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上海市市级医院儿内科卫生资源配置和医疗服务供给现况,为优化儿内科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依托上海市市级医院临床能力促进与提升儿内科联盟,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上海市4家公立市级儿童专科医院、15家综合性医院儿科及3家妇产科医院新生儿科,收集2020年儿内科医师和护士人数、儿内科床位数、儿内科门急诊人次数、儿内科出院人次数等数据。比较不同类型医院数据,并与本市医护总体人力资源进行比较,描述和分析上海市市级医院儿内科卫生资源配置和医疗服务供给现状,提出儿内科医疗资源配置的对策和建议。结果 本次调研的市级医院中,儿内科医师1 253人,占全市医师的1.68%,儿内科护士2 029人,占全市护士的2.09%;儿内科医护比为1∶1.62。儿内科医师以硕士学历为主(占50.84%),儿内科护士以本科学历为主(占55.89%)。儿内科医师以中级职称为主(占39.43%);儿内科护士以初级职称为主(占54.02%),仅1.28%为高级职称。儿童专科医院在市级医院儿内科设备配置和医疗服务供给中占绝对优势,基本设备配置占81.71%,床位资源配置占75.60%,门急诊人次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上海市市级医院儿内科卫生资源配置和医疗服务供给现况,为优化儿内科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依托上海市市级医院临床能力促进与提升儿内科联盟,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上海市4家公立市级儿童专科医院、15家综合性医院儿科及3家妇产科医院新生儿科,收集2020年儿内科医师和护士人数、儿内科床位数、儿内科门急诊人次数、儿内科出院人次数等数据。比较不同类型医院数据,并与本市医护总体人力资源进行比较,描述和分析上海市市级医院儿内科卫生资源配置和医疗服务供给现状,提出儿内科医疗资源配置的对策和建议。结果 本次调研的市级医院中,儿内科医师1 253人,占全市医师的1.68%,儿内科护士2 029人,占全市护士的2.09%;儿内科医护比为1∶1.62。儿内科医师以硕士学历为主(占50.84%),儿内科护士以本科学历为主(占55.89%)。儿内科医师以中级职称为主(占39.43%);儿内科护士以初级职称为主(占54.02%),仅1.28%为高级职称。儿童专科医院在市级医院儿内科设备配置和医疗服务供给中占绝对优势,基本设备配置占81.71%,床位资源配置占75.60%,门急诊人次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重庆市沙坪坝区各基层卫生机构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现状,分析慢性病防控工作的制约因素,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沙坪坝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不合理;医护人员及公共卫生人员配置不合理;慢性病诊治基础药品配备不齐;医疗服务能满足基本需求,但设施设备配备不足;慢性病患者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结论:应优化整合卫生资源,合理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药品、诊疗及辅助检查设施设备配备,提高慢性病患者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深圳市宝安区2011年社区卫生服务资源配置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旨在为社区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104家社康中心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计算医疗设备(必配与选配)的配置率,采用Gini系数和Lorenz曲线评价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按服务人口数配置的公平性。结果:从医疗设备的配置率来看,一半以上的社康中心必配医疗设备的配置率在30-40%之间,而近八成社康中心的选配医疗设备的配置率在10%以下;从公平性角度来看,医护人员按服务人口数分配的Gini系数在0.26-0.33之间,而固定资产的Gini系数超过了0.6。结论: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卫生资源总量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卫生资源按服务人口配置的公平性中人力资源要优于固定资产。建议在提高资源总量同时应充分考虑当地人口学特征,并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共享,有助于改善目前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市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政府制定首都地区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及相关卫生改革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卫生人力数据库,采集医疗机构卫生人员信息,结合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2011年医疗机构各类卫生人员数呈逐年增长趋势,增量以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为主,医护比仅为1∶1.2,约76%的卫生人员集中在各级医院,远远超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比例。结论医疗机构卫技人员总量相对充足,但高学历人才比例较低,医护比不合理,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卫生人员分布失衡。建议控制卫技人员总量,调整专业结构配置,增加各类医疗机构护理人员数量,加强对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卫生人员配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潍坊市基层医疗机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的卫生人力、设备和药品等资源配置现状。 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潍坊市19家二级医院、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41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①在卫生人力配置方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职工均以初级职称为主,分别占43.5%、50.2%和63.6%,二级医院职工以大学学历为主,占41.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职工以高中及以下学历为主,分别占44.2%和86.2%;②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设备方面,肺功能仪在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的配置率分别为73.7%、14.6%和1.0%,峰流速仪仅在二级医院进行配置,配置率为31.6%,其他机构均无配置;③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药物方面,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在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的配置率分别为73.7%、18.8%和14.5%,抗胆碱能药物的配置率分别为78.9%、10.4%和6.8%。 结论 目前潍坊市基层医疗机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存在检查设备缺乏、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等疾病长期管理用药配置不足等问题,应加大简易肺功能仪和简易峰流速仪等检查设备及吸入长效剂型药物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普及,并加强对基层医生关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知识和肺功能检查操作技术的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乌鲁木齐市现有卫生资源配置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为卫生行政部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城、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描述分析;并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卫生资源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09年乌鲁木齐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748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站增长速度较快,城市与农村卫生机构数相差较大。卫生工作人员中护士增长速度较快,每千人口医师数4.72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4.61人,均高于全疆与全国水平。病床使用率逐年升高,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结论乌鲁木齐市卫生机构分布不合理;卫生人员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且内部结构欠合理,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缺乏高学历人才,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服务发展较快,药费所占医疗费用比例仍然不断上升,卫生事业经费政府投入仍不足。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出台后,城市公立医疗机构职能重新定位即将开始。按照1987年世界银行贷款中国卫生第三个项目《区域卫生规划》试点的设计思想,一个城乡人口400万左右的中等城市,比如金华、九江和宝鸡,其政府应建立一家大型综合医院,若干所具有公共卫生职能的专科医院,比如传染病院、结核病防治院、妇幼保健中心、精神病防治院以及地方病防治院、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院,中医和其他民族医机构,城区内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可称为社区医院,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站所室。在这样的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中,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医师是专…  相似文献   

9.
