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苯甲酸雌二醇对辐射诱导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苯甲酸雌二醇对γ射线诱导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探讨其抗放射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单纯照射组和用药照射组3组,每组各15只.单纯照射组小鼠用γ射线照射4.0 Gy;用药照射组干照射前10 d每只小鼠肌内注射0.1 mg苯甲酸雌二醇,同时用γ射线照射4.0 Gy;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采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骨髓造血细胞DNA裂解片段,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小鼠照射后4 h、8 h、12 h骨髓造血细胞凋亡、Fas和Bcl-2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γ射线照后8 h.骨髓造血细胞DNA裂解片段增加,出现了典型DNA"梯状"条带,而用药照射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未见明显"梯状"条带.照射后4 h、8 h、12 h,用药照射组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干单纯照射组(P<0.01);Fas表达较正常对照组略有增加,并未出现单纯照射组所呈现典型的高峰期,与单纯照射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Bcl-2表达不降反而升高,与单纯照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苯甲酸雌二醇可能是通过下调Fas和上调Bcl-2的表达抑制了γ射线诱导的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γ射线照射后小鼠脾赃淋巴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与Fas(CD95)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PI染色、双荧光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织化学的ABC方法研究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凋亡及CD95表达的规律。结果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对不同剂量照射的凋亡敏感性有显著性差异,4Gy照射后凋亡率最高(在2~6Gy之间观察),淋巴细胞表面Fas的表达随照射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而改变。结论 B细胞较T细胞具有更高的辐射凋亡敏感性;脾脏淋巴细胞在辐射后表现出明显的Fas介导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 Fas、Bcl- 2在 γ射线体外诱发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鼠骨髓细胞中表达情况 ,以探讨辐射致癌的机制。方法 :采用 4次 1.75 Gyγ射线全身照射 BAL B/ c小鼠诱发白血病模型 ,通过流式细胞仪对照射后白血病组、未癌变组及对照组小鼠骨髓细胞中 Fas、Bcl- 2的表达进行检测 ;应用抗 Fas抗体诱导细胞凋亡 ,进一步观察 Fas、Bcl- 2的表达对骨髓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 :白血病小鼠骨髓细胞 Fas表达较未癌变组及对照组明显下降 (P<0 .0 1) ,而 Bcl- 2的表达明显增强 (P<0 .0 1) ;白血病小鼠骨髓细胞明显耐受抗 Fas抗体诱导的细胞凋亡。 结论 :Fas低表达、Bcl- 2高表达导致了细胞凋亡受到抑制 ,这可能是辐射引起小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辐射对培养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及凋亡率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法。结果 经8.oGy射线照射后1h,骨髓基质细胞VEGF mRNA水平即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12h达到高峰,24h恢复至正常水平;照射后不同时间,骨髓基质细胞凋亡率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 8.oGy^60Co—γ射线照射后骨髓基质细胞中VEGF mRNA表达增强,这可能与骨髓基质纫胞的辐射抵抗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外感染减毒麻疹病毒(MV)对子宫内膜腺癌细胞(JEC)的凋亡诱导作用及相关机理。方法:MTT比色法动态监测MV感染对JEC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MV感染后JEC细胞的Fas、FasL及TGF-β表达,分析凋亡机制。结果:MV感染6 d内,促进细胞的生长;感染6 d后,抑制细胞的生长,最终造成细胞死亡。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各感染浓度组JEC细胞的凋亡率比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或P〈0.01),随感染时间的延长,细胞的凋亡率呈上升的趋势,感染12 d时,凋亡率与感染浓度呈正相关(r=0.77),且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特征性DNA"Ladder"凋亡条带;此时,感染细胞内Fas及TGF-β的表达增强(P〈0.01),而FasL始终未表达。结论:MV感染能够抑制JEC细胞增值,并诱导其凋亡,JEC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Fas、TGF-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辐射对培养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及凋亡率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法.结果经8.0 Gy射线照射后1 h,骨髓基质细胞VEGF mRNA水平即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12 h达到高峰,24 h恢复至正常水平;照射后不同时间,骨髓基质细胞凋亡率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8.0Gy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Krüppel样因子4(Krüppel-like factor 4,KLF4)对热应激所致Raw264.7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1-KLF4真核表达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建立KLF4过表达Raw264.7巨噬细胞株,用免疫印迹法检测KLF4的过表达,采用热应激(42 ℃)处理稳定表达小鼠KLF4基因的Raw264.7巨噬细胞1 h,37 ℃恢复12 h,采用流式细胞术、Hoechest33258染色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获得了KLF4过表达的Raw264.7细胞株,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转空载体组和KLF4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百分率较热应激前均升高,但与转空载体组相比较KLF4过表达组升高更明显;荧光染色可见细胞出现核固缩、凋亡小体等凋亡形态学改变;KLF4过表达细胞琼脂糖凝胶电泳能检测到明显的DNA"梯状条带".结论:KLF4可以促进热应激所致Raw264.7巨噬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因子4的辐射防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岚  朱柏贵  田琼  张少章  张发科 《医学争鸣》2003,24(16):1444-1447
目的:研究血小板因子4(PF4)对全身照射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小鼠随机分为4组,第二部分分为3组,小鼠总数为70只.照射组和PF4保护组接受7.5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观察小鼠30d存活率和存活天数.用自动细胞计数仪计数外周血细胞.测定骨髓单个核细胞数和CFU-GM的形成能力.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骨髓细胞内DNA的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测定小鼠的体、脾脏和胸腺的质量.结果:PF4能够增加照射小鼠的生存率.增加骨髓细胞内.DNA的含量及骨髓单个核细胞数,提高CFU-GM的形成能力,降低造血细胞的增殖指数,增加照射小鼠的脾体比和胸体比.结论:PF4在小鼠全身照射前使用能够减少骨髓和淋巴组织的辐射损伤.可作为辐射防护剂.  相似文献   

9.
