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物性肝病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书宝 《西部医学》2005,17(4):309-310
药物性肝病(DILD)是药物经不同途径进入体内,因其毒性作用或机体的过敏反应而造成肝脏不同程度损伤。近年来,DILD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为探讨有关DILD的致病药物、临床表现特点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近年在我院住院的DILD病例进行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药物性肝病(DILD)是药物经不同途径进入体内,因其毒性作用或机体的过敏反应而造成肝脏不同程度损伤。近年来,DILD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为探讨有关DILD的致病药物、临床表现特点及其有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药物性肝病(DILD)是药物经不同途径进入体内,因其毒性作用或机体的过敏反应而造成肝脏不同程度损伤。近年来,DILD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为探讨有关DILD的致病药物、临床表现特点及其有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近年在我院住院的DILD病例进行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药物性肝病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性肝病(DILD)是指由于药物或(和)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病人,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均称药物性肝病,其表现与人类各种肝病的表现相同,可以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细胞内微脂滴沉积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药物的种类不断增加,DILD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由于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复杂多变且无特异性,容易致漏诊和误诊。我们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科1997年6月~2004年10月确诊的35例DILD进行临床分析,旨在使临床医师对DILD有…  相似文献   

5.
苏婷婷  张波  周颜 《医学综述》2013,(2):317-319
药物性肝损害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随着新药的不断开发应用以及各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增多,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有1000种以上的药物与药物性肝损害有关。由于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缺乏有效的特异性实验室检查,临床上易引起误诊及漏诊。现就药物性肝病(DILD)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等予以综述,以加深对DILD的认识,为预防和早期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DILD)是指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已报道的诱发药物达600~1000种,其中包括中草药。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药问世,DILD的发生率也不断增高。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年本院收治的62例DIL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DILD常见的诱发药物、临床表现、分型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使该病能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7.
药物性肝病(drug induced liver disease,DILD)是指由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1]。目前报道已有1000余种药物可引起DILD,几乎涉及各类药物[2]。由于DILD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和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DILD)是指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开发与应用,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美国,因黄疸住院的患者中,药物性肝病占2%~5%;非病毒性慢性肝炎中,药物性肝病占20%~50%。为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使该病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本文就引起药物性肝病的常见药物、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相关问题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
叶咸钰  王大力  万斌 《浙江医学》2010,32(7):1102-1103
药物性肝病(DILD)是指由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发生在无肝病史的健康者或既往有严重肝病的患者中,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DILD的发生率也相应的增加,仅次于皮肤、黏膜损害和药物热,  相似文献   

10.
85例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病(drug induced liver disease,DILD)的病因及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及早做出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血清学指标、病理特点及停药后的治疗效果综合判断。结果:诱发DILD的药物主要是中草药(41.18%)、抗感染药(10.59%)、环境类毒物(10.59%)、解热镇痛药(8.24%)。慢性药物性肝病(chronic drug induced liver disease,CDILD)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高于急性药物性肝病(acute drug induced liver disease,ADILD)组,淤胆型的比例也高于ADILD。85例DILD的病理改变有一定的特征性,其中治愈50例,好转24例,无恶化或死亡病例。结论:DILD的常见诱发药物为中草药、抗感染药、环境类毒物、解热镇痛药,病理改变有一定的特征性,CDILD易出现淤胆型,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刘宝勤 《中原医刊》2003,30(15):48-49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我院 1998~ 2 0 0 1年住院的药物性肝病 (DILD) [1] 病例进行分析 ,探讨有关药物性肝病的致病药物、临床表现特点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资料。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我院 1998~ 2 0 0 1年住院的药物性肝病患者 40例 ,其中男 3 0例 ,女 10例 ,年龄 15~ 80岁。