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肢静脉曲张是人们熟知的外科常见病,在公元前1500年已有文字记载。随着下肢静脉系统解剖学知识的积累,尤其是关于下肢静脉及其瓣膜结构与功能、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深入研究,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最终形成了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of the lower exfremifies,CVI)的概念。现今,CVI作为一组病症的总称,包含了先天性、原发性及继发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造成下肢静脉血液逆流和(或)回流障碍,引起下肢静脉系统与微循环高压及相应的临床表现:浅静脉曲张、浮肿、色素沉着等皮肤改变,静脉性溃疡。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属于CVI范畴。本文就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治疗变更、今后临床研究两个方面,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所致的下肢静脉性溃疡临床常见,但治疗困难。穿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下肢静脉高压,是静脉性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采用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点状切口穿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24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下肢静脉性溃疡(vernous ulcer,VU)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mciency,CVI)后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欧美国家的发病率接近1%[1],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4%~1.3%[2]。VU常发生在高龄病人,高峰患病年龄为60~80岁,其发生有轻度的性别倾向。VU多迁延不愈,或愈合后又复发,下肢静脉曲张、静脉性溃疡和溃疡复发的发病率分别为20.0%、0.5%~3.0%和67.0%,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4.
��֫�����Ծ�������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肢溃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外科疾病 ,其发病率在人群中约为 0 4% 1 3%。在下肢溃疡病人中 ,70 %的病人罹患有静脉性疾病。其中不乏在静脉性溃疡反复发作后迁延不愈的难治性溃疡 ,成为外科临床中较为棘手的问题。1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1.1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诸多的下肢静脉疾病 ,如静脉流出道阻塞、血栓形成和深、浅静脉或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 ,都与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形成有关 ,但致病的重要环节则长期存在争议。直到2 0世纪 80年代后 ,才有更多的研究和临床文献报道涉及深静脉或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与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关系 ,并形成较…  相似文献   

5.
下肢静脉溃疡(venous leg ulcera-tion,VLU)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最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较常见,往往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极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VLU占CVI的10%,目前认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静脉高压是VLU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腿深筋膜下内镜交通支离断术(离断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合并小腿交通支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离断术治疗18例(20条肢体)合并小腿交通支功能不全的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资料。结果:共发现69条交通支;功能不全者62支,功能正常者7支。手术离断65支,遗漏4支,除色素沉着外,手术后临床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随访,溃疡愈合率为88.9%,愈合后无溃疡复发。结论:小腱深筋膜下的内镜交通支离断术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合并小腿交通支功能不全的手术方法,尤其适合静脉性溃疡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合并下肢深静脉性溃疡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病 ,静脉压增高是主要的原因 ,单纯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抽剥术术后易复发 ,溃疡久治未愈。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5月 ,我们采用内镜下深筋膜下交通支结扎术治疗中老年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 6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6例 (10条肢体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合并顽固性溃疡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6 0~ 71岁。静脉曲张10~ 35年 ,溃疡病程 3年以上 ,6例均有下肢酸胀感 ,小腿有明显曲张成团的浅静脉曲张 ,色素沉着 ,足靴区溃疡久治不愈 ,大小约 3…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Fractalkine在下肢静脉性溃疡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Fractalkine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静脉性溃疡患者和正常人下肢静脉血中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检测,对其在手术前后溃疡及其周围局部皮肤中的表达进行定性和定位检测.结果 Fractalkine mRNA表达在静脉性溃疡患者较单纯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和正常人明显增高(P<0.05);手术前溃疡边缘组织的Fractalkine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手术后愈合中或愈合后的溃疡组织Fractalkine的表达显著低于手术前溃疡边缘组织(P<0.05).结论 Fraetalkine的表达与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发病有密切关系,Frac-talkine的高表达可能是导致肢静脉性溃疡的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内镜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 (subfascialendoscopicperforatorsurgery ,SEPS)治疗重度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经验。方法从 1999年 11月至 2 0 0 2年 8月采用SEPS治疗重度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5 1例 ,共 6 4条肢体。采用临床分级、静脉功能评分、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剖面流速图、静脉造影、空气体积描记仪等方法在手术前后对患肢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率 90 6 % (5 8 6 4 ) ,随访 3~ 35个月。全组浅静脉曲张未见复发 ,有 4 0条肢体溃疡愈合(97 6 % ) ,愈合时间平均 (32± 5 )d ,手术前后静脉功能综合评分均值分别为 (13 9± 1 7)分vs.(6 4± 0 8)分、手术前后彩超剖面流速图静脉返流量均值分别为 (6 1 2± 7 7)ml svs.(45 6± 5 7)ml s和空气体积描记仪 3项指标术前后均值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SEPS对于重度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特别是合并静脉性溃疡者具有良好疗效 ,如同时行浅静脉缝扎和深静脉瓣膜修复成形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静脉顺行造影表现,总结其对诊断下肢慢性静脉疾病尤其是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 28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29条下肢),左下肢185例,右下肢50例,双下肢47例,术前常规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分析其下肢及髂静脉影像学表现。结果 329条下肢静脉造影成功率100%,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21例(6.38%),单纯性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7例(17.33%),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82例(55.32%),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66例(20.06%),先天静脉畸形3例(0.91%);同时发现有髂静脉狭窄大于50%者19例(5.78%),髂静脉狭窄小于50%者57例(17.33%)。结论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患者术前静脉造影检查,能够明确原发病因尤其是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对于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与病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外科疾病,其发病率为0.5%~3.0%,是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如原发性下肢深、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先天性下肢深静脉无瓣膜症)及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下腔静脉阻塞,占位性病变压迫深静脉等)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NIVCS)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中的诊治意义.方法 对210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伴NIVCS患者的治疗成功率、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男116例,女94例,左下肢192例,右下肢18例,平均年龄55.7岁.介入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或联合浅静脉手术共210例,技术成功率100.0%.浅静脉曲张治愈率95.8%,下肢肿胀缓解率76.9%,疼痛缓解率80.2%,溃疡愈合率75.0%.平均随访32.4个月,支架总通畅率100.0%.结论 纠正NIVCS或联合抗返流手术能明显改善CVI患者的症状,提出NIVCS可能是部分CVI的基础疾病.  相似文献   

