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胸腺瘤切除术后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腺瘤切除术后出现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胸腺瘤切除术后出现MG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时期手术平均随诊5.5年未发现:MG的全部112例单纯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15例胸腺瘤切除术后出现MG患者中女性9例、男性6例;胸腺瘤Masaoka分期Ⅰ期7例、Ⅱ期4例、Ⅲ期4例;上皮细胞型3例、淋巴细胞型4例、混合型7例、不定1例。平均随诊时间为76.7个月(8~178个月)。结果 (1)胸腺瘤切除术后出现MG的时间为术后麻醉苏醒时至术后137个月(平均33.9个月),MG症状完全缓解时间平均为术后30.9个月(0.5~120个月);(2)麻醉苏醒时即出现:MG的4例患者中,均使用了非去极化肌松剂;(3)术后放射治疗患者中3例出现MG(3/67),出现时间平均为治疗第24天,已照剂量平均为36 Gy;(4)女性、病程较长,混合型,肿瘤较大,病期稍晚者,可能有发生术后MG的倾向。结论 手术、术后放射治疗及麻醉中肌松药选择和剂量控制,均可影响术后MG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危象发生的情况,分析疗效和危象的相关因素。方法1994年1月至2005年1月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436例,其中58例合并胸腺瘤。肌无力按改良Osserman分型,Ⅰ型17例,Ⅱa型23例,Ⅱb型12例,Ⅲ型6例;胸腺瘤Masaoka分期Ⅰ期30例,Ⅱ期18,Ⅲ期7例,Ⅳ期3例。对术后近期疗效和发生危象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后缓解16例(27.59%),无效18例(31.03%),恶化11例(18.97%),危象及死亡13例(22.4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G合并胸腺瘤者发生危象的可能性是无胸腺瘤者的1.286倍,MG伴有胸腺瘤者、MGⅡ型及以上者是术后发生危象的高危人群。Ⅰ型与Ⅱ型及以上者术后近期的危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与Ⅱ期及以上胸腺瘤者术后近期的危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G合并胸腺瘤的病人术后危象的发生率明显增加,MGⅡ型及以上型术后更容易发生危象,危象的发生与胸腺瘤的病理分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ant thorascope,VATS)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MG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胸腺增生26例,胸腺瘤10例,均行VATS胸腺瘤、胸腺扩大切除术。根据临床Osserman分型:Ⅰ型3例,Ⅱa型22例,Ⅱb型8例,Ⅲ型3例。结果本组手术全部经胸腔镜完成,无中转开胸者。全组手术时间平均80(50~12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0(10~150)ml,留置胸腔引流管1~3 d,引流量平均150(100~500)ml,6例未留置胸管者术后3 d经CT扫描估计胸液量均<200 ml。住院时间3~6 d,术后未出现进行性血胸,无肺及膈神经损伤,无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病理:胸腺增生26例,A型胸腺瘤6例,B1型2例,B3型2例(WHO分型)。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完全缓解6例(Ⅰ型2例、Ⅱa型4例),占16.7%;部分缓解28例(Ⅰ型1例、Ⅱa型18例、Ⅱb型7例、Ⅲ型2例),占77.8%;稳定2例(Ⅱb型1例、Ⅲ型1例),占5.6%。结论 MG患者行VATS胸腺瘤、胸腺扩大切除术安全、可行,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MG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6月至2017年10月期间527例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MG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其中男242例,女285例;年龄5~77岁,平均(52.6±13.7)岁。病程12天~18年。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2例,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7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肠激惹症、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各1例。改良OssermanⅠ型272例,Ⅱa型72例,Ⅱb型78例,Ⅲ型81例,Ⅳ型24例。所有患者肌疲劳试验、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胸部CT检查明确诊断。总结围手术期相关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围手术期死亡3例,均为胸腺瘤合并MG,其中OssermanⅢ型MG 2例、Ⅳ型MG 1例。术后肌无力危象15例,其中OssermanⅡb型2例、Ⅲ型11例、Ⅳ型2例,气管切开7例。血浆置换70例,并发低渗综合征、下肢静脉血栓各2例。术后病理诊断胸腺增生293例(55.60%)、胸腺瘤207例(39.28%)、胸腺囊肿24例(4.55%)和胸腺萎缩3例(0.57%)。