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①目的探讨矫正性大动脉转位(CTGA)合并心内畸形的病理解剖学特点及外科手术要点。②方法手术治疗3例CTGA合并室间隔缺损和(或)肺动脉狭窄的病人。其中2例术前根据心脏超声及心室造影诊断为CTGA合并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1例术前仅诊断为室间隔缺损。2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及人工血管右室流出道-肺动脉外通道建立,1例行单纯室建隔缺损修补术。③结果3例均手术治愈。随访90d~1年,2例心功能恢复I级,1例Ⅱ级。④结论CTGA合并心内畸形应手术治疗,熟悉掌握其病理解剖特点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分析影响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纠治术的因素,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外科手术治疗57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手术死亡4例,无晚期死亡。严密修补室间隔缺损并防止损伤心传导束和主动脉瓣、彻底矫正合并畸形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是肺动脉高压围术期的处理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及其合并畸形的诊断、术式选择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821例,其中补片修复292例,缝合修补529例。合并畸形14种(142例),需行矫正者134例均给予手术矫正。结果 早期死亡16例(1.9%),死因主要为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和心律失常。结论 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者强调合理掌握手术指征及围手术期心肺支持与保护;对于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和右室双腔心等畸形者强调术前明确诊断,术中详细探查及合理处理。  相似文献   

4.
洪晓彤 《广东医学》2006,27(12):1942-1942
法洛四联症(TOF),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紫绀型心脏病,主要病变为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主动脉右位(骑跨)与右心室肥大等四种情况合并存在的心脏血管畸形,其中以室间隔缺损与肺动脉狭窄两者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末梢指端和唇周紫绀。多数患者在早年时做了手术纠治,而未行手术纠治者寿命较短,围产儿自然流产率、早产率的发生率增加。我科于2006年2月收治了1例1DF合并妊娠26周,心功能Ⅱ级,经心内科和产科医护人员精心治疗护理,在妊娠33周行剖腹产一活女婴,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421例,其中补片修复290例,直接缝合修补131例.合并畸形135例,需行矫正者120例均给予手术矫正.结果:早期死亡4例,3例死于肺动脉高压危象,1例死于心律失常,术后4个月死亡1例,死于心力衰竭,死亡率1.18%.结论:室间隔缺损为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常见病,手术效果好,但对于室缺合并其他畸形者强调术前明确诊断、掌握手术指证,术中详细探查,围手术期心肺支持与保护.  相似文献   

6.
室间隔缺损(VSD)是胚胎时期室间隔部位发育异常导致缺损形成侧心室之间出现异常分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VSD可常合并其它心血管畸形,术前超声检查往往容易漏诊或误诊,必须引起临床重视,现将VSD超声改变特征与手术对比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室间隔缺损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探讨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手术适应证和围术期处理方法,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 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46例;同期矫治其他合并畸形50例.结果 全组死亡2例,发生主要并发症5例.结论 室间隔缺损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一经明确诊断,如无手术禁忌证,均应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护理体会青海省高原心血管病医院藏青华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梅红英1982年3月~1994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266例,其中合并肺动脉高压昔10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年龄2~29岁,平均15.5岁,男...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指证。方法:采取中低温体外循环常规停跳修补室间隔缺损36例,并同期纠治其它心内畸形9例。结果:治愈35例(97.2%),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加强室间隔缺损的围手术期处理,合理掌握其手术指证,是手术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艳杰  梁丽梅 《吉林医学》2005,26(7):733-734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鲁四联症、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闲、心内膜垫缺损等。在小儿中以室间隔缺损较多见,约占小儿先心病的50%。室间隔缺损是左右心室之间存在异常交通,引起心室内左向右分流,产生血液动力学紊乱。我院已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并实施手术八十多例,效果满意。现将我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或Taussig-Bing畸形合并肺动脉高压是一类复杂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其患者往往需伴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或动脉导管未闭方能存活。动脉调转术(即Switch手术)是采用调换大动脉的位置同时处理合并畸形的方法来根治这类复杂先心病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作者报道经手术证实的28例双腔右心室超声结果。诊断符合率64.3%(18/28),漏诊、误诊为室间隔缺损7例,法乐氏四联症3例。双腔右心室合并畸形以室间隔缺损多见。作者还分析了超声特征、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3.
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约为2‰,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20%,如包括室间隔缺损合并其它畸形在内,则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50%。我院于2008年9月至2009年4月共收治103例婴儿室间隔缺损患者,全部经右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 2004-05/2006-12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100例,男37例,女63例,年龄42 d~2岁,体质量4~8 kg,其中法乐氏四联症(TOF)16例,室间隔缺损(VSD)7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VSD/PH)21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VSD/ASD)17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VSD/PDA)11例,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ASD/PH)11例,部分房室管畸形(TECD)8例,右室双出口(DORV)5例,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TGA/VSD/PDA)1例,法乐氏三联症1例,三房心1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室缺)及合并畸形的超声心动图检查误诊、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186例室缺及合并畸形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室缺1186例,手术证实1184例,误诊2例,分型诊断误差12例,合并畸形误诊、漏诊17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9.83%、98.98%和89.83%。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作为诊断室缺的首选检查方法,仍有少部分误诊、漏诊,尤其是存在合并畸形情况时。  相似文献   

16.
窦云轲  黄保堂  孙凌灵 《华夏医学》2006,19(6):1068-1069
目的探讨10kg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措施。方法35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月龄2~34个月,平均(12.5±7.6)个月;体重4~10kg,平均(7.5±1.8)kg。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合并其他畸形者,予以同期矫治。补片修补均采用自体心包片。结果全组手术顺利,均存活出院。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及肺动脉高压危象等。结论10kg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或Taussig-Bing畸形合并肺动脉高压是一类复杂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其患者往往需伴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或动脉导管未闭方能存活。动脉调转术(即Switch手术)是采用调换大动脉的位置同时处理合并畸形的方法来根治这类复杂先心病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室间隔膨出瘤是一种并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但一般临床检查不易确诊。有作者报告占膜部间隔缺损的1/3。我院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ZDE)结合多普勒心动图(PDE)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膜部膨出瘤(IVSA)合并室间隔缺损三例,均经手术证实。  相似文献   

19.
637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护理特点。严格注意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36例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治疗,主要合并畸形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鲁氏三联症、四联症、肺静脉异位引流、主动脉缩窄,2例系导管结扎手术后再通者,26例合并肺动脉高压征,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术后主要并发症:高血压反应10例,低温反跳性高热14例。痊愈33例,死亡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