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龄老人视力障碍2768例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通过对2768例80岁以上老年人行眼部检查,探讨影响高龄老年人视力的主要致病因素。方法 1999-01/2002-04对眼科会诊的2768例(5536眼)80岁以上老年人很眼科常规查体,对矫正视力低于1.0行视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ain angiography,FFA)、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ocn angiography,IC-G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egraphy,OCT)等检查,打出病因。结果 患白内障为5536眼(100.00%),患年性黄斑变性(aged-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为1982眼(35.72%),剥脱综合征(pseudoerfoliation syndrome,PXS)为1550眼(28.03%),青光眼117眼(3.22%),单纯性视神经萎缩133眼(2.43%)。影响视力的主要原因依次是白内障、老年性黄班变性、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结论 高龄老年人眼部疾病明显增多,白内障和老年性黄斑变性是影响视力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2768例80岁以上老年人行眼部检查,探讨影响高龄老年人视力的主要致病因素。方法1999-01/2002-04对眼科会诊的2768例(5536眼)80岁以上老年人行眼科常规查体,对矫正视力低于1.0者行视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ndocyaninegreenangiography,IC-G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等检查,找出病因。结果患白内障者为5536眼(100.00%),患老年性黄斑变性(aged-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者为1982眼(35.72%),剥脱综合征(pseudoexfoliationsyndrome,PXS)为1550眼(28.03%),青光眼177眼(3.22%),单纯性视神经萎缩133眼(2.43%)。影响视力的主要原因依次是白内障、老年性黄斑变性、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结论高龄老年人眼部疾病明显增多,白内障和老年性黄斑变性是影响视力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引导多波长激光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为渗出型AMD伴有CNV患者19例24眼根据ICGA的结果,应用多波长氪离子激光对黄斑中心凹外200μm的CNV进行栅格状光凝封闭。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视力、眼底、FFA、ICGA和黄斑区光敏感度(MLS)检查。结果治疗后随时间推移,多数患者视力逐步提高,6个月后视力提高13眼(54.17%),无变化9眼(37.50%),下降2眼(8.33%)。治疗2周~12个月后FFA和ICGA随访复查显示,22眼(91.67%)眼底渗出型病灶均不同程度吸收,渗出病灶缩小或形成瘢痕,色素沉着明显,强荧光减弱。治疗后患眼黄斑区光敏感度随时间推移逐渐提高,2周时7/13眼、1个月时10/13眼、3个月时8/9眼。结论ICGA引导多波长激光治疗AMD脉络膜新生血管定位准确、损伤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高龄老年人视力的主要因素。方法对河北省民政总医院2003-01-2008-01眼科门诊及住院的1 768例(3 536眼)80岁以上老年人行眼科查体,对矫正视力低于1.0者行眼底、视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检查,找出病因。结果患白内障者为3 536眼(100%),患老年性黄斑变性者为1 298眼(36.71%),青光眼127眼(3.59%),单纯性视神经萎缩93眼(2.63%)。影响视力的主要原因依次是白内障、老年性黄斑变性、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结论高龄老年人眼部疾病明显增多,白内障和老年性黄斑变性是影响视力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5.
健康教育对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汤如 《现代护理》2006,12(8):778-779
目的探讨良好适当的健康教育对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AMD)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对来我院南楼门诊经吲哚青绿造影和荧光眼底造影确诊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同时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判断健康教育对患者焦虑的影响.结果健康教育组的患者焦虑心理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良好适当的健康教育对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焦虑心理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治疗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N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DT治疗的黄斑中心凹下CNV患者32例(39眼),其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14例(19眼)、病理性近视12例(14眼)、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6例(6眼)。对比分析PDT治疗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PDT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结果 PDT治疗后末次随访时,视力提高10眼(25.64%),视力稳定不变者23眼(58.97%),视力下降6眼(15.38%)。FFA与OCT检查显示:CNV完全闭合者17眼(43.59%),CNV部分闭合者9眼(23.07%),CNV小部分闭合者8眼(20.51%),CNV复发者5眼(12.82%)。结论 PDT治疗黄斑中心凹下CNV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及结果分析。结果非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表现为造影早期点、片状荧光斑,随背景荧光减弱消失,荧光斑不扩大。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表现为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斑驳荧光,晚期增强并扩大,或色素增生、出血的荧光遮蔽。眼底荧光造影有助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早期诊断、分型与相关疾病的鉴别。  相似文献   

8.