随访378例,平均随访(85.9±58.5)月;MG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变化和恶化患者分别为135例(35.71%)、192例(50.79%)、41例(10.85%)和10例(2.65%)。完全缓解率OssermanⅠ>Ⅱa>Ⅳ>Ⅱb>Ⅲ型,恶化率OssermanⅢ>Ⅳ>Ⅰ型。OssermanⅠ型外科治疗无效18例,术前病程>5~10年;恶化1例,为应用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的眼肌型MG患者,遗留胸腺左叶未切除,6年后发展为重度全身型,再次手术切除遗留的左叶胸腺,证实左叶胸腺代偿性肥大增生。恶化患者中死亡6例,均为胸腺瘤合并MG,其中OssermanⅢ型5例、Ⅳ型1例;死亡原因为肌无力危象3例,快速停服溴吡斯的明3个月后突发呼吸骤停猝死2例,胆碱能危象1例。结论规范的胸腺扩大切除是治疗MG的有效方法,眼肌型MG尽早手术可有效降低其全身性转化风险。OssermanⅡb型以上MG易发生肌无力危象,围手术期采取综合处理措施有助于降低MG相关风险。重症术后远期可反复发生肌无力危象,须规律用药,并采取MG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合并胸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合理的外科治疗疗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MG合并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胸腺瘤Masaoka病理分型:Ⅰ期22例,Ⅱ期12例,Ⅲ期13例;MG改良Osserman法分型:Ⅰ型20例,Ⅱa型14例,Ⅱb型7例,Ⅲ型6型。采用胸骨正中切口23例,前胸切口19例,后外侧切口15例。以累积生存率、MG转归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平均随诊76.5(10~178)月。①11例(显性MG10例,隐性MG1例)术后围手术期出现肌无力危象(23.4%)。全组随诊共6例死于MG(12.8%),7例死于胸腺瘤(14.9%)。②显性MG32例,术后随诊5年总完全缓解率达34.4%,总改善率为62.5%。隐性MG15例,发作时间平均为术后37.7(0~137)d,出现MG后的5年自然缓解率为25.0%。③影响MG转归的因素为术后围手术期是否出现危象,出现者MG转归较差(P〈0.05)。④经COX模型预后多因素分析,随诊中MG病情反复且有加重(优势比OR=2.16),胸腺瘤病理分期(OR=2.03)和手术方式(OR=1.63)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扩大胸腺切除术、术后肿瘤综合治疗、MG的围手术期综合处理及其长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MG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6月至2017年10月期间527例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MG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其中男242例,女285例;年龄5~77岁,平均(52.6±13.7)岁。病程12天~18年。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2例,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7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肠激惹症、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各1例。改良OssermanⅠ型272例,Ⅱa型72例,Ⅱb型78例,Ⅲ型81例,Ⅳ型24例。所有患者肌疲劳试验、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胸部CT检查明确诊断。总结围手术期相关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围手术期死亡3例,均为胸腺瘤合并MG,其中OssermanⅢ型MG 2例、Ⅳ型MG 1例。术后肌无力危象15例,其中OssermanⅡb型2例、Ⅲ型11例、Ⅳ型2例,气管切开7例。血浆置换70例,并发低渗综合征、下肢静脉血栓各2例。术后病理诊断胸腺增生293例(55.60%)、胸腺瘤207例(39.28%)、胸腺囊肿24例(4.55%)和胸腺萎缩3例(0.57%)。随访378例,平均随访(85.9±58.5)月;MG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变化和恶化患者分别为135例(35.71%)、192例(50.79%)、41例(10.85%)和10例(2.65%)。完全缓解率OssermanⅠ>Ⅱa>Ⅳ>Ⅱb>Ⅲ型,恶化率OssermanⅢ>Ⅳ>Ⅰ型。OssermanⅠ型外科治疗无效18例,术前病程>5~10年;恶化1例,为应用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的眼肌型MG患者,遗留胸腺左叶未切除,6年后发展为重度全身型,再次手术切除遗留的左叶胸腺,证实左叶胸腺代偿性肥大增生。恶化患者中死亡6例,均为胸腺瘤合并MG,其中OssermanⅢ型5例、Ⅳ型1例;死亡原因为肌无力危象3例,快速停服溴吡斯的明3个月后突发呼吸骤停猝死2例,胆碱能危象1例。结论规范的胸腺扩大切除是治疗MG的有效方法,眼肌型MG尽早手术可有效降低其全身性转化风险。OssermanⅡb型以上MG易发生肌无力危象,围手术期采取综合处理措施有助于降低MG相关风险。