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郭炜  董稚明  郭艳丽  杨植彬  邝钢 《肿瘤》2012,32(4):275-280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中WWOX( WW domain-containing oxidoreductase)基因启动子区及第1外显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及其对表达的影响,并分析贲门腺癌中WWOX与Smad4(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homolog 4)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贲门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WWOX基因的甲基化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贲门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Smad4蛋白的表达.结果:贲门腺癌组织中WWOX基因启动子区(- 382~- 41 bp)及第1外显子区(- 27~+344 bp)的甲基化率[26.4% (33/125)和23.2% (29/125)]显著高于其相应的癌旁常组织(0%和0%)(P<0.01),并与贲门腺癌TNM分期和上消化系统肿瘤家族史有关(P<0.05).贲门腺癌组织中WWOX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相应癌旁组织(P<0.01),WWOX蛋白的表达与WWOX启动子区和第1外显子区甲基化状态之间呈负相关(r=-0.216,r=-0.255,P<0.05).贲门腺癌组织中Smad4蛋白表达的阳性率(47.2%)显著低于相应癌旁组织(94.4%)(P<0.01),且与WWOX在贲门腺癌中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r=0.622,P<0.01).结论:WWOX基因启动子区及第1外显子区的高甲基化导致的基因表达下调可能在贲门腺癌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患者的食管鳞癌组织、癌旁组织中Bin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别检测58例经病理证实的ESCC患者的食管鳞癌组织、癌旁组织中Bin1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上述食管鳞癌组织中Bin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比较ESCC患者Bin1甲基化状态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中Bin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58.62% vs 25.86%,x2=12.76,P<0.01),Bin1甲基化状态与患者TNM分期、肿瘤侵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 <0.05).ESCC组织中Bin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0.78 ±0.05) vs (1.03±0.03),t=9.643,P<0.01)];发生Bin1甲基化的组织中Bin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发生甲基化的组织[(0.68±0.04) vs (0.85±0.07),t=2.476,P<0.05].结论:Bin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可能与ESCC的发生密切相关,它是ESCC中Bin1 mRNA低表达或缺失的机制之一,且与ESCC进展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小RNA-6803(miR-6803)及其宿主基因蛋白磷酸酶6调节亚单位1(protein phosphatase 6 regulation subunit 1,PPP6R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和PPP6R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在ESCC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2013年至2014年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物标本库的72例ESCC手术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6803和PPP6R1在ES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和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处理前后的ESCC细胞株TE1、TE13、Eca109、T.TN、Kyse170中的表达水平.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ESCC细胞系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PPP6R1的甲基化状态,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中miR-6803和PPP6R1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0.318±0.156,0.408±0.177 vs 1.000±0.001,均P<0.05),miR-6803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密切相关(均P<0.05);PPP6R1表达水平与TNM分期和组织学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均P<0.05).ESCC组织中miR-6803和PPP6R1基因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ESCC组织中PPP6R1的启动子区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56.94% vs 36.11%,P<0.05),并与TNM分期和组织学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均P<0.05),miR-6803-和PPP6R1基因的低表达与PPP6R1启动子区甲基化明显相关(P<0.05).经5-Aza-dC处理后,5种ESCC细胞中miR-6803和PPP6R1的表达均升高,并且TE1、TE13、Kyse170细胞中PPP6R1基因甲基化程度降低,非甲基化程度增加,其余2种细胞中PPP6R1基因均表现为非甲基化状态.结论:miR-6803及其宿主基因PPP6R1的低表达可能与E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miR-6803和PPP6R1表达沉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nsulin-like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7,IGFBP7)基因启动子区及第1外显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与IGFBP7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9年4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85例GCA患者癌组织标本和67例癌旁组织标本。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方法、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GFBP7基因在GCA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甲基化情况、IGFBP7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GCA组织中IGFBP7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52.9%(45/85),第1外显子5’非翻译区的甲基化率为35.3%(30/85),相应癌旁组织IGFBP7基因启动子区及第1外显子5’非翻译区的甲基化率分别为35.8%(24/67)和19.4%(13/67);癌组织IGFBP7基因启动子区及第1外显子5’非翻译区的甲基化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GCA组织中IGFBP7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第1外显子区(P<0.05)。GCA组织中IGFBP7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且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呈负相关。结论:GCA组织中IGFBP7基因启动子区比第1外显子区更易发生甲基化而导致IGFBP7表达缺失,IGFBP7基因启动子区异常高甲基化可能是GCA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贲门腺癌(GCA)中NDRG2(N-myc downstream-regulated gene 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甲基化与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97例贲门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NDRG2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7例贲门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NDRG2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NDRG2基因启动子区在贲门腺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率(49.5%)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1%)(P<0.05),且Ⅲ期和Ⅳ期贲门腺癌患者中NDRG2基因甲基化的比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低分化组中NDRG2基因发生甲基化的比率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组。贲门腺癌组织中NDRG2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贲门腺癌组织中NDRG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4.3%(43/97),显著低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的蛋白表达94.8%(92/97)(P<0.01),且贲门腺癌组织中NDRG2蛋白表达缺失与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有明显的相关性(r=-0.510,P<0.01)。结论:NDRG2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导致的基因沉默可能是贲门腺癌中此基因表达降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梁佳  刘胜男  沈素朋 《中国肿瘤》2017,26(4):315-320