以流式细胞仪 (FCM)分析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及细胞形态学改变为指标 ,研究单核细胞增多型李氏忒菌 (LM)感染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发现 ,LM能诱导小鼠胸腺细胞产生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 ;FCM分析显示特征性的凋亡峰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显示胸腺细胞出现典型的DNA“梯状带” ;胸腺细胞凋亡于LM(5× 10 5CFU)感染后 8h出现 ,48h达高峰 ;胸腺萎缩于LM感染后 16h出现 ,48h达最低水平 ;胸腺细胞凋亡百分率随LM感染剂量增加而增高。提示 ,LM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细胞内Ca2+变化在砷剂诱导胰腺癌细胞株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细胞内游离Ca^2 在As2O3诱导的胰腺癌细胞株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Fas,Fas配体(FasL)的变化和意义。方法:2μmol/L的As2O3与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共同孵育后,H-E染色、光镜观察,抽提细胞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特征; 用Fura-2荧光负荷技术测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Ca^2 ]i),流式细胞仪检测Fas,FasL的表达情况。结果:2μmol/LAsO3作用于胰腺癌细胞48h后,胰腺癌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特性改变,且凋亡过程中[Ca^2 ]i明显升高,Fas,FasL表达呈先升后降,结论:As2O3在诱导胰腺细胞凋亡过程中,肿瘤细胞凋亡与[Ca^2 ]i升高和Fas、FasL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补肾泻肝方对辐射小鼠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补肾泻肝方(Bu Shen Xie Gan Fang,简称补泻方、BXF)改善辐射所致小鼠造血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在急性辐射损伤模型上,观察BXF对辐射小鼠外周血象、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用TUNEL法检测补泻方对辐射诱导的小鼠造血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补泻方能显提高辐照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提高受照小鼠30d存活率;显增加7.5Gy受照小鼠骨髓造血祖细胞产量、内源性脾结节数量、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脏器指数。小鼠造血细胞接受4Gy照射,于照后2h就可检测到显的细胞凋亡,于照后6-12h达高峰。补泻方能明显减少接受2-4Gy照射6h后辐射诱导的造血细胞凋亡。结论:补泻方改善辐射所致小鼠造血系统抑制的作用机制是与其显减少辐射所致的造血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光气对肺水肿小鼠肺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将32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6只)和染毒组(16只)2组。正常对照组小鼠以空气为对照,染毒组小鼠给予11.9mg/L剂量的光气,时间为5min。染毒后4h,取小鼠分离、培养肺Ⅱ型细胞用于电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取小鼠肺脏进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染色检测肺组织凋亡。结果 光气染毒肺水肿小鼠电镜下原代肺Ⅱ型细胞出现凋亡小体;流式细胞术显示肺Ⅱ型细胞凋亡率(40.26±7.74)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58±1.01,P<0.001);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DNA梯状改变";TUNEL染色检测到肺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结论 光气染毒可造成肺水肿小鼠肺脏细胞发生凋亡,提示光气造成小鼠肺水肿的发生机制存在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γ射线照射对Slug敲除C57BL/6小鼠肠粘膜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Slug敲除C57BL/6小鼠和非Slug敲除C57BL/6小鼠各12只,以8Gy 60Coγ射线全身一次性照射制作动物模型,分别在照射后第1、3、8天处死小鼠,取小肠组织4%多聚甲醛液固定作病理学检查;取非Slug基因敲除小鼠和Slug基因敲除小鼠各24只,予以8Gy 60Coγ射线全身一次性照射,分别在照射后第2、4和24 h处死,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道细胞PUMA表达,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8Gy 60Coγ射线照射后,Slug基因敲除小鼠死亡率91.67%,明显高于非基因敲除小鼠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Slug敲除小鼠肠道细胞凋亡指数、PUMA阳性表达细胞数以及肠道损伤的严重程度均明显高于非敲除组。结论:Slug基因敲除加重γ射线引起的放射性肠道损伤。  相似文献   

14.