重症术后远期可反复发生肌无力危象,须规律用药,并采取MG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手术及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为提高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和治愈率,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 1991年7月至2005年8月收治胸腺瘤合并MG23例,术前均给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行胸腺扩大切除术,对发生MG危象患者予以气管切开或气管内插管,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2例发生MG危象,经处理后痊愈。随访20例,失访3例,随访时间3个月~10年,缓解3例,明显改善11例,改善5例,无变化1例。其中1例胸腺瘤部分切除患者术后4个月死于肿瘤复发。结论 胸腺瘤合并MG患者除临床证实肿瘤无法切除或已胸外转移者外,其余均应手术治疗,完全切除胸腺瘤并清除前纵隔脂肪组织;正确的围术期处理是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女性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外科治疗及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79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86例(包括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心血管外科41例,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胸心血管外科145例)MG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64岁,平均年龄43.9岁。按Osserman临床分型,小儿MG45例,成人MG141例,其中眼肌型25例,轻度全身型63例,中度全身型29例,急性暴发型19例,晚期严重型5例。合并胸腺瘤166例,按Masaoka分期I期40例,Ⅱ期69例,Ⅲ期44例,Ⅳ期13例。152例患者经胸骨正中切口径路手术,行胸腺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34例胸腺无明显增生经颈部横切口行单纯胸腺切除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围术期发生MG危象22例,经相应的处理治愈。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165例,失访21例。痊愈30例(18.18%)、基本痊愈28例(16.97%)、显效60例(36.36%)、好转25例(15.15%)、无效22例(13.33%)。Ⅰ型、Ⅱa型、Ⅱb型、Ⅲ型和Ⅳ型有效率分别为100.00%、93.10%、90.00%、77.27%和53.85%。结论女性MG患者经胸腺切除术治疗效果良好;加强围术期处理,合理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和激素,可减少各种MG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呼吸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症肌无力(MG)胸腺切除术后呼吸管理是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为探索影响术后呼吸的有关因素,本文对55例患者的病型、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分别与术后需呼吸支持和危象发生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4~71岁,体重13~78kg,手术时间50~200分钟,按改良Osserman分型分为5组:(1)Ⅰ型25例;(2)Ⅱ_A型10例;(3)Ⅱ_B型7例;(4)Ⅲ型9例;(5)Ⅳ型4例。各组病人术前均经过充分准备,麻醉前用药、麻醉经过及手术方式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
电视胸腔镜辅助胸腺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胸腺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2年9月~2004年6月,18例胸腺疾病和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行胸腔镜辅助下胸腺切除手术,其中胸腺全切7例,11例MG行胸腺扩大切除. 结果 17例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 1例中转小切口(7 cm)开胸手术.3例MG术后须短暂呼吸机辅助通气(<12 h),二次气管插管1例,余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47~115 min,平均95 min;胸腔引流时间1.2~2.6 d,平均2 d;术后住院时间4~9 d,平均5.5 d.9例良性胸腺瘤或胸腺囊肿随访3~20个月,平均13个月,无复发.11例MG随访3~19个月,平均10个月,4例症状完全缓解,7例都分缓解. 结论胸腔镜辅助下胸腺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2002年2月至2007年10月采用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共15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中男67例,女83例;年龄13 ~72岁,平均31.2岁.Osserman Ⅰ型(眼肌型)82例,Ⅱ型41例(Ⅱa型28例、Ⅱb型13例),Ⅲ型21例,Ⅳ型6例.合并甲亢31例、视神经炎8例.AchR抗体>2.99 μmol/L 97例,<2.99 μmol/L 57例.术后病理诊断胸腺瘤26例(良性17例,恶性9例)、胸腺囊肿5例、单纯胸腺增生88例、胸腺萎缩22例、正常胸腺9例.