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规律。我国劳动人民和历代医学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辨证论治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直至今天仍为我们研究中医学的主要课题及中医临  相似文献   

2.
中医认为月经不调主要由外邪侵袭、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等因素损害机体,最易导致月经不调的外邪主要为寒、热、湿邪,使人体气血不和,阴阳失衡;最易导致月经不调的情志是怒、思、恐,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易使脏腑功能失调,出现月经的周期、经期及经血的量、色、质的异常。治疗月经不调,需驱逐外邪、调畅情志,使气血充足、阴阳平衡,诸脏腑各司其职。因此运用中医辨证中的八纲辨证与脏腑辨证来论治月经不调会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朱太平  朱彦昭  蒋丽娜 《光明中医》2010,25(10):1770-1771
<正>八纲辨证是明清时代逐步总结和完善起来的一种辨证纲领,正如祝味菊《伤寒质难》中所云:所谓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古昔医工观察各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与八纲辨证论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辨证论治思想是中医活的灵魂和根本,而八纲辨证又为中医辨证之总纲,《伤寒论》一书中虽未明言八纲之名,但确形成了八纲辨证的初始体系,现结合书中原文,谈一下其辨证论治思想之八纲辨证。  相似文献   

5.
<周易>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文化典籍.自春秋战国时期以降,有许多中医学者援易理阐医道,运用<周易>的思维框架、范畴体系来建构与完善中医的基础理论,形成了医易会通的学术传统,有效地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八纲辨证的形成与发展就受到了<周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为《伤寒论》中两大辨证纲领。对二者间的关系,前人有所论述,见仁见智。笔者亦欲就此问题作一简要探析,与同道共商。首先,应当明确,六经与八纲两大辨证纲领皆是对疾病共性的概括,它们不仅适用于外感热病,也适于杂病的辨证。其中,六经辨证乃《伤寒论》辨证论治的根本,为全书之总领,运用它可提纲挈领,执简驭繁,利于掌握病机,推断病势。正如喻嘉言所说:“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而八纲者,虽论中未提及其名,然八纲辨证的实际应用,确始  相似文献   

7.
论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明、清两代,一些杰出的医家,如张景岳、程钟龄、江笔花等人,他们从六经辨证中抽出阴阳两纲,以统领表里、寒热、虚实的辨证,当时受到医家的重视和欢迎。后来又加以发展和完善,才成为现在的八纲辨证。从江氏的《表里虚实寒热辨》之文,还可看出当时的提法,只是阴阳称纲,然表里虚实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是东汉张仲景所著,为祖国医学中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典医籍。《伤寒论》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创造性地把外感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错综复、变化多端的证候,归纳为六经辩证纲领,创立了六经辨证施治的独特体系,实践证明,它不仅是诊疗外感疾病辨证施治的纲领,同时成为中医临床各科疾病辨证施治的基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汉代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篇》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完善起来的一套综合性辨证大纲.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辨证则是概括了人体的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等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结合参考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致病原因的性质,病位所在的浅深,病势演变的进退缓急,对临床各种证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紧扣其证候特点,从而辨到了病情的性质、病位的所在、寒热的盛衰程度、正邪的消长态势,而予以立法、处方、遣药.所以,六经辨证实际上涵盖了所有的辨证方法在内,如八纲辨证、经络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在此本篇重点阐述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之关系.  相似文献   

10.
《内经》所载脏象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形成了祖国医学脏象学说的理论体系,至今仍然是我们整理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拟从《内经》有关脏象学说的论述谈谈脏象学说的特点,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方证对应、八纲辨证与六经理论的渊源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三者内涵的分析,结合《伤寒杂病论》,阐明三者间的关系及应用。结果:八纲、六经是辨证之基础,医者临证,当首先厘清八纲,从整体上把握病情,然后再进一步明确其六经归属,最后以方证对应为原则遣方用药。结论:三者的有机结合是临床取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八纲辨证,是中医各种辨证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八纲辨证,才能较好地运用其它几种辨证方法。八纲是一项具有普遍意义的最基本的辨证规律。故曰:“变证百端,不过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尽之。”(《医学心悟》)“凡人之病,不外乎  相似文献   