用形态学,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观察了γ射线诱导HL-60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改变的关系。结果:γ射线照后6h,细胞开始出现G2期阻滞,12h阻滞达高峰,细胞凋亡比例随作用时间和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凋亡特有的梯状图谱分别在1,5,10,Gy照后72,24,12h出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 X 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脾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Annexin-V和PI双染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在照射后不同时间的细胞凋亡变化。结果:2 Gy X 射线全身照射与假照射组比较,小鼠脾细胞 凋亡百分率在照射后24 h明显升高(P< 0.05),腹腔巨噬细胞凋亡百分率从照射后4 h开 始明显升高(P< 0.05,P< 0.01),持续到48 h(P< 0.001);0.075 Gy X 射 线全身照射与假照射组比较,小鼠脾细胞凋亡百分率在照射后24 h明显降低(P< 0.05), 腹腔巨噬细胞凋亡百分率从照射后2 h开始至照射后16 h均有显著降低(P< 0.05)。 结论:较高剂量辐射促进小鼠脾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凋亡,而低剂量辐射对小鼠脾细胞和腹腔巨噬细 胞凋亡没有促进作用,并且能降低免疫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Fas转导大肠癌细胞诱导其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Fas转导大肠癌细胞株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效应,可望为进一步研究大肠癌的Fas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流式细胞术(FCM)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捡测Fas转导大肠癌细胞调亡效应。实验分四组:a.LoVo细胞组b.LoVo细胞 Fas抗体组c.LOVo转导细胞组dLoVo转导细胞 Fas抗体组。结果:Fas转导大肠癌细胞株 Fas抗体组(d)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a,b,c组。结论:Fas表达细胞株在Fas抗体作用下能够有效启动Fas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用形态学、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观察了γ射线诱导HL60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改变的关系。结果:γ射线照后6h,细胞开始出现G2期阻滞,12h阻滞达高峰;细胞凋亡比例随作用时间和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凋亡特有的梯状图谱分别在1、5、10Gy照后72、24、12h出现。提示: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与从辐射引起的G2期阻滞的退出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低剂量γ射线预照射对大剂量环磷酰胺化疗所致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及遗传物质损伤的影响。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5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荷瘤对照组(假照组)、荷瘤低剂量照射组(LDR组)、荷瘤环磷酰胺化疗组(CTX组)和荷瘤低剂量照射联合化疗组(LDR+CTX组)。小鼠常规饲养7 d后于左腹股沟皮下各接种S180肉瘤细胞(空白对照组除外),接种后第8、11天LDR组和LDR+CTX组小鼠给予75 mGyγ射线全身照射,照射30 h后分别给予CTX组和LDR+CTX组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0 mg,第13天处死所有小鼠,分别取血,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情况;采用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MNF)检测遗传物质损伤情况。结果环磷酰胺化疗后DNA损伤程度较空白对照及假照组均显著增加;环磷酰胺化疗前给予75 mGyγ射线照射则可显著降低大剂量环磷酰胺化疗所致的DNA损伤。大剂量环磷酰胺化疗后小鼠骨髓MNF较空白对照组及单纯荷瘤组有显著增加(t=3.63-5.46,P〈0.05);环磷酰胺化疗前给予75 mGyγ射线照射则可降低环磷酰胺所致微核率的增加,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环磷酰胺化疗可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化疗前给予75 mGyγ射线照射对DNA损伤可能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环磷酰胺有强大的致突变作用,可导致骨髓MNF显著增加,75 mGyγ射线预照射对大剂量环磷酰胺化疗的遗传学毒性未表现出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X线能否诱导胃癌细胞Fas表达及细胞凋亡变化 ,以了解胃癌中电离辐射、细胞凋亡及Fas表达之间的联系。方法 建立胃癌细胞系SGC - 790 1(低分化腺癌 )裸小鼠原位种植瘤模型 ;随机将 2 1只模型鼠分为未照射组和两个照射组 (每组 7只 ) ,对两个照射组行X线 (6MV ,2 0Gy)局部照射 ,分别于照射后 2 4、4 8h处死动物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及TUNEL法 ,分别检测未照射组及照射组胃癌细胞的Fas表达状态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1)照射后 2 4h胃癌组织的凋亡指数 (AI)及Fas表达标记指数 (LI)明显高于未照射组 (P <0 .0 1) ;(2 )照射后 4 8h胃癌组织的AI及LI与未照射组比较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3)AI、LI变化趋同 ,具有正相关性(P <0 .0 1)。结论 胃癌组织存在凋亡受抑现象 ,X线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及Fas表达上调 ;且X线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可能是X线诱导Fas表达上调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HSF1抑制热应激所致RAW264.7巨噬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热休克因子1(heat shock factor 1,HSF1)对热应激所致Raw2 6 4.7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热应激(4 2.5℃±0.5℃)处理稳定表达小鼠HSF1基因的Raw2 6 4.7巨噬细胞1h,3 7℃分别恢复6,9,1 2,2 4 h,采用流式细胞术,hoechst3 3 2 5 8染色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热应激后对照组(转空载体)细胞凋亡核百分率较热应激前明显升高,9 h达峰值(约为6 0%),此时荧光染色可见3 0%的细胞出现核固缩,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并于热应激后6,9,1 2 h均能检测到清晰的DNA梯状条带。与转空载体对照组相比,HSF1过表达能显著降低热应激所致凋亡及明显抑制DNA的断裂。结论:HSF1可以抑制热应激所致的Raw2 6 4.7巨噬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