术后服用溴吡斯的明120~360 mg/天,不同程度服用激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和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采取扩大的胸腺切除和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89例,其中单纯重症肌无力4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41例,其中1例伴发甲状腺机能亢进,27例有肌无力危象发作史。Osserman分型:Ⅰ型21例,Ⅱa型17例,Ⅱb型31例,Ⅲ型15例,Ⅳ5例。1987年以前手术采用前胸二或三肋间横切口或右胸前外侧切口入路手术。1988年以后采用胸骨正中入路施术。术前均口服吡啶期的明每天180~600mg分次服用,Ⅱb型以上病加服强的松每天30~60mg或90mg隔日一次顿服。手术当日和术后抗胆碱酯酶药物给药的剂量、方法、时间不变。术日激素采用氢考300~400mg静滴。危重病人采取预防性气管切开或延迟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帮助病人渡过手术创伤期和危象发生期。结果:全组13例术后12~22小时之间发生肌无力危象,死亡3例,死亡率3.4%。其余均治愈出院。对32例病人随访12个月~120个月,缓解6例,明显改善13例,改善4例,无效1例,差2例,失访6例。结论:正中入路施行扩大胸腺切除和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效果可靠,围术期合理抗胆碱酯酶药物和激素是手术成功的前提,适时的气管切开和延迟气管插管拔管行呼吸机辅助呼吸为病人提供了渡过手术创伤期的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13.
电视胸腔镜治疗胸腺瘤和重症肌无力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胸腺肿瘤和重症肌无力 (MG)的手术方法和可行性。方法 1996年 3月至 2 0 0 2年 12月 ,2 2例病人行胸腺瘤和 (或 )重症肌无力胸腔镜手术治疗。其中男 16例 ,女 6例 ;年龄 14~ 77岁 ,平均 44 1岁。行胸腺全切 12例 ,合并MG者行胸腺扩大切除 10例。结果 所有手术均在胸腔镜下完成 ,无中转开胸者。 3例MG病例术后需短暂呼吸机辅助通气 ( <2 4h) ,二次气管插管1例 ,余无严重并发症 ,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 10 8min ,平均胸腔引流 2d ,平均术后住院 4 5d。结论 胸腔镜治疗Ⅰ期胸腺瘤较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显著优势 ,且符合该类肿瘤的外科治疗原则 ;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腺瘤切除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MG)危象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胸腺瘤切除术后发生MG危象的危险因素。结果30例胸腺瘤切除术后发生MG危象7例,均为男性,术后危象的发生与年龄、胸腺瘤的临床及病理分型、抗胆碱酯酶的剂量、肺通气功能、病程、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结论对术后可能发生MG危象的高危患者根据其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抢救成功、减少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重症肌无力 (MG)危象是胸腺瘤病人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死亡率高。及时诊断、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们自 1985年 6月至 1998年 12月共手术治疗 46例胸腺瘤合并MG的病人 ,15例术后发生MG危象 ,均抢救成功 ,无围手术期死亡。现将抢救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全组中男 6例 ,女 9例 ;年龄 15~ 5 2岁 ,平均37 8岁。病程 1 5~ 6 0 0个月 ,平均 17 5个月。根据临床症状、X线胸片、CT等检查 ,全组术前均明确诊断 ,按Osserman分型 :I型 1例 ,IIa型 5例 ,IIb型 8例 ,III型 1例。手术采用全麻单腔插管、正中劈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胸腺瘤切除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MG)危象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胸腺瘤切除术后发生MG危象的危险因素。结果 30例胸腺瘤切除术后发生MG危象7例,均为男性.术后危象的发生与年龄、胸腺瘤的临床及病理分型、抗胆碱酯酶的剂量、肺通气功能、病程、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结论 对术后可能发生MG危象的高危患者根据其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抢救成功、减少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185例胸腺瘤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胸腺瘤及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979年10月~2004年7月外科治疗的185例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胸腺瘤94例(胸腺瘤组),胸腺瘤合并MG 91例(胸腺瘤合并MG组);手术根治性切除155例(83.8%),姑息性切除16例(8.6%),探查术14例(7.6%).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按Masaoka病理分期法进行分期,运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术后死亡5例,其余均缓解或治愈.