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颉敏琴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7,(3)
麻黄细辛附子汤新用颉敏琴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741000)中图分类号R289.3481头痛张某,女,40岁,1989年4月20日初诊。患者右颞侧头痛两年,加重一月,痛甚时头痛如裂,痛彻脑髓,得温向暖稍舒,感寒受风易发作或加重,常于夜晚发作,影响睡眠。... 相似文献
2.
3.
麻黄附子细辛汤乃治少阴太阳两感的处方,其方温散兼施,表里同治。笔者根据本方所主乃少阴肾阳素虚,复感寒邪致病的特点,移治杂症,常常取得显著疗效。现举几则以就正于同道。1偏头痛(三叉神经痛)患者,女,42岁。2003年6月18日初诊。患者自诉1周前因受凉突发头部左侧疼痛伴面部肌肉抽搐,经市人民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给予西药治疗后面肌抽搐稍止,但头痛仍存,且剧烈时有如烧灼感,晨起恶心,面浮口淡,胃纳欠佳,舌淡苔少,脉沉细。此乃肾阳亏耗,浊邪上逆,与风寒之邪相搏,蒙络蔽窍所致,治以温阳散寒,降逆通络。处方:生麻黄、吴茱萸、川芎、细辛… 相似文献
4.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新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治疗少阴肾阳素虚,复感寒邪之证。是方温散兼施,表里同治。笔取其方旨,宗其方义辨证用于治疗各科临床杂证,每获良效。兹撮取数案,以示同道。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总结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应用近况,总结其在内、外、妇、儿、五官科等的应用,揭示麻黄细辛附子汤临床主治范围及运用规律,进一步指导该方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总结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应用近况,总结其在内、外、妇、儿、五官科等的应用,揭示麻黄细辛附子汤临床主治范围及运用规律,进一步指导该方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8.
麻黄附子细辛汤见于仲景《伤寒论·少阴篇》第301条,曰: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本方由麻黄、附子、细辛组成,主治少阴本虚,外感寒邪所引起的太少两感证.笔者跟随导师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多种疾病,取得满意效果,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麻黄附子细辛汤运用当以"阳虚寒滞"见畏寒形冷、舌淡或胖、苔白润、脉迟缓为辨证要点。针对麻黄附子细辛汤的运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开维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0,22(2):46-47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用以治疗“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的感寒证。笔者在临床上将其广泛应用于阳虚感冒、慢性鼻窦炎、痛痹、脱疽等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1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虚中挟实为多见,临床症状中风、湿、热三者交杂并存。治疗中宜补虚泻实,泻实即疏风、除湿、清热。姜春华老中医临床经验:“温阳益气药有兴奋中枢神经和调整内分泌的功能,保护和促进免疫机能的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清热解毒药能抑菌、抗病毒,并有抑制变态反应作用。温阳益气药与清热解毒药配伍,对于慢性炎症等往往取得显著疗效。”临床上用本方麻黄、细辛疏风通窍,附片温阳补虚,配银花、菊花清热解毒之品,加白芷、皂刺除湿开窍,治之往往可获佳效。 相似文献
11.
吴家骏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3,(1)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並治》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组成: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 相似文献
12.
麻黄细辛附子汤源于《伤寒论》,是仲景治疗少阴病兼有表证的代表方。笔者以此方加减治疗感冒、病窦综合征、急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等不同的疾病,都收到了异病同治的较好疗效。说明了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赵光训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1):95-96
通过对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运用,结合<内经>及中医中药现代研究成果,揭示此方确凿之疗效.太阳少阴一水一火之表里关系;两感于寒,施治常表里兼顾;兼顾者,温经解表也.方选麻黄附子细辛汤;上工治其萌芽,防微杜渐为医工之本;了彻方意,临证自可活泼圆通;学古而不忘今,握新信息而充视野. 相似文献
14.
麻黄细辛附子汤功用助阳解表,仲景主要用于治疗太少两感证。认为主要作用是温经散寒、除痹止痛。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病,但究其病机总属阳气虚损,寒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脉络受阻,不通则痛。从中医机理、现代药理、临床运用等多方面对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风湿病进行了探讨,为运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风湿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麻黄附子细辛汤首见于汉·张仲景《伤寒论》主治少阴病,“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笔者运用该方加味治疗以里寒为特征的多种内伤杂病,均取得良好疗效.兹择验案3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12)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是述少阴病寒化兼表的证治。麻黄附子细辛汤药仅三味,但立法鲜明,功在扶阳散寒,是主治太阳少阴两感证的有效方剂,后世医家对本方运用多有发挥。笔者临证宗"六经-病机-方证"的辨证方法,选用经方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方治疗多种病症,疗效确凿。与小青龙汤合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与真武汤合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与苓桂术甘汤合方治疗眩晕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王国华老中医临证擅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强调使用时应把握"表里同病而里虚未甚、阳虚外寒"的病机关键。本文从其方证特点、辨证要点、用法用量、随症配伍及现代药理、功效等方面进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8.
19.
20.
麻黄附子细辛汤功用助阳解表 ,仲景主要用于治疗“太少两感证”。认为主要作用是温经通阳 ,不但温阳散寒 ,而且温经除痹止痛 ,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痛证 ,但究其病机总属肾阳虚衰 ,机体失于温煦 ,寒邪束于肌表 ,卫阳不得布达 ,气血运行不畅 ,脉络受阻所致之疼痛诸证。从中医机理、现代药理、临床运用等多方面对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痛证进行了探讨 ,为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痛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