锁乳突肌挛缩,或分娩时因各种原因导致一侧胸锁乳突肌缺血性挛缩或出血形成肌纤维变性挛缩。若早期得不到及时、合理的治疗,随着年龄增长,畸形逐渐加重,不仅会引起面部畸形、颈部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导致脊柱弯曲、胸廓受累、斜视,给患儿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2008—03—2009—10,我们采用推拿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60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儿肌性斜颈是以头向患侧歪斜、前倾 ,颜面旋向健侧 ,下颌指向健侧为特点 ,为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挛缩所致。笔者运用推拿手法治疗本病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2 1例中 ,女 12例 ,男 9例 ;年龄最小者出生后 2 5天 ,最大者 2周岁 ;患于左侧者 8例 ,右侧者 13例。表现为头向一侧歪斜 ,下颌指向健侧 ,患侧胸锁乳突肌处有一梭形肿物或条索状改变 ,颈部活动障碍 ,向患侧旋转和向健侧侧弯有困难。2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推拿手法 ,以舒筋活血 ,软坚消肿为原则。2 .1 轻推、按揉患侧胸锁乳突肌 :患儿取仰卧位 ,医者在患侧…  相似文献   

5.
斜颈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以一侧胸锁乳突肌紧张,纤维化和挛缩引起的肌性斜颈较为多见。轻者可扪及患侧胸锁乳突肌紧张,重者胸锁乳突肌挛缩形成包块,并常伴患侧斜方肌软弱无力,从而使小儿头向患侧歪斜,颜面转向健侧,若不及时纠正,可导致患儿头脸变形,习惯性斜颈或脊柱侧弯等。临床中,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取得满意疗效。1 治疗方法1.1 解痉散结法 具体操作:沿患侧胸锁乳突肌走行方向,采用一指禅推法,要求频率快,动作轻,时间约2min。而后着重按揉胸锁乳突肌紧张挛缩的部位,时间约3min。放松患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药酒外搽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推拿联合药酒外搽治疗肌性斜颈患儿56例,男22例,女34例;月龄28 d至11个月,中位数4.5个月;左侧14例,右侧42例;顺产25例,剖腹产31例。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变频探头对患侧胸锁乳突肌处包块进行探查,记录包块厚度。参照《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小儿肌性斜颈疗效判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本组56例患儿,治疗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患侧胸锁乳突肌增粗、增厚,回声增高或减低,肌纹理增粗、紊乱,包块厚度(12.44±0.67)mm;治疗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胸锁乳突肌肌纤维排列规律、回声增强,包块厚度(7.56±0.46)mm。本组治愈47例,好转9例。结论:推拿联合药酒外搽治疗小儿肌性斜颈,操作简单,可纠正患儿颈部畸形,有利于颈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小儿肌性斜颈,俗称"歪脖",是一种儿科常见病.其临床表现以头向患侧歪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为特点.患儿出生后,发现颈部一侧硬块,此硬块有的可逐渐缩小并于数星期后消失.但有的硬块变大变粗,出现挛缩,胸锁乳突肌紧张,突出如条索状.头向患侧倾斜而颜面斜向对侧上方,随着时间的延长,肿胀硬块度增高,头部歪斜也日见明显,活动受限,较大的患儿中,因患侧颜面发育受影响,健侧颜面也相应产生适应性的改变,致使颜面大小不对称,晚期病例一般伴有代尝性胸椎侧凸.  相似文献   

8.
1引言 先天性斜颈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变短所致,头向患侧偏斜,患侧胸锁乳突肌扪及包块,头不能转向患侧。本人在临床上运用推拿配合肘固定牵引法治疗1~3个月该病患儿35例,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儿童肌性斜颈是因胸锁乳突肌挛缩所造成的斜颈。本病多发现于出生后2周左右,以颈部1侧有似棱形肿物,向患侧歪斜前倾,下颌旋向健侧,患侧眼面变小,颅骨发育变形,不对称等症状为特点。如不及时治疗,畸形发展,则造成不良后果。我自80年代初,进行临床治疗并研究,初见成效,并进行96例的再观察,疗效满意,疗程偏短,患儿家长都乐意接受,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由胸锁乳突肌纤维化挛缩所致,导致头部向患侧偏斜,颈部活动受限.发病率为0.3~1.9%.传统的开放胸锁乳突肌及周围短缩的筋膜切断松解是可靠的手术治疗方法,但是有颈部永久性疤痕及其表情有异常活动、伤口疼痛等并发症.近年来我院采用腔镜技术治疗11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微创效果明显.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儿11例,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4~11岁,平均7.5岁.其中左侧8例,右侧3例.均头部向患侧倾斜,颈部活动受限,面部发育不对称.  相似文献   

