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伤寒论》灸法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论》对后世灸法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就《伤寒论》强调“三阴宜灸”、“施灸须诊脉”、“灸药并施”、“灸法禁忌”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对《伤寒论》中灸法的应用特点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分析。《伤寒论》中灸法的应用特点主要有:病在三阴宜灸;阳热实证禁灸;病性寒者宜灸;先灸后药、灸药并用;单独施灸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伤寒论>中灸法的应用特点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分析.<伤寒论>中灸法的应用特点主要有:病在三阴宜灸;阳热实证禁灸;病性寒者宜灸;先灸后药、灸药并用;单独施灸等.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中的阴阳观是仲景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基于《伤寒论》原文的学习,从阴阳的动态比较、救阳存津的先后缓急、阳气阴形的相互为用等方面对其阴阳观进行探讨,认为阴阳谐和是《伤寒论》阴阳观的核心,并对“贵阳贱阴”的说法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5.
6.
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伤寒论》的灸法。一是灸法的应用;二是灸法的特点,概括为单行施灸和灸药并用;三是灸法的规律:三阴病宜灸和虚寒证宜灸;四是灸法的禁忌,对热症禁灸的论述和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通过外感疾病的基本规律的阐述和总结。从祛邪和扶正两方面,体现了调阴阳在防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并把“调阴阳”作为外感疾病匠重要治疗法则,并贯穿到六经辨证之中。提出三阳证为祛邪调阴阳,而三阴证则为扶正调阴阳。  相似文献   

8.
在阴阳学说与张仲景医学思想体系的内在联系基础上,对阴阳在《伤寒论》中运用作了概括分析,阐述阴阳在《伤寒论》中的具体涵义。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所载方剂,根据药物性味功能采用很多的不同的煎药及服用方法,治疗不同的病症,成为后世历代医家和医生的学习典范。 在仲景先生的煎药法中对“麻沸汤”的运用就是一个实例。所谓“麻沸汤”即“沸水”,其用法是以沸水浸渍某种药物取汤服用。汪苓友在《伤寒论辨证广注》中说:“麻沸汤者,熟汤也,汤将熟时,其而沸泡如麻,以故云麻”。《伤寒论》之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的煎药法均采用“麻沸汤”。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伤寒论》条文的分析对比,论证了中风与伤寒的差异。中风并非外感风寒所引起,也非伤寒的表虚证,而是风中含有温热病邪。  相似文献   

11.
从《伤寒论》证治看“卫出下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卫出下焦”,“卫出上焦”的不同观点,通过对《伤寒论》中卫气失常病理机制及治疗思路的分析,从发病学,病理学及治疗学角度为“卫出下焦”理论找到了赖以成立的依据,反证了《内经》“卫出下焦”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温疫论》中下法运用的分析,总结出下法的适应症及下后诸证的治疗思路。对临床下法的应用,当取之"证"与"体",把握适度的原则是关键。在临床中一定要仔细辨证,以保证临床攻下方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的版本一向为学者所注意,但因年代久远,汉唐之时,书籍皆靠手抄传授而无刻版印刷,难以广为流传.通过对近10年《伤寒论》版本研究的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归纳总结《伤寒论》版本研究的成果和现况.近年来,对于《伤寒论》版本研究的成果并不特别突出,《伤寒论》在版本研究方面,多数认同以宋本和成注本为权威版本.《伤寒论》版本的研究者中以钱超尘教授为首,其对宋本《伤寒论》的研究最为透彻,对张仲景本人及宋本《伤寒论》的流传演变研究颇为详细.另有其他学者亦对宋本《伤寒论》及其他版本的《伤寒论》进行了版本研究,但研究不够深入且不具有系统性.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水气病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伤寒论》有关水气病的论述进行了分析整理,着重探讨其治疗机理。其形成主要与肺、脾、肾3脏功能失常有关;临床表现主要有3个方面,即由水气病邪本身引起的症状、阳气失于敷布引起的症状、水气与它邪互结引起的症状。水气之病,既指有形之水肿,又指无形之水气,尤以后者为主。水气病的常用治法有:温阳利水法、育阴利水法、化气利水法、调畅气机法、散结逐水法、解表利水法等。论中法中有法,内容详备,应用灵活,且诸多治法均具有重视气机畅通、治水不忘护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甘草性味甘平,通行十二经,其直接、间接功效颇多,是一味常用药,在《伤寒论》中甘草应用广泛,通过不同的配伍及用法,表现为不同的功用。文章仅就甘草在《伤寒论》的运用规律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景岳全书·伤寒典》的研读 ,发现张介宾从诊法、证候、治法和方药诸方面均对《伤寒论》进行了补充 ,尤其对虚证 (阴证 )伤寒的证候及辨治内容 ,大大丰富和充实了《伤寒论》 ,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而且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科生《伤寒论》PBL教学法的开展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本科生《伤寒论》PBL教学法教案的准备与实施方法。开展PBL教学法的4点体会是:其一,案例选择的恰当与否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要从三方面选择,以达到举一例而通数例的作用;其二,给学生思考、提问、探讨的空间,教师的职责是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学习的线索、问题的引导、方法的示范;其三,教师的引导作用相当重要,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质量;其四,开展PBL教学,教师先要练好内功。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厥阴病的位次、实质、提纲及主症为千古疑案,争论不息,终无定论。经查考论证,厥阴病的位置当位于六经之末,326条原文可以作为厥阴病的提纲,其实质为寒热错杂,其主症为寒热错杂证,赞同寒温统一学说。  相似文献   

19.
对《伤寒论》中含有"和"的条文进行归纳分析,认为张仲景和法原义是在重视保胃气的理论指导下,运用轻汗、缓下等法治疗正虚邪实内结较轻的病证,并使人体胃气和、荣卫和、表里和、脉气和,直至最终达到阴阳自和的一种治疗方法.和解少阳法是后世医家成无已对《伤寒论》和法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