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丹红对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微循环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丹红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内皮素(ET)浓度的影响,了解丹红对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方法将64例AP患者(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15例,轻症急性胰腺炎49例)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4例),同时以健康志愿者18例作为对照组。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采用常规治疗+丹红注射液治疗,以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浆ET浓度。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ET浓度为(152.68±8.66)ng/L,显著高于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88.31±8.44)ng/L(P〈0.05)和对照组的(50.22±5.33)ng/L(P〈0.05)。A组患者经常规治疗后E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治疗后血浆E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65.37±8.66)ng/L,(107.56±9.44)ng/L](P〈0.05)。B组患者平均治疗日程与平均住院日程分别为(8.73±1.87)d及(10.56±2.11)d,明显短于A组的(13.22±2.16)d和(15.24±3.11)d(P均〈0.05)。结论ET参与了AP微循环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AP对改善微循环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47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71例)和观察组(7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70mg,连续治疗15d后对2组治疗有效率、腹痛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转正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进行评定,并分析治疗前后2组患者外周血清中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以及外周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和CD14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转正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TNF-α、IL-6和IL-1β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TNF-α、IL-6和IL-1β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外周单个核细胞TLR4和CDl4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水平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可显著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介质和外周单个核细胞TLR4和CD14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苦黄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黏膜防御屏障和炎性反应调控的干预作用。方法:7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苦黄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内毒素、TNF-α、IL-6的变化。结果:两组血浆内毒素、TNF-α、IL-6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IL-2在治疗后均明显提高(P〈0.05),而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苦黄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较单纯西医治疗更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和减轻急性胰腺炎时的急性炎性反应,从而改善机体内环境,促进急性胰腺炎缓解和康复。  相似文献   

4.
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4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春林 《广西医学》2009,31(11):1641-164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疗效。方法86例患者按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300nag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对照组加用复方参麦注、射液16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均14d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效果显著优于复方参麦注射液。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5年12月以前常规中西医综合非手术治疗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06年1月以后在常规中西医综合非手术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55例患者作为治疗组,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轻、重症急性胰腺炎痊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的疗效,尽早使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康艾注射液协同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协同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骨髓抑制期血象白细胞的最低值及恢复时间、重症感染的发生率及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内容。方法将46例患者配对后随机分入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化疗;治疗组同样化疗外予康艾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坎/d,连用15d。待骨髓抑制期恢复(约2~3周)后行第二疗程化疗,两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白细胞最低值高于对照组,白细胞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重症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康艾注射液有助于机体的恢复,有利于患者渡过化疗危险期,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仅使用甲泼尼龙,其余治疗措施基本相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淀粉酶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和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甲泼尼龙联合能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是临床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应用川芎嗪注射液100ml,每日静滴1次;对照组30例,用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每日静滴1次,共用14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高于对照组63.3%(P〈0.05),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前后,血中D-D及CRP 变化情况,从而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中D-D及CRP 影响,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5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在确诊后即刻及治疗1d、3d、5d、7d时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血D-二聚体( D-D)及C-反应蛋白( CRP )含量,同时检测两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淀粉酶检查。并分析两组生存率、重症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半年复发率的百分比。结果:治疗后两组间D-D、CRP、白细胞计数、动脉氧分压、血淀粉酶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P<0.01),两组半年复发率具有明显差异( P<0.01),对照组5例,治疗组2例,但两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P>0.05),对照组为30例,治疗组为49例。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血D-D及CRP ,改善血液流变性,增加胰腺血流量,明显改善胰腺微循环,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本病患者分为A组32例和B组34例,A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B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并发症明显低于B组(P〈0.05),机械通气方面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P〈0.05),手术治疗方面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满意,可以提高总有效率,明显减少并发症,减少机械通气及手术治疗,降低治疗成本,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入我院的4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其中对照组22例,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2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疗程7 d;比较两组症状、体征、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理化指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分析参麦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9月在衢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单纯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参麦注射液及生长抑素治疗。观察两组8d内血淀粉酶以及白细胞达到正常范围的时间、腹痛症状改善与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淀粉酶以及白细胞达到正常范围的时间、腹痛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天数方面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为(168.66±24.64)、(15.45±5.36)ng/L,均低于对照组血清TNF-α、IL-6水平[(206.32±20.49)、(21.28±7.31)ng/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0水平为(99.54±16.11)ng/L,高于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69.42±15.57)ng/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10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早期应用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时的内环境稳态维持机制.方法 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33例作为实验组使用CVH治疗,25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内、外科综合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开始0、24、72 h检测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2、6(IL-1、IL-6、IL-2)、血肌酐、血清胆红素...  相似文献   

14.
