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和DNA(HBVDNA)与胎儿宫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60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的母血及产后新生儿外周血的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和DNA进行检测。结果 60例HBsAg阳性孕妇血清中HBeAg和HBV DNA的检出率分别为25%(15/60),35%(21/60)。所生新生儿外周血中HBsAg,HBeAg和HBV DNA的检出率为13.3%、18.3%、3.3%。其中HBeAg和HBV-DNA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外周血HBsAg分别为40%和38%,显著高于HBeAg和HBV-DNA阴性者的4.4%和0(P0.01)。新生儿外周血中HBsAg阳性率随孕妇HBV DNA含量增加而增加。结论孕妇血清中HBeAg和HBV DNA阳性是胎儿宫内感染HBV的高危因素,胎儿宫内感染率随母血中HBV DNA含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HBs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及HBV DNA的表达.方法 对282例HBsAg阳性产妇所生283例(一例双胞胎)新生儿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免疫标志物(五项)和血清HBV DNA检测.结果 283例新生儿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表现为12种模式,以HBeAg、抗HBc阳性组合最多占48.41%(137/283),其次为抗HBe、抗HBc阳性组合占22.26%(62/283),HBsAg、HBeAg、抗HBc阳性组合占12.37%(35/283),含HBsAg阳性的有5种组合占16.61%(47/283),未见五项全阴和单抗- HBs阳性者.血清HBV DNA≥1×103IU/mL者5例占1.77%.结论 HBs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表现复杂,以HBeAg、抗HBc阳性组合为主.血清HBV DNA≥1×103IU/mL不多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IFN-a治疗中HBsAg、HBeAg和HBV—DNA含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患者,在人组后进行IFN-a3MU-5MU隔日皮下注射一次的抗病毒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中的每间隔3个月收集血清,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HBV-DNA含量检测,血清HBsAg、HBeAg含量采用美国Abbott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试剂,ARCHITECHi2000检测。HBV-DNA含量的检测下线为5×10^2拷贝/ml。分析IFN治疗过程中血清HBV—DNA、HBeAg和HBsAg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人组患者228例,男性162例,女性66例,年龄14~60岁,平均30.94岁;治疗过程中HBV—DNA、HBeAg和HBsAg的含量均逐渐下降干扰素治疗前以及治疗期间HBsAg与HBeAg、HBsAg与HBV—DNA含量变化间无相关性(P〉0.05);而血清HBeAg与HBV—DNA含量变化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干扰素治疗时间的延长,HBeAg与HBV—DNA含量逐渐下降,二者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干扰素治疗前及治疗期间,HBeAg与HBV—DNA含量变化密切相关,而HBsAg含量变化与HBeAg和HBV—DNA含量变化无相关性,干扰素治疗期间需对三指标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4.
孕产妇和新生儿血清及初乳中检测HBV—DNA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PCR法在我院产科门诊做产前检查,乙肝病毒血清学阳性的孕产妇、新生儿对血清及初乳检测HBV-DNA。结果40例产女中19例在孕期检测了HBV-DNA,5例(5/19)为阳性;40例产女血清中11例(11/40)为阳性;40名产妇所生的新生儿血清中1例(1/40)为阳性;40名产妇中14例检测了乳汁HBV-DNA,其中4例(4/14)阳性。说明部分孕产妇血清和乳汁具有传染性,并1例新生儿已宫内感染。结果提示,对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的待育或婚前妇女,应从婚前或孕前、孕期和新生儿进行血清及初孕中检测HBV-DNA,以便预防和阻断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5.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诊断中的临床意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luorescenee quantitative PCR,FQ-PCR)对650份HBV-M不同阳性模式及40份HBV—M全阴性模式血清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Pre-S1、乙肝五项和HBV—DNA检测,并对三种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在650份HBV—M不同阳性模式标本中,在119份大三阳标本中Pre—S1阳性检出率92.4%,HBV-DNA阳性检出率100%,在186份小三阳标本中Pre—SI阳性检出率42.5%,HBV—DNA阳性检出率63.4%,在21例HBsAg(+)和HBcAb(+)阳性组中Pres1阳性检出率47.6%,HBV.DNA阳性检出率66.7%;在297例HBsAb(+)标本中Pre—S1阳性检出率0.4%,HBV-DNA阳性检出率0%,在268例HBV—DNA阳性的标本中Pre-S1阳性检出率79.3%。在40份HBV—M全阴模式中Pre-S1阳性检出率0%,HBV-DNA阳性检出率0%。Pre—S1在大三阳、小三阳及HBV-DNA阳性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Pre—S1检测可补充和完善乙肝“两对半”检测的不足,尤其对HBeAg阴性或变异的HBV感染者能更好的反映病毒的复制状态和传染性。  相似文献   

6.
