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壮骨通络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K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0%,对照组为6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LK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肯定,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骨痛宁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阻、气血瘀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4个临床试验中心的44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36例(骨痛宁膏组)和对照组112例(骨通贴膏组),疗程1周,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膝骨性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积分,膝关节疼痛指数,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同时作安全性评价指标的检测。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都较明显(P<0.05),膝骨性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积分,膝关节疼痛指数,中医症候积分都明显下降(P<0.01)。(2)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中医症候积分亦有显著差异(P<0.05),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痛宁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阻、气血瘀滞证)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膝痛七穴"子午捣臼刺法治疗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功能锻炼及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每次750mg,每天2次;观察组给予"膝痛七穴"子午捣臼刺法治疗,治疗12周。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中医症候积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膝痛七穴"子午捣臼刺法可以明显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两步四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采用两步四法治疗)和对照组(局部取穴加电针)各40例,采用综合疗效标准对两组的总有效率进行判定及应用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和体征情况。结果 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变化情况: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程度积分、关节僵硬程度积分、关节活动度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间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步四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获效甚至痊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逐瘀通痹汤随证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膝关节结构与功能。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WOMAC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光明中医》2021,36(5)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疗法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9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给予针刺、手法理筋、微波热疗、隔药灸疗等中医外治疗法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每日1次,每次75 mg)及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治疗(每周1次,每次20 mg)。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LKSS)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2组LK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外治疗法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症状,明显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减风灵汤合中药外薰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肾虚湿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治疗组采用加减风灵汤合中药外薰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于疗程的第0、2、4周对比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及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中医临床主要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用加减风灵汤合中药外薰的方法,患者依从性高,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与治疗组(n=35)。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火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JOA膝骨性关节炎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的变化情况,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ISOA评分治疗后均下降,而JOA膝骨性关节炎评分、膝关节活动度上升,且治疗组上述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43%(32/35),高于对照组的65.71%(2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火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治疗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四子散外敷联合中医护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及常规护理方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四子散外敷并配合中医护理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疼痛积分改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子散外敷联合中医护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可以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络化痰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用通络化痰汤治疗,对照组用扶他林缓释片治疗,两组均同时配合膝关节功能锻炼.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5.0%.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1.
电针加隔姜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电针加隔姜灸法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5例患者按抛硬币法分组,治疗组43例采用电针加隔姜灸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美洛昔康片和活络消痛胶囊治疗,14天1个疗程。疗程结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骨关节HSS评分、膝骨关节炎病情严重程度指数、虚寒证辨证因子等级评分,观察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100.0%,优于对照组86.36%(P<0.01);治疗后两组膝骨关节炎病情严重程度指数及虚寒证辨证因子等级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膝骨关节H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电针加隔姜灸是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医外治法治疗变形性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42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72)给予中药布袋热敷法配合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n=70)给予吲哚美辛口服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外治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膝阳关穴一指禅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门诊60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纽30例运用膝阳关穴一指禅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 scale,VAS法)和疗效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VAS评分两组内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及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疼痛症状,一指禅推拿手法减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疼痛程度优于常规推拿手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易筋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有效性。方法:根据病例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7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即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新易筋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明显(P<0.01);两组总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后症状积分较前减少(P<0.01),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疗后症状积分较前减少(P<0.01),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差值比较(P<0.01)。结论:新易筋疗法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与单纯手法相比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组予中药口服和熏洗,两组治疗6周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及治疗后对比,ISOA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6%,差异显著(P<0.01)。结论:中药内外合治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地震后板房区膝骨关节炎患膝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温针配合康复训练)44例、对照组(针刺配合康复训练)44例,疼痛评分标准参照11点数字框图评分法,两组均治疗20次后观察镇痛疗效。结果:治疗组疼痛评分缓解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85.4%),P<0.05。结论:温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震后板房区膝骨关节炎患膝疼痛疗效优于针刺配合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三脏一体”辨证理论,探讨膝三脏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膝三脏汤内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单味吲哚美辛片(消炎痛)口服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评定,评定内容包括:a、目测类比疼痛程度评分法(VAS)评定;b、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评定;C、临床疗效评定;d、停止治疗1个月复发率评估。结果:a、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在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b、停止治疗1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三脏汤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较单味吲哚美辛片(消炎痛)口服效果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中医定向透药综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天  耿双  马培 《新中医》2021,53(6):134-137
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推拿按摩康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骨关节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联合推拿按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于治疗前后评价2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81.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WOMAC量表中疼痛指数、僵硬指数、活动障碍指数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上述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综合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改善膝关节疼痛、僵硬状况,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周洪保  王爱国 《新中医》2021,53(5):112-11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化瘀方治疗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亏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区组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化瘀方,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比治疗后2组的临床疗效、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ISOA评分、WOMAC评分、VAS评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88%(P<0.05)。结论:补肾活血化瘀方治疗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亏虚型)临床疗效显著,且可以显著降低膝关节ISOA评分、WOMAC评分、VAS评分,从而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叶海霞  温晓文  童艳青 《新中医》2020,52(2):165-168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蜡疗干预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瘀血痹阻型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则加予中药蜡疗,2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症状及体征观察量表评价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价功能障碍严重程度,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5.0%,对照组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木、疼痛、行走、直腿抬高试验评分与膝腱反射、跟腱反射评分以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和总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的功能部分、疼痛、稳定性、活动范围、屈曲畸形、肌力部分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蜡疗干预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的疼痛与临床症状,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