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梗阻(UPJO)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a来26例(UPJO)引起的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本组病例中,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22例、高位输尿管开口3例、迷走血管压迫1例,均采用离断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Anderson-Hynes Pyelopasty),术后随访6mon-3a效果良好。结论:UPJO的主要病因是: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高位输尿管开口、迷走血管压迫以及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瓣膜和息肉。B超和IVU是主要的诊断和定期复查的首选检查手段,手术首选离断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PelviuretericJunc-tionObstruction-PUJO)是小儿肾积水的常见原因。事实上,胎儿肾集合管系统扩张中的绝大多数(可高达80%)源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先天性肾积水可经产前B超检出,有些患儿在出生后很长时间才出现症状。1发病率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UPJO)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3a来 2 6例(UPJO)引起的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本组病例中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2 2例、高位输尿管开口 3例、迷走血管压迫 1例 ,均采用离断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 (Anderson -HynesPyelopasty) ,术后随访 6mon~3a效果良好。结论 :UPJO的主要病因是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高位输尿管开口、迷走血管压迫以及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瓣膜和息肉。B超和IVU是主要的诊断和定期复查的首选检查手段 ,手术首选离断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  相似文献   

4.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高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PUJ)梗阻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 4 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B超 ,静脉肾盂造影 (IVP) ,CT ,核磁共振 (MR)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的B超均显示肾积水 ,对其静脉肾盂造影的诊断率为 6 9.6 %。结论 :B超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IVP是确诊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PUJ)梗阻的认识及病因诊断。方法 复习 12例PUJ梗阻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 ,分析其影像表现与病因。结果 先天性狭窄 5例 ,炎性狭窄 2例 ,息肉 1例 ,纤维束带 1例 ,输尿管高挂 1例 ,输尿管瓣膜 1例 ,迷走血管 1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结论 X线尿路造影及MRU对PUJ梗阻的诊断最有效 ,可以作出部分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及螺旋CT对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0例经手术证实、临床、影像资料完整的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病例,对其不同的影像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例均作了B超、IVP检查,5例同时作螺旋CT检查。B超、螺旋CT检查均显示不同程度肾盂积水,而输尿管无扩张,肾皮质不同程度变薄。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可见梗阻端形态及输尿管腔外迷走血管和纤维束带影各1例。IVP检查7例显示肾脏不同程度肾盂积水,输尿管无扩张,输尿管内侧成角移位,梗阻端形态显示清晰,其中1例迷走血管、1例纤维束带压迫显示梗阻端呈螺旋状或横贯样充盈缺损,形态具有特征性;3例未见显影。结论:B超是诊断先天性UPJO的筛选手段;IVP既可了解梗阻端形态及肾脏功能状况,是诊断先天性UPJO的重要手段;螺旋CT既可显示梗阻端形态、输尿管壁及腔内外情况及肾脏功能状况,是先天性UP-JO的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致肾积水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对63例小儿重度肾积水采用B超与CT泌尿系重建(CTU)或静脉尿路造影(IVP)相结合诊断,采用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总结其效果。结果所有病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诊断正确,手术经过顺利,其中61例术后恢复好,2例术后不通,2次行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术后恢复良好。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2年,无尿频、血尿、腹胀、腹部包块等症状体征消失,尿常规正常,临床治愈;B超示扩张的肾较术前缩小,肾实质厚度增加,杯口形态改善,其中20例输尿管显示良好。结论 B超和CTU相结合是诊断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致肾积水的有效方法,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1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真 《广西医学》2006,28(11):1812-1813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retero pelvic jurction,UPJ)梗阻性疾病是泌尿系常见病,引起UPJ梗阻病因复杂多样,多数发病前临床表现不明显,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难度.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不断创新和检查项目的普及,运用B超、X线造影、CT等综合性诊断分析,该疾病术前定性诊断有所明显提高.现将我院自1998年7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经影像学诊断和手术病理证实17例UPJ梗阻性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该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PUJO)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PUJO2 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B超检查 2 5例 ,确诊 1 7例。IVU检查 2 0例 ,直接显示PUJO 9例。肾盂逆行或肾盂穿刺电视监测下动态造影 1 6例 ,均获确诊。 2 5例均行手术治疗 ,以Anderson -Hynes(AH)术式为主 (1 4 / 2 5) ,全部治愈出院。术后 3个月~ 1年随访1 8例 ,远期疗效好。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PUJO的重要方法。一经确诊 ,均需手术治疗 ,倾向于AH术式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 Anderson Hynes 肾盂成形术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疗效。方法 采用 Anderson Hynes 肾盂成形术治疗25 例病人的30 个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并随访观察。结果 随访3 ~32 个月,25 例中24 例(29 个肾脏) 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肾盂、肾盏扩大程度明显减轻,吻合口通畅,无并发症发生。1 例因术后吻合口狭窄而行输尿管肾盏吻合术。结论  Anderson Hynes 肾盂成形术是治疗有中、重度肾盂积水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总结19562005年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376例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患儿年龄3个月~15岁,男1169例,女207例;左侧894例,右侧309例,双侧173例。早期行Y-V成形术97例,1965年以后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Anderson-Hynes术式)1279例。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一次手术成功率达98.5%(1355/1376)。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绝大部分小儿肾积水是因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所致(占94.3%),其他还有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瓣膜、息肉、高位输尿管口、迷走血管或副血管压迫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论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以男孩多见,部位以左侧多见。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是造成小儿肾积水的首要病因。有明显梗阻症状、肾盂进行性扩张或肾功能损害进行性加重者需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  相似文献   

