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在进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且伴有高血压的人群中观察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 RAS)的发生率,并识别RAS的危险因素.方法:冠脉造影结束后,进行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结果:3 a内共入选234例高血压并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平均年龄60.6岁(25岁~79岁),131例患者(55.9%)存在RAS,其中100例患者(42.8%)存在显著的RAS(腔径狭窄≥50%),31例患者(13.3%)存在轻度的RAS(直径狭窄<50%);103例患者存在高血压但没有肾动脉狭窄(Non-RAS)NRAS约占44.1%.接受冠脉造影检查且伴有高血压的患者中,RAS患病率比较高.结论:冠心病患者有较高的肾动脉狭窄发生率,应该在冠状动脉造影后常规行肾动脉造影,特别是在合并有高血压的情况下,更应该同时进行肾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进行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且伴有高血压的人群中观察肾动脉狭窄 (Renal Artery StenosisRAS)的发生率 ,并识别 RAS的危险因素。方法 :冠脉造影结束后 ,进行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结果 :3a内共入选 2 34例高血压并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 ,平均年龄 6 0 .6岁 (2 5岁~ 79岁 ) ,131例患者 (5 5 .9% )存在 RAS,其中 10 0例患者 (42 .8% )存在显著的 RAS(腔径狭窄≥ 5 0 % ) ,31例患者 (13.3% )存在轻度的 RAS(直径狭窄 <5 0 % ) ;10 3例患者存在高血压但没有肾动脉狭窄 (Non- RAS) NRAS约占 4 4 .1%。接受冠脉造影检查且伴有高血压的患者中 ,RAS患病率比较高。结论 :冠心病患者有较高的肾动脉狭窄发生率 ,应该在冠状动脉造影后常规行肾动脉造影 ,特别是在合并有高血压的情况下 ,更应该同时进行肾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3.
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艳  洪涛  赵春玉  薛林  高炜 《中国医刊》2004,39(11):28-29
目的探讨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与冠心病、肾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254例患者冠脉造影的同时行肾动脉造影.结果合并肾动脉狭窄的冠心病者较单纯冠心病患者冠脉多支病变(58%∶27%,P<0.05)及临床表现急性冠脉综合征者多(86% vs 72%,P<0.05);肾动脉狭窄组中轻度血肌酐升高者增多(33% vs 11%,P<0.05),60%的单侧肾动脉狭窄者狭窄侧肾脏缩小,肾动脉狭窄程度与分肾肾小球滤过率之间无相关性(r=-0.208, P>0.05).结论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与冠心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肌酐轻度升高可能是肾动脉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对339例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中老年患者,同时进行选择性双侧肾动脉造影.结果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37.2%(126/339).肾动脉狭窄组年龄、高血压病、吸烟者的比率均高于非肾动脉狭窄组(P<0.001、<0.03、<0.02),肾动脉狭窄患病率随病变程度加重有逐渐增加的趋势(x2趋势=4.17,P<0.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年龄、高血压、吸烟和冠心病多支病变为肾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尤其是高龄、高血压、吸烟、多支病变的患者应常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动脉狭窄的检出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我院1049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同时行肾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1049例患者中肾动脉显著性狭窄(直径狭窄≥50%)的检出率13.3%。564例冠心病患者肾动脉显著性狭窄的检出率20.7%,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2)单因素分析显示:肾动脉狭窄组与无肾动脉狭窄组比较,冠心病、冠状动脉钙化、陈旧心肌梗死、三支病变及高血压患者比例明显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年龄也明显偏高。(3)高龄、高血清肌酐浓度水平、冠心病特别是三支冠脉病变患者有高的肾动脉狭窄检出率。(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血清肌酐浓度、冠心病、三支冠脉病变是预测肾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冠心病患者中肾动脉狭窄较常见,患者的临床特征能提示肾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或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方法:对88例确诊或疑诊冠心病患者行肾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冠状动脉、肾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ARAS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90%;确诊或疑诊冠心病患者中,ARAS总发生率为13.2%;冠心病组的患者ARAS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者(P<0.05);三支冠脉病变患者的ARAS发生率明显高于单、双支冠脉病变者(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初筛诊断以及随访ARAS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对246例高龄老年冠心病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同时选择性双侧肾动脉造影。结果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28.9%;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组肾动脉狭窄发生率为33%;高血压病未合并冠心病组肾动脉狭窄发生率为7.3%。多因素回归分析中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形成、严重冠脉病变和吸烟为肾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应常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中冠心病患者合并肾动脉狭窄的发生情况。方法:215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后进行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结果:①215例患者中发生肾动脉狭窄52例,发生率为24.19%(显著狭窄16.28%;轻度狭窄7.9l%);52例中共有70支肾动脉狭窄,其开口部、主干、分支分别为40(57.1%)、23(32.9%)、7(10%);②经冠脉造影证实的126例冠心病患者中46例发生肾动脉狭窄,发生率为36、5%(显著狭窄26.98%,轻度狭窄9.52%);③89例非冠心病患者仅6例发生肾动脉狭窄,发生率为6.74%(显著狭窄1.12%;轻度狭窄5.62%)。