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脑梗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脑梗死的主要治疗方案包括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抗凝、降纤及康复训练等.目前,有关电针治疗脑卒中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近年来电针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万利 《护理学报》2005,12(8):60-60
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是恢复梗死区血流的主要方法,是目前治疗脑梗死的关键措施。总结了56例脑梗死溶栓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心理护理、溶栓后病情观察、生活护理、早期康复,认为脑梗死溶栓治疗后护理,是直接影响治疗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脑梗死主要是指患者脑部血液供应出现障碍、缺血及缺氧情况,继而发生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占据全部脑卒中疾病的80%~85%[1]。目前对脑梗死患者主要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其中阿替普酶[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rt-PA )]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方法,静脉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促使闭塞血管再通,缩小梗死灶,挽救脑部缺血半暗带,促使患  相似文献   

4.
王爱民  周颖  肖波  张智博 《医学临床研究》2004,21(12):1440-1441
脑梗死是常见的急危重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四大特点。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在一般性治疗(即降压、脱水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处理并发症等)基础上早期正确采取溶栓治疗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脑梗死的超早期溶栓治疗要求在发病后6h内进行.而临床上脑梗死患者在入院时往往已超过6h。即使某些脑梗死患者处于治疗时间窗内.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致残率明显增高。近年来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降低了脑梗死的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们对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  相似文献   

6.
溶栓是目前惟一被循证医学证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重组t-PA(rt-PA)是现在主要应用的溶栓药物.然而溶栓治疗后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出血转化(HT),大大限制了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现就急性脑梗死溶栓后HT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病死率,高复发率等特点,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目前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超过溶栓时间窗而错失溶栓机会,如何选择有效的药物,尽可能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是临床工作者一直努力的目标。本文采用长春西汀联合蚓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例12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贺绪乐  高英 《临床荟萃》2000,15(13):622-622
脑梗死是内科常见疾病 ,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与生命。但对脑梗死的治疗 ,到目前为止 ,尚无完整、理想的治疗方案。由于脑梗死的基本病理改变为血栓形成、栓塞及血流动力学紊乱。针对以上各个病理环节 ,临床上广泛应用各种治疗方法 ,以期提高治疗效果。现对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各种治疗现状作以评价。1 溶栓治疗溶栓治疗脑梗死最早在 1 958年应用于临床。由于溶栓治疗脑梗死并发脑出血较多 ,显著增加了病死率。因此 ,溶栓治疗脑梗死曾一度停止使用。进入 80年代后 ,Zoumer重新开展溶栓治疗。目前 ,国外正在进行较大规模的双盲随机临床论证试…  相似文献   

9.
赵洁  刘芳 《现代护理》2007,13(5):1264-1265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导致生理及智力残障的主要原因,83%的脑卒中是由于脑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的缺血性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主要通过2个途径:一是溶栓治疗;二是阻止缺血引起的脑组织一系列的病理及生化反应,防止神经元的死亡,即神经保护治疗。近年来,亚低温作为脑保护的方法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证实了亚低温和溶栓治疗的有机结合可以明显减轻脑梗死再灌注损伤,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沈高新  陈宏 《临床医学》2005,25(10):81-82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很高的脑血管疾病。近几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进展,在临床上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越来越重视,早期的诊断是溶栓治疗的前提,而早期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方法,现将我院一组21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早期临床诊断及影像  相似文献   

11.
张敏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9):886-887
急性脑梗死致残率及病死率高,有研究进展表明,时间窗内溶栓治疗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但苛刻的时间窗要求只有1%~7%的卒中患者可能得到溶栓治疗,综合治疗和卒中单元管理是目前卒中治疗最有效的手段。现将近几年来脑梗死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溶栓治疗与护理1.1常用药物、剂量及途径1.1.1常用药物目前用于临床实验的溶栓剂国内应用有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尿激酶(UK)。发病3h内采用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急性脑梗死的标准治疗方法,但由于费用昂贵,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目前在国内主要应用UK,经临床用药观…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梗死是导致人类残疾的主要疾病,也是中老年患者的高发疾病,急性脑梗死有三高特点,即发病率、复发率及致残率均很高。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溶栓治疗得到了临床医生的首肯,作者自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对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运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较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斌  牛好敏  刘远洪  郝静 《临床荟萃》2006,21(22):1646-1647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我们应用神经节苷脂GM1(申捷)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监测指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唱浩  元小冬 《临床荟萃》2004,19(5):291-293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疾病,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在血液稀释、血管扩张及溶栓等治疗方法中,溶栓已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最有前途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溶栓时间窗、溶栓药物剂量不易掌握,溶栓过程中易出现出血、脑再灌注损伤、再梗死等并发症,限制了溶栓在临床工作中的推广应用.下面就当前脑梗死溶栓治疗过程中监测并发症的指标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曹其 《临床荟萃》2009,24(5):439-439
急性血栓性脑梗死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目前一般用溶栓及活血化瘀治疗,由于大多数患者入院时已错过溶栓时间窗,得不到溶栓治疗,故疗效不佳。我院应用衣达拉奉并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有增无减,致残率、死亡率居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一旦发病,缺乏有效治疗措施。溶栓治疗为目前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是当前降低急性脑梗死致残率的关键治疗措施之一,国内大城市、大医院开展较广,基层医院刚刚起步,经验较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但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近些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病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因此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1]。目前较多研究证实,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持续性升高是导致急性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2]。  相似文献   

18.
脑梗死的药物治疗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梗死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溶栓、抗凝、降纤、降血黏度等,可使阻塞的血管再通及预防神经坏死,本文综述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脑梗死的各类药物。  相似文献   

19.
早期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雷  陈强  宋铁鹰  孙小立 《临床荟萃》2007,22(10):716-717
脑缺血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血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脑动脉内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形成脑梗死,也可以在脑动脉硬化性狭窄的基础上,伴发血栓形成引起.颅内动脉血栓形成引起脑梗死的发病率、致死致残率很高,其预后与治疗是否及时、方法是否恰当密切相关.近年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为此笔者就急症动脉溶栓进行了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67例,其中有10例患者未溶栓成功,其余57例患者溶栓成功,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栓塞部位是血管末端、用药总量>150 mg及完全梗阻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期间尽量减少影响因素对溶栓治疗的影响,有利于神经功能快速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