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胎儿心脏位置异常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判断胎儿心脏位置异常的操作技巧与诊断标准.方法应用胎儿超声心动图,按照胎方位、腹腔脏器的位置和心脏三节段分析法判断心脏的方位.结果超声检出胎儿心脏位置异常11例(11/12),包括右位心、左旋心、胸外心脏、连体双胎共同心脏等类型.超声漏诊右旋心1例(1/12),后经尸检发现.结论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有助于早期发现胎儿心脏位置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胎儿心脏肿瘤的二维及三维超声心动图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产前超声检查发现的16例胎儿心脏肿瘤患者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与病理或临床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6例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脏肿瘤中,单发7例、多发9例.声像图特征为心腔或心肌内见单个或多个形态稳定、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的等回声或高回声肿块.16例患者中引产14例,经尸检证实9例:横纹肌瘤8例,纤维瘤1例;5例未作尸检.其余2例继续妊娠,其中1例生后1年肿瘤消退,另1例生后1年肿瘤变化不大,均未引起严重并发症.结论 产前应用二维及三维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作为检出和评价胎儿心脏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对1 112例孕妇行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将胎儿超声检查结果异常的与胎儿尸检或分娩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普查中发现21例胎儿中有16例胎儿存在心脏结构方面的异常和5例存在电生理方面的异常,其中16例心脏结构方面异常胎儿因为孕母自愿要求人工流产后进行了尸检,分别为8例室间隔缺损,6例为房间隔缺损,2例法洛四联症;5例电生理方面异常的胎儿于出生后1周再次检查发现异常消失。结论超声心动图在筛查胎儿心脏异常方面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结果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寻求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最佳方法与技巧,提高其产前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法洛四联症胎儿心脏超声资料,对各切面超声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最佳检查切面和技巧.结果 在四腔心切面基础上结合五腔心切面、心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及动脉导管弓切面超声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158例,其中150例经产后尸检证实,7例经产后超声证实,1例胎儿宫内死亡(引产后尸检证实);漏诊2例轻型法洛四联症.结论 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对诊断法洛四联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检查过程中应在四腔心切面基础上结合五腔心切面、心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及动脉导管弓切面共同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5.
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超声应用心脏三节段诊断法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的思路、技巧与标准.方法 应用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对355例高危胎儿心脏均采用以下步骤进行筛查:(1)判定胎方位和胎儿左右;(2)心房定位;(3)心室定位;(4)确定心室与动脉连接关系及动脉位置定位.结果 355例高危胎儿中三节段系统诊断法检查出各种心脏病71例,66例经引产和新生儿超声心动图证实,失访5例,与产前诊断完全相符63例,部分相符3例.部分符合者1例漏诊右旋心,1例重度法洛四联症误诊为永存动脉干,1例多发室间隔缺损漏诊肌部2处室缺.结论 心脏三节段诊断法是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用规范化超声诊断早孕期(11~13~(+6)周)胎儿心脏异常的意义。方法运用早孕期规范化超声检查方法,通过观察胎儿心脏位置、心尖指向、心轴、心尖四腔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等为线索,诊断胎儿心脏异常的阳性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2 210例早孕期胎儿中超声发现胎儿心脏异常8例,其中位置异常4例:2例为异位心、1例右位心、1例右移心;心轴异常2例;心脏位置、心轴正常,仅心内结构异常2例。本组8例阳性病例全部经临床或病理解剖证实。早孕期漏诊心脏畸形1例。结论规范化超声可为早期发现胎儿心脏异常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四腔心观心脏后区域异常与胎儿畸形的关系,探讨胎儿常规超声检查中观察心脏后区域的临床价值。方法 行产前系统超声检查的7062例胎儿,超声检查心内和心外各脏器结构,四腔心切面观察心脏后区域。结果 产前超声共发现53例胎儿四腔心观心脏后区域异常,占0.8% (53/7062)。37例经产后尸解证实,其中内脏异位综合征73.0%(27/37),完全性内脏反位8.1%(3/37),心脏畸形18.9%(7/37)。结论心脏后区域异常与胎儿畸形有密切的关系。四腔心观心脏后区域异常观察方法简单,可以作为产前筛查内脏转位和心血管畸形的有效超声标志。  相似文献   

8.
胎儿心脏畸形超声筛查漏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如何更好使用超声心动图筛查中晚孕胎儿心脏畸形,避免漏诊.方法 超声筛查中晚期孕妇7020例,对检出的胎儿心脏畸形及可疑先天性心脏病者进行每4周一次追踪观察,对产前超声未发现心脏结构异常的胎儿进行每8周一次追踪观察,出生后每6个月一次追踪观察,至出生后6~12个月.所有异常胎儿均经尸检、出生后手术结果证实(部分术前行心血管造影).对比分析同类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正确的经验与超声漏诊的教训.结果 通过引产后病理证实或出生后心血管造影和(或)手术证实的53例心脏大血管异常中,产前超声检出并诊断正确43例,误诊2例,漏诊8例.误诊2例包括1例肺动脉瓣闭锁和1例法洛四联症.产前超声漏诊8例包括6例小于5 mm的室间隔缺损和2例下腔静脉异位引流.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正确率为81.1% (43/53).结论 采用高频探头、图像的缩放功能以及注重右室流出道-肺动脉长轴切面和静脉-心房连接关系的扫查是避免漏诊或不全面诊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9):1669-1670
探讨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效果。选取2000例孕妇进行研究,实施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发现1982例经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内结构和心脏位置正常,18例心内结构异常,占0.9%。经证实,采用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100%。另外,在正常胎儿出生后,2例在心脏听诊时出现杂音,经超声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漏诊率为0.1%。采用心脏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具有无辐射、无损害等特点,可以有效观察心脏和血管之间的联系,对提高临床诊断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胎儿尸体心脏的方法与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71例引产后胎儿尸体心脏进行多切面扫查,并采用辅助方法即经胎儿脐静脉或直接用注射器向心腔内注水后再次行超声扫查。对比分析胎儿尸体心脏高频超声检查及尸检结果。结果在71例胎儿尸体标本中高频超声检查成功36例,成功率为50.7%(36/71),其中17例检测出心脏畸形(共37处心脏结构异常),与产后尸体解剖结果相比较30处相符,产后尸体高频超声正确诊断率81.08%(30/37),漏误诊率18.92%(7/37)。结论可应用高频超声检查胎儿尸体心脏,必要时可采用辅助方法,如心脏检查成功,诊断准确率较高。对由于家属拒绝尸检者,判断胎儿心脏产前超声诊断准确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