泛昔洛韦治疗HBV慢性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泛昔洛韦对HBV慢性感染抗病毒的治疗效果。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9例,采用随机对照分组,和单用泛昔洛韦治疗组32例,和单用α-干扰素29例和单用拉米夫定28例两个对照组,对比观察三组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泛昔洛韦血清HBV DNA阴转率40.62%(13/32),HBeAg阴转率21.88%(7/32);对照组α-干扰素血清HBV DNA阴转率37.93%(11/29),HBeAg阴转率41.38%(12/29);拉米夫定血清HBV DNA阴转率67.90%(19/28),HBeAg阴转率21.43%(6/28)。治疗组HBV DNA阴转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3个月,平均1.3个月,无1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泛昔洛韦治疗HBV慢性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特殊血清学表现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特殊血清学表现模式。方法 A试剂检测到的乙肝特殊模式标本用B、C两种试剂重检;对HBeAg阳性、HBsAg阴性标本用倍比稀释和二步法重做HBsAg;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乙肝特殊模式的HBV DNA。结果 A试剂检测到的乙肝特殊模式10种,145例;分为“12”同时阳性和“3”阳性、“1”阴性两个模式组;用B、C两种试剂复检的结果同A试剂相比存在较大差异;用倍比稀释和二步法检测“35”模式的HBsAg,阳性率分别提高到75.0%和80.0%,与其HBV DNA的阳性率(74.0%)相一致。结论 不同厂家试剂对乙肝特殊血清学模式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35”模式标本一步法试剂检测HBsAg漏检率高,用倍比稀释或二步法重检可提高HBsAg的阳性率,应结合HBV DNA的检测结果作出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8.
利用HBV-DNA出现先于血清其它血清学指标理论依据。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乙肝免疫标志物至少一项改变的200例孕产妇、新生儿血清进行PCR扩增,结果有108份标本HBVDNA阳性,总阳性率为54%。其中HBeAg阳性率83.3%(70/84),HBsAg阳性率48%(24/50),HBeAb阳性率10.5%(2/19),HBsAb9.8%(2/22),可见PCR早期诊断.判断其传染性,有十分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儿童血清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的表达模式。方法 对1687份申请乙肝五项的儿童血清标本采用快速酶联固相免疫法(ELISA)进行检测,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 DNA。对HBV感染标本的血清学标志物设定其表达模式为:(1)乙肝表面抗原(HBsAg)、(2)乙肝表面抗体(抗-HBs)、(3)乙肝e抗原(HBeAg)、(4)乙肝e抗体(抗-HBe)和(5)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并以出现阳性项目的序号为该模式的代码。结果 共获得335份HBV感染标村,占全部标本19.86%,HBV感染模式以HBsAg是否为阳性,分为感染期模式和恢复期模式,共发现13种。感染期模式中以“135”模式为主,占感染标本50.45%。抗-HBs单项阳性标本占53.23%(898/1687)。结论 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表达模式比较复杂,以“135”模式为HBV感染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敏感、特异的实时荧光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母乳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以探讨PCR在指导母乳喂养中的价值。方法应用PCR荧光定量检测方法检测母乳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复制情况。结果母血HBsAg,HBeAg及HBcAb阳性者其初乳排毒率为88.1%,HBsAg,HBeAb及HBcAb阳性者其初乳排毒率为41.1%,仅HBeAb与HBcAb阳性者其初乳排毒率为14.3%。结论产妇体内HBV复制活跃、乳汁排毒率高,母婴垂直传播的危险性大。母乳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阳性率:大三阳(88.1%)>小三阳(41.1%)>双抗阳性(14.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HBV二对半指标与DNA指标结果不一原因及临床价值。方法:PCR技术检测RIA有二对半阳性指标的血清、结果:抗HBs(+)血清PCR检测的阳性率3.33%(2/60)。HBsAg(+)、HBeAg(+)、抗HBc(+)血清PCR阳性率98%(49/50)。HBsAg(+)、抗HBe(+)、抗HBc(+)血清PCR阳性率24.14%(21/87)。HBsAg(+)、抗HBc(+)血清PCR阳性率66.67%(2/3)。单项抗HBc(+)血清PCR阳性率10%(1/10)。阳性血清稀释,PCR可测到10(-6)浓度。