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治疗有望改变胶质母细胞瘤临床疗效。目前在导入自杀基因、修复或导入抑癌基因、肿瘤免疫基因治疗、血管生成抑制基因治疗、溶瘤病毒治疗等基因治疗策略方面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但因存在GBM发病机制不明确,基因载体、基因转染调控技术不完善,安全性等问题。目前尚没有基因治疗在临床中取得良好效果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I定位立体定向活检术的优点及其在颅内多发疑难病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安装Leksell-G型定位框架,采用MRI扫描,确定靶点的位置。对22例临床表现不典型或影像学上较难诊断的多发疑难占位患者施行立体定向活检手术。结果22例患者均未出现因活检手术造成的颅内出血、偏瘫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得到明确的病理诊断及相应的治疗。结论MRI定位立体定向活检手术具有准确性高的优点,能够有效的诊断颅内多发疑难病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预后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随访资料完整的GBM,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及进行单因素分析,Log-rank法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作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病人术后1年、2年、5年生存率分别是65.3%、34.1%、9.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切除程度、治疗方式是影响GBM生存率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切除程度及治疗方式是与GBM预后相关的独立因素.结论 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切除程度和治疗方式是影响GBM预后的主要因素,积极的手术治疗和规范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GBM病人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颅内多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例多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病人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放疗等辅助治疗,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学特点,总结临床经验.结果多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临床特点为:病程短,病情进展迅速,容易误诊.CT上常表现为脑实质内多发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伴有程度不一的瘤周水肿和占位效应.MRI检查示病灶T1W像上呈低信号,T2W为高信号,边界不清,但在肿瘤增殖旺盛处,T1W为高信号,T2W为低信号.结论术前对该病作出正确诊断,有助予治疗方案的设计及治疗效果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按Kernohan分类属于星形细胞瘤Ⅲ~Ⅳ级,WHO2007年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将其归类为星形细胞瘤Ⅳ级,占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25%。该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具有家族聚集倾向。以往研究认为该病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但近些年患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微侵袭立体定向活检手术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应用微侵袭立体定向活检手术方法获取颅脑深 部病变组织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CT或MRI与立体定向技术相结合,对605例脑深部病变患者进行精确定位、活检,其中450例用CT或MRI目测靶点坐标定位,155例采用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手术工作站,自动计算靶点坐标和规划活检手术入路。结果:活检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脑肿瘤组织者537例(88.76%),炎性病变组织者30例(4.96%),其他病变组织18例(2.98%),另有20例(3.31%)未能提出可供病理学确诊的依据,阳性诊断率为96.69%。术后发生并发症13例(2.15%),死亡2例(0.33%)。结论:经影像学引导的立体定向活检手术是神经内外科获得颅脑深部病变定性诊断安全而可靠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胶质瘤来源于神经上皮组织,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0%。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病理学和临床标准将胶质瘤分为I~IV级,其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约占成人胶质瘤的50%,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极差,即使经过手术切除以及术后标准放化疗,其中位生存期也仅为14.6个月[1]。这可能与GBM本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引导下立体定向活检手术在颅内病灶诊断的准确性、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病变性质不明的颅内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在MRI导向下行立体定向活检术。结果52例病人均取得病理诊断.活检成功率100%。星形细胞瘤20例(38.5%),脑转移瘤13例(25.0%),脑非化脓性感染10例(19.2%),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7.7%),胶质细胞增生2例(3.8%),脑真菌病、脑囊尾蚴病及结核性病变各1例(1.9%)。术后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除l例放弃治疗,其余病人转相应专科治疗。结论对于难以行开颅手术的颅内疑难病变,MRI导向立体定向活检手术可提供一种可靠的诊断手段,为临床进一步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活检术在颅内无强化效应病变中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对47例在MRI增强扫描中未见明显强化的颅内病变行立体定向活检,其中MRI引导有框架立体定向活检38例,无框架神经导航定向活检9例.结果 获得明确病理诊断42例,未获得阳性病理结果5例,活检病理诊断阳性率89.4%.对颅内非肿瘤性病变,MRI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合9例;对肿瘤性病变,MRI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合14例;MRI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48.9%.活检术后穿刺道少量出血1例,无颅内感染和死亡病例.结论 对颅内无强化效应的病变,立体定向活检是获得定性诊断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立体定向颅内病灶活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立体定向活检(stereotactic biopsy,STB)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微侵袭性颅内病变定性诊断方法,随着影像、导航技术的发展,各种影像定位技术不断出现,使活检的精确性及病理阳性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1病历摘要 女,10岁,因反复头痛、四肢无力3个月入院。既往史无特殊。入院前接受甘露醇、地塞米松等治疗。入院查体:眼球向左斜视、活动受限,口角偏右,双侧肢体活动受限,右侧膝、踝反射亢进。发病1周及3个月分别行MRI检查提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生存条件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肿瘤干细胞对60^Coγ射线的敏感性。方法60^Coγ射线分别照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肿瘤干细胞及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分离、培养的肿瘤干细胞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TUNEL、Annexin-FITC等方法检测其凋亡及观察照射后上述肿瘤干细胞裸鼠颅内移植的致瘤性的变化。结果单独体外存活的脑肿瘤干细胞处于活跃的细胞周期中,对射线敏感,经60^Coγ射线照射后凋亡细胞明显增多,裸鼠颅内移植后未引起肿瘤。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存活的肿瘤干细胞处于G0-G1期,对射线抗拒,裸鼠颅内移植后继续分化成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结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经过放射治疗后原位复发可能是由于其中的脑肿瘤干细胞对射线抗拒而导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颅内病变立体定向穿刺活检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在MRI结构影像基础上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CT、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弥散张量成像(DTI)等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规划穿刺靶点和路径,进行立体定向活检术的患者,共34例.其中有框架穿刺14例,无框架导航穿刺20例,记录诊断的阳性率、并发症等.结果 34例患者均成功实施立体定向穿刺活检,其中32例为幕上病变,2例为幕下病变.术后病理诊断胶质瘤14例,淋巴瘤12例,脑转移瘤6例,炎性脱髓鞘2例,诊断阳性率为100%.术后影像学证实靶点均按术前计划精确定位.1例(2.9%,1/34)出现穿刺靶点小血肿(<5 ml),未行手术处理,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穿刺道出血,未发生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可提供颅内病变的解剖、代谢及功能信息,提高穿刺活检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1对象与方法郑州人民医院1997年10月-2010年5月在CT引导下对9例颅内病变进行立体定向活检术,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12~56岁,平均32.8岁。病灶位于大脑半球3例,丘脑2例,基底核区1例,颅内多发病灶3例。术前均经CT和(或)MRI检查,确定为脑内占位病变,但不能明确病变性质,需活检以决定下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5.