[目的]检测贲门腺癌(GCA)中长链非编码RNA XLOC_002319(lncRNA XLOC_002319)的表达及其甲基化状态,探讨XLOC _002319在贲门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以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贲门腺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XLOC_ 002319的表达和甲基化状态.[结果]XLOC_002319在贲门腺癌组织和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并且在贲门腺癌组织中XLOC_ 002319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贲门腺癌组织中XLOC _002319的启动子区甲基化率(61.54%)和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甲基化率(54.84%)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7.95%)(P<0.01),并且贲门腺癌组织中XLOC_002319的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发生XLOC_002319甲基化的贲门腺癌组织中XLOC_002319的表达显著低于未发生甲基化的贲门腺癌组织(0.217±0.074 vs 0.253±0.060,P<0.05).[结论]XLOC_002319在贲门腺癌中的异常低表达可能与贲门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其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表达沉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贲门腺癌Syk基因甲基化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胃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中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改进的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CA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Syk基因的DNA甲基化和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47例GCA组织中Sy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发生率为31.9%(15/47),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47)(P<0.001);Ⅲ、Ⅳ期贲门癌患者中Syk基因甲基化发生率(35.7%)高于Ⅰ、Ⅱ期 (26.3%),低分化腺癌组的甲基化发生率(37.0%)高于高、中分化组 (25.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7例GCA组织中Syk蛋白的表达率为17.0%(8/47),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的Syk蛋白表达率(74.4%,35/4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Ⅲ、Ⅳ期患者的Sky蛋白表达率(10.7%)低于Ⅰ、Ⅱ期患者的蛋白表达率(26.3%),低分化腺癌组的蛋白表达率(11.1%)低于高、中分化腺癌组的蛋白表达率(25.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y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导致的基因沉默可能是GCA发生的机制之一,可作为反映GCA生物学行为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及相应癌旁非肿瘤组织中β-环连蛋白抑制基因1(dishevelled-binding antagonist of beta-catenin 1,DACT-1)的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定量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112例贲门腺癌(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科和磁县肿瘤医院胸外科于2006-2014年收治)及相应癌旁非肿瘤组织中DACT-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表达情况.结果:在贲门腺癌组织中,DACT-1基因的甲基化率为51.8%(58/112),癌旁非肿瘤组织中该基因的甲基化率为17.6% (20/112),癌组织中DACT-1基因发生甲基化的频率明显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0.01);癌组织中DACT-1基因mRNA的表达量为0.580±0.143,明显低于癌旁非肿瘤组织(0.654 ±0.110,P<0.01);在DACT-1基因甲基化的贲门癌组织中该基因mRNA的表达量为0.488±0.097,明显低于该基因未甲基化的贲门癌组织(0.675 ±0.120),且该基因甲基化状态与其mRNA表达量相关(P<0.01).癌组织中DACT-1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与肿瘤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有关(P<0.05),而与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组织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结论:贲门腺癌中基因CpG岛的高甲基化可能是DACT-1基因表达下调的机制之一;DA CT-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有望为贲门腺癌临床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45A(growth arrest and DNA-damage-inducible 45 alpha, GADD45A )基因在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中的异常甲基化及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4-2007年期间GCA患者组织标本(138例)。分别应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isulfite sequencing,BS-Seq)、亚硫酸氢盐转换-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bisulfite conversion-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BS-MSP)、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GADD45A 基因在GCA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甲基化、 GADD45A mRNA及蛋白表达的情况。 结果: GADD45A 远端启动子区的4个CpG位点在GCA组织中的甲基化率\[44.93% (62/138)\]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00% (0/138)\](P<0.01),且在Ⅲ期和Ⅳ期GCA组织中的甲基化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GCA组织(P<005),但 GADD45A 在GCA组织中的甲基化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理分化程度无关(P>0.05)。 GADD45A 近端启动子(region 2)及第一外显子区(region 3)的CpG岛在GCA及癌旁组织中均未检测到甲基化。GCA组织中 GADD45A mRNA和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0.35±0.15) vs (0.78±0.26),42.75% vs 71.01%,均P<0.05\],且与其远端启动子区4个Cp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r=-0.52,P<0.01)。 结论: GADD45A 基因远端启动子区的4个CpG位点的高甲基化导致的基因沉默可能与GCA中 GADD45A 基因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trogin-1基因在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中的异常甲基化及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4—2008年间的贲门腺癌患者手术标本共139例,分别应用亚硫酸氢盐转换-甲基化特异性PCR(bisulfite conversion-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BS-MSP)、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贲门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距癌灶边缘3~5 cm)组织中atrogin-1基因的甲基化、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应组织中Smad4蛋白的表达。