正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一种影响黄斑的退行性眼病,分为干性和湿性[1]。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占所有老年性黄斑变性病例的15%,但是占视力缺失患者的大部分。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和黄斑水肿,造成患者视力严重下降或者致盲,最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和心理健康[2,3]。我院采用雷珠单抗Lucentis(诺适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老年性黄斑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后Tenon′s囊下注射曲安奈德联合532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39眼伴有DME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者给予后Tenon′s囊下注射曲安奈德30 mg 1次,2周后,采用532激光进行黄斑格栅光凝以及全视网膜光凝,再间隔2周后分析患者视力、眼底荧光造影、眼压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3~18个月,39眼中22眼(56.4%)视力稳定;13眼视力提高(33.3%),4眼视力下降(10.2%);荧光血管造影(FFA)眼底荧光造影检查,39眼中23眼黄斑水肿消退(59.0%),13眼部分消退(33.3%),另外有3眼无变化或者加重(7.7%)。39眼中除有2眼出现眼压升高症状,4眼出现晶状体混浊轻度加重外,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后Tenon′s囊下注射曲安奈德联合532激光治疗DME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助于黄斑水肿的消退以及视力的提高,并且有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造影(FFA)和视野检查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作用。方法对56例(62眼)确诊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视野等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眼(100%)在造影早期视盘缺血区荧光充盈延缓或缺损,可见局限性的弱荧光区,晚期视盘呈强荧光或强弱不对称的特征;46眼(82.1%)的FFA图像与视野缺损呈基本对应关系。结论FFA及视野检查对诊断前部缺血眭视神经病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英杰  唐健  严密  孟丹 《华西医学》2002,17(2):228-229
目的:探讨中心性晕轮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central areolar retinochoroidal atrophy,CARCA)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特征。方法:回顾分析32例CACA患者59只患眼的FFA检查资料。结果:FFA可见视网膜色素上皮及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灶,早期呈弱荧光,晚期呈透见荧光;病灶内有色素沉着者可见斑点状遮蔽荧光;萎缩灶边缘染色呈强荧光,荧光范围不扩大。病灶内可透见粗大的脉络膜血管。后期萎缩区巩膜染色呈强荧光。其中25只眼有视盘周围环形脉络膜萎缩区,周边视网膜及视网膜血管正常。双眼发病且FFA表现对称者27例,单眼发病者5例。26例47只眼病灶范围在1-2.5个PD之间,6例12只眼病灶范围大于3个PD或小于1个PD。28 51只眼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规则清楚;4例8只眼病灶边缘不规则,边界欠清晰。2例3只眼黄斑未受累。结论:CACA的FFA特征表现为萎缩区病灶边缘染色清楚的强荧光环,病灶内可呈现斑点状透见荧光、可透见粗大的脉络膜血管。后期萎缩区巩膜染色呈强荧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病人的视网膜病变治疗时机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189只眼)糖尿病性白内障病人行散瞳眼底检查,45例(79只眼)因严重白内障眼底窥不清。65例(90只眼)接受眼底荧光造影,其中60只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属于1~2期;30只眼属于3~5期,白内障手术前对其可见区域视网膜进行激光光凝。102例(157只眼)接受了白内障手术,植入人工晶体。白内障手术后有112只眼接受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包括术前曾行此检查的90只眼),对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3期病人行局部视网膜光凝治疗,4~5期病人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白内障术后眼底造影检查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2期40只眼,3期45只眼,4~5期共27只眼。10只眼放弃治疗,62只眼单纯行激光治疗。光凝治疗后随诊6~12个月,4只眼因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除术,1只眼注入硅油。其他病眼视力稳定或提高,视网膜病变未见明显进展。26只眼发现黄斑水肿明显,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4 mg。结论白内障术前及术后及时检查眼底,积极治疗,可控制视网膜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探讨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不同分期的临床眼底表现、造影特征。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1月确诊为FEVR的15例患者(23只患眼)的临床资料、眼底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FEVR 1期1只眼,占4.35%;2期10只眼,占43.48%;3期8只眼,占34.78%;4期1只眼,占4.35%;5期3只眼,占13.04%。