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odocin是一种新发现的肾小球足细胞跨膜蛋白 ,定位于足突裂孔隔膜 (SD)插入足突膜的部位。Podocin属于stomatin蛋白家族 ,可能具有离子通道、信号转导功能 ,在足细胞形态形成和SD结构组织与功能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足细胞标记蛋白(podocalyxin)作为足突顶端质膜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足突顶膜区主要的带负电荷的唾液酸蛋白,参与维持足细胞的正常结构和滤过屏障。糖尿病肾病早期以肾脏肥大和肾小球高滤过为特征。在肾小球足细胞的检测中,podocalyxin作为最常用的标记蛋白之一,对监测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podocalyxin对糖尿病肾小球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足细胞裂孔隔膜结构的改变是导致肾小球疾病产生蛋白尿的主要原因 ,已陆续发现包括nephrin在内的与裂孔隔膜相关的多个蛋白分子 ,如ZO 1,CD2AP ,P cadherin ,podocin ,NEPH1,FAT及Filtrin等 ,它们的存在及相互作用对于保证裂孔隔膜的完整性和滤过功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这些蛋白分子的发现有利于进一步阐明蛋白尿的发病机制 ,同时也为临床监测蛋白尿进展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 (transient channel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6, TRPC6) 是肾脏足细 胞裂孔隔膜 (slit diaphragm, SD) 的重要组成蛋白之一, 与肌动蛋白、 足细胞表面蛋白以及其他裂孔隔膜 蛋白分子相互作用, 共同维持足细胞的正常功能。 TRPC6 过表达或过度活动导致细胞内钙超载而损伤足细 胞。 目前报道 TRPC6 基因致病突变可导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近来研究发现, TRPC6 与以蛋白尿为 主要表现的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但尚无特效靶向药物应用于临床。 文章主要对 TRPC6 基因突 变致足细胞病变的分子机制以及 TRPC6 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肾病综合征(NS)是因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而引起的一绀临床综合征。肾小球滤过屏障由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足细胞构成。多项研究表明,足细胞在肾小球滤过屏障中起关键作用,特别是足细胞相邻足突构成的裂隙膜(slitcliaphragm,SD)[1-4]。依据对激素治疗的反虚可将Ns分为激素敏感型(SSNS)和激素耐药型(SRNS)[5]。  相似文献   

6.
足细胞是构成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结构,当足细胞发生损伤时,可大量表达结蛋白(Desmin,是足细胞骨架中间丝蛋白的一种)而发生表型转化,因此Desmin可作为光镜下足细胞损伤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足细胞抗原与肾小球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小球足细胞的损伤及其相关蛋白的表达异常是蛋白尿形成的主要原因, 足细胞表面抗原在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类膜性肾病第一个足细胞抗原-中性内肽酶以及第一个裂孔隔膜组成分子Nephrin的发现开辟了足细胞研究的新纪元.随着足细胞抗原在肾小球疾病及蛋白尿产生机制中的深入研究, 将为临床进一步揭示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寻找特异有效的防治蛋白尿的新的分子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Nephrin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ephrin是肾小球裂孔膜上发现的第一个跨膜蛋白,在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完整性及其正常功能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情况下nephrin表达和功能异常,使肾滤过膜结构与屏障功能完整性破坏,参与糖尿病肾小球硬化和蛋白尿的产生。进一步深入研究nephrin结构、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等,有助于更好了解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并对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CD2相关蛋白(cD2AP)在肾脏不同细胞系中的表达分布,及其与足细胞裂孔隔膜分子nephrin和细胞骨架蛋白F-actin之间的联系.方法 以DMEM培养基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和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RPMI 1640培养基培养条件永生化小鼠足细胞系.以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足细胞内CD2AP和nephrin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焦方法观察CD2AP在HMC、HK-2、未分化及已分化足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CD2AP与nephtin在足细胞中的共存.直接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焦方法观察F-actin在足细胞的表达及其与CD2AP的共存.结果 CD2AP均匀分布于HK-2及未分化足细胞的核周及胞浆,而不表达于HMC细胞.在足细胞分化过程中,CD2AP的分布发生了变化,出现向周边聚集的现象.CD2AP与足细胞裂孔隔膜分子nephrin及细胞骨架蛋白F-actin在足细胞中存在共定位关系.结论 CD2AP表达于上皮来源的肾脏固有细胞.CD2AP在足细胞中的分布特点,提示CD2AP可能参与足细胞的分化过程,并与裂孔隔膜分子功能及细胞骨架凋节有关.  相似文献   

