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成人患者多伴有牙周、关节等问题,正畸治疗机制复杂、疗程较长,患者不仅对疗效要求高,对正畸治疗的疗程也颇为关注。骨皮质切开术,通过切开牙齿周围的骨皮质,辅助加速牙齿移动,缩短疗程,为成人正畸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理念与思路。术中辅助植骨,可减轻治疗风险,同时可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骨皮质切开术日趋成熟,作为一种牙周辅助快速正畸技术在国外已应用于临床。本文将对骨皮质切开术在正畸牙齿垂直向控制中的临床应用、发展、优缺点以及一般临床程序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研究临床接受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治疗的正畸患者48例,男14例,女34例。骨皮质切开术应用于正畸临床:辅助扩弓,拔牙患者的前牙内收,修复前正畸治疗的磨牙前移、残冠牵引,根骨粘连牙齿的移动等。结果在正畸治疗中,辅助骨皮质切开术可以解除骨皮质阻力,加速正畸牙齿移动,增加牙周支持组织及骨覆盖,减少牙根吸收。结论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不仅可以加速牙齿移动,而且能够有效解决正畸临床的一些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寻求正畸治疗的成年患者数量日益增多,如何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缩短正畸疗程,并同时降低与正畸治疗时间较长相关的牙体、牙周疾病风险成为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的焦点。目前已报道的加速牙齿移动的方法中,经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骨皮质切开术可有效加速正畸牙移动、缩短疗程并减少与正畸时间相关的牙体、牙周疾病,且其术式也随着临床操作、手术设备、计算机技术的更新和进步而变得更加微创、简便、精确、有效。文章就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的原理、术式变化、适应证与禁忌证、临床应用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寻求正畸治疗的成年人逐年增多,如何缩短正畸疗程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加速牙齿移动的方法中,牙周骨皮质切开术经临床及基础研究均被证实有效,不仅可以加速牙齿移动,还可以有效增加成骨潜能。在其发展的百年间,术式几经改良,本文就牙周骨皮质切开术的历史起源及近年来的术式进展等进行综述,为骨皮质切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畸治疗的平均疗程在两年以上,较长的正畸治疗周期可能增加牙周、牙体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此科学有效地加速牙齿移动,缩短正畸周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加速牙齿移动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外科手术法,包括截骨术、皮质切开术、压电皮质切开术、微骨手术等;另一类是非手术理化刺激法,包括低能激光辐照疗法、低强度脉冲超声、共振震动、脉冲电磁场、低频脉冲疗法、化学物质局部注射等。本文对以上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选择加速牙齿移动的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畸治疗的平均疗程在两年以上,较长的正畸治疗周期可能增加牙周、牙体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此科学有效地加速牙齿移动,缩短正畸周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加速牙齿移动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外科手术法,包括截骨术、皮质切开术、压电皮质切开术、微骨手术等;另一类是非手术理化刺激法,包括低能激光辐照疗法、低强度脉冲超声、共振震动、脉冲电磁场、低频脉冲疗法、化学物质局部注射等。本文对以上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选择加速牙齿移动的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吴泳佳  李慧敏  胡济安  陈学鹏  李晓军 《口腔医学》2023,(12):1112-1118+1123
当牙槽骨皮质切开术与骨移植技术联合应用于辅助正畸治疗时,被称为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治疗(periodontally accelerated osteogenic orthodontics, PAOO)。目前,PAOO已被证明可以加速正畸牙齿移动并实现牙周硬组织增量,对于正畸治疗过程中降低牙周并发症及提高正畸长期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骨移植材料是骨增量的基础。本文就应用于PAOO的骨移植材料和辅助骨移植物固定技术的应用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治疗轻度骨性Ⅱ类错(牙合)正畸的效果。方法:对7名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治疗的轻度骨性Ⅱ类1分类错(牙合)成人患者矫治前后的 CBCT 进行三维测量分析。结果:骨皮质切开的患者前牙内收时间为3.2个月;上中切牙明显内收,上颌牙槽骨也有内收,随着上颌切牙的内收上唇内收明显。结论:骨皮质切开术辅助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成人患者能够加速牙齿移动,并尽可能地实现前牙的整体内收,改善了患者软组织侧貌。  相似文献   

9.