结果: 贲门腺癌组织中atrogin-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率\[44.6%(62/139)\] 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6%(5/139)\](χ2=63.891,P=0.001),且atrogin-1基因的甲基化与TNM分期及肿瘤的组织学分化程度密切相关(χ2=6.144, P<0.05)。贲门腺癌组织中atrogin-1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0.482 5±0.175 4) vs (0.896 9±0.290 1),t=10.62, P=0.01;34.5% vs 82.0%, χ2=4.441,P=0.001\],且与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r=-0.256,P=0.001)。贲门腺癌组织中Smad4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46.0% vs 95.7%; χ2=2.945,P=0.001),且与atrogin-1蛋白表达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604,P=0.001)。结论: Atrogin-1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导致的基因沉默可能是贲门癌组织中此基因表达降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中TGF-β1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receptor type 1 gene,TGFBR1)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TGF-β1蛋白表达之 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RT-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贲门腺癌组 织及相应癌旁组织的TGFBR1甲基化情况、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应TGF-β1的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TGFBR1在贲门腺癌组织的甲基化率为30.9%(34/110),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P<0.01)。Ⅲ期和Ⅳ期贲门癌患者中TGFBR1基因发生甲基化的比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 。贲门癌组织中TGFBR1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与其甲基化状态之间有 明显的相关性。TGF-β1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65.5%)明显升高,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1),且随肿瘤分期的增高和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TGF-β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 (P<0.05)。TGFBR1和TGF-β1蛋白在贲门腺癌中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TGF-β1型受体基因启动子 区的高甲基化及其TGF-β1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贲门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TGF-β1型受体基因启动子区发 生甲基化导致的基因沉默可能是贲门腺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中Smad基因家族不同成员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4至2009年间病理确证的贲门腺癌患者110例,RT-PCR检测贲门腺癌和癌旁组织中Smad2、Smad3、Smad4和Smad7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贲门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Smad2/3、Smad4和Smad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分析p-Smad2/3、Smad4和Smad7蛋白表达与贲门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贲门腺癌组织中Smad2、Smad3和Smad4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相应癌旁组织[(0.4956±0.1862)vs(0.8611±0.2914),P<0.01;(0.4713±0.1712)vs(0.8314±0.2811),P<0.01;(0.5145±0.1987)vs(0.8954±0.2856),P<0.01],而Smad7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5114±0.1962)vs(0.2012±0.1006),P<0.01]。贲门腺癌组织p-Smad2/3、Smad4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42.7%vs 93.6%,P<0.01;45.5%vs 95.5%,P<0.01),且与肿瘤TNM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贲门腺癌组织Smad7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8.2%vs 3.6%,P<0.01),且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贲门腺癌中p-Smad2/3与Smad4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但它们均与Smad7蛋白表达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贲门腺癌组织低表达Smad2、Smad3和Smad4,高表达Smad7,Smad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贲门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中Smad4(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homolog4)基因启动子区及第1外显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TGF-β1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取110例贲门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分别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Smad4基因的甲基化情况,RT-PCR方法检测Smad4 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mad4和TGF-β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贲门腺癌组织Smad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5.5%(6/110),Smad4基因第1外显子5′非翻译区的甲基化率为24.5%(27/110),相应癌旁正常黏膜均未检测到此两个位点的甲基化,癌组Smad4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贲门腺癌中Smad4基因5′非翻译区发生甲基化的比率显并高于启动子区(P〈0.01)。贲门腺癌组织中Smad4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其甲基化与蛋白表达之间呈负相关。TGF-β1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65.5%)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15.5%)(P〈0.01),且随肿瘤分期的增高和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TGF-β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Smad4蛋白和TGF-β1蛋白在贲门腺癌中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在贲门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Smad4基因第1外显子的5′非翻译区比启动子区更易发生高甲基化而导致基因沉默,Smad4甲基化及TGF-β1的过表达可能是贲门腺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Liu GS  Gong J  Cheng P  Zhang J  Chang Y  Qiang L 《癌症》2006,25(2):185-189