13.
五行学说,本是产生形成于我国商周时代的一种哲学思想。至于“五行”最初的意义,与原始的“五材”说相关,“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而“行”则含“通路”、“运行”的意义。我国古代思想家企图以这日常生活所习见的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说明世界的万物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如《国语》史伯论五材:“以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八纲辨证思维混乱和地位归属问题 ,进一步探讨了谦斋医学思想。八纲辨证规则 :阴阳是六变的纲领 ;六变是组合的内容 ;六变组合三类二十五型 ;六变组合式诊断。八纲辨证的再思考 :八纲之八个类型是广义的 ,六变组合二十五型是狭义的 ;阴阳从宏观上概括为阴证阳证 ,不介入六变组合 ;八纲是深入浅出的分类方法 ,由博返约的归纳法则 ;八纲是各种辨证方法的基础 ,其它辨证方法均含有八纲的内核 ;客观分析八纲在现实辨证中逐渐淡化的原因 ,充分认识它在未来辨证中继续发挥方法论的作用。各种辨证方法之间的关系 :八纲是辨证基础 ;脏腑是辨证核心 ;其它辨证方法依据外感内伤分类 ,围绕着辨证基础、核心展开的。  相似文献   

15.
阴阳、五行、八纲,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最基本特色,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既有分类的作用,又有介定性质的作用,一方面体现事物的矛盾统一规律,一方面又体现多种事物的不同称谓即代码性或模块符号。矛盾统一和谐都可以成为阴阳学说的内涵,尤其是和谐规律,阴阳不仅仅代表矛盾的一面,更重要的是代表事物和谐的多种内涵和不同表达形式。阴阳将不同事物抽象化、数字化、代码化,“对待者数”即体现了阴阳学说的数字和理论性质。中医理论既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又认同生命的精神性,辨论施治就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完善的中医辨证论,同时,也是中医的宇宙观。  相似文献   

16.
阴阳、五行、八纲,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最基本特色,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既有分类的作用,又有介定性质的作用,一方面体现事物的矛盾统一规律,一方面又体现多种事物的不同称谓即代码性或模块符号。矛盾统一和谐都可以成为阴阳学说的内涌,尤其是和谐规律,阴阳不仅仅代表矛盾的一面,更重要的是代表事物和谐的多种内涵和不同表达形式。阴阳将不同事物抽象化、数字化、代码化,“对待者数”即体现了阴阳学说的数字和理论性质。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院里,临床检验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手段。以最常见的“发热”和“腹痛”这两个病症来说,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简称“白分”)是项最基本的检查,并有较大的临床意义。西医师就凭“白分”的高低,来决定其初步诊断和治疗措施。目前,有些中医同道认为:“白分”可以当作一个“证”来扩大中医的辨证论治范围。他们的见解是:“白分”增高,可以归属于“阳证”、“里证”、“热证”、“实证”的范畴。这个论点,粗看富有逻辑性,其实  相似文献   

18.
吴清明氏报道:将八纲辨证与针刺手法的关系阐述为“寒证宜用补法,深刺久留针;热证宜用泻法,浅刺疾出针”等形式是不切实际的。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是因为《针法》过于注重形式,片面地强调八纲辨证在针灸临床上的指导意义所致。实际上  相似文献   

19.
脏腑辨证在《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已具萌芽,但真正使之系统化,应当说肇始于《中藏经》。《中藏经》是华佗的弟子或其后人辑录而成,它的最大成就,就是以脏腑脉证为中心,广搜而精选上古医籍之中论阴阳、析寒热、分虚实、辨脏腑、言脉证之理,  相似文献   

20.
八纲辨证是明清时代逐步总结和完善起来的一种辨证纲领,它起源于《内经》、《伤寒论》等古典医著。尤其是《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为八纲辨证奠定了基础。八纲辨证是对一切疾病的病位和证候性质的总概括,它和六经辨证有密切关系。因为六经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关系着疾病性质、发展趋向和预后,所以《伤寒论》的六经病证中,无不贯穿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内容,为八纲辨证的思想起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