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医学很早以前就有了胎教思想,要求孕妇在饮食方面给予六味俱全、三根较平衡的饮食,特别是在孕妇的起居,环境对胎儿的影响方面有了较为详细的文字记载,给后人在卫生保健胎教方面留下了宝贵知识及珍贵史料。1饮食与胎教蒙医古代书籍对饮食与胎儿发有早有记载:"胎儿在宫腔内吸取母体食物精华而依次发育"'、'、';"宫中胎儿的心脏为思维之中心,与其母的血脉及思维紧密相连,故孕母想吃之物既便对其不利也要将少量该食物同其他食物混合食用,反之所生之婴相貌不俊也"门、刀;"孕八月时食用大麦粥及煮牛奶"(');"孕后不食恶味食品,不…  相似文献   

2.
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注意饮食的调养对于患者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以扶正而达邪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饮食护理历来被认为是治疗措施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一般要求饮食必须注意卫生,并定时,适量,软硬合适,冷热相宜。同时食物的色香味对于食欲影响甚大,因此,要讲究烹调技术,以促进患者食欲。二、饮食宜忌即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能选择食物。(一)根据病情选择食物1.不同性质的疾病,应选择不同属性的食物:由于疾病有阴、阳、寒、热、虚、实、表、里之分,食物有寒、热、温、凉之性,辛、甘、酸、苦、咸之味,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古代中国医学在治疗上关于饮食营养问题的认识是较为进步的.内经曾提出:"虚则补之,药以袪之,食以随之"的治疗原则,"食以随之"便是相当确切地指出在治疗上除了应用药物以外,饮食营养也是很需要的.古代医生葛洪、孙思邈、王焘在这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他们的著作中,有关用饮食治疗的方剂很多.我们从古代医学应用大量的动物性及植物性食物治病的记载(如神农本草经),以及在祖国医学中关于食物治病的著作来看,可以知道祖国医学在这项知识方面是很多的.据侯祥  相似文献   

4.
食物是人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人的生命活动依靠食物来维持。饮食调护在疾病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辨证施食,合理选择疾病有寒热虚实之分,阴阳表里之别;食物有寒热温凉之性,辛甘酸苦咸之味,疾病性质不同,对食物的性味要求不一,只有食物的性味与疾病的性...  相似文献   

5.
李杨  程伟 《江苏中医药》2018,50(3):73-75
隋唐时期饮食与医药在互相渗透、相互交融的关系中发展着。一方面,一些西域食物引入中原并被接受,这些食物不仅丰富了当时人们日常饮食结构,同时也扩充了医疗用药的种类,体现了中医药"博采群方"的特点。另一方面,隋唐时期的一些饮食习惯也体现了中医药学思想,例如食之味追求"均善五味"、食之时追求"因时而膳"、食之量注重"饮食有节"等,同样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也导致了当时社会常见疾病的发生,如脚气病、食物中毒等。这些都充分地体现了中国的医学体系发展与传统饮食文化的发展具有同源性,"食"与"医",互相参校、启发,相得益彰,历久弥深。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饮食对人类的健康及生存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食物包括酸性、碱性、精、粗、咸、淡、肥、瘦、软、硬之食物。饮食中对食物搭配得当,会使人身体健康,少得疾病,甚至延年益寿。否则会使身体受损,使疾病乘虚而入。  相似文献   

7.
"五味所禁"是《黄帝内经》里的重要饮食原则,皮肤作为人体的肌肤屏障,皮肤的病变是内在的反映,饮食偏嗜会对脏腑造成相应的病变;同时饮食不节也会引起内在病变,从而导致皮肤方面的病变。食物同药物一样,也具有辛、咸、苦、甘、酸五味,皮肤病患者的饮食禁忌要与食物的性味密切结合;同时,皮肤病患者饮食禁忌并不是绝对的禁止,《黄帝内经》中"无令多食"则是其具体体现,传统典籍中对饮食的禁忌也有待进一步考证,"谨和五味",禁忌有度,才可以"长有天命"。  相似文献   

8.
我们平时食用的鱼、肉、鸡、蛋、蔬菜、瓜果、酱、醋、茶、酒等普通食物本身都具有各自的性能,服用不当会影响疗效,甚至起反作用。《调疾饮食辨》一书中云:"病人饮食,藉以滋养胃气,宣行药力,故饮食得宜足为药饵之助,失宜则反与药饵为仇。"水肿、消化不良、泄泻者,忌食硬固、油煎、生冷等食物。服发汗药者,忌食用醋和生冷食物。  相似文献   

9.
忌口,就是指人们不能吃的东西,又称食忌,即饮食禁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忌口是指病人患病时在饮食方面的禁忌,又称病中忌口。广义的忌口除病中忌口外,还包括因年龄、体质、地区和季节的不同而忌服某些食物,也包括为避免某些病情复发而忌服某些"发物"。  相似文献   

