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春节的故事     
<正>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春节是怎么来的?与年节相关的又有哪些传说?恐怕多数人不太了解。古时候,称春节为"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即新一年第一个早晨。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春节的日期有着不同的规定。自殷商起,计月亮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年的开始从正月朔日子夜算起,称"元旦"或"元日"。到汉代,人们把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南  相似文献   

2.
正立春与雨水2月4日为立春。从立春起进入春天,万物开始复苏。此刻"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跃跃欲试的小草,正等待着"春风吹又生"。人们按旧历习俗开始"迎春",我国台湾还将立春这一天定为"农民节"。农谚谓: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各地农事活动由此开始,这时人们也走出门户踏青寻春,体会那最细微的最神妙的春意。立春后的2月19日为雨水节气,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先秦史籍《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  相似文献   

3.
<正>立春,在"春节"前后,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或5日,立春意味着春天序幕的拉开,万物复苏的春季自此开始了。此时在气象上虽仍属冬季,但一年中最寒冷的隆冬已过,气温开始渐渐回升,土壤开始从下层解冻,冻土层深度变浅。随着立春的到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天气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也趋于上升和增多。人们按旧历习俗开始"迎春",打春牛、喝春酒、吃春卷,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4.
二月之物候     
正公历二月的节气有立春与雨水,立春之日东风解冻,鱼陟负冰;雨水之日獭祭鱼,草木萌动。二月上旬立春节气,冰河解冻,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生机四起。从此,天气逐渐转暖,雨水也开始多起来。风,不再刺骨的严寒。但寒气却尚未褪尽,所以仍会给人以春寒料峭之感。由于在天文历法上通常以自"冬至"之日起的第45或46天作为"立春"之日固定不变,由此便产生了民间流行的"春搭(打)五九尾"或"春搭(打)六九头"的节气谚语。  相似文献   

5.
<正>"上火"又称"热气",属于中医热证范畴。"上火"人群经常会出现咽喉肿痛、耳鸣、目赤、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嘴唇干裂、皮肤瘙痒、流鼻血、便秘、尿赤、心烦意乱、盗汗、头晕等表现。中医认为只要人体阴阳失衡,一年四季都可以"上火",尤其是在春季,则更容易"上火"。从节气意义上讲,春季的开始在立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根据北京市60年气象资料看王冰注释运气计算模式的谬误.方法 将北京市60年气象资料按节气统计均值,在计算24节气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水汽压、日平均风速和日总降水量平均值的基础上,分别就"初运始于立春"(始于立春)和"初运始于大寒"(始于大寒)2种运气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始于立春运气模式初之气的平均气温高于始于大寒运气模式(P<0.01);二之气始于立春运气模式的平均气温、平均水汽压高于始于大寒运气模式(P<0.05);三之气始于立春运气模式的平均水汽压、平均降水量高于始于大寒运气模式;四之气始于立春运气模式的平均水汽压、平均降水量低于始于大寒运气模式(P<0.05);五之气始于立春运气模式的平均气温、平均水汽压1日月显低于始于大寒运气模式(P<0.01);终之气始于立春运气模式的平均气温明显低于始于大寒运气模式,平均风速明显高于始于大寒运气模式(P<0.05);其他各气象资料2种运气模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北京市60年气象资料印证了"初运始于立春"与北京地区的气候实际相吻合,说明王冰提出的每年运气始于大寒节气纯属谬误.从而为今后研究中医运气学说提供了正确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7.
晓京 《开卷有益》2014,(4):61-61
<正>清明4月5日为"清明"节气,俗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之说。这时天气逐渐转暖,草木萌发,杏桃开花,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自立春之后体内阴气已经很微弱,而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中医理论强调"天人相应",这个相应的器官即是我们的肝  相似文献   

8.
靳丽 《开卷有益》2023,(11):46-47
<正>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建始也,是建立、开始的意思;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获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是季节类节气。立冬,其气候、风雨、湿度、气温等,此时处于转折点上,是由秋季向冬季的转变。一、立冬三候立冬分为三候:1.初候,水始冰。立冬之日,水始冰,冰寒于水,所以是水与冰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南凯 《开卷有益》2010,(2):64-64
2月4日为立春、19日为雨水两个节气。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俗称“打春”,标志春季的开始。春季养生,首先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木有生发的特性,肝恶抑郁而喜调达,主疏泄,  相似文献   