本组药物性肝病诊断标准 :根据有明确服药史、症状、体征、肝功能检查的异常所见和有关病原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1 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统计我院 1998~ 2 0 0 1年确诊为药物性肝病的患者 40例 ,并记录服药史、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药物性肝病是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经肝脏作用后引起肝脏的损害和病变称为药物性肝病。近来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为探讨有关药物性肝病的致病药物、临床表现特点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近年在我院住院药物性肝病病例进行了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病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本文对198例药物性肝病患者就诊时的肝功能、症状、体症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本组DILD治愈或好转91.41%,无好转7.58%,死亡率为1.01%.结论 此类患者除及时停药保肝药物治疗外,同时也提醒临床医生在抗结核及抗肿瘤治疗前应常规检查肝功能,尽量选用对肝脏损害小的药物,减少药物性肝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熟悉引起药物性肝病的常用药物及不同型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分析92例药物性肝病病人使用的不同药物种类及实验室指标。结果92例中肝损的药物分别为中药类、解热镇痛类、抗结核药、抗生素类及抗肿瘤药。结论临床类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多,其次为胆汁淤滞及混合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60例药物性肝病临床特点,以利临床医生重视药物性肝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避免延误诊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60例药物性肝病住院病人的用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以及治疗转归作出综合分析。结果引起肝损害的药物中,以抗生素、抗肿瘤药物为主。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表现及肝功能检查与病毒性肝炎无明显差异,但合并有慢性肝炎的病人其病情较重。结论①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以抗生素、抗肿瘤药多见,但中草药也不容忽视。②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表现为黄疸与转氨酶升高,与普通病毒性肝炎无明显特异性。经保肝、降酶、退黄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但也可引起重症肝炎而死亡。③临床医师应重视药物性肝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6.
现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药物性肝病(DILD)患者8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81例病例均符合DILD的诊断标准。男32例,女49例,年龄8~77岁,均排除嗜肝病毒感染。引起DILD的药物为抗结核药者29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药物性肝病临床特点和药物相关性的调查研究,评价可疑药物与疾病的相关性,从而总结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和易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为该病的临床诊断、药物治疗、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2005年1月~2010年2月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第一诊断为药物性肝病的患者病历中,遴选符合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的有效病例共172例,记录病人基本信息、用药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其他影响因素、转归等内容。结果: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以黄疸,消化道症状为主,可伴有其他症状。本研究显示易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中,以中药、抗生素、感冒药、抗结核药较常见,占69.7%。结论:药物性肝病临床特点不具特异性,导致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也发生着变化,中药在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中占36.7%,处于易引起药物性肝病药物种类第1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药物性肝病的掌握和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78例药物性肝病住院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肝脏生化学指标以及治疗转归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结果:引起药肝脏损害的药物中,抗结核类药物占28.21%,抗生素类药物占23.08%,解热镇痛类药物占15.38%,中草药类占12.82%,肿瘤化疗类药物占10.25%,抗甲状腺类药物占3.85%,神经精神类药物占3.85%,其它药物占2.56%。临床分型:急性药物性肝病70例,慢性药物性肝病8例。不同药物的临床表现,因作用机制不同而表现各异,患者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异常升高和黄疸。所有患者立即停药,给予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后痊愈。结论:引起药物性肝病最常见的药物是抗结核类药物,最常见的类型是肝细胞损害型。作为临床医生,应该重视药物性肝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不断增加,尤其是中草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药物性肝病(DILD)发病率有所上升.我们对2005年1 月~2009年12月我科确诊的98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分析,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提高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以便能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药物性肝病(DILD)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18例DILD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ILD占同期急性肝病的11.24%,发病年龄41岁以上者占72.02%,且41-50岁为多(27.98%)。潜伏期最短6天,最长近1年,多数为1-3个月。引起DILD的药物种类较多,前四位依次是抗结核药、抗肿瘤药、中药类、抗生素,停药后大部分患者经治疗而治愈或好转,少数病情加重,甚至出现肝衰竭或其它脏器衰竭而死亡。结论DILD是临床常见和易被忽视的疾病,应引起医护人员及用药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