李明  黄煊  吴俊  刘姗姗 《中国医药导刊》2017,19(11):1242-1244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分布和配置情况和问题,为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监测资料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利用SPSS 16.0进行数据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5年社区卫生人力总量呈现增长趋势,每万服务人口配置上医师配置数负增长,医护比倒置,全科医师配置数增幅明显;社区卫生人才结构分析,2010~2015年社区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各年龄段结构变化不大,社区执业(助理)医师35~44岁组人数最多,注册护士25~34岁组人数最多;学历方面,执业(助理)医师研究生数增长明显,注册护士人数增长较多的为本科;职称结构方面,执业(助理)医师职称中级人数显著增长,注册护士中级、副高人数有所增长。结论: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人才总量增长相对量不足,但卫生人才结构逐年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北京市儿科医疗资源总量和配置现状,分析其特点和原因,为加强北京市医疗机构儿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北京市儿科医疗资源总量以及现有儿科资源在不同类型、不同等级、不同性质、不同区域医疗机构间的配置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北京市各级医院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师2 884名,开放床位数4 690张.北京儿科执业(助理)医师占北京市总执业(助理)医师数的1.99%,儿科门急诊人次数占北京市各级医疗机构年门急诊人次数的7.68%,在儿童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儿科病床高效运转,使用率较高,为84.1%《90.9%.近90%以上的儿科资源包括优质资源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80%左右的儿科医疗资源集中在三级医院,80%以上的儿科医疗资源集中在北京城区.结论 北京市儿科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且配置不均衡,资源分布呈现向专科医院、高层次医疗机构、城区和公立非赢利性医院集中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 2017年6—7月,采取立意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漯河市、安徽省宁国市、陕西省韩城市、四川省攀枝花市为调查地区。采取自制问卷,收集调查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配置情况。结果 调查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每万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5.03人)、执业(助理)医师数(2.11人)、全科医生数(0.47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78人、2.43人、1.51人)。2014—2016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科及以上学历、高级职称人员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1%、18.08%,低于同期乡镇卫生院年均增长率(24.67%、44.78%)。结论 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存在总量不足、增长缓慢、结构不合理,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引进困难等问题。政府应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增强全科医生岗位吸引力,纵深推进医联体,促使优质资源下沉,扩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自主权,建立适合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政策动态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北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现状,为合理配置社区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对南北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现状进行描述分析与公平性评价。结果:南疆每万人口的全科医师、护士及公卫医师数均小于北疆,且与国家编制要求相差甚远;医护比例均较低,南疆医护比为1:0.8,北疆为1:0.95;南北疆人力资源的素质差异性很大(〈0.01),南疆人力配置公平性较差。结论: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结构,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加大对南疆社区卫生投入,均衡发展各地州市社区卫生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不同级别医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满意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洁  杜雪平  席修明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5):1443-1445
目的 了解不同级别医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满意度现状,探索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举办社区卫生服务的效果.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调查的方法 ,选取北京市西城区分别由一级、二级、三级医院举办的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社区卫生服务利用者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利用者总体满意度平均得分为(4.08±0.63)分.不同级别医院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社区卫生服务利用者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以及子项目就诊距离、就诊程序、服务内容、服务技术、服务价格、就诊环境、医疗设备和信任度方面的满意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级医疗机构举办社区卫生服务的效果较好,该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模式存在一定优势,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性,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了解广州市天河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发展现状,为推进区域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问卷,对2015年2-7月天河区内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普查,调查内容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人力资源情况、财务收入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等;采取偶遇的<方法,对区内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34名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含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路程、设施设备、诊疗技术、服务态度等项目的满意度。 结果 居民对天河区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总体达到比较满意水平,对就诊路程、流程的满意度最高(4.28±0.71、4.23±0.65),对设施设备及诊疗技术的满意度最低(3.95±0.81、4.06±0.68),不同职业人群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存在资源配置不均衡、政府财政投入相对不足、硬件条件较为落后、医护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 结论 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创新吸引优质资源下沉的机制、注重发挥医保杠杆调节功能、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将有助于推动天河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州市花都区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提供科学决策。方法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法对广州市花都区23家医疗卫生机构25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及评估。结果不同类别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8,χ2=57.03,P〈0.01),疾控卫监、二甲以上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它医疗卫生机构;应对能力与医务人员年龄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6,χ2=10.02,P〉0.05);应对能力与学历水平有关,学历越高应对能力越强,差异统计学意义(v=4,χ2=11.88,P〈0.05);应对能力与执业类别有关,医师〉护士〉其它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4,χ2=27.97,P〈0.01);应对能力与管理分级有关,管理层明显高于一般医务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2,χ2=40.07,P〈0.01)。结论应建立与完善基层培训机制,增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投入,进一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6.