12.
余立涛  石明 《四川医学》2002,23(9):923-923
患者 ,男 ,6 0岁。因反复间歇性全程无痛肉眼血尿10 +年入院。查体 :心肺阴性 ,腹部平软 ,未扪及包块 ,双肾区无叩痛 ,双输尿管走行无压痛。静脉肾盂造影 :右肾、输尿管显影清晰 ,左肾、输尿管 12 0分钟未显影。左侧逆行肾盂造影 :左肾重度积水 ,肾盂较肾盏为明显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左肾盂内一处充盈缺损约3cm× 3cm。CT:左肾积水 ,左肾盂内占位性病变。膀胱镜检未见明显异常。尿液脱落细胞检查 1次阴性。根据以上特点 ,临床诊断左肾盂癌 ,左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左肾重度积水。于 2 0 0 0年 11月 2 4日在双持硬麻下行左肾输尿管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PUJO)的病因分析、X线、CT表现,提高影像检查对先天性PUJO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采用排泄性静脉尿路造影(IVU)、CT检查及其他相关检查诊断PUJO11例。结果:11例均能够显示梗阻的连接部形态特征及尿路积水情况,经手术治疗后病理确认。结论:尿路造影结合CT扫描是诊断PUJO常用且有效的手段,对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输尿管肾盂连接部梗阻的手术方式以提高诊治效果。方法:对101例输尿管肾盂连接部梗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切除48例,Anderson-Hynes成形术16例,成功率93.75%。肾盂输尿管吻合术22例,成功率90.91%。肾盂输尿管Y-V成形术3例,成功率100%《粘连松解术6例,成功率100%〈纵切横缝术3例,成功率100%,肾盂切开取石2例,成功率100%,肾盂造瘘术1例。总治愈率92.45%。结论:针对不同病因及肾盂,输尿管肾盂连接部形态改变采用相应术式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1年收治的UPJO25例的临床资料,IVU检查20例,直接显示UPJO9例。肾盂逆行或肾盂穿刺电视监测下动态造影共16例,均获确诊,25例均行手术治疗,以Anderson-Hynes术式为主(14/25)。结果:全部治愈出院,术后3个月-1年随访18例,远期疗效,结论:UPJO进展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往往因并发肾积水而就诊,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方法,一经确诊,均需手术治疗,倾向于Anderson-Hynes术式为首选。  相似文献   

16.
收治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20例,其中10例采用离断性Foley-Y-V成形术,2例连接部Y-V成形术,2例连接部异位血管及纤维带压压迫松解性,6例连接部梗阻 积水严重合并感染行肾切除术。对14例均进行了术后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是引起肾积水的常见病因,解决梗阻手术治疗为手选,肾盂成型术是其重要手术方式之一,1995年10月~2003年5月本院共行该手术6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莉  鞠丽娟  王静 《新疆医学》2011,41(12):73-75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PUJO)是小儿肾盂积水的常见原因之一,也是小儿较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畸形,男性多于女性,左侧多于右侧,双侧占10%。发病率1/600—1/8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侧肾盂积水的发病原因、早期诊断依据与及时的治疗方法:方法9例患儿行双侧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结果9例患儿中7例患儿双侧未同时发病行二次手术治疗,给患儿造成痛苦。术后1个月~1年内随访,双侧吻合口通畅,肾功能有明显改善,未见尿路感染。结论双侧肾盂积水发病率低,不同时发病占多数,故术前对双侧肾脏功能及形态的了解显得尤其重要,单侧肾盂积水术后应定期随访双肾形态及功能,术中不盲目切除患肾。  相似文献   

20.
<正>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为原发性肾积水最常见原因。由于电子显微镜、组织化学及同位素肾图等应用于诊断,加深了对本病的认识,提高了疗效,今复习文献,加以讨论。对病因学的一些新认识原发性肾积水的致病原因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最多、可占50%左右,在儿童尤其如此。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