10.
强星宇  梁振荣 《陕西中医》2004,25(2):189-190
1 饮食调摄 ,益脑益心 饮食调摄是根据中医理论指导人们合理摄食 ,促进健康 ,治疗疾病的养生方法。中国古代积累了许多有关饮食调摄的经验 ,记载有专门的医案 ,医著类多本著作。并认为食物与药物一样 ,具有寒热温凉、补泄滑涩、润燥升降等性质 ,因而根据人体状况取舍食物 ,是饮食调摄的基本原则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食性、食养、食节、食疗及饮食禁忌等。由于食物也有四气 ,五味 ,有毒无毒 ,归经等不同特点 ,故饮食可以益人也可害人 ,饮食物之性味与人本身所需相合则益人 ,否则相反。如《灵枢·五味篇》中就有禁忌的论述 :心属火 ,水克火 ,…  相似文献   

11.
正(1)饮食宜温补。在秋季,大家应该注意多食温性食物,也就是"秋宜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温性食物有:西红柿、鸡蛋、红薯、南瓜、荔枝、冬瓜、茄子、牛肉、羊肉、鸡肝等。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清淡食物,多喝温水。(2)平时宜清补。想要预防秋燥、养好心肺,除了上述的饮食外,平时还应该辅之以滋阴润肺的蔬菜和水果,如:萝卜、百合、芝麻、大枣、苦瓜、莲藕等。在水果方面,不宜多食苹果;秋梨是秋季比较好的水果选择,具有润肺去燥及止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214-1216
目的:从"补养、调养、助养"的均衡角度,探讨饮食的全面营养观,为指导临床合理饮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融合现代营养学与传统中医理论,归纳食物的营养功能。结果:饮食补养,主要包括补益脏腑和提供能量两部分作用;饮食调养,表现在调节阴阳和脏腑生理功能;而食物助养,则是通过食物"散、通、化、消"等,以促进补养和调养,发挥助养作用。结论:饮食"补、调、助"的合理应用,对于完成新陈代谢的基本营养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历代的劳动人民在饮食养生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概括为以下六原则. 注意饮食合理搭配 人体对饮食营养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单一的食物品种不能满足机体需要.中医认为,饮食应多品种、多变化,做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合理搭配,才能达到"谨调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顺应自然界四季气候的变化规律,调节饮食的品种和数量,以达到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是我国传统医学中重要的食疗方法之一。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一书中指出:“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可见季节的变化和调整食物的种类对保持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在选择具体食物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到个人的体质及其他因素,以增强饮食养生的功效。春季饮食重在散阴寒助阳气抑肝扶牌春季的饮食养生宜选择一些能帮助阳气升散、调畅气机的食物,而温性之品有散阴寒、助阳气之…  相似文献   

15.
早在《黄帝内经》年代,古人就很重视饮食,《黄帝内经》有大量篇幅对饮食加以论述,《素问》提出养生之道必须谨调五味,才能长有天命,为后世饮食养生体系奠基之作。笔者结合《内经》,将饮食养生归纳为其与生理病理、食量、食物四气五味、季节、梦相关系,以及疾病发生发展、治疗与宜忌。  相似文献   

16.
食物的禁忌     
食物的禁忌,是指在某些情况下,某些食物由于有毒.变质或因疾病服药而不能食用,否则对人体产生危害作用.医圣张仲景云:"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有害,若得宜则养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其避就,都是为了告诫人们饮食的利与弊,否则,使用不当,轻则伤身,重则毙命.本文略举几例,以示告诫.  相似文献   

17.
正立夏后气温渐热,饮食应以养心为主,宜多食用具有补血养心、调气活血、生津止渴作用的食物。北方长夏暑湿之气容易侵扰人体,使人出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身体嗜睡的"苦夏症",所以饮食应以补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历来注重饮食问题,认为生命健康与日常的饮食方式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黄帝内经·太素》调食篇中指出:"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意在表明食物和药物的来源相同,阐明了药食同源的思想。神经衰弱作为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海派中医陈存仁曾对如何应用食物疗法治疗神经衰弱进行过论述,重点将神经衰弱分为四大类,分别为:脑神经衰弱、性神经衰弱、因贫血导致的神经衰弱、因久病不愈导致的神经衰弱。通过探讨陈存仁应用食物疗法治疗神经衰弱的思路,用以传承和弘扬中医"以食疗病"的方法,为临床治疗及日常预防神经衰弱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结合小儿生理特点及脾胃生理特性,探析"调其饮食,适其寒温"对于小儿脾胃调理的重要意义,阐述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是顾护脾胃之根本;饮食不调,寒温不适则脾胃受损,罹患疾病;而患病后以饮食调理脾胃,当节戒饮食,并注意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其害而趋其利,充分发挥食养、食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饮食要讲究科学方法吗?究竟怎样的饮食方法是科学的呢?这里介绍四十种饮食方法。这些饮食法也许能增加您饮食的科学性,并使您吃得更加香甜。1.桌旁宜话食物。在餐桌旁,最好的话题就是食物,若讨论复杂而令人扫兴的内容,就尝不出食物的美味了。2.就餐姿势须正确。端正坐姿进食,不压胃,食物由食道进胃较快。3.空腹饮食易肥胖。因饥饿时,满足欲望之心特强,买得多、做得多、吃得多,易导致肥胖。4.勿过量。先吃喜爱的食物,一般不会过量。因从自己喜吃的美食入手,情绪上的满足就会较快有饱胀感,以免进食过多。5.要细嚼慢咽。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