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燕  王岚  邹静  陈琦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1):2048-204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结肠镜检查患者116例,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检查前准备,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结肠镜检查成功率。结果实验组结肠镜检查成功率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方水芹  乔雪梅  黄丹红  陈美 《华西医学》2010,(12):2280-2282
目的总结系统护理干预对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的影响。方法 2008年9月2009年8月将156例首次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支持、认知护理、家庭支持及行为护理等系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经系统护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疼痛程度、检查所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减轻腹痛,有效缩短检查时间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肛周疾病手术患者舒适护理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肛周疾病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肛周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采用舒适护理的方式并评价其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舒适护理前生理心理因素总分、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在术中、术后生理、心理因素总分、心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伴随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可明显增加肛周疾病手术患者的舒适程度,使患者耐受性增强,减少术后伴随症状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术后顺利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措施干预脑中风患者并发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乳果糖配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便秘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便秘治疗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因情绪、饮食、长期卧床及排便习惯改变等因素引起的便秘,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可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高龄患者冠脉CT成像(CTA)检查时心理及行为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的80例接受冠脉CTA检查的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微笑、平静、皱眉、躲闪的心理与行为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心率增快与血压升高的发生率也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MA与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冠脉CTA检查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心理应激反应,保持心率和血压的平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检查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背景音乐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分为音乐组和对照组各50例,音乐组检查中播放背景音乐,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观察2组患者检查前和检查中的血压和心率变化及对检查中不适的耐受性。结果音乐组患者检查中的血压、心率变化波动小,不适程度减轻,耐受性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背景音乐可有效缓解患者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的紧张情绪,减轻不适感,提高其耐受性,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大港医院内镜中心2016年6月-2016年12月接受结肠镜检查的6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者疼痛率、焦虑SAS评分低于对照组,配合检查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肠镜顺利达盲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镜检查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增加患者对结肠镜检查的信心,提高其积极配合检查的依从性及满意度,也提高了结肠镜达盲肠率,保障了病人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结肠镜检查前患者的焦虑、情绪情感及自尊的影响,关注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需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58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以健康教育和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焦虑、情绪情感及自尊的差异.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情绪情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自尊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情绪情感水平及自尊水平,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睡眠综合护理对哮喘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以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入住本院的216例哮喘患者按入院先后时间段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在相同治疗方案基础上,对照组( n =110)行哮喘住院患者的常规护理,干预组( n =106)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调整睡眠环境、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合理应用睡眠药物及心理护理等睡眠综合护理干预。入院后1~2d内及出院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结果】出院时干预组PSQI得分(6.87±1.27)分较入院时(9.01±1.73)分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9.00±1.98)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1),但对照组前后得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睡眠综合护理可以提高哮喘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士首诊负责制下的健康教育路径在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内镜室行结肠镜检查的住院患者325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62例,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163例,采用首诊护士负责并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模式给予宣教。比较两组患者主动配合能力、健康教育效果和服务满意度,检测检查结束后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观察组主动配合意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711,P =0.000);对照组检查结束后收缩压和心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健康教育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护士首诊负责制下的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应用于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等并发症,获得患者更好的配合检查和对护理服务工作的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初次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给予必要的解释和安慰,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紧张、恐惧、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P<0.01),耐受性增强,检查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检查的顺利完成,可提高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212例,按患者对微信功能的掌握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对照组患者行乳腺癌知识的健康教育和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同时进行术后康复锻炼的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基于微信平台的医院‐家庭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功能锻炼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术后瘢痕组织增生和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减少瘢痕组织增生和淋巴水肿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改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初次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给予必要的解释和安慰,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紧张、恐惧、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P<0.01),耐受性增强,检查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检查的顺利完成,可提高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与分析在微创埋线治疗术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可行性,以及患者对本次护理活动的总满意程度。方法:选择来我院接受微创埋线治疗干预疾病患者68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病历所选时间为2015年1月~2015年6月,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意义,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而对对照患者实施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结果:在舒适护理模式干预下的观察组,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满意率为%,而在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干预下的对照组,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满意率为%,可见两组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舒适护理模式干预下的观察组,其所得的临床总满意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恢复情况较优越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在微创埋线治疗术中舒适护理模式值得实施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结肠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50例行结肠镜检查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25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评估2组患者焦虑状态、紧张与恐惧程度、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紧张和恐惧、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0%(24/25),高于对照组的68.0%(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缓解结肠镜检查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牛悦 《医学临床研究》2013,(9):1864-1865
【目的】探讨2种不同护理方式对早期老年糖尿病足(D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4例早期老年DF(WagnerII~III级)患者按入院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在常规控制血糖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普通健康宣教护理治疗,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3个月后预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Fontaine分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治疗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明显改善DF的预后恢复情况,有效控制DF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静脉使用留置针病人的舒适程度,评价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病人分为两组,各60人,对照组病人实施一般常规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使用静脉留置针之前、过程中及拔针后实施舒适护理,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的舒适感、留置针知识的知晓度、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局部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舒适护理有效地提高了病人对使用留置针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和满意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经鼻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患者在检查前、中、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指导,对照组患者在检查前进行常规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中、后生命体征,以及焦虑、耐受性及舒适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生命体征较对照组患者平稳;试验组患者焦虑及耐受性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老年患者经鼻胃镜检查前的焦虑心理,提高耐受性及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104例偏头痛患者按前后时间段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前与干预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并釆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的SAS、SDS、VAS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的评分显著减低,且SF‐36评分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这5个维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偏头痛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改善患者健康相关及总体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我效能增强干预理论对改善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玲  陈文文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9):1733-1735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6例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专科护士进行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应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问卷及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测评,并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的情况及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干预后进行自我效能评分,研究组自我效能(33.78±6.11)分.对照组(29.11±6.7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63.73±8.01)分,对照组(57.03±6.8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增强了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