11.
推拿及足底按摩治疗小儿肌性斜颈8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自1985年至今,在单纯颈部推拿的基础上又配合足底按摩疗法治疗82例小儿肌性斜颈,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治疗200例患儿,男75例,女125例;年龄最大1.6岁,最小20d;患侧胸锁乳突肌上有包块的150例,无包块的50例;先天性125...  相似文献   

12.
小儿颈椎错位误诊肌性斜颈3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儿,魏某某,男,45天,1995年9月6日就诊。发现右颈部包块状10天。查:头向右歪,右侧胸锁乳突挛缩,有包块,质硬,能活动。头向右侧转动受限。有胎位不正、难产史。颈椎正位片:未见异常。右颈部B超:右侧胸锁乳肌孪缩。诊断:肌性斜颈。随推拿治疗。推拿手法:患儿平躺在治疗床上,医者取座位,揉胸锁乳突肌15分钟,然后扶患儿坐起,被动前屈颈部约20度左右,医者左手掌按住患儿头顶部,  相似文献   

13.
<正>小儿肌性斜颈是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颈部偏斜,表现为患儿头部向患侧歪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后期造成颜面部变形。若治疗不及时,将造成头部歪斜,活动受限,面部畸  相似文献   

14.
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婴幼儿肌性斜颈33例,并观察治疗前后患侧胸锁乳突肌包块的B超影像的变化.结果痊愈27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0%;B超影像显示,患侧颈部可探及梭型或卵圆形包块,呈低回声者28例,中等回声者2例,高回声者3例.治疗前后包块的长度、厚度和宽度均有明显差异,P<0.01.表明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疗效显著;超声检查可作为推拿治疗过程中评价治疗效果的一种客观标准,是一种简捷、方便、又经济的检查方法,有利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推拿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20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者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 2 0 0例 ,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2 0 0例患者中 ,男 118例 ,女 82例 ;年龄 15天~ 70天 12 1例 ,71天~ 90天 5 2例 ,91天~ 7个月 2 7例。全部病例符合先天性斜颈诊断标准。2 治疗方法(1)患儿仰卧位 ,医者以一手拇、食、中三指同时捏住患侧胸锁乳突肌及包块 ,施按揉法 15分钟 ,其间每隔 5分钟提拿 1次 ,然后配合对硬包块的拇食指分离法 2分钟。同时另一手按揉颈部风池、风府、大椎、耳后高骨穴。 (2 )嘱家长固定患儿双肩 ,医者一手按住患侧肩部 ,另一手将头扳向健侧 2 0次。然后双手扶住患…  相似文献   

16.
非手术治疗小儿肌性斜颈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儿肌性斜颈是一种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临床表现以患儿头向患侧歪斜,颜面部旋向健侧为特点,因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机化所致。多数患儿在出生后发现颈部一侧有梭形肿块,继而头部歪斜,影响转颈功能,日久可使患儿面部发育不对称,甚至同侧斜方肌受累,颈椎、胸椎产生代偿性弯曲,  相似文献   

17.
小儿肌性斜颈系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主要症状为,出生后颈部一侧可出现有肿物,患侧颈肌逐渐挛缩、紧张、突出如条索状,患儿头向患侧倾斜,而颜面旋向健侧。  相似文献   

18.
少儿肌性斜颈是指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的畸形,它不同于骨性斜颈和神经性斜颈。其临床表现是:颈部一侧有棱形包块,颈部向患侧歪斜前倾,下颌旋向健侧,患侧颜面变小,颅骨发育不对称,口角和耳朵均下垂,转侧活动受限。本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终身斜颈。近年来笔者采用按摩手法治疗,疗效较满意。现将资料比较完整的39例病例小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39例中:男25例,女14例;年龄最大4岁,最小40天;  相似文献   

19.
小儿肌性斜颈又称先天性斜颈 ,原发性斜颈 ,是以患儿头向一侧倾斜 ,颜面旋向健侧为特征的病症 ,临床上以向右侧歪斜为多见。笔者以 1999年 8月至 2 0 0 2年 3月间 ,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2 5例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2 5例中 ,男 13例 ,女 12例 ;年龄最小 18天 ,最大 2岁。2 治疗方法推拿治疗以求活血祛瘀 ,疏筋活络的目的。其手法如下 :( 1)患儿取仰卧位 ,医生在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处用拇指或食、中、无名指作按揉法 10min左右 ;( 2 )提拿患侧胸锁乳突肌数次 ;( 3 )医生一手扶住患侧肩部 ,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顶 ,渐渐向健侧扳动或…  相似文献   

20.
针刺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肌性斜颈又称先天性斜颈,是以头向患侧歪斜,前额、颜面旋向健侧为特点,其病理变化主要是患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所致.临床上我们采用针刺推拿交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5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