结论:PCR结果能帮助血清二对半指标的解释,是了解HBV传染性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探讨检测9项乙肝病毒(HBV)标志物对判断HBV复制及活动性的意义,以指导临床抗病毒治疗,选183例HBV感染者,同步检测其乙肝5项以及Pre-S2,PHSA-R,HB5Ag-IgM,HBV-DNA.HBV-DNA,Pre-S2,PHSA-R,HBsAg-IgM在“大三阳”中检出率分别为86.36%,96.97%,93.94%,95.45%;在小三阳中检出率分别为15.79%,44.74%,48.68%,HBeAg及HBsAg阴性时仍能检出HBV-DNA,HBV-DNA,Pre-S2,PHSA-R,HBsAg-IgM与HBeAg都可作为HBV复制指标。Pre-S2,PHSA-R,HBsAg-IgM同属乙肝病毒表面蛋白,其复制能力及传染性与滴度呈正相关,HBeAg及HBsAg阴性时仍可能有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OAS-1基因SNP rs 10774671与慢性HBV感染者自发性HBeAg血清转换的关系.方法 收集慢性HBV感染者HBeAg阳性组58例、anti-HBe阳性组68例和无HBV感染对照组72例的外周血,进行DNA提取扩增,再用竞争分化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结合酶免疫显色检测该SNP的基因型,组间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HBeAg阳性组的基因型GG+CA比例为31.0%、等位基因G频率为16.4%,而anti-HBe阳性组为48.5%、29.4%,对照组为50.0%、28.4%;HBeAg阳性组与anti-HBe阳性组或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anti-HBe阳性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NP rs 10774671等位基因G可能有助于慢性HBV感染者发生自发性HBeAg血清转换,其基因型检测对于慢性HBV感染者干扰素治疗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晚孕期注射HBIG行宫内阻断的HBV—DNA阳性孕妇的新生儿的宫内阻断失败发生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母婴宫内阻断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50例HBV—DNA阳性孕妇及其子女随访至1月龄,根据母血HBV—DNA定量(copies/ml)分为4组:1组〈10^6级、2组10^6级、3组10^6级、4组≥10^8级,研究HBV—DNA含量与宫内阻断失败的关系。选择高病毒载量孕妇(HBV—DNA≥106copies/ml)及其所生子女各114例分为宫内阻断成功组和失败组两组进行其他原因分析。结果随母血HBV—DNA含量增高,宫内阻断失败率随之增加,四组失败率分别为0.74%、8.33%、15.38%、41.67%,P〈0.05;HBeAg定量分析成功组与失败组比较t=3.223,P〈0.05;两组孕妇年龄、孕次产次、分娩时胎龄、分娩方式、先兆流产、先兆早产发生情况、新生儿性别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HbcAb定量两组下降幅度比较t=5.43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HBV宫内阻断失败的相关因素主要为母体HBV—DNA浓度.宫内感染可能与胎儿血清HBcAb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孕妇孕前、产前降低血清HBV—DNA含量水平,对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结果: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234例孕妇及配对新生儿血清HBV—DNA含量,婴儿HBV传播率为31.2%。乳汁排毒率32.9%。根据孕妇HBV—DNA测定值高低分组,其中,孕前治疗组62例;孕前未接受治疗孕中免疫阻断组97例;对照组75例。三组比较母婴传播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传播率依次为11.3%、29.9%及49.3%。三组间的乳汁排毒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排毒率依次为9.7%、29.9%及56.0%。分娩前HBV—DNA值〈10^4copies/ml的67例孕妇,其产婴儿未检测出HBV感染。结论:孕妇于孕前抗病毒治疗(有效降低HBV携带量)及孕期通过HBIG免疫,可有效预防HBV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长期效果,探讨HBsAg阳性孕妇生产儿童发生慢性HBV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访和收集于2004--2006年在北京地坛医院出生的HBsAg阳性母亲所生,并在出生时进行200单位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注射和经过乙肝疫苗10μg,0、1和6个月的完整免疫接种程序的儿童静脉血,采用Abbott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其HBsAg、抗-HBs抗体、抗-HBc抗体,分析母婴阻断和乙肝疫苗接种的长期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收集和调查306名儿童年龄3—6(4.84)岁,其母亲生产时HBeAg阳性198人,HBeAg阴性92人。10(3.27%)名儿童发生慢性HBV感染。除慢性HBV感染者外,其余296名儿童,20.27%抗-HBs〈10mlU/ml;44.26%抗-HBs≥10—100mlU/ml;27.03%抗-HBs≥100~1000mlU/ml和8.45%抗-HBs≥1000mlU/m,抗-HBs保护率为79.73%(236/296)。抗-HBc阳性率为7.43%(22/296)。10例感染儿童的母亲生产时HBeAg均为阳性,HBVDNA均在10。