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骶尾部畸胎瘤是最常见的生殖细胞性肿瘤,具有恶性潜能,临床主张早诊断、早治疗。本文报道2例外生性骶尾部畸胎瘤。1病例简介患者1:女性,20d,因出生后尾部软组织包块就诊。查体:尾部见一直径约5cm大小的软组织包块,质地软硬不均,  相似文献   

2.
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骶尾部畸胎瘤是最常见的生殖细胞性肿瘤,属于腹膜后肿瘤,具有恶性潜能,主要见于小儿,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幼儿,女性多于男。本文搜集我院1999年1月-2007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骶尾部畸胎瘤22例,结合病理表现回顾性分析其CT和MRI影像特征,探讨CT和MRI对本病的诊断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小儿骶尾部生殖细胞源性肿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认识小儿骶尾部生殖细胞源性肿瘤的CT和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对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骶尾部畸胎瘤和卵黄囊瘤的CT和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骶尾部肿瘤中,29例畸胎瘤,6例为卵黄囊瘤。29例畸胎瘤内可见有脂肪、钙化和软组织成分;增强后软组织成分可见轻度强化。6例卵黄囊瘤中,1例肿瘤呈囊实性,边缘可见钙化;5例肿瘤呈不均匀软组织块,瘤内见出血,增强后均呈非均匀性强化。6例卵黄囊瘤甲胎蛋白检查阳性。结论:畸胎瘤和卵黄囊瘤是小儿骶尾部最常见生殖细胞源性肿瘤,含三个胚层成分是畸胎瘤的特征,而卵黄囊瘤多为软组织性肿瘤,好发生出血,能够分泌甲胎蛋白是卵黄囊瘤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孙树林  王刚 《武警医学》2010,21(11):996-996
畸胎瘤为常见妇科常见肿瘤之一,主要发生在卵巢,亦可发病于前纵隔、骶尾部和腹膜后,但较少见。恶性畸胎瘤肝转移极为罕见,2010—06我科收治1例。  相似文献   

5.
椎管内畸胎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椎管内畸胎瘤的MRI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2例椎管内畸胎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畸胎瘤占同期椎管内肿瘤的 1.2 % ,位于颈段者 1例 ,胸腰段 10例 ,腰骶段 1例 ;髓外硬膜下 10例 ,髓内 2例。肿瘤多局限于 2~ 3个椎体平面之间。MRI多表现为混杂信号 ,无明显强化。病理诊断 :9例为成熟型 ,1例为未成熟型 ,2例为畸胎瘤恶变。光镜下可见 3个胚层的组织结构。 6例合并有其它病变。结论 椎管内畸胎瘤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 ,其病理学基础在于畸胎瘤是由 3个胚层衍化的器官样组织结构构成 ;MRI检查对其定位、定性都极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正>患儿女,8个月+22天。因腹胀半月,排尿困难行超声检查,可见腹腔囊性回声区,骶尾部实质不均质包块,考虑:1)双肾积水伴输尿管上段扩张; 2)骶尾部畸胎瘤可能性大。逐行CT检查:CT平扫可见盆骶部一较大软组织密度影,内见斑块状钙化灶与膀胱紧密相连,CT值约36 HU,大小约5cm×4.2 cm×7 cm,直肠、膀胱受压前移(图1),  相似文献   

7.
性腺外内胚窦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胚窦瘤 (EndodermalSinusTumorEST)又名卵黄囊瘤 ,是由胚外结构 卵黄囊发生的高度恶性的生殖细胞肿瘤 ,发生于性腺外者非常少见。我科遇到 10例 ,现就其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0例中 ,男 8例 ,女 2例 ,年龄 1~ 2 9岁 ,其中骶尾部 3例 ,前纵隔 3例 ,松果体 2例 ,臀部和腹膜后各 1例。入院前病程半个月~ 2年 ,临床表现以发生部位不同而异 ,发生于前纵隔者均出现胸痛 ,胸闷、累及肺者还可出现咳嗽、咳血痰 ,X线示前纵隔分叶状肿物 ;骶尾部及臀部以发现局部包块并迅速增长而入院 ;腹膜后以出现大便干燥 1年 ,于右下…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3.0TMRI对胎儿骶尾部畸胎瘤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7例胎儿骶尾部畸胎瘤产前超声、MRI及术后病理、随访资料。产前超声检查后48h内行MRI检查。T2WI采用半傅立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序列及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序列,T1WI采用二维快速小角度激发(FLASH)序列,行胎儿骶尾部冠状面、矢状面及横断面扫描。将产前MRI、超声表现与出生后影像、手术或引产胎儿尸检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7例胎儿骶尾部畸胎瘤产前MRI表现:囊性肿块4例、囊实性肿块11例,实性肿块2例;畸胎瘤Ⅰ型5例、Ⅱ型7例、Ⅳ型5例;12例出现邻近组织受压性改变,7例显示可疑椎体破坏。17例中4例行产后手术,产后复查CT与产前MRI结果基本一致,术后均证实为成熟性畸胎瘤。13例引产后经病理证实为非成熟性畸胎瘤4例,成熟性畸胎瘤9例。结论:产前MRI检查可直观显示胎儿骶尾部畸胎瘤解剖结构,为产前临床处理方案提供精准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男,14岁。"发现骶尾部包块1年"入院。患者1年前无意中发现骶尾部无痛性包块,余无特殊不适。超声检查:骶尾部皮下组织增厚,范围约5.0cm×4.2cm×1.6cm,可见点状血流信号(图1a)。MRI检查:左侧臀大肌内侧见皮下团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其内信号区欠均匀,并见短T2信号影,边界清楚(图1b,1c)。诊断骶尾部肿块而入院。查体:骶尾部皮下可扪及5.0cm×4.0cm大小活动性包块,  相似文献   

10.
<正>病人,女,21岁。骶尾部渐大性无痛性包块21年。查体:骶尾部约31cm×23cm×15cm包块,上界位腰4平面,前面位于肛门后方,无皮肤发红、桔皮样变等,质软,有分隔,活动度良好,无触痛。肛门指检:肛管直肠壁光滑,后方质软包块,表面光滑,上界不可触及。CT示:骶尾部不均质包块,可见骨质及液性物质,骶前包块上界位于小骨盆入口平面,直肠壁未受滑润,考虑骶尾部巨大畸胎瘤。术中见:包块位于皮下,根部位于骶尾部,向臀上方生长,边界清,破损处溢出物为皮脂样物;切除尾骨,包块在骶前与盆底肌之间界限不清,切断盆底肌,沿直肠后壁及骶前钝锐性分离,全部切下,置管引流,重建盆底,臀部皮瓣直接缝合。病理:36cm × 25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