中西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对48例非手术重症急性胰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中西结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柴胡汤加减方水煎后从胃管注入并闭管23h,每天2剂,710天为1个疗程。结果:48例中显效15例,有效2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58%。其中结合组较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高(95.83%∶83.33%,P〈0.05);结合组较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短(14.15天∶27.13天,P〈0.05);肠功能恢复快(2.45天∶5.17天,P〈0.05);淀粉酶恢复时间短(4.53天∶6.51天,P〈0.05);住院日缩短(22.32天∶30.22天,P〈0.05);并发症减少(25.00%∶54.17%,P〈0.05);病死率低(4.17%∶16.6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丁苯酞胶囊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1月在中山市大涌医院住院的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胶囊口服加银杏达莫静滴治疗,对照组给予血塞通静滴,疗程均为15d。收集治疗前后数据,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学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0%)高于对照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都有不同程度降低(均P〈0.05),观察组D一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丁苯酞胶囊和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轻症及重症不同分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64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每组分为轻症、重症各18例,1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1)治疗前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均降低,以治疗组降低最为明显,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2)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88%(31/32),对照组有效率为87.50%(28/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重症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2.85%)明显高于对照组(71.40%)(P0.05)。3)治疗组的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复常时间以及胰腺水肿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可改善各项指标,降低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和改善各种临床症状、体征,经济方便,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5%的葡萄糖液250mL(糖尿病患者改用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对照组20例用桂哌齐特16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记录治疗后发作停止时间、治疗前后血黏度指标、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5.0%,P<0.05)。治疗组治疗24~72h以及72h以上发作停止的患者分别为21,3例,对照组分别为3,5例,2组分别比较,有极显著或显著性差异(P<0.01,P<0.05)。治疗组能显著降低血黏度指标。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确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入选对象,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心电监护、禁食、胃肠减压、吸氧、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改善血流动力学、抗生素防治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次基础上予丹红注射液20~40 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500 mL稀释后缓慢静滴,乌司他丁20 mg+生理盐水100 mL缓慢静滴,每日3次。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无效仅3例,总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22/3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和腹胀的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淀粉酶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淀粉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IL-10、IL-15、IL-18、内毒素及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二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观察组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及血必净注射液,观察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血清IL-10、IL-15、IL-18、内毒素及TNF—α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及腹胀缓解时间、上腹压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二组患者血清IL-10、IL-15、IL-18、TNF—α和内毒素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IL-15、IL-18、TNF—α和内毒素水平呈下降趋势,IL-10水平呈升高趋势,但是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可抑制IL-15、IL-18、TNF—α的表达、上调IL-10水平、减少肠道内毒素易位,有效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王英霞 《中国医药导报》2014,(17):142-144,147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0月~2009年11月河北省赵县人民医院血脂异常的脑梗死患者8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46例及对照组4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1次/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mg,1次/d。治疗14d后检测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SS)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及比较;比较两组总治疗效果。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而HDL—C水平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CSS评分在治疗的第14、28天时,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第14、28天CSS评分均低于同时间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显效39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异常患者是脑梗死的高危人群,丹参注射液可以调整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