结论:①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中,肾动脉狭窄发生率高。提示冠状动脉病变与肾动脉狭窄之间可能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两者可能具有相似的病因学。②肾动脉狭窄以开口处居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 RAS)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一部分,在颈动脉狭窄人群中早期发现RAS患者,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中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合并肾动脉狭窄(RAS)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对入选的126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同时行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分析颈动脉狭窄和RAS及其程度之间的关系,并对临床指标和RAS之间的关系行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12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中,RAS的发生率为21.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颈动脉狭窄人群中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病对RAS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OR值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6.34(2.20~18.26)和3.67(1.29~10.46). 结论:对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病可能是RAS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ROC曲线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CTA)诊断肾动脉狭窄(RAS)的准确性。方法:将200例患者按有/无RAS分为观察(A,100例)组与对照(B,100例)组,再将A组随机分为超声(A1,70例)组与CTA(A2,30例)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A组患者肾动脉血流速度和肾动脉内径,并以肾动脉血流速度和肾动脉内径对RAS的诊断绘制ROC曲线。并使用CTA技术显示A2组患者狭窄的肾动脉血管。结果:ROC曲线示:肾动脉血流速度和肾动脉内径与RAS的关系密切,当肾动脉血流速度<170 cm/s、肾动脉内径<5 mm时,受试患者存在RAS。另30例(60支血管)同时进行了肾动脉CTA检查,肾动脉CTA显示的狭窄血管数多于肾动脉造影[45支(75.0%)与41支(6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41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RAS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动脉血流速度和肾动脉内径是监测RAS的有效指标。肾动脉CTA和肾动脉造影具有类似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研究64层螺旋CT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性疾病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 收集2007年8月~2010年12月于我院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的80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影像资料.对2种方法评价冠状动脉结果进行研究,初步探讨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及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显示情况,并同时比较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各分支的分布.结果 80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300节段冠状动脉(直径≥1.5mm)图像中,64SCT提供优良图可供分析为1259节段.可评估率96.8%,不可评估节段3.2%,多因心率(律)异常所致1.9%;显示230处斑块,以钙化斑块居多,发生部位以前降支最多.依据节段计算64MSCT的准确性,其诊断冠状动脉≥50%狭窄性病变敏感性为86.0%.特异性为93.3%,阳性预测值84.6%,阴性预测值93.9%,准确率91.1%.结论 64MS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分险小的无创性检查,可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普查筛选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研究64层螺旋CT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性疾病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2007年8月~2010年12月于我院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的80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影像资料。对2种方法评价冠状动脉结果进行研究,初步探讨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及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显示情况,并同时比较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各分支的分布。结果 80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300节段冠状动脉(直径≥1.5mm)图像中,64SCT提供优良图可供分析为1259节段。可评估率96.8%,不可评估节段3.2%,多因心率(律)异常所致1.9%;显示230处斑块,以钙化斑块居多,发生部位以前降支最多。依据节段计算64MSCT的准确性,其诊断冠状动脉≥50%狭窄性病变敏感性为86.0%。特异性为93.3%,阳性预测值84.6%,阴性预测值93.9%,准确率91.1%。结论 64MS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分险小的无创性检查,可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普查筛选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拟诊或确诊冠心病患者采用64SCTCA与CAG检查分析冠状动脉,并进行对比。结果同时行64SCTCA和CAG检查32例共128支血管,64SCTCA发现68支冠状动脉狭窄,CAG检查发现64支冠状动脉狭窄,两者比较x2=0.25,P=0.6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SCTC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91%、91%、97%;对冠脉中度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86.5%、96.8%、82.1%、98.2%;对冠脉重度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8%、98.5%、85.5%、99.9%。结论 64SCTCA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冠状动脉检查方法,在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预测及早期诊断冠心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温云  曾文兵  李建蓉  王静  李翔 《西部医学》2019,31(8):1278-1282
