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术中保温对老年患者全麻腹部手术体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8):1234-1235
中心体温(核心体温)的稳定对人体的正常代谢及各种生理功能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老年患者因各种调节机能减退更易发生低体温。为了避免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减少低温相关并发症,我们对10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进行术中保温干预,有效预防了围手术期低温.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经皮肾患者术中体温维持的效果。方法选择14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使用四肢使用温热棉垫包裹,静脉输液加温到37~38℃,肾脏灌注液温度控制在34~35℃,并在手术台下使用温毯,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术中各时间点患者体温变化和发生寒战的情况。结果术中60min观察组患者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观察到发生寒战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输入患者体内液体进行加温和使用温毯等措施,能有效维持术中患者体温,避免低温对患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体温分析不同保温措施对全麻期手术患者体温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手术患者,手术期间全麻,随机分至常规组、观察组,两组各38例。常规组无特殊保暖措施,观察组采取专业的保温措施,对76例手术患者的体温进行测量,从麻醉开始后每隔半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分析对比两组的结果。结果常规组和观察组麻醉开始时体温无显著差别,半小时后体温出现差别,直至手术结束时常规组的体温下降了(1.16±0.21)℃,观察组的体温上升了(0.12±0.18)℃。结论常规组在全麻手术期间体温下降较大,很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危及手术的安全性,而观察组的体温维持较好,不会出现低体温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接受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干预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并发症出现较少,安全感高,对护理干预工作的满意程度也较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骨科手术患者进行的护理工作中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实施及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5.
低体温是经皮肾镜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引起经皮肾镜手术体温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麻醉方式,环境温度造成的热量丢失对体温下降起了一定作用,最主要是经皮肾镜手术需要向肾盂内灌注大量的低温液体,带走较多热量,加速体温下降。临床上将中心体温低于36℃称为低体温。本文研究护理干预对经皮肾镜手术术中体温的影响,主要目的是减少经皮肾镜手术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寒战的发生,同时也能减少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特点,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骨科住院手术患者126例,实施有效护理干预,重点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生活护理及康复护理。结果 126例老年骨科患者护理质量优良,无并发症发生。除5例由于原发病加重,自动放弃抢救外,121例均治愈、好转出院。结论掌握老年骨科患者的特点,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提高手术质量及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骨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体会,为这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88例老年围手术期患者,并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指导。结果经过术前、术后对患者及家属知识宣教,术前消除紧张情绪,术后恢复期做好患肢功能锻炼,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护理。结论做好老年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骨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体会,为这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骨科288例老年围手术期并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指导。结果经过术前、术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知识宣教,消除术前紧张情绪,做好术后恢复期患肢功能锻炼,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护理。结论做好老年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王春青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45-346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骨科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骨科患者156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9例,给与骨科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97例,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予以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3.51%,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1.1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骨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利于护患关系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对老年择期骨科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8例进行老年择期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手术室整体护理。测量分析两组患者术前30 min及术后1 h后心率、血压变化及术后1 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 h后心率、血压以及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整体护理能够促进老年择期骨科手术患者血压及心率的恢复,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患者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骨科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骨科疾病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骨科卧床患者压疮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出现压疮情况。结果试验组发生压疮1例占2.33%,对照组发生压疮4例占9.30%,2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骨科卧床患者压疮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压疮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容量治疗方案对硬膜外麻醉下急诊骨科手术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急诊骨科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高容量血液稀释组快速输入6%羟乙基淀粉;对照组常规输液。比较两组MAP、HR、CVP、Hct及Hb的变化情况。结果:Ⅰ组患者MAP、HR变化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VP略有增高,但在正常范围内。Ⅱ组患者术后与术前比较MAP、CVP降低,HR增快。Ⅰ组患者术后与术前比较,Hb、Hct略有降低;Ⅱ组患者术后Hb、Hct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可提高急诊骨科手术患者对失血的耐受性,对维持手术患者机体内环境稳态有积极意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早期饮食护理干预在全身麻醉(全麻)下斜视矫正术病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4例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本溪市中心医院接受全麻下斜视矫正手术病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采取早期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首次进饮食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评分。结果 术后24 h内,观察组的饥饿、口渴、腹胀、发热及烦躁哭闹发生率依次为40.38%、28.85%、3.85%、5.77%、19.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6.15%、86.54%、23.08%、19.23%、40.38%(P<0.05);观察组的恶心呕吐、呛咳发生率为13.46%、5.77%,与对照组的7.69%、1.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饮水、进食时间为(1.45±0.32) h、(1.88±0.42) h,较对照组的(4.45±0.42) h、(6.47±0.53) h明显缩短(P<0.05)。结论 早期饮食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全麻下斜视矫正术病儿术后禁饮禁食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病儿术后不适感,改善病儿的机体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和全麻期间体温变化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施行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病人的食管和直肠温度变化。方法:将18—40岁的腹部手术病人50例,分为硬膜外组(Ⅰ组25例)和全麻组(Ⅱ组25例)。分别测量麻醉前和麻醉期间(每隔l0分钟)以及手术毕时的体温。结果:Ⅰ组麻醉后食管和直肠温度下降速度较缓慢,Ⅱ组麻醉后8分钟至手术毕时食管温度均有显著下降,两组术毕与术前温度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两种麻醉下食管温度均有明显下降,尤以全麻为著。两组直肠温度下降均较缓慢。  相似文献   

15.
