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筋膜间隙综合征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脑水肿、肺水肿及中毒性脑病的报道较多见,而合并筋膜间隙综合征较少见。我所5年来收治了400余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其中7例合并筋膜间隙综合征。我们采用高压氧为主的非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筋膜间隙综合征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筋膜间隙综合征临床表现,指出病情严重者,应尽早进行手术切开减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尽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3.
对151例急性CO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与CO中毒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MRI、脑电图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迟发性脑病组以精神智能障碍、锥体外系症状多见;头颅MRI检查迟发性脑病组以双侧对称性改变为主要特征,合并脑梗塞组主要为急性缺血灶表现,为非对称性;脑电图检查迟发性脑病组有明确的脑电图异常改变。提示可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头颅MRI、脑电图等检查及时明确诊断,尽早进行治疗与干预,减少合并症及后遗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骨科(110001)杨茂伟范广宇吕刚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表现常因和外伤混淆而漏诊,造成肢体坏死、截肢的...  相似文献   

5.
筋膜间隙综合征(亦称挤压伤)是肌肉丰富的肢体受较长时间的重压(1小时以上)所造成的损伤,多见于外伤情况,但也可见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等非外伤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尼莫地平对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致小鼠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小鼠单次腹腔注射CO170ml/kg,以CO中毒小鼠死亡率,被动回避性记忆能力,脑细胞膜和线粒体膜Ca^2 -Mg^2 ATP酶(Ca^2 -Mg^2 ATPase)活性和脑组织单腔氧化酶-B(MAO-B)活性的改变以及海马神经元细胞病理改变为指标,研究尼莫地平对急性CO中毒致小鼠脑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 尼莫地平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变为指标。研究尼莫地平对急性CO中毒致小鼠脑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 尼莫地平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降低CO中毒小鼠的死亡率,明显改善CO中毒小鼠下降的记忆能力。显著阻遏CO中毒小鼠脑细胞膜和线粒体膜Ca^2 -Mg^2 ATPase活性的病理性降低以及脑组织MAO-B活性的病理性升高,明显减轻海马神经元的迟发性坏死;此治疗作用以尼莫地平15min内给予较为明显。结论 在急性CO中毒早期给予足量尼莫地平对急性CO中毒所致脑损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109例急性CO中毒病人的随访,探讨了急性CO中毒病人患病数年后身体健康状况。结果表明,(1)26.6~62.4%的病人仍存在有神经衰弱综合征,但与中毒时比较已有明显好转,(2)其后发症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症状、健忘、感觉减退、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肢体瘫痪等,后发症的间歇期为3—51天,平均23.3天。(3)急性CO中毒病人视野各子午线的平均值均小于对照组,两者相差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们采用高压氧治疗6例急性CO中毒神经精神后发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995年1月至1997年5月,收治急性CO中毒神经精神后发症6例,年龄最大者为62岁,最小者12岁。2.中毒情况毛例病人在门窗关闭情况下,用燃气热水器洗澡,2例将蜂窝煤炉搬进卧室取暧及烘烤衣物致使CO中毒。6例病人经区、县、市医院诊断为急性重度CO中毒,经急救、吸氧和使用ATP、辅酶A、细胞色素C、脱水剂等治疗,短者住院治疗3天,长者治疗7天,自觉“痊愈”出院。且例出院后次日、3例出院后半月再度昏迷,大小便失禁,2例1月后出现精神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对心脏的损害,使急性CO中毒患者得到更全面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急性CO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酶改变。结果80例急性CO中毒患者做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发现56例出现心电图改变,54例出现心肌酶改变。结论急性CO中毒不仅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对心脏的损害也很严重,需要给予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重度急性-氧化碳(CO)中毒常可并发肺水肿。我院8年来收治了400余例重度急性CO 中毒病人,其中32例并发急性肺水肿,在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等与其他肺水肿小尽相同。我们采用以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收到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姚袁晖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9):1529-1530
目的观察手术联合腔内治疗对合并动脉硬化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24肢)经手术联合腔内治疗的合并动脉硬化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 24肢中,治疗成功20肢,截肢1例,死亡1例。结论采用个体化疗法的手术联合腔内治疗,对合并动脉硬化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高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下肢动脉供血的救治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碳(CO)中毒在北方地区是比较常见的。临床多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症状,但也有部分病人可出现心肌损害,导致心律失常。我科于2001—2002年共收治急性CO中毒患者102例,其中42例合并心肌损害,采用高压氧(HBO)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栓塞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下肢动脉栓塞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治疗。全部病例首先行保守治疗。7例行筋膜切开减张术,2例截肢。结果12例痊愈,2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下肢动脉栓塞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应及时处理。根据病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是取得好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是临床常见且较严重的创伤并发症,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如诊断治疗不及时,将发生严重后果,如缺血性肌挛缩、肢体坏疽、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等.及时正确的观察和护理,是对病人早诊断、早治疗,预防致残和挽救生命的关键.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室对20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对心脏的损害,使急性CO中毒患者得到更全面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急性CO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酶改变。结果80例急性CO中毒患者做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发现56例出现心电图改变,54例出现心肌酶改变。结论急性CO中毒不仅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对心脏的损害也很严重,需要给予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1,6-二磷酸果糖(FDP)对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致小鼠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小鼠单次腹腔注射CO170ml/kg,以CO中毒小鼠死亡率,被动回避性记忆能力、脑细胞膜和线粒体膜Ca^2 Mg^2 -ATPase活力、脑组织单氨氧化酶B(MAO-B)活力、海马病理形态学的改变为指标,研究FDP对急性CO中毒致小鼠脑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 FDP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降低CO中毒小鼠的死亡率,明显改善CO中毒小鼠记忆能力的下降,显著阻遏CO中毒小鼠脑细胞膜和线粒体膜Ca^2 Mg^2 -ATPase活力的病理性降低以及脑组织MAO-B活力的病理性升高,并能一定程度避免海马神经元损。此治疗作用以CO中毒15min内给予FDP最为明显。结论 在急性CO中毒后早期给予足量FDP对急性CO中毒所致脑损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一例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脑水肿、中毒性心肌损害、应激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之病情演变过程及治疗经验,提出应激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不适宜高压氧治疗时,可采用静脉输加氧红细胞纠正缺氧,治疗中应抓主要矛盾,做好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阿─斯综合征1例报告江苏泰州第四人民医院(225300)杨奇才江苏泰县叶甸乡卫生院尹庆铭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阿─斯综合征尚不多见,现将我们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阿─斯综合征成功1例报告如下。沈某,女,23岁,农民。口服1605农药50...  相似文献   

19.
薄怀诺  曹江红 《职业与健康》2005,21(12):2048-2048
急性有机磷中毒在基层医院较为常见,尤其合并中间综合征(IMS),极大地降低了抢救成功率.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了12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征的患者,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肢体动脉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3月~2011年5月收治的42例急性肢体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动脉栓塞急诊行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11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血栓形成和1例主动脉夹层行手术联合介入治疗。结果术后肢体存活39例,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5例,截肢3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结论早期诊断、及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和围手术期治疗是降低病死率,预防截肢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