眼底检查均可见周边网膜血管分支增多、变细变直,颞侧居多。FFA检查可见近赤道部视网膜血管中止,周边大片无灌注区。结论不同分期FEVR有相应的眼底及FFA改变,全面的眼底检查及家族史采集有助于FEVR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 ic optic neuropathy,AION)是由于供应视神经乳头的睫状后短动脉发生缺血性改变,突然视力减退、视盘水肿和视野缺损为主要表现的缺血性疾病。本病确切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然不甚清楚[1,2]。本文回顾分析了我科2004年10月至2006年2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CSC)的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D-OCT)图像特征。  方法  对临床上已确诊为CSC的34例(40只眼)患者进行SD-OCT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检查, 分析其图像特征并对二者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40只眼的SD-OCT检查结果显示, 37只眼(92.5%)有黄斑区局限性神经上皮脱离, 3只眼(7.5%)仅有色素上皮脱离。神经上皮脱离的37只眼中, 9只眼(24.3%)感光细胞内外节结合部信号增强、增厚, 28只眼(75.7%)信号减弱或消失; 伴有色素上皮脱离20只眼(54.1%), 伴有色素上皮层增厚、不规则或隆起12只眼(32.4%), 仅有神经上皮脱离5只眼(13.5%)。3只眼SD-OCT与FFA均表现为色素上皮脱离者, 二者色素上皮脱离位置和大小相一致。28只眼FFA表现为荧光渗漏点者, SD-OCT在相应位置均有色素上皮增厚、不规则、隆起或脱离。SD-OCT较FFA能发现更多的色素上皮脱离和神经上皮脱离。  结论  CSC患者的SD-OCT多数在神经上皮脱离区内存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增厚、不规则、隆起或脱离, 感光细胞内外节结合部信号多数减弱或消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葡萄膜转移癌的超声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影像学特点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1日我院收治的25例葡萄膜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23只眼为脉络膜转移癌,4例5只眼为虹膜转移癌。25例患者均常规检查视力、散瞳、眼压、眼底,行腹部B超和胸部CT;另外行B型超声或(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1例23只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17例19只眼,UBM检查4例5只眼,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点。结果:25例28只眼中,B超检查脉络膜转移癌21例23只眼,可见视盘周围、眼球后极部或颞上方实质性占位病变,呈现扁平、半球形或不规则波浪形隆起的回声光团;FFA检查脉络膜转移癌17例19只眼,早期表现为无脉络膜背景萤光的暗部,动静脉期呈斑点状荧光或斑片状强荧光,静脉期呈高荧光斑点。晚期呈高斑驳状荧光;UBM检查虹膜转移癌4例5只眼,可见虹膜内瞳孔缘存在实性隆起、回声较均匀的肿物,虹膜根部厚度增加。结论:葡萄膜转移癌多以脉络膜转移癌最为多见,多发生于单个眼单个病灶,B超或彩超检查颞上方或极部不规则实质性占位,基底血流丰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早期萤光较低,中期呈现点状或斑片状高荧光,晚期呈斑驳状持续高萤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激光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300例共408眼,根据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分为增殖前期(PPDR)246眼和增殖期(PDR)两组162眼。对两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均行全视网膜光凝术。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视力及视野、眼底荧光造影(FFA)检查的结果。结果全视网膜光凝术后,PPDR组视力提高81眼(32.9%),PDR组视力提高37眼(22.8%),PPDR组视力提高者比率优于P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FFA情况,PPDR组有效率90.7%显著高于PDR组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DR和PDR两组的黄斑阈值敏感度变化手术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而术后中心30°视野平均阈值敏感度均下降。结论早期进行视网膜光凝术虽对视野有一定损害,但仍可以保持或提高DR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18.
吴倩影  吕红彬 《华西医学》2014,(8):1476-1478
目的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6例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患者16只患眼TTT治疗前后眼底照相、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B型超声等临床资料。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结果 8例伴有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经治疗后周边液体完全吸收6例,部分吸收2例。治疗后视力不变者4例、提高者12例。治疗后B型超声显示12例瘤体厚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16例患者复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均可见瘤体的渗漏明显减轻或消失,未发现任何治疗并发症。结论 TTT是治疗脉络膜血管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