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疣状胃炎 (Gastritisverrucosa)是一种有特征性病变的独立性疾病。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 ,其诊断主要靠X线及胃镜检查。我院 1995年 11月— 2 0 0 2年 12月应用胃低张力双重对比造影 ,发现本病 2 0例 ,并将全部病例与胃镜及粘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作对照。重点分析其X线特征 ,研究其形成机制 ,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 ,男 18例 ,女 2例 ,年龄 2 5~ 6 2岁 ,平均 4 5 .35岁 ,多数为 30~ 4 5岁患者。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上腹痛、反酸及消化不良等症状 ,其中伴有上腹痛 6例 ,反酸及上腹不适 7例 ,消…  相似文献   

2.
痘疹状胃炎是一种在胃镜、X线和组织学上都具有特征性的胃粘膜病变,我院自1989年元月至1993年11月经胃镜、X线诊断的134例,现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34例中,男110例,女24例,年龄20~68岁,平均为40岁,发病年龄35~50岁较多。并存病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萎缩性胃炎、食道炎、胃息肉(3例)、胃癌门例)。症状:暖气、泛酸、纳差、消化道出血等。病史:长者10年以上,短者<6个月。胃镇所见:形态大多数呈圆形或类圆形,隆起较低,直径04~1.Ocm,中央凹陷较大,表面盖白色、灰色、黄色分…  相似文献   

3.
胃结核胃镜和X线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结核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胃镜和X线诊断价值。方法 对 15年间经手术和术后切片确诊的 12例胃结核性溃疡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①以青壮年多见 ,<45岁占 75 % ;②胃结核性溃疡长径≥ 1 5cm 9例(75 % ) ,单发溃疡 10例 ,多发溃疡 2例 ;③溃疡分布 ,胃窦 9例 (占 75 % ) ,胃体 2例 (占 16 7% ) ,胃底 1例 (占 8 3 % ) ;④ 12例胃结核性溃疡X线诊断恶性溃疡 6例 ,胃溃疡 6例 ,报告误诊率 10 0 %。胃镜诊断胃结核 2例 (占 16 7% ) ,巨大溃疡及恶性溃疡 10例 (占 83 3 % )。结论 今后应结合临床资料分析 ,多种检查 ,内镜直视并应用染色胃镜和放大胃镜鉴别诊断 ,多方位加溃疡处多块、大块活检 ,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4.
黄忠和 《右江医学》2000,28(3):199-200
胃底贲门区是癌肿好发部位,因其解剖位置和生理机制的特殊性,使其成为影像检查及诊断的难点之一。本文收集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2例胃底贲门癌,就其X线气钡双对比造影及X线表现进行初步分析。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32例中男23例,女9例,年龄41~77岁,平均53岁。临床主要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进食梗噎感,胸骨下段后隐痛、烧灼感,上腹隐痛、胞胀感、返酸嗳气。病程从10余天至2年余不等,多数为1~6个月。2.检查方法 X线检查采用气钡双对比法,常规采用双斜位观察,角度灵活掌握,重点取半卧左前斜位,站立双斜位及仰卧左侧抬高位。结  …  相似文献   

5.
<正> 我院自1986~1990年5月对13例胃扭转患者进行胃镜及X线下复位,除一例复位后复发手术外,其余均获成功。资料与方法本组男12例,女1例,年龄22~62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8年余。临床表现10例酷似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如:上腹部饱胀、疼痛、嗳气、恶心、呕吐、呈间歇性发作,诊前症状加重,2例突发性上腹部疼痛、剧烈呕吐,1例上消化道出血。全部病例均经X线钡餐造影确诊,3例合并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胃溃疡,5例为瀑布胃,1例合并左膈肌膨出,5例发病前有暴饮暴食史。  相似文献   

