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的以震颤、僵直和运动迟缓为主要症状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深部脑刺激电极埋置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继射频热凝毁损术之后,治疗PD的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是在脑深部特定的神经核团置入电极,通过释放高频电刺激,抑制神经元异常电活动,而发挥治疗作用,能明显改善PD症状,提高患生活质量。1999年10月至2003年5月,我科采用立体定向技术行DBS12例,效果满意,现将本组患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深部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74例DBS手术,总结DBS的手术配合和围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3~104个月,平均(29.4±10.6)个月,帕金森统一评分改善率为46.2%。手术护士术前应做好患者、环境和物品准备,术中应根据手术不同阶段的特点熟练配合,术后对仪器进行正确和严格的保养。结论 DBS治疗PD是一种创伤小、临床效果好、运动功能恢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熟悉手术步骤、准确熟练地进行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目前已成为国内外认可的帕金森病重要治疗方案。随着脑科学、手术方法、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大量临床循证医学证据的逐渐完善,DBS治疗帕金森病在手术时机、靶点选择、症状控制、治疗机制、设备改进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其在中轴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的控制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设备、程控设置等方面也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脑深部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手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自2000年1月-2004年3月住院帕金森病患者63例,手术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刺激靶点为丘脑底核(ST)62例,丘脑腹中间核(Vim)1例,双侧30例,单侧33例,术后随访3个月~4年,平均7.3个月,进行并发症观察与护理.结果 本组手术病人2例症状控制不佳,经电极重新调整放置,症状控制理想.剌激电极与皮下导线连接处头皮切口破溃1例,胸部脉冲发生器植入处皮下感染1例,经局部穿刺抽液好转,记忆力轻度减退2例,情绪改变7例,身体异动19例,睁眼困难1例,但未发生明显的致残性永久并发症.结论 手术病人术前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中术后严密病情观察,注重肢体的功能锻炼,并给予正确的出院指导,可促进患者的康复过程. 相似文献
7.
帕金森病(Parkirlsorl’S disease,PD) 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在60岁以后发病,疾病呈进行性发展。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其它部分的静止性震颤,身体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僵硬,姿势、步态异常等典型性临床特征[1]。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尽管使用内科药物治疗可以控制部分症状,但随着疾病的发展,药量的逐渐增加,而药效却逐渐的降低,使得一部分病人最终求助于外科治疗。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技术是神经外科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又称为“脑起搏器”[2]。DBS术后护理与其他神经外科手术后护理相比,有明显的特点,护理人员需要在掌握基本护理技术的同时,也应熟悉DBS手术的流程,了解该疗法的整个环节,提前考虑到术前、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和护理。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1月应用DBS治疗帕金森病患者25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优质的护理更是术后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 DBS)治疗帕金森病( PD)患者手术配合的要点,以期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行DBS手术的187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缜密、细致的手术配合,并对部分手术方法进行改进。结果187例患者共植入325侧电极,单侧49例,双侧138例,全部患者术后均无颅内血肿和永久神经系统并发症出现。187例患者随访3~27个月,开机不服药和开机服药患者的UPDRSⅢ评分改善率分别为51%和63%,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服用多巴胺类药物的剂量明显减少,平均减少62%。结论 DBS是治疗PD的有效手段。周到细致的手术护理配合对DBS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6年8月至2008年11月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的12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严谨的围手术期护理,重点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知识宣教,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防范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12例共植入22根电极(单侧2例,双侧10例),刺激电极植入靶点均为丘脑底核(STN),全部术后无颅内血肿出现,无感染及永久神经系统并发症,无刺激相关的不良反应;12例患者随访时间2~28个月,术后6个月UPDRSⅢ评分在开机不服药和开机服药的改善率分别是50%和67%.结论 周到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STN-DBS治疗帕金森病良好疗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采用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对其围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均以STN为刺激靶点,全部手术患者肌僵直、运动徐缓、震颤等症状即明显改善,2例患者停药,11例患者可明显减少左旋多巴等药物用量。结论笔者认为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围术期加强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对获得满意疗效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全球中老年常见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动作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为显著特征,其患病率预计将在未来三十年内增加一倍。随着药物治疗的弊端逐渐显现,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作为一种新型辅助疗法受到广泛关注。MRI可在活体状态下无创地提供脑组织的结构、功能和代谢等信息,对评估DBS治疗PD后的效果及指导治疗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因此,本文就结构MRI(structural MRI,sMRI)、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RI,BOLD-f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定量磁化率成像(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等多... 相似文献
20.
总结80例帕金森病(PD)患者实施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目的:探讨手术配合要点,制定围手术期护理方案,优化传统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并对部分护理方法进行改进,旨在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化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流程,提高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行DBS手术的8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细致、缜密的手术护理配合。采取术前评估制定帕金森患者术前评估表,术中密切配合并注意患者的安全管理,时刻关注患者肢体变化,及时做出反应,术后及时的回访。结果:80例患者共植入155侧电极,5例单侧,75例双侧,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颅内血肿,经对症治疗后血肿消失,其余患者无颅内血肿、永久神经系统以及与手术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本组80例患者,术后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改善,专科护士配合,流程的优化提高了手术配合的熟练度,手术时间较前有所缩短,术者满意度提高。标准化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流程对DBS治疗PD的疗效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