目的 探讨Revolution CT 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CAG)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26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AG和Revolution CT检查。以CAG为金标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75%为界,从冠状动脉血管和冠状动脉血管节段两个方面评价Revolution CT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 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75%为界,从冠状动脉血管分析, Revolution CT与CAG诊断的Kappa值分别为0.851、0.885(P<0.05), Revolution CT诊断的灵敏度为92.59%、92.91%,特异度为92.53%、95.56%,准确度为92.56%、94.27%,阳性预测值为93.26%、95.16%,阴性预测值为91.78%、93.48%;从冠状动脉血管节段分析, Revolution CT与CAG诊断的Kappa值分别为0.828、0.826(P<0.05), Revolution CT诊断的灵敏度为93.47%、96.88%,特异度为93.97%、87.21%,准确度为93.59%、95.39%,阳性预测值为98.13%、97.67%,阴性预测值为80.96%、83.47%。结论 Revolution CT能较准确地诊断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与CAG诊断有较好的一致性,但 Revolution CT诊断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故目前临床中仍不能完全替代CAG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医师及同一医师前后两次采用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和CT冠状动脉成像(CTCA)诊断冠心病(CAD)的可重复性.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月在北京天坛医院放射科同时完成ICA及CTCA检查,且符合人选标准的患者100例.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按照盲法原则独立分析这100例患者的ICA影像资料,30 d后,其中1名按照盲法原则重复分析;另2名CTCA医师按照同样的方法分析CTCA影像资料;最后分别核对2名ICA及CTCA医师的诊断结果并协商形成一致的看法作为最后诊断结果.比较ICA及CTCA医师间、同一医师两种方法诊断CAD的Kappa值,若K值=0.65~0.75为一致性好,K值>0.75为一致性极好.结果 ICA及CTCA医师间诊断CAD的K值分别为0.89和0.79,95%CI分别为0.85~0.93和0.73~0.85,x2值分别为504.21和404.13;同一医师诊断CAD的K值分别为0.90和0.81,95%CI分别为0.86~0.94和0.75~0.87,x2值分别为505.42和431.25;K值均>0.75.ICA同一医师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一致的冠状动脉节段数占总节段数的比率为86.86%,高于医师间的80.8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86,P<0.05);诊断CAD一致的冠状动脉节段数占总节段数的比率为97.32%,高于医师间的96.49%,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19,P> 0.05).CTCA同一医师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一致的冠状动脉节段数占总节段数的比率为81.89%,高于医师间的75.1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75,P<0.05);诊断CAD一致的冠状动脉节段数占总节段数的比率为95.29%,高于医师间的94.34%,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87,P>0.05).结论 ICA和CTCA诊断CAD的可重复性极好,ICA法优于CTCA法,不同医师和同一医师前后两次的诊断会出现一定的误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评价64排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0例临床疑诊为冠心病患者同期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和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以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病变的敏感性92.3%,特异性96.7%,准确度95.0%,阳性预测值94.7%,阴性预测值95.2%.结论 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无创、简便、安全、可靠的筛查冠心病的手段,前景广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造影替代单纯常规冠状血管造影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7年6月16日-2008年6月17日在我院心内科行单纯CCA并最大狭窄处≤50%的患者共568例,其中1个月内曾在我院行CTCA检查的患者102人,对比CTCA与CCA的结果。结果80例为单纯CCA检查,19例为支架植入术后复查,3例为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复查;CTCA诊断8例偏差,诊断符合率为92.2%;其中19例支架植入术后复查患者,CTCA诊断3例偏差,诊断符合率为84.2%。结论CTCA可较准确的鉴别无需再血管化治疗的患者,包括支架植入术后复查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A 53-year-old man developed transient cortical blindness after coronary angiography, which appears to be an adverse reaction to contrast agent. A possible mechanism of this complication is contrast penetration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with direct neurotoxicity to the occipital cortex.  相似文献   

20.
裴晓阳  张向隆  李松  颜雯  杨冀衡 《吉林医学》2011,(20):4076-4078
目的:比较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58例拟诊或确诊冠心病患者分别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并以CAG结果作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的敏感性为94.2%,特异性为94.6%,阳性预测值为87.3%,阴性预测值为96.4%。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冠状动脉检查方法,对于诊断冠心病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