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院前急救护理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泽华 《中华医护杂志》2007,4(2):153-153,152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服务系统的一个极重要的环节。它应具备现场急救的能力,必须配备的设备并能安全地将病员转送到恰当的医院进行治疗。随着我国急救事业的发展,急诊医学中的院前急救将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我院于1997年4月正式开通“120”急救电话并成立绿色通道,专门负责我市院前急救的任务。随着社会各界人群急救意识的增强和急救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我院从1997年的180例次猛增至2005年的6976例次,随着业务量的增加,院前急救的护理管理也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随着现代急诊医学的不断发展,院前急救更加受到关注和重视.但院前急救人员的安全常常被忽视,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的职业安全却常受到威胁.这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现场急救环境、服务对象、防护知识、防护设施等.  相似文献   

3.
叶晓明 《吉林医学》2012,33(18):3968
目的:探讨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对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的有效性,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于2011年1月起加强院前急救管理,调查2011年院前急救质量,并与2010年院前急救质量进行比较。结果:2011年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后,院前急救质量明显提高,与2010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急救管理的实施与完善,院前急救质量提高效果更明显(r=0.757,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中加强急救管理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院前急救病历作为急、危、重伤病员进入医院之前所得到的医疗救治过程的真实记录,对其科学、系统的保管及利用不仅对病人有必要,也是急救中心的建设、管理及进行科研的重要资料.目前对院前急救病历的管理尚没有统一模式,我们尝试在狭义管理基础上,制作出一套计算机管理系统,疾病分类采用ICD-10编码,实践中体会到在检索、查询、统计等方面优于以往,方便、快捷,疾病分类的标准性提高.但该办法尚不成熟,现阐述如下,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院前急救成为医院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高效的抢救各种急危重症患者,是一个国家医疗技术水平及医学管理水平的最好体现。不仅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而且极具战略意义。院前急救是院内急诊的延伸,承担着摆脱病危、挽救生命,减少病残的重责,是急诊医疗服务的前沿阵地,是急诊不可缺少的部分。院前急救以医院综合技术体系作为支撑,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形成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国内外院前急救管理模式,提出应统一院前急救模式,出台相应标准和规范,南政府承担院前急救职责,建立独立院前型院前急救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院前急救工作,努力满足患者院前急救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7.
8.
张萍 《吉林医学》2014,(3):570-570
目的:探讨加强院前急救管理与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加强院前急救管理,主要包括加强医务人员急救能力、救护人员服务态度,解决院前急救设施、网络以及管理缺陷,保证院前急救药品设备的齐全、规范现场急救、运送途中的急救制度等。调查2012年院前急救的质量,并与2011年院前急救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自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后,随着急救设施、急救制度的完善以及急救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院前急救质量明显提高,2012年院前急救呼叫出车反应时间和途中时间较2011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院前急救成功率为96.72%,明显高于2011年院前急救成功率84.2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院前急救管理能够明显的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和急救的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心肺复苏过程中常见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本中心2008年6月~2009年6月234例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年龄、复苏应急时间、有无第一目击者心肺复苏(CPR)、实施CPR急救人员构成以及现场是否充分开展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检查等对成功率有较大影响.结论 患者的年龄越小、复苏应急时间越短、急救人员采取措施越及时到位,成功率越高;缩短急救半径、普及CPR技术、完善急救人员配置、采取规范化培训以及规范化管理,才能不断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心肺复苏过程中常见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本中心2008年6月~2009年6月234例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年龄、复苏应急时间、有无第一目击者心肺复苏(CPR)、实施CPR急救人员构成以及现场是否充分开展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检查等对成功率有较大影响。结论患者的年龄越小、复苏应急时间越短、急救人员采取措施越及时到位,成功率越高;缩短急救半径、普及CPR技术、完善急救人员配置、采取规范化培训以及规范化管理,才能不断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调查上海市院前急救306病例不同搬运方法.着重指出,目前搬运病例仍在应用被毯、背驮、拉车式等.必将加重急性脑血管病、心脏病、外伤等病的病情.本组病例中,因搬运不当造成26例病情加重;2例恶化.从而提出研制、引进科学搬运工具和救护车内增添必要的急救设备是提高急救成功率和防殊的重委措施.同时,加强对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定期复训和进修,在市民中广泛地进行自救互救知识的宣传,可望大大降低危重病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工作不断推进,院前急救领域信息化建设也在持续加强。研究5G与院前急救场景深度结合,有助于提升院前急救信息化水平,以及院前、院间、院内业务协同效率。方法/过程 分析院前急救业务痛点,按照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3层架构阐述基于5G专网的智能院前急救方案,提出5G智能急救专网实现方法、基于5G智能急救车的急救平台改造实现方法、5G智能院前急救场景应用模式等。