10.
《开卷有益》2024,(3):58-59
<正>一、节气由来春分,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3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在天文学,春分这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  相似文献   

11.
温玉 《开卷有益》2024,(2):40-41
<正>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节气前后,万物萌动,春天即将到来。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天气也逐渐回暖。《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此时气候主要特点为雨水增多,气温仍有起伏,寒潮较多。一、雨水三候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相似文献   

12.
气候与医学的关系相当紧密,前人在医疗实践中摸索到很多丰富的经验,在医疗上很强调气候的重要性。如:《素问·离合真邪论》说:“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改正,绝人长命。”《素问·五常政大论》又说:“必先岁气,无伐天和。”都说明了治病必须注意季节气候。古人把一年气候的变化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一季为三个月,一个月有两个节气,即立春至大寒24个节气,又将24个节气分为六步;大寒、立春、雨水、惊蛰、为第一步  相似文献   

13.
雨水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时节,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那么此时节的气候变化特点是什么?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养生保健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14.
<正>白露是典型的秋天节气,天气渐凉,空气中水蒸气夜晚在草木凝成白色露珠,谚语"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便是说白露时白天黑夜温差大。起居:添衣莫过厚白露节气是气候转凉开始,此时夜间及早晚气温低,正午仍很热,为秋天温差最大时。古语说"白露身勿露",告诫人们白露时节气温转凉不能袒胸露体,尤其一早一晚要  相似文献   

15.
杨峰 《肝博士》2013,(1):31-32
春为四时之首,从立春之日起,历经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自早春开始,阳气升发,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自然界充满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人是自然之子,与春之阳气相应,机体代谢旺盛,故历代养生学家提出"春宜养阳"。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肝属木,应春天阳气升发之令,似杨柳般喜条  相似文献   

16.
<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春属木,木生于水,故立春之后继之雨水。"雨水节气,天气过程发生显著变化,冷空气影响前后,气温变化幅度加大,冷暖气团交汇时,会出现连阴雨天气。因此,这个时节的养生重点是"调养脾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节气受寒大鼠体温的变化,探索发热的中医机制。方法分别在大雪、冬至、小寒节气给大鼠冰块受寒,连续观测肛温。结果冬至节气受寒的大鼠到立春节气出现体温升高(P0.01)。结论冬至受寒是发热的中医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天门地户"是运气学说的一大理论难题,目前以春分秋分说、冬至夏至说为主要观点,但其中也存在理论缺陷。天文历法是运气学说的说理工具,中国古代天文坐标系和节气的对应是固定的,且不同的天文坐标系与节气的对应关系不同,不可混淆。天门地户所采用的是黄道坐标系,运气理论形成时期的天文历法明确显示,天门地户对应的是立春、立秋两个节气,这对运气学说的学习及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一团。"今年的大寒节气是1月20日,是24个节气中的最后一个,与立春相接。大寒的这个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时间,也是心肾阳气容易不足的时候。阳气对于人体生命活动非常重要,而寒冷的天气特别容易伤阳气,因此大寒时节应注重养阳暖心,促进血液循环。在饮食上要多吃温散风寒的食物,口味可以加重一些,如生姜、大葱、花椒、桂皮、羊肉等。羊肉加当归、山药、胡萝卜一起煮,以大葱和生姜调味,每周无妨吃1次。此  相似文献   

20.
<正>夏至过后,就是小暑、大暑节气,气温逐日升高,天气以闷热多雨为主。从中医学上讲,也是人体阳气最盛而阴气滋生、阴阳交替的时节。从这个节气开始,人们会长时间使用空调。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陈强提示说,进入小暑、大暑这两个节气,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空调病。什么是空调病有人说,自己有"空调病",其实误解了这个"病"。"空调病"并不是指自己对空调吃不消,会让身体产生病状反应,而是指过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