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府逐瘀汤临证新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其方由当归、生地、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柴胡、牛膝、枳壳、桔梗、甘草组成.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此方用途广泛,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其后所列主治之证(症)达19种之多。近年来医家应用本方的范围不断扩大,笔者应用本方加减治病,每获良效,兹选几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4.
活血化瘀法是临床常用治法之一,适用于血行不畅或瘀血内阻所致的一类病证。王清任是清代一位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医学家,他一生总结出50种血瘀证,在他创立的33方中,有29方有活血化瘀药。笔者受其影响,临床喜用其方,每获良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6.
丹栀逍遥散临证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丹栀逍遥散治疗痤疮、月经先期、眩晕、胃痛 ,多获良效 ,兹举验案 4则如下。1 痤疮案薛某 ,女 ,17岁。于 2 0 0 2年 6月 2 0日诊。自诉面部痤疮1年 ,前胸、后背均有 ,色红 ,伴口渴 ,时有心烦 ,便干 ,舌红 ,苔白 ,脉弦细稍数。未曾用药来诊。辨证属肝郁化热 ,火热上炎。治以疏肝理气 ,清火泄热。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 ,药用 :丹皮、柴胡、当归、白芍各 15g、栀子、茯苓、白术、甘草、牛膝各10 g。 4剂 ,1 5日 1剂水煎服。 6天后复诊 ,面部、前胸、后背痤疮颜色变淡 ,减少 ,心烦、口渴症状减轻。继服 6剂后 ,面部、前胸、后背部痤疮均消… 相似文献
7.
8.
笔者在三十余年业医中 ,每遇瘀血之症 ,或虚或实 ,或虚实夹杂 ,均以血府逐瘀汤灵活化裁 ,广而用之 ,常获卓效。今择其要者付之枣黎 ,以期同仁切磋见教也。 1 活血祛瘀消症瘕 李某 ,女 ,3 1岁 ,教师。12岁信水初潮 ,每月应期而至 ,2 5岁结婚 ,两年后生一女婴。嗣后月经紊乱 ,或错前五、七日 ,或愆期十余天 ,进而经水量大 ,甚则淋漓不断 ,其色深黑 ,伴见血块 ,不时少腹隐痛。曾屡服安络血、维生素K3等 ,唯可取效于一时 ,继而依然。 1 990年 6月1 8日就诊 :面色萎黄不华 ,气短乏力 ,舌质暗 ,苔薄而少 ,脉沉细而涩。少腹部可触及一核桃大… 相似文献
9.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在其所著的《医林改错》一书中记载的方剂 ,书中论述了应用本方治疗头痛、盗汗、呃逆、胸痛、不眠、发热等 1 9个病种的机理及疗效。近几年来 ,笔者应用本方共治疗8个病种 ,计有头痛、胸痛、盗汗等 2 5例患者 ,均是经多方治疗未效后 ,改用血府逐瘀汤为基本方治疗 ,稍作加减 ,均取得较好的疗效。其中服药最多者达 70余剂 ,最少的服药仅 3剂即获得较好的疗效。现举例报道如下。顽固性头痛李某 ,男 ,38岁。患头疼 5年余 ,时发时止 ,发作时头疼如裂 ,甚至视物模糊 ,每次发作均服安乃近、心得安、西比灵等治疗 ,甚至需… 相似文献
10.
王清任是我国清代颇具创新精神的医学家,他的精心之作《医林改错》,敢于问阙经典,勇于求实创新,阐发气血理论,纵有不足之处,但其创立的血府逐瘀汤等名方,临床应用价值肯定,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推崇,至今应用甚广。笔学习《医林改错》,在临证实践中,遵清任“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之训,应用血府逐瘀汤化裁,治疗疑难病,每获奇效,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用于治疗胸中瘀血之方.笔者根据其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能,应用于多种疾病,常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亚南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25(6):16-17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一书,此方活血化瘀而不伤血、疏肝解郁而不耗气。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枳壳、柴胡、桔梗、牛膝、甘草组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通经活络之效,适用于瘀血内阻,头痛胸痛,内热烦闷,失眠多梦,心悸怔仲,呃逆日久不止,急躁易怒等症,是治疗血瘀胸部、气机不畅引起的胸痛烦闷等症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5.
<正>血府逐瘀汤是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治疗血瘀证之名方,用以治疗胸中血腑血瘀之症。王氏认为属于血腑血瘀的病症有头痛、胸痛、瞀闷、急躁、夜间多梦、不眠等等,病症各异,但只要有瘀证可据,即可用本方治疗。笔者从医五十余年,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运用血府逐瘀汤随症加减治疗各种病症,收效甚佳,现举验案介绍如下。1头痛头晕王某,女,33岁,2000年2月10日初诊。病 相似文献
16.
对于因瘀血阻滞导致的头痛、呃逆、心悸、不寐等症,采用清代医家王清任据"血府"可以产生"血瘀"的理论所创立的血府逐瘀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本方不仅可行血分之瘀滞,又可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使瘀去气机畅通,诸症悉除。 相似文献
17.
阳和汤系清代医家王洪绪所创制.全方由熟地、麻黄、肉桂、炮姜、白芥子、鹿角胶、甘草等组成。主治积聚、痹证和阴疽,症见面色白,口不渴.小便清利,苔薄白,脉迟细等。笔者在临床上治验病例较多,兹举例如下。案1:刘某.男.40岁,1996年8月就诊。因时值夏令,躬耕农田,汗出如雨淋,湿衣裹于背.卒然又遭暴雨,回家后虽更衣.但未作妥善处理。5天后背部有负重感,继则形寒恶风,人暮尤甚。诊时背部第5~6胸椎之左侧色白漫肿.扪之则痛.脉来沉细,舌苔薄白根腻。治以温消结合.方用阳和汤加减:麻黄、炮姜、细辛、甘草各6g.熟地309,… 相似文献
18.
吕文霞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3):29-29
血府逐瘀汤出白清代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一书,由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组成,主治胸中瘀血、血行不畅等症。笔者在2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治疗失眠、呃逆、痛经等方面,有良好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血府逐瘀汤由清代王清任创立,是活血化瘀的代表方剂,用于治疗胸中血瘀之证。笔者用此方治疗骨科疾病均收佳效,兹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