刘兴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9):114-116
目的 探讨心理疗法在麻醉手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手术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疗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率、舒张压、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评分.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心率为(108.65 ±9.43)/min、舒张压为(87.18±4.24) mm Hg、CPSS评分为(22.65 ±5.43)分,对照组心率为(109.84±9.29)/min、舒张压为(87.69±4.73) mm Hg、CPSS评分为(22.84±5.2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率为(80.39±3.26)/min、舒张压为(78.27±3.25) mm Hg、CPSS评分为(16.27±3.35)分,对照组心率为(84.52±4.14)/min、舒张压为(84.56±2.69) mm Hg、CPSS评分为(20.86±4.7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麻醉时间为(10.51±2.35) min、手术时间为(202.10±22.23) in,对照组麻醉时间为(14.28±3.47) min、手术时间为(228.98±26.19)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疗法应用于麻醉手术护理中能更好地确保手术安全,使手术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军  贾巧  刘跃晖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203-2204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60例老年COPD患者,病情稳定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 结果 护理干预后12个月,患者咳嗽、咯痰、气短症状减轻或者消失,体力明显改善;干预后患者平均动脉血氧分压升高、二氧化碳分压降低,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肺功能FEV1(%)、FEV1/FVC改善、6 min步行距离干预后较干预前均有明显增加(均P<0.01). 结论 护理干预能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在老年骨科手术中应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 108例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实验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麻醉前后认识功能.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38.57...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联合椎管内麻醉对冠心病患者行骨科手术容量负荷及左室功能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骨科2016年12月~2019年12月80例冠心病骨科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前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联合椎管内麻醉,分析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现,两组患者CVP在三个时间段无明显差异(P> 0.05);SVV指标三个时间段无明显差异(P> 0.05);SVI指标麻醉后观察组患者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CI指标三个时间段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MAP指标在麻醉后出现显著差异(P <0.05);HR指标手术1 h后出现显著差异,观察组数值高于对照组(P <0.05)。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肌酶谱发现,在麻醉后和手术1 h后CK-MB数值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1 h后的LDH指标低于对照组(P <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全身麻醉联合...  相似文献   

19.
毛璐  邢颖  甄健存 《中国医药》2012,7(1):74-75
目的 调查社区居民对于骨科疾病及其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并采取相关的健康教育措施,从而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对2个社区居民骨科疾病及其相关健康知识的认识情况进行调查,对社区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讲座并发放宣传教育材料的形式进行干预研究,之后对相同问题再次调研,观察提高情况.干预前后分别发出问卷220份.结果 干预前后分别回收调查问卷208、212份.干预前后被访者的性别及文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调查者干预前平均得分(46.1 ±18.8)分,干预后平均得分(60.1±14.2)分,干预后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得分(68.6±9.0)分,大专(61.9±12.5)分,中学或中专(59.6±15.0)分,小学及以下(58.1±13.6)分,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得分高于中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结论 采用社区健康知识教育讲座及发放宣传教育材料的方法可以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提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PDCA循环管理在骨科患者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加强PDCA循环管理以提高骨科患者护理安全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骨科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计划一实施一检查一处理,分析骨科护理工作中易导致安全隐患的行为及骨科患者存在安全隐患的特点,并制定单病种的护理操作流程及相关管理制度。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专注于个别事件,质量控制对过程结果的检验,事后检查有错误,侧重于对责任人的处罚,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安全的效果。结果两组护理缺陷、投诉情况、患者满意度及骨科专科护理期间发生安全风险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显著提高骨科患者安全管理成效,确保患者住院安全,同时,可起到减少护理缺陷、投诉和医疗纠纷,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