结果/结论 基于5G实时传输医疗设备信息、高清音视频画面,在急救人员、急救车、应急指挥中心、医院之间构建5G智能院前急救专用网络,相较传统模式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就医效率,优化服务流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急性左心衰院前的有效救治方案。方法:61例急性左心衰患者根据院前急救方案分为静脉用药组(标准治疗组)及口服用药组(基本治疗组),对其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收缩压、氧饱和度的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标准治疗组的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心率、呼吸、收缩压、氧饱和度均有所改善,有效率达63.4%。结论:院前早期静脉的标准化治疗能提高急性左心衰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福州市院前急救2341例呼救与应急处理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福州市“12 0”院前急救系统的呼救原因、呼救时间、反应时间、处理时间与患者年龄等各项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为制定急救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从福州市“12 0”院前急救调度室约 1.5万例呼救信息资料中 ,以 15 %比例单纯随机抽样 2 34 1例 ,对相关指标进行相应的χ2 、秩和检验。 结果  (1)前 3位呼叫原因为交通意外 (Traf)、心血管疾病 (CVD)和挫裂挤压伤 (L ac)。 (2 )交通意外 /挫裂挤压伤 (Traf/ L ac)和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意外 (CVD/ CVA)呼救高峰时间段均为上夜。 (3) Traf/ L ac多见于 30~ 5 9岁 ,CVD/ CVA多见于 6 0岁以上患者。 (4)夜间呼叫多 ,夏秋季为忙季。 (5 )院前急救人员出诊平均反应时间为 5 .74m in,平均处理时间为 2 4.90 min。 结论 “12 0”呼救规律的分析对于制定相关急救措施、妥善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析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效果的临床影响因素. 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该院行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291例心脏骤停患者,依次观察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并分析心肺复苏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 该组患者中心肺复苏成功共67例,成功率为23.0%,其年龄、基础疾病性质、心搏停止时间、现场除颤时间及抢救半径均为心肺复苏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实施效果的影响原因较多,主要包括患者个性化因素与急救时限性因素,院内急救中心可通过进一步提高抢救速度来增强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唐锦程  廖纪华 《医学综述》2012,(20):3488-3490
目的分析院前紧急气管插管配合简易呼吸机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方法选择2008年11月至2011年10月我科院前急救过程中采用气管插管并便携式呼吸器抢救的患者21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经气囊辅助呼吸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气管导管置入时间、血氧饱和度、成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导管置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及转运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医师需要熟练掌握气管插管的技术,了解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并能够及时正确地处理,并能够调节合适的模式及参数使用呼吸机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影响及提高成功率的策略。方法对南通市红十字救护中心出诊的328例(急救组)以及由现场司机等送医院的213例(对照组)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现场救治、转运、医院救治转归作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急救组、对照组的急救响应时间分别为(9.85±1.52)min、(2.16±0.37)min;而医院反应时间分别为(16.47±2.65)min、(11.54±6.3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良好率、重残率、植物生存及病死率情况:急救组分别为:32.31,22.26,3.66,6.71;而对照纽分别为15.49,39.91,7.52,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及时、实效的院前急救加院前、院内的无缝隙连接为患者挽救赢得了时间,对于提高生存率和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童丽 《中外医疗》2012,31(35):169-170
随着中国护理事业的深入发展,男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所以原本以女性为主体的护理队伍开始逐渐形成了含有男性的加盟队伍,而且调查实践表明,男护士工作正处于不断认可和支持的上升发展局面,对于当前临床护理工作发挥着积极的影响意义。为了探讨男护士在院前急救工作中的优势及管理。该文在生理、心理、学习、应急、服务5个方面分析了男护士在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的特点,并总结了对该群体特殊管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从军队应急医疗救治平台的需求出发,提出一套军队应急医疗队管理系统,从系统结构、工作流程、数据结构和功能模块等方面对该系统进行相关研究描述,并实现了原型系统,通过具体案例对该系统进行实际运用,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准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快速有效的对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院前救护对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性。方法:对急诊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66例病人分成2组。院前急救病人为观察组,家属自行送入医院的为对照组,统计入院抢救后24小时内死亡人数。结果:经院前救护的106例中死亡18例,死亡率17%,未经院前救护家属自行送入的60例中死亡26例,死亡率43%。结论:经过院前急救措施处置的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死亡率与未经院前处置的病人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院前急救、安全转送是降低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院前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