微侵袭立体定向活检手术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应用微侵袭立体定向活检手术方法获取颅脑深部病变组织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CT或MRI与立体定向技术相结合,对605例脑深部病变患者进行精确定位、活检,其中450例用CT或MRI目测靶点坐标定位,155例采用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手术工作站,自动计算靶点坐标和规划活检手术入路。结果 活检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脑肿瘤组织者537例(88.76%),炎性病变组织者30例(4.96%),其他病变组织18例(2.98%),另有20例(3.31%)未能提出可供病理学确诊的依据,阳性诊断率为96.69%。术后发生并发症13例(2.15%),死亡2例(0.33%)。结论 经影像学引导的立体定向活检手术是神经内外科获得颅脑深部病变定性诊断安全而可靠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原代培养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增殖与放射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增殖活性与放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观察了5例原代培养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形态学变化并绘制生长曲线.采用免疫组化链酶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SABC)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并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检测原代培养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以60Co 2Gy放射剂量照射后的存活分数.结果 5例原代培养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形态多样,生长曲线和增殖活性各不相同,放射敏感性也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存在不同放射敏感性的细胞群,放射治疗应体现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17.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tiforme,GBM)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仅进行支持治疗,其平均生存期不足3个月.目前美国国家综合肿瘤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推荐的治疗方案是手术+放疗/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同步化疗+替莫唑胺辅助化疗,根据2005年的一项III期试验,该方案可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达到14.6个月,2年生存率达到26%[1].尽管较历史对照有所提高,但总的疗效仍不满意,有必要寻找与传统途径不同机制的新治疗手段.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子靶向治疗方面[2],研究较多的分子靶点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以及整合素(integrin)等.其中整合素抑制剂Cilengitide在基础及临床研究中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是最有潜力的分子靶向药物之一.本文将对Cilengitide治疗GBM的研究进展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活检手术在大脑胶质瘤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大脑胶质瘤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影像学显示颅内病灶侵犯2个以上脑叶的患者行立体定向活检术。安装日本驹井式或Leksell立体定向头架,行CT或MRI增强扫描,利用"四点一线手算法"确定包含入颅点、靶点及靶点前后各10mm点共四个点的三维长轴,或采用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手术系统(CAPN)计算靶点坐标及规划活检入颅。所取标本送病理学检查。结果经病理证实,17例诊断为大脑胶质瘤病,其中星形细胞瘤Ⅰ级3例,Ⅱ级8例,Ⅱ~Ⅲ级2例,Ⅲ级4例。未出现因活检手术而造成的出血、偏瘫等严重并发症。17例患者术后均给予相应的治疗。结论立体定向活检术对于明确诊断大脑胶质瘤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辐射前后ATM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及ATM/PI3-K区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U251细胞系及5例原代培养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以2 Gy射线剂量照射前后ATM蛋白表达量的变化,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对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ATM/PI3-K区关键区域进行突变检测。结果 U251细胞系中60Co照射前后ATM蛋白量均明显低于原代培养GBM的ATM蛋白量,U251和原代GBM细胞ATM蛋白表达量有显著差异(P<0.05);U251细胞系及原代培养GBM细胞60Co照射后的ATM表达虽有所升高,但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测U251细胞系及5例原代培养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ATM/PI3-K区序列中未检测到基因突变。结论 ATM蛋白表达水平不能完全反映ATM蛋白激酶的活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放射抗拒可能与ATM/PI3-K区基因突变不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MRI引导下立体定向活检术在颅内病变诊断中的作用价值。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5年3月应用立体定向系统与手术计划软件对25例颅内病变诊断不明确的患者行MRI定位下立体定向活检术。结果 除1例活检阴性外,病理诊断与最后诊断(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结果)一致20例,不一致4例;最后诊断与术前MRI诊断相符合8例,不符合9例,影像未诊断6例;切除术后病理与影像相符合1例,无明确关系1例。术后6例病变内少量出血,保守治疗;1例左额叶出血30 ml,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结论 MRI立体定向活检术对颅内多发、深部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安全性较高,但仍需进一步避免脑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