背景与目的:肠化生被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病变,而肠特异性转录因子CDX2在肠上皮的形成、分化及肠表型的维持方面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CDX2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相关的肠化生中呈高水平表达,在部分胃癌组织中也有表达,提示其可能与胃粘膜上皮由胃表型向肠表型的转化,以及胃癌的发生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CDX2在胃粘膜肠化生发生、进展及胃癌发生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肠化生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46例CAG伴肠化生、40例胃癌及32例对应癌旁肠化生,构建组织芯片。分别用高铁二铵/爱先蓝(HID/AB)及HE染色对肠化生及胃癌进行分型.然后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不同亚型肠化生及胃癌中CDX2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癌旁肠化生中Ⅲ型肠化生的比例显著高于CAG伴肠化生(分别为56.25%和21.74%,P〈0.01)。CDX2蛋白阳性率在CAG伴肠化生、癌旁肠化生和胃癌中分别为69.56%、53.13%和42.50%:CDX2 mRNA阳性牢分别为63.04%、46.87%和35.00%。胃癌中显著低于CAG伴肠化生(P〈0.01),而与癌旁肠化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CDX2表达与胃癌组织类型有关联,肠型胃癌显著高于弥漫型(P〈0.05)。Ⅲ型肠化生中CDX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Ⅰ型(P〈0.05)。结论:CDX2在胃粘膜肠化生发生及进展为胃癌过程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 GCA)中Wnt抑制因子-1(Wnt inhibitory factor-1, Wi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VEGF-C、VEGF-D蛋白表达情况,探讨其相互关系及其在贲门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贲门腺癌组织及相应正常黏膜组织中Wif-1基因甲基化状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C/VEGF-D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Wif-1基因在贲门腺癌及相应正常黏膜组织中的甲基化率分别为61.7%和34.0%,癌组织中Wif-1基因的甲基化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0.000);癌组织中VEGF-C、VEGF-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8%和76.6%,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0.000);发生甲基化的贲门腺癌组织中VEGF-C、VEGF-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发生甲基化的贲门腺癌组织(PVEGF-C=0.008;PVEGF-D=0.022);癌组织中Wif-1基因的甲基化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无关。结论 Wif-1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及VEGF-C、VEGF-D蛋白的过表达可能与贲门腺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检测脂筏标记蛋白-2(Flotillin-2,Flot-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Flot-2 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于2009 年1 月至2010 年4 月行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112 例及与其配对的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Flot-2 的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 检验Flot-2 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 法及Log-Rank 检验分析其生存数据。结果:Flot-2 阳性表达呈黄色颗粒,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53.57% vs 46.43%,P<0.05)。Flot-2 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无显著关联(P>0.05),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AJCC分期均显著关联(均P<0.01)。Flot-2 低表达组患者的5 年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组(P<0.01)。Cox 回归分析显示,远处转移、AJCC分期和Flot-2 蛋白表达水平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癌组织中高表达Flot-2,其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基因T869C、G915C和C788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北方人群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214名GCA患者和298名健康对照的TGF-β1基因T869C、G915C和C788T多态性分布情况,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TGF-β1水平,对110例GCA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β1蛋白表达。结果:TGF-β1基因T869C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频率在贲门腺癌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A患者组C等位基因型频率(55.8%)显著高于对照组(45.8%)(P〈0.01),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贲门腺癌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1.50倍(经性别、年龄和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校正后的OR=1.50,95%CI为1.17(2.11),与TT基因型相比,携带TC和CC基因型可显著增加GCA的发病风险(校正后的OR分别为1.91和2.18,95%CI分别为1.34~2.41和1.56~2.71)。TGF-β1基因G915C和C788T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频率在GCA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其总体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贲门腺癌患者血浆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携带T869C位点C等位基因的GCA患者血浆TGF-β1水平显著高于非携带者(P〈0.05)。贲门腺癌组织中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率(65.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5.5%)(P〈0.01),携带T869C位点C等位基因的GCA患者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非携带者(P〈0.05)。结论:TGF-β1T869C位点C等位基因可能是我国北方人群贲门腺癌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TGF-β1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了贲门腺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iR-3195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南华大学教学医院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29例喉癌患者的喉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采用qPCR检测miR-3195在喉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构建miR-3195在喉癌Hep-2细胞中稳定高表达的细胞株,采用MTT法观察miR-3195稳定高表达组和对照组的增殖情况;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miR-3195稳定高表达的人喉癌细胞株Hep-2在裸鼠体内增殖的情况。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 miR-3195 的靶基因,构建 TBX1 3''UTR 的荧光素酶载体,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检测其荧光素酶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稳定高表达miR-3195组和对照组细胞株的TBX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iR-3195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miR-3195上调可抑制Hep-2细胞的增殖(P<0.01),且可明显抑制裸鼠移植瘤瘤体的生长(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表明miR-3195可能与TBX1靶向结合(P<0.05),同时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了miR-3195能够抑制TBX1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miR-3195对Hep2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负性调控TBX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