6.
糜烂性胃炎是指组织学上胃黏膜缺损而未累及黏膜肌层。当缺损一直延伸到黏膜下层时,则为胃溃疡。我院1999年~2003年2月在160例胃双对比造影检查中发现了糜烂性胃炎16例,经胃镜和病理证实,具有典型的X线征象。特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7.
贲门癌X线,胃镜及超声诊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9.
10.
为探讨胃底静脉曲张的X线检查方法,以提高胃底静脉曲线诊断准确率。回顾性分析经证实的胃底脉曲张31例,全部病例都按常规作双对比造影检查,并有显示贲门区较满意的右下半臣位双对比片。结果肿块状8例,结节状16例,环行皱襞6例;蚯蚓状8例。  相似文献   

11.
胃底贲门区是癌肿的好发部位之一,胃底贲门癌约占全部胃癌的40%。由于胃底贲门区高居于肋弓深处,不易手法推压和按摩,亦无蠕动波可见,再加胃底粘膜变化复杂,显示病变有不少困难,易出现漏诊和误诊。所以,胃底贲门区为胃肠X线检查的重点与难点之一。为了提高X线诊断水平,我们总结了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200  相似文献   

12.
疣状胃炎的X线诊断34例分析尹华贾广志高同锁白淑芳张子东(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疣状胃炎(gastritisverucosa)是一种具有特征形态和病理变化的胃部病变。又称为痘疹状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息肉样胃炎[1]、胃口疮性胃炎[2]、疱疹状胃炎等。...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胃底静脉曲张的X线检查方法,以提高胃底静脉曲张诊断准确率。回顾性分析经证实的胃底静脉曲张31例。全部病例都按常规作双对比造影检查,并有显示贲门区较满意的右下半卧位双对比片。结果肿块状8例;结节状16例;环行皱襞6例;蚯蚓状8例。右下半卧位双对比摄片是显示胃底静脉曲张最佳体位。仔细分析胃底静脉曲张的X线表现,密切结合临床表现、超声、CT和内镜检查可提高胃底静脉曲张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采用内窥镜和X线钡检方法确诊贲门癌16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16例均由内窥镜检出,X线钡检符合率75%,漏诊12.5%。通过对二种方法比较,我们认为,对贲门癌,X线钡检诊断符合率较低,内窥镜则是确诊贲门癌,尤其早期贲门癌的重要手段。如何发现早期病例,以提高检出率的关键在于探索和改进诊断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探讨胃底贲门癌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提高胃底贲门癌的早期诊断率,从而指导治疗。方法:搜集我院资料完整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胃底贲门癌患者36例,就其临床及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X线检查全部发现病变征象并经内窥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结论:注重分析胃底贲门癌X线特征表现可明显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70例糜烂性胃炎的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国俊 《新疆医学》1990,20(3):174-175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们对发生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呈线状溃疡的患者17例进行了X线随访、胃镜及手术病理对照观察,发现线样溃疡的形成、病理演变过程和临床意义尚有商榷之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胃双对比造影的X线诊断丰宁满族自治县医院放射科李利民关键词X线诊断;胃双对比造影胃双对比造影技术发展20多年来,已被各级医院普遍推广和运用,它是发现胃部较小、较早病变的主要手段。回顾我院开展胃双对比造影10余年的临床实践,达到双对比效果的仅占40%左...  相似文献   

19.
李明鉴 《中原医刊》2009,(20):94-94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间质瘤患者的X线与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病灶位于胃,8例均行X线胃双对比造影检查。病灶呈圆形、半圆形,境界清楚,边界光滑;2例呈分叶状。瘤体周围黏膜呈推移改变,管壁无僵硬。8例均行CT检查,6例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2例呈不规则分叶状。5例密度不均,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4例可见明显瘤内坏死、液化;3例密度均匀,中度或明显均匀强化。恶性6例,肿块直径多〉5cm,边界不清楚,4例与邻近结构有明显的粘连或直接侵犯周围组织,2例可见明显瘤内坏死,2例出现转移灶;低度恶性2例,肿块直径〈5CITI,边界清楚,均匀强化。结论X线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对于发现腔内型和混合型GST有重要意义;CT检查定位准确,对于肿瘤的恶性程度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忻州市医院自1992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诊断早期胃癌52例,其中在胃镜检查前行X线检查者有3l例。下面将两种检查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