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纸片双抑制剂平行抑制试验分析阴沟肠杆菌AmpC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能快速有效分析阴沟肠杆菌AmpC酶的方法。方法分别以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阴沟肠杆菌(029、029M和1194E)为β-内酰胺酶阴性对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普通型阴沟肠杆菌、持续高产型AmpC酶、高诱导型AmpC酶标准菌株,用纸片双抑制剂平行抑制试验(DDIST)对华山医院连续的不重复的58株阴沟肠杆菌临床菌株进行AmpC酶分析,用三维试验检测高产AmpC酶以验证:DDIST。结果三维试验法从58株阴沟肠杆菌中检出持续高产型AmpC酶产株21株,DDIST检出持续高产型AmpC酶产株18株、高诱导型AmpC酶产株6株。结论DDIST是一种能快速有效分析阴沟肠杆菌AmpC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一种能快速有效分析阴沟肠杆菌是否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方法。方法 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阴沟肠杆菌029、阴沟肠杆菌029M和阴沟肠杆菌1194E。用纸片双抑制剂平行抑制试验(DDIST)、临床和实验标准协A/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CLSI/NCCLS)推荐的用于检测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纸片法和E-试验MIC法对本院连续的不重复的58株阴沟肠杆菌临床菌株进行ESBLs分析,用一系列ESBLs特异引物对其中27株耐头孢他啶或头孢噻肟的菌株进行扩增,以验证上述各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PCR法从20/27株阴沟肠杆菌中扩增到ESBLs基因,DDIST法检出20株ESBLs产株,CISI/NCCIS法仅检出4株,E-试验MIC法检出0株。结论纸片双抑制剂平行抑制试验是一种能快速有效分析阴沟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铜绿假单胞菌高活性β-内酰胺酶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用改良三维法 ,检测了 14 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高产AmpC β内酰胺酶和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s) ,并对其耐药表型及耐药机制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  2 0 0 1~ 2 0 0 3年期间从我院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为受试菌 ,大肠埃希菌ATCC2 5 92 2为三维试验指示菌。质控菌株有肺炎克雷伯菌ATCC70 0 6 0 3(SHV 18) ,大肠埃希菌DH5a产酶工程株 3株 :包括TEM 1、SHV 1和ACT 1(质粒型AmpC酶 ) ,阴沟肠杆菌 0 2 9(野生型AmpC) ,阴沟肠杆菌 0 2 9M(持续高产型AmpC) ,阴沟肠杆菌1194EC(高度诱…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VITEK2高级专家系统(AES)对临床常见细菌β内酰胺耐药表型的检测和分析。方法 用VITEK2 AES检测并分析已知耐药表型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共124株。结果 VITEK2 AES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产超广语β内酰胺酶[ESBLs(TEM型、SHV型或CTX—M型)]、阴沟肠杆菌产诱导型AmpC酶或高产AmpC酶、ESBLs均能正确检测。对9株同时产ESBLs和高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检测,其中1株正确,其余8株只报告高产AmpC酶。结论 VITEK2 AES能够对临床菌株中重要的β内酰胺耐药表型准确检测,并能根据所测耐药表型对某些影响临床抗菌药物治疗的药敏结果进行修订。对阴沟肠杆菌某些耐药表型的分析、判断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5.