袁春平  程杰  杨建荣 《口腔医学》2013,(11):786-788
目前颌骨骨皮质切开术在临床牙颌面畸形的治疗过程中已被广泛应用,大量基础实验研究及临床病例观察不仅为骨皮质切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证实了其临床可行性及显著优点,它的主要特点是缩短治疗过程,降低治疗风险,并增加正畸治疗的稳定性。该文就颌骨骨皮质切开术加速正畸牙齿移动这一临床技术的理论基础、基本临床操作、临床应用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牙周加速成骨正畸(PAOO)是指对牙槽骨进行骨皮质切开,并在切开骨表面进行颗粒骨移植以辅助正畸治疗。骨皮质切开诱导的局部加速现象可诱导破骨活性增加,加速骨代谢,从而有效加速正畸牙移动,缩短疗程,并可以减少牙根吸收等正畸并发症的发生。颗粒骨的植入能扩大正畸牙的移动范围,拓宽正畸治疗的适应证,保证牙周健康,提高治疗稳定性。本文就PAOO对正畸治疗中牙移动速率、骨增量效果以及牙根吸收的临床效果作一综述,以便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研究发现骨皮质切开术可以有效加速正畸治疗,该技术以局部加速修复现象为理论基础发展而来,术式在其发展的百年间几经改良。在骨皮质切开的基础上发展出牙周快速成骨正畸,使用这种技术可使正畸治疗时间减少到传统正畸治疗时间的1/3到1/4,增强牙周组织支持,增加骨覆盖,减少牙根吸收,降低复发率。该文综合概述了骨皮质切开发展史,骨皮质切开后牙齿移动的机理与传统正畸的不同之处,以及相关临床、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许丽琦  张晨星  林军 《口腔医学》2021,41(5):455-460
正畸骨皮质切开术作为一种外科手段,可在正畸治疗过程中通过安全有效的方法加速牙移动,对健康正畸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在微创前提下有效加速牙移动是目前临床热点之一。该文就正畸骨皮质切开术的起源、临床进展、正畸牙移动的生物学基础以及其加速牙移动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上颌快速扩弓技术是正畸临床上治疗上颌骨横向发育不全的有效手段。对于骨骼发育成熟的成年患者,常需辅以外科骨皮质切开术,即外科辅助快速扩弓技术。由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牙支持式扩弓矫治器存在支抗牙颊倾、颊侧牙根吸收等不良反应,Mommarts医师于1999年首先提出了骨支持式的腭牵张器,配合骨皮质切开术,称为外科辅助骨支持式快速扩弓技术,本文就此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牙周再生性手术能够使牙周炎患者的垂直型骨缺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正畸患者在牙周手术后炎症得到控制,正畸牙齿的移动也相对安全。牙周再生性手术后,可通过早期牙齿移动,使牙根在不牺牲安全性的情况下尽早进入移植部位,手术过程中使用的骨替代物或屏障膜等移植材料可能会阻碍牙齿移动,但是另一方面也会降低牙根吸收发生的概率。牙周再生性手术联合正畸治疗垂直型骨缺损能否维持长期较好的临床效果,受到牙周维护频率、正畸加力频率及大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术后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骨皮质切开术是一种有效加快正畸牙移动的技术,能使正畸治疗时间缩短至传统正畸治疗时间的1/3-1/4,同时也能增加牙槽骨宽度,提高正畸术后稳定性,减少牙根吸收等。该技术理论基础是通过局部加速现象( RAP)来加速正畸牙移动。本文将从骨皮质切开术的发展历史和加快正畸牙移动的理论基础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本病例报道1例改良的牙周加速成骨正畸(periodontally accelerated osteogenic orthodontics,PAOO)技术于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的辅助应用。诊治经过:在明确诊断及患者知情同意后,对患者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正畸去代偿前行改良的PAOO术式,包括保留龈乳头切口,全厚瓣翻开,牙根间骨皮质切开,填充骨移植材料但不放置屏障膜材料,以及改良的缝合方法。正畸去代偿后行正颌手术,且正颌术后进行术后正畸治疗。结果 PAOO术后17月,正畸去代偿结束时,临床疗效稳定,术区唇侧牙槽骨厚度增加,角化龈宽度增加,未见明显牙龈退缩及严重牙周炎症。结论 PAOO在正畸正颌治疗中的辅助应用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牙周表型,减少牙龈退缩、牙槽骨骨开窗、骨开裂等牙周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对兔牙加速移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缩短正畸治疗的疗程,学者们尝试了许多方法来加速正畸牙齿的移动,其中包括局部或全身应用某些药物;物理刺激如局部微电流、脉冲电磁场等来刺激牙周骨细胞体系,促进牙周组织的改建与正畸牙齿的移动。