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彭婕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3)
目的:探讨我院硫普罗宁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3年10月1日-2006年7月31日间上报的因使用硫普罗宁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由硫普罗宁引起的不良反应共52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男性稍多于女性,41~60岁的人群发生较多。用药第1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硫普罗宁的不良反应,用药时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减少不良反应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注射用硫普罗宁不良反应(ADR)的规律、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救治措施,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文献中的病历资料,对1989~2015年报道的115例ADR案例按患者信息、用药信息、文献信息等几个方面分类,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73.04%的患者为男性;52.17%为41~60岁;63.48%的患者ADR发生在30 min之内;99.13%的患者预后痊愈或者好转,1例患者死亡;过敏史不详的占比46.09%。结论:注射用硫普罗宁ADR机制仍需研究,其应用时应综合考虑患者性别、年龄、过敏史、给药速度及浓度、药物联用等因素,合理用药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硫普罗宁不良反应82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关注硫普罗宁所致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对1994—2006年4月间国内外公开发行的60种医药期刊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硫普罗宁不良反应以过敏性休克、颌下腺肿大、腮腺肿大、过敏性药疹、药物热、呼吸困难为常见,男性多于女性。结论硫普罗宁引起过敏性休克最多,临床上应用时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近10 a发表的使用硫普罗宁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检索到硫普罗宁引起的不良反应72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男性多于女性,41~60岁的人群发生较多。用药30 min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应重视硫普罗宁的不良反应,用药时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减少不良反应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6.
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下载的文献目录,查阅原文,共检索得病例71例。结果应用硫普罗宁致不良反应病例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注射给药明显大于口服给药,导致全身性、心血管、呼吸系统、皮肤及附件、神经系统等损害。 相似文献
7.
8.
硫普罗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永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8):1047-1049
目的:了解硫普罗宁致过敏情况,发现其不良反应的规律及特点,指导合理用药。方法: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公开报道的59例硫普罗宁所致的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硫普罗宁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发生以40岁以下、男性患者多见;不良反应多在5~30min发生。结论:为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严格控制滴速,妥善保管药品。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 50岁. 因乏力、纳差、尿黄、眼白发黄40余天, 发现抗AV IgM阳性20余天, 以“甲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 于2007年8月8日再次入院. 体检:呼吸20次8226;min-1, 脉搏68次8226;min-1血压105/64 mmHg(1 mmHg=0.133 kPa), 体温36.5 ℃, 无药物及食物致变态反应史. 巩膜、皮肤中度黄染, 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 腹部平, 无压痛及反跳痛, 肝脏肋下未及, 肝区扣痛阴性. 入院当天给予患者硫普罗宁注射剂0.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 静脉滴注, qd, 60滴8226;min-1, 于10 min后出现骶尾部及胸骨处胀痛, 后转为针刺样疼痛, 无畏寒、发热等其他不适. 停止静脉滴注硫普罗宁, 疼痛症状很快消失. 再次给予硫普罗宁静脉滴注, 20滴8226;min-1, 5 min后出现搏动性头痛, 伴畏寒、恶心、咽痛及口干等不适, 体温36.8 ℃. 立即停用硫普罗宁, 并肌内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等相应对症处理. 但治疗后, 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 并出现寒战、发抖、呕吐, 呕吐物为清水样, 伴有腹痛, 为全腹持续性绞痛. 体检:体温37.8 ℃, 眼睑水肿、口唇发绀, 腹部平、尚软, 脐周有压痛, 无反跳痛. 予以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静脉推注及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静脉滴注后, 症状明显好转, 至2007年8月8日19:00上述症状基本消失, 患者病情稳定. 患者无药物变态反应史, 且此次单一用药, 考虑为硫普罗宁所致不良反应. 老年患者含服硝苯地平致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11.
176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左氧氟沙星所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探讨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在2 234份不良反应报告表中检索左氧氟沙星引发不良反应的病例,按患者性别、年龄、既往不良反应史、给药途径、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结果等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 234份不良反应病例表中,176例由使用左氧氟沙星引起(占7.88%).56.82%的患者既往无药物不良反应史,93.75%的患者通过静脉给药,90.91%的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过程中,其中85.79%的患者治愈或好转,1例留有后遗症.结论:左氧氟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如处理适当基本能痊愈,但临床医生在选用该药时仍应考虑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2.
169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上半年收集到的169例ADR报告分别从临床具体表现、严重程度、患者年龄、药物剂型、给药途径以及涉及药物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97个药品品种的169例ADR中,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l04例,占总数的56.22%;严重ADR8例,死亡2例。ADR引起的皮肤及附件损伤较多,共80例,占总数的43.24%。结论:医院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该院2005─2015年上报的52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引发的ADR,分别从性别、年龄、原发疾病、涉及药品、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临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2例患者中男性37例(71.15%)、女性15例(28.85%);18~60岁年龄段ADR发生率最高;主要原发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骨骼肌肉损伤和全身性损伤;主要累及器官或系统为皮肤及附件和神经系统;77.55%的患者于停药后症状完全消失。结论:临床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时应监测、减少ADR的发生,提高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利福平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国内文献资料中利福平不良反应报道的情况,以探讨利福平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性.方法利福平不良反应病例通过检索《药物不良反应1960-1997多媒体光盘》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药学文摘》获得.结果检索获得399例利福平的不良反应病例,变态反应引起的肾功能损害较多,特别是急性肾功能衰竭,但致死率最高为严重肝损害.结论利福平的不良反应累及各器官,多为变态反应,且与剂量无关,若治疗不及时,可致死,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分析奥马珠单抗致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临床表现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等数据库关于奥马珠单抗致ADR的个案报道并进行分析。结果:收集奥马珠单抗致ADR的个案报道26篇,共35例,其中男性9例(25.71%)、女性26例(74.29%),年龄分布以30~69岁居多(82.86%),发生时间大多在用药后1年内(87.27%),过敏反应主要集中在用药3个月内(66.67%),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8.78%)、呼吸系统损害(14.63%)和循环系统损害(12.19%)为主。多数患者对症处理后均好转,仅1例死亡,4例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接受脱敏治疗并成功脱敏。结论:临床应用奥马珠单抗应加强ADR监测,防范严重ADR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归纳替雷利珠单抗引起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特点,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cienceDirect 和 Embase 数据库(截至2022年4月),收集关于替雷利珠单抗相关ADRs的个案报道,对纳入病例的临床资料、替雷利珠单抗用药情况以及ADRs的临床表现、名称、发生时间、处置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替雷利珠单抗致ADRs的个案报道15篇,共计16例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64.81±12.92)岁。ADRs发生时间在1个用药周期内的有4例,2个用药周期内的有2例,3~9周期时间内8例,10个周期后的有2例;涉及皮肤软组织、内分泌、消化、泌尿和心血管等系统,经对症治疗后,16例患者均好转。结论:临床使用中应加强替雷利珠单抗相关ADRs的关注,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我院96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收集到的96例ADR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比例最高,位于前2位的是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次为中药制剂。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损害。结论合理使用抗微生物类药物.重视中药不良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