长春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调查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了解长春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配置,为相关政府部门合理规划配置和制定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对长春市5个自然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人力资源配置进行普查。结果:长春市卫生人力资源密度医生为0.45,护士为0.291朝阳区医生为0.72,护士为0.43,二道区医生为O.14,护士为0.11;医护比为1.5:1。结论:长春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迅速,但各区间卫生人力资源密度分布不均衡;卫生人员职称及护士学历偏低,缺少全科医护人员,医护比倒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目前上海市社区医生对家庭医生制度认知和愿望,并深入分析这些原因,为上海市医改提出政策建议,特进行该研究。方法随机整群分层抽取上海市中心地区(徐汇区)、上海市城乡结合区(闵行区)、上海市郊区(金山区)社区(家庭)医生1300人,有效回答1142份,回收率87.8%。结果①对于家庭医生的资质,医务人员认为家庭医生应该由31~50岁之间、具备大学(含专科)学历和初级或中级职称、从业在5年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来担当。②在家庭医生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方面,有23.7%的医务人员认为非常必要;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面,认为非常需要的医务人员占26%;对于家庭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有50.1%的医务人员认为家庭医生需要提供该服务。在双向转诊方面,有17.77%的医务人员认为家庭医生应该提供此项服务。而关于提供将患者的健康档案信息上报,并在二、三级医院进行门诊预约、检验、检查的服务,则有18.65%的医务人员认为家庭医生应该提供此项服务。③在综合满意度方面,仅有5.5%的社区医务人员对目前的各方面状况表示非常满意。结论上海市社区医生认知较好,要因势利导,制定相关政策,保证家庭医生制度的顺利实现。社区医生培养更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全科医生是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传染病防控中承担重要责任.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以来,全国上下开展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疫情阻击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全部出动,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此次疫情也暴露了全科医学服务的部分缺陷,如全科医生数量不足;全科医生服务能力,尤其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分析昭通市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公立医院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状况,为合理配置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昭通市卫生人力拥有量进行统计描述;利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分析其配置的公平性.结果 昭通市卫生人力总量逐年增加,但增幅较小,且存在地区分化现象;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执业医师、注册护士、卫生技术人员的基尼系数均小于0.3;泰尔指数与基尼系数有相同的变化,总体无明显增大或减小趋势;配置的不公平是由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区域内差异对总泰尔指数的贡献率大于区域间差异,是影响昭通市卫生人力配置公平性的主要因素.结论 昭通市卫生人力总量不足,三类卫生人员配置的公平性变化不大,区域内差异是造成医院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公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医师队伍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医师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在天津市、南京市、武汉市各选取2个城区,对6区全部共6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小组访谈。结果①6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保定点单位60个,占96.8%;59个为国家及公立医疗机构举办;中心全部开展了社区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运行较好;②在册医师1664人,平均年龄(45±11)岁,45岁及以上医师942人,占总数的56.6%,35岁以下仅占24.4%;医学大专及以下学历占70.1%。③874名中高级技术资格医师中,具备全科专业技术资格38人,占4.4%。④1024名临床类别的执业、执业助理医师中,注册范围为内科专业者538人,占52.5%;注册全科专业65人,占6.3%。全科诊室应诊医师257名,注册全科专业45人,占17.5%。⑤近三年临床医师晋升105人,其中晋升全科专业17人,占16.2%。⑥临聘医师354人,占在岗医师的20.0%。结论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医师超范围行医问题严重;②临床医师晋升全科专业意愿不强、报考比例太低;③全科医师数量明显不足,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年龄老化;④建议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提高岗位吸引力;加强全科医师管理与执法监督,杜绝超范围行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