13.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病因及病理机制复杂,近年来白细胞激活受到重视,在静脉重塑及静脉性溃疡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无创性检测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无创性检测及评价乔正荣综述时德审校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venousinsuficiency,CVI)并不少见,其发病率为20%~40%,皮肤营养障碍占2%~5%,是慢性动脉病的10倍。在英国每年有约05%的人患...  相似文献   

15.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附46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总结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2年6月至2004年8月收治的46例(52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下肢静脉性溃疡20例(24条患肢)。所有病人均行深、浅静脉及交通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患肢顺行性深静脉造影。结果复发的原因有大隐静脉主干及其部分属支残存(11条患肢),合并交通静脉功能不全(35条患肢),合并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0条患肢)。出现小隐静脉曲张(10条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5条患肢),同时存在3个静脉系统病变(15条患肢)。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累及3个静脉系统。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是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术前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避免术后静脉曲张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加交通支结扎术,治疗组在手术基础上内服中药,观察术后2周肢体肿胀及创面改善情况,比较溃疡完全愈合时间。结果:两组均无切口感染,术后2周肢体肿胀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9~61d,平均(20.37±7.53)d。结论:手术联合中药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所致静脉性溃疡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外科治疗,对45例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病例的病情,手术方法,预后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不同的病情应采用不同的术式。文章认为大隐静脉剥脱并交通静脉结扎术是不应放弃的手术。股浅静脉环缩术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有效术式,有远期复发的可能。静脉外肌襻成形术是疗效确切的术式。但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8.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chronicvenousinsuffi ciency ,CVI)是最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 196 8年Kistner提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概念 ,并用瓣膜重建术予以治疗 ,被视为近代静脉外科的重要进展之一。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 ,国内引入这一概念 ,作为单独疾病区别于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同期 ,下肢深静脉瓣膜重建术迅速扩展应用。但至 2 0世纪末以来 ,对是否必须施行瓣膜重建术逐渐提出质疑或予以否定。本文就CVI诊治中的进展和问题 ,提出如下看法供讨论。一、推广CVI诊断与分类标准1994年在American…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下大隐静脉交通支离断术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中的临床应用及治疗价值。方法2002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共收治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病人36例,42条肢体,均行内镜下大隐静脉交通支离断术(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SEPS),同时行股静脉瓣膜外包袖术6条.38条肢体随访,时间1~12个月,随访率90.4%。结果全组42条肢体中合并有小腿或内踝区溃疡的30条,痊愈28条,时间8~92d,痊愈率93.3%,4条下肢轻度水肿,全组无皮瓣坏死。5条肢体有疼痛:结论对于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2-6 EpAsdpPr的病人,应用SEPS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合并股静脉瓣膜关闭不全严重返流Kistner 3~4级以上的病人应当加用股静脉瓣膜外包袖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病因及病理机制复杂,近年来白细胞激活受到重视,在静脉重塑及静脉性溃疡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