10.
大鼠肾小体发育中滤过屏障超微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小峰  郭敏 《解剖学杂志》2006,29(5):584-587
目的:探讨大鼠肾小体发育中滤过屏障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光镜、电镜技术,并结合体视学分析方法,对不同发育阶段大鼠滤过屏障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形态学观察和体视学测量。结果:在肾小体发育过程中,足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形状逐渐低平,内皮孔增多,足突及裂孔大量分化增多;足细胞下先出现电子密度较低的基膜,随后内皮细胞下才出现基膜,以后,二者融合形成一层电子密度较高的血管球基膜。结论:在大鼠肾小体的发育过程中,足细胞比内皮细胞先分泌基膜,然后二者融合形成血管球基膜。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肾小球nephrin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肾小球滤过屏障外层裂孔膜关键蛋白nephr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 方法: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测定血糖(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并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小球neph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糖尿病组(D组)BG、TC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组),肾小球nephrin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低于N组,UAER显著高于N组(均P<0.05)。 结论:持续糖脂代谢紊乱显著抑制糖尿病大鼠肾小球neph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破坏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完整性,增加UAER,这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小球滤过屏障超微结构改变与Alport综合征(AS)蛋白尿发生的关系。方法:AS患者35例,男24例,女11例,肾活检的年龄为1.17~24岁。根据尿蛋白结果将患者分为2组:无/间歇性蛋白尿组(13例)和持续性蛋白尿组(22例)。测量AS肾小球基底膜(GBM)变薄、增厚和致密层撕裂分层的长度,计算其各占GBM总长度的百分比;根据平均足突宽度(FPW)= π/4×(∑基底膜长度/∑足突个数)计算患者足突宽度。分析比较2组患者GBM变薄、增厚、致密层撕裂分层比例和平均FPW及其与AS蛋白尿的关系。结果:持续性蛋白尿组GBM增厚、致密层撕裂分层比例和平均FPW较无/间歇蛋白尿组高(均P<0.05)。平均FPW与GBM增厚、致密层撕裂分层及肾活检年龄均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AS患者GBM病变程度越重,足突融合越严重,蛋白尿越严重,提示AS基底膜异常有可能通过影响足突及裂孔膜的结构和功能导致蛋白尿发生。  相似文献   

13.
王灵均  郭敏  陈河 《解剖学报》2005,36(3):317-319
目的研究发育中小鼠血管球滤过膜的变化。方法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胚胎和新生小鼠血管球滤过膜的超微结构。结果在肾小体的发育过程中,足细胞形状明显变薄,足突数量逐渐增多,其形状逐渐窄小,足突间裂孔和裂孔膜出现;足细胞下、内皮细胞下先后出现基膜,而后两种基膜融合形成一层较厚的基膜。随着毛细血管袢的不断增生,在足细胞下方出现新合成的环状或袋状的基膜片段;内皮细胞形状也明显变薄。出现大量内皮孔。结论在小鼠肾小体的发育过程中,足细胞和内皮细胞逐渐分化成熟,基膜最早来源于足细胞。随后内皮也参与合成基膜,发育晚期基膜的合成和更新主要由足细胞来完成。  相似文献   

14.
足细胞损伤与肾小球疾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足细胞(podocyte),即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它附着于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的外侧,连同GBM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一起,构成肾小球血液滤过屏障。足细胞这一独特的解剖位置,使得其体内研究较为困难;又由于正常成年机体的肾脏足细胞是一种终末分化细胞,体外培养的原代细胞不能增殖,  相似文献   