拷贝/ml以上,其中8例超过10^8拷贝/ml。结论在进行乙肝疫苗加HBIG注射的HBV母婴传播阻断措施下,HBV母婴阻断失败和慢性H13V感染发生在HBeAg阳性和高病毒载量产妇所生婴儿,在有效阻断后仍需进行抗HBs监测并加强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尿液中乙肝病毒DNA对HBV相关肾炎患者的诊断效果,为更好的诊断HBV相关肾炎(HBV-GN)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肾内科就诊的HBsAg阳性或血清HBV-DNA阳性者60例作为Ⅰ组、HBsAg阴性且清HBV-DNA阴性者60例作为Ⅱ组、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Ⅲ组.采用PCR方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尿中HBV DNA水平.结果 Ⅰ组中有38例(63.33%)患者尿HBV DNA呈阳性,Ⅱ组、Ⅲ组中无患者尿HBV DNA呈阳性.尿HBV DNA、血HBsAg和血HBeAg联合检查诊断HBV-GN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是最高的,其次为尿HBV DNA检测.结论 联合检测尿HBV DNA、血HBsAg和血HBeAg诊断HBV-GN效率比较高,尿HBV DNA可能作为HBV-GN的一种简单、无创、患者容易接受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在乙型肝炎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693份初诊标本和治疗3个月前后231份复诊病人标本的HBVM和HBV-DNA。结果HBVM模式共16组,其中HBeAg(+)组HBV-DNA检出率98.3%,定量对数值均在6.49以上;HBeAg(-)但前S1抗原(+)组HBV-DNA检出率93.6%,定量对数值为4.48±1.40;HBsAg(+)HBcAb(+)前S1抗原(-)组HBV-DNA检出率51.6%,定量对数值为4.46±1.43;HB-sAg(+)HBeAg(-)HBcAb(-)组HBV—DNA检出率16.7%,定量对数值为4.29±0.43;HBsAg、HBeAg、前S1抗原同为(-)组HBV-DNA检出率很低且定量对数值也低。大、小三阳患者治疗3个月后HBV—DNA定量对数值改变1.5以上者,分别为50.0%、31.4%。结论FQ-PCR定量检测HBV-DNA对乙型肝炎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ADV)单药及其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ADV单药及28例ADV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HBVDNA、ALT水平及HBV DNA检测不到率、ALT复常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治疗前的HBV DNA及AL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HBV DNA、ALT水平在治疗48周、72周时分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48周时,联合组的HBV DNA检测不到率虽高于单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vs25%,P〉0.05);ALT复常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别(67.9%vs75%,P〉0.05)。治疗72周时,联合组的HBV DNA检测不到率为68%,要显著高于单药组的33.3%(P〈0.05);联合组的ALT复常率为93%,显著高于单药组的70.8%(P〈0.05)。结论ADV单药或联合拉米夫定均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HBeAg阳性CHB的有效方法,联合治疗的疗效要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深圳市盐田区4—10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减少乙肝患病率提供帮助。方法所有儿童均抽空腹静脉血3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谷丙转氨酶(CPT)及谷草转氨酶(ALT)。结果3455名儿童HBsAg阳性率为3.82%,HBsAg阳性儿童中,以HBsAg(+),HBeAg(+),抗-HBc(+)伴GPT,ALT正常者所占比例最高,为76%。不同性别之间HBsAg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6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较低,6—10岁组阳性率明显升高。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儿童的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未接种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父亲或母亲是HBsAg阳性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家庭成员中无HBsAg阳性者(132例中占105例,占79.3%)。结论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低,且年龄组越小其感染率越低,因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抗体持续时间长,建议对儿童进行全面预防接种策略,进-步减少乙肝患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