本文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超声波对正畸牙齿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局部超声波作用能够加速兔正畸牙齿的移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成人慢性牙周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伴有前牙唇倾、牙间隙增宽、覆牙合覆盖增大的18例患有牙周病的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常规牙周治疗及正畸治疗,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牙周、牙槽骨情况的变化来评价正畸治疗对患有牙周病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18例患者平均疗程21个月,正畸治疗后牙齿稳定度增加、移位牙复位、牙周袋变浅或消失、牙龈无明显炎症,患者的错牙合畸形均达到个别正常牙合,结束时牙周情况较矫治前明显的改善。结论:正畸治疗改善了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牙周环境和牙列功能,对牙周病的治疗有显著的作用,为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牙周病是多因素所致的慢性进展性疾病。牙周病患者因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吸收,常引起牙齿的松动、移位、伸长等,从而引起继发性的牙牙合畸形及咬合创伤。成人牙周病通常会伴有前牙唇侧漂移、牙间隙增宽,覆牙合覆盖增大等错牙合畸形,不仅影响咀嚼功能,还严重影响美观。正畸治疗成为牙周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用固定矫治器对牙周病致错牙合畸形的患者进行矫治,恢复相对理想的牙弓形态和咀嚼功能以及稳定的口腔环境,一直是学者们所关注的问题。临床笔者对18例因牙周病所致前牙散隙的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牙周及正畸联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牙周健康与正畸的关系密不可分。良好的正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口颌系统功能,排列整齐的牙齿有利于口腔卫生清洁,降低龋病及牙周病的发生风险;但是如果正畸治疗过程忽略定期牙周评估,也可能出现牙周软硬组织不良等临床问题。本文通过阐述正畸治疗中常见的牙周软组织异常,主要包括牙龈炎、牙龈肥大、牙龈退缩、牙龈内陷的发生原因、预防及处理原则,以期保护正畸患者的牙周健康,辅助正畸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在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术前正畸中改良骨皮质切开术对治疗时间及矢状方向上牙齿移动模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20例,其中10例于牙列排齐后行骨皮质切开术,并植入植骨材料(改良骨皮质切开术组),10例行常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照组).取治疗前(T1)、牙列排齐时(T2)和关闭间隙时(T3)3个时间点,比较两组排齐时间(T2-T1)、关闭间隙时间(T3-T2)和术前正畸排齐和关闭间隙总时间(T3-T1)的差异;对T1和T3时间点的上颌数字模型进行三维测量,分析术前正畸阶段上颌中切牙和第一磨牙矢状方向上的移动模式.结果 在未行骨皮质切开术的排齐整平阶段,两组排齐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骨皮质切开术后,改良骨皮质切开术组关闭间隙时间[(5.4±1.5)个月]比对照组[(14.5±4.0)个月]少(9.1±4.1)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骨皮质切开术组术前正畸排齐和关闭间隙总时间[(12.5±2.5)个月]比对照组[(18.8±4.2)个月]少(6.3±4.8)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正畸阶段改良骨皮质切开术组上颌中切牙远中移动(2.89±1.48) mm,对照组远中移动(3.10±0.95) 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骨皮质切开术组上颌磨牙近中移动(2.17±1.13) mm,对照组近中移动(2.45 ±1.04) 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骨皮质切开术能明显缩短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术前正畸时间,并且在术前正畸过程中对前后牙矢状方向上的移动模式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