阴沟肠杆菌染色质ampD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阴沟肠杆菌染色质ampD基因及其高概率突变位点。方法从医院感染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阴沟肠杆菌,经头孢西丁初筛试验和头孢西丁三维试验确定是否产AmpCβ-内酰胺酶及其产酶类型,抽提产酶菌株染色质DNA,PCR扩增ampD基因并连接入pMD19-T载体,双链测序后与同种非突变标准菌株的ampD基因序列比对,并得到高概率突变位点。结果大部分产酶阴沟肠杆菌含有ampD基因,其中18株产持续高产型酶菌株的染色质中均扩增出ampD基因;阴沟肠杆菌ampD基因上有62个突变率高于50%的位点。结论产AmpCβ-内酰胺酶的阴沟肠杆菌染色质上均含有ampD基因;阴沟肠杆菌染色质ampD基因的高概率突变位点可能成为致持续高产酶的关键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革兰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染色体头孢菌素酶(AmpC)的分布及分离率。方法准确鉴定菌株,采用底物为头孢噻肟的三维试验,测定菌株中ESBLs及AmpC酶。结果临床分离175株革兰阴性杆菌中产ESBLs 49株,阳性率28.0%,包括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弗劳地枸橼酸菌。产AmpC酶22株,阳性率12.6%,包括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酸克雷伯菌。其中阴沟肠杆菌产ESBLs及AmpC酶分离率均居首位(分别为55.6%、33.3%)。3株铜绿假单胞菌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结论我院产ESBLs菌以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产AmpC酶以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s)菌株在医院有流行。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同时存在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自血培养分离的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特点,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1997-2000年期间我院住院患血液中分离到的10株阴沟肠杆菌,用纸片扩散法对13种抗菌药物进行了检测,用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方法进行持续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双重检测。结果:10株阴沟肠杆菌中1株持续高产AmpC酶,1株既有持续主产AmpC酶,又产ESBLs;3株只产ESBLs,其余5株未发现持续高产AmpC酶和ESBLs。2株持续高产AmpC酶和3株产ESBLs均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等多种抗菌药显示高度耐药。结论:使用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可同时检测高产AmpC酶(包括染色体型和质粒型)和ESBLs的菌株。根据阴沟杆菌产生不同的β内酰胺酶选择性用药,治疗高产AmpC酶多耐药菌,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酶抑制复方制剂通常导致临床治疗失败,应选用第四代头孢菌素或碳青霉烯类,或两与氨基糖苷类或氟喹诺酮类联合治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惟一对AmpC酶和ESBLs均稳定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产ESBLs菌引起的重症感染。  相似文献   

8.
于海东  辛华  王英  张文陆  王勇  马雷  杨慧 《临床荟萃》2012,27(11):946-949
目的 了解佳木斯地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中质粒介导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流行情况及主要的基因型别.方法 127株临床分离无重复大肠埃希菌81株与阴沟肠杆菌46株,采用酶提取物三维实验检测产AmpC酶和ESBLs菌株,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质粒型AmpC酶与ESBLs基因及其序列测定以确定其基因亚型.结果 46株阴沟肠杆菌中,单产AmpC酶者、单产ESBLs者、高产AmpC酶并产ESBLs者分别占21.7%、28.3%、6.5%;81株大肠埃希菌中,单产AmpC酶者、单产ESBLs者、高产AmpC酶并产ESBLs者分别占19.8%、38.3%、9.9%.大肠埃希菌ESBLs基因型为TEM、SHV、CTX-M,质粒AmpC酶基因型为DHA.阴沟肠杆菌ESBLs基因型为TEM、SHV、CTX-M,质粒AmpC酶基因型为DHA.结论 CTX-M型和DHA-1型分别是本地区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ESBLs和质粒介导AmpC酶的主要流行基因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瑞安市人民医院临床标本分离出的的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瑞安市人民医院2006年1~12月临床标本分离到的96株阴沟肠杆菌,用纸片扩散法对14种抗菌药物进行了药敏试验,用改良三维试验进行持续高产AmpC酶和ESBLs的双重检测。结果96株阴沟肠杆菌中11株(11.5%)高产AmpC酶;2株(2.1%)既持续高产AmpC酶又产ESBLs;40株(41.6%)只产ESBLs;其余43株(44.8%)未发现持续高产AmpC酶或ESBLs。结论使用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可同时检测高产AmpC酶和ESBLs菌株,应根据阴沟肠杆菌产生不同的ESBLs来选择性用药。  相似文献   

10.
阴沟肠杆菌染色质AmpD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阴沟肠杆菌染色质AmpD基因及其高概率突变位点。方法从医院感染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阴沟肠杆菌,经头孢西丁初筛试验和头孢西丁三维试验确定是否产AmpCβ-内酰胺酶及其产酶类型,抽提产酶菌株染色质DNA,PCR扩增AmpD基因并连接入pMD19-T载体,双链测序后与同种非突变标准菌株的AmpD基因序列比对,并得到高概率突变位点。结果大部分产酶阴沟肠杆菌含有AmpD基因,其中18株产持续高酶菌株的染色质中均扩增出AmpD基因;阴沟肠杆菌AmpD基因上有62个突变率高于50%的位点。结论产AmpCβ-内酰胺酶的阴沟肠杆菌染色质上均含有AmpD基因;阴沟肠杆菌染色质AmpD基因的高概率突变位点可能成为致持续高产酶的关键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