两组患者的Masaoka病理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4,P<0.05);胸腺瘤病理分型与MG临床分型、病理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21,P>0.05).胸腺瘤组随访57例,随访1~10年,平均随访40.7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2%(40/57)、66.7%(22/33)、59.3%(16/27);胸腺瘤合并MG组随访55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2%(54/55)、86.4%(38/44)、81.6%(31/38),比较两组1、3、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P>0.05).随访112例中,Masaoka病理分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Ⅰ期93.7%,Ⅱ期79.2%,Ⅲ期51.4%,Ⅳ期0%,各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年=51.62,P<0.01).结论 胸腺瘤的病理类型与MG的临床分型无关,胸腺瘤术后生存率与分期显著有关,与是否合并MG无关.胸腺瘤伴MG以全身型为主,病理类型以淋巴细胞型常见.胸部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胸腺瘤.治疗原则应尽可能广泛切除肿瘤,术后根据具体情况辅以放疗、化疗.手术方式、病理分期对预后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术后的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63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其中男26例、女37例,平均年龄(54.51±12.62)岁。运用生存分析模型对性别、手术时年龄、术前病程、伴有其他疾病、危象史、术前激素服用时间、Osserman分型、Masaoka分期、WHO病理分型、手术路径、肿瘤大小等因素对术后疗效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5(5~96)个月。随访期间,12例(19%)患者完全缓解,39例(62%)部分缓解,7例(11%)病情稳定,5例(8%)加重,总有效率为81%。Log-rank分析显示术前病程(P=0.027)、肌无力危象史(P=0.035)和Osserman分型(P=0.018)与术后MG未完全缓解有关,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病程(P=0.001)、Osserman分型(P=0.012)是术后重症肌无力未完全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胸腺扩大根治术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式,但术前病程≥12个月和Osserman分型ⅡB、Ⅲ和Ⅳ型的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肌无力症状不易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告1988年~2000年12月手术治疗36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结果.方法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按Masaoka临床分期Ⅰ期6例,Ⅱ期15例,Ⅲ期12例,Ⅳ期3例.结果术后18例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均行气管切开及辅助呼吸,1例死于危象.术后随访半年~10年,3年内MG缓解率为72.2%,5年生存率为65.4%,10年生存率为24.8%.结论胸腺切除手术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主要方法,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率高,及时行气管切开及辅助呼吸是处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96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外科治疗和围术期处理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对96例MG患者行胸腺切除加前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术,根据临床相对记分、服药量改变及生活能力于术后3个月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无围术期死亡。术后发生MG危象8例(8.3%),其中术前未服用糖皮质激素6例(18.75%),服用糖皮质激素2例(3.13%),经相应的治疗治愈。术后发生其他并发症9例(9.4%),其中肺部感染7例,切口感染2例,均经相应的治疗治愈。随访96例,随访时间3~18个月,其中32例临床痊愈,30例基本痊愈,15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结论MG患者经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时,均应考虑手术治疗,无论是否有胸腺增生,特别是对合并有胸腺瘤者,应限期手术。若决定行手术治疗,术前除继续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外,口服糖皮质激素15d左右可增加手术安全性,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