15.
CD2相关蛋白(CD2 associated protein,CD2AP)是新近发现的足细胞裂孔隔膜(slit diaphragm,SD)分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D2AP在足细胞内与多种结构蛋白相互作用,参与了足细胞多种重要的生理过程,并在蛋白尿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CD2AP的分子结构及其在肾脏足细胞中的表达分布,深入探讨CD2AP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崔方强 《医学信息》2019,(22):21-23
足细胞是肾小球滤过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肾小球正常滤过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足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EMT)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蛋白尿产生及疾病进展的重要病理机制。减轻足细胞EMT已经成为慢性肾脏疾病防治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文主要就足细胞的生理特点、EMT病理过程及相关信号通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维生素E(Vitamin E,VE)对慢性染镉小鼠肾小体滤过屏障超微结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75只,体重28~32g,随机分3组:染镉组(CdCl 22mg/kg,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3个月)、VE+镉组(染镉同时给VE 10mg/kg/天,灌胃)、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透射电镜观察结合形态计量分析,研究经VE同时处理的慢性染镉小鼠肾小体滤过屏障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染镉组肾小体滤过屏障的三层结构受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皮增厚,血管系膜增生,血管球基膜增厚,基膜和内皮间有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细胞次级突起间裂孔缩小和裂孔膜变薄等(P<0.001)。而VE+镉组滤过屏障的三层结构的上述变化明显减轻,形态接近正常(P>0.05)。结论VE可防止慢性染镉对肾小体滤过屏障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肾小球足细胞中CD2相关蛋白(CD2AP)的表达,探讨其与足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原发性NS患者54例,10例同期肾肿瘤切除患者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肾活检后常规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肾组织行免疫荧光法CD2AP和肾小球上皮细胞蛋白-1(GLEPP1)双重标记,对肾小球CD2AP的表达进行定位;分别用real time 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CD2AP的表达,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nephrin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的结构变化,并定量测量足突密度.结果 (1)NS患者肾小球中CD2AP的表达及nephrin的表达下调,足细胞足突不同程度融合,足突密度降低.(2)病理表现为微小病变性肾病(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和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的NS患者CD2AP表达及nephrin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CD2AP与nephrin表达呈正相关,病理表现为MCD和FSGS的NS患者CD2AP表达与足突密度呈正相关.结论 本研究首次发现原发性NS患者肾小球足细胞中CD2AP的表达降低,且在MCD和FSGS中与足细胞病变程度相关,提示CD2AP低表达在足细胞病变为主的肾小球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CD2AP有利于诊断足细胞病变的早期检测,对CD2AP表达减低进行早期干预可能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肾小球足细胞中CD2相关蛋白(CD2AP)的表达,探讨其与足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NS患者54例,10例同期肾肿瘤切除患者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肾活检后常规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肾组织行免疫荧光法CD2AP和肾小球上皮细胞蛋白-1(GLEPP1)双重标记,对肾小球CD2AP的表达进行定位;分别用real time 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CD2AP的表达,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nephrin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的结构变化,并定量测量足突密度。结果 (1)NS患者肾小球中CD2AP的表达及nephrin的表达下调,足细胞足突不同程度融合,足突密度降低。(2)病理表现为微小病变性肾病(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和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的NS患者CD2AP表达及nephrin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CD2AP与nephrin表达呈正相关,病理表现为MCD和FSGS的NS患者CD2AP表达与足突密度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原发性NS患者肾小球足细胞中CD2AP的表达降低,且在MCD和FSGS中与足细胞病变程度相关,提示CD2AP低表达在足细胞病变为主的肾小球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CD2AP有利于诊断足细胞病变的早期检测,对CD2AP表达减低进行早期干预可能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20.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是自身抗体结合足细胞靶抗原后激活补体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和蛋白尿.近年研究已发现中性肽链内切酶、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醛糖还原酶、超氧化物歧化酶2、α烯醇化酶、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等足细胞靶抗原.抗PLA2R抗体和肾组织PLA2R抗原是诊断和治疗MN的新兴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