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的好发病,多发生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起病急,病程1~20年不等,头位或/和体位突然转动是主要诱因。一旦发展成椎基底动脉血栓,其死亡率达20%~30%,因而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于减少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应用西比灵加夏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3例病人,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素E1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眩晕症中常见原因之一 ,故选择有效的药物至关重要。现将我院近 1年来用前列腺素 E1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例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 0例患者均以眩晕为主诉 ,全部符合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诊断标准 [1] 。其中 ,男 2 4例 ,女 3 6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 0例 ,年龄 4 0~ 75岁 ,平均年龄(6 3 .1± 9.4 2 )岁 ,对照组 3 0例 ,年龄 4 2~ 77岁 ,平均年龄(6 8.8± 7.99)岁。1.2 方法 治疗组应用前列腺素 E13 0 0 μg+5 %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 5 0 0 ml静脉滴注 ,每天 1…  相似文献   

3.
小脑梗死的临床、CT与MR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通过一组小脑梗死病人临床表现及CT、MRI所见的分析总结 ,进一步探讨小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为 1977年 7月~ 1999年 7月收治的经CT或MRI证实的小脑便塞病人共 32例 ,其中男 2 4例 ,女 8例 ;年龄 32~ 75岁 ,平均年龄 5 3 1岁。既往史 :高血压2 0例 ,脑中风史 16例 (其中 10例曾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 ) ,糖尿病 2例 ,心脏病史 6例 (其中心律失常心房纤颤 2例 ) ,颈椎病 4例。1 2 临床诊断 影像学检查前诊断小脑梗死 2例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 15例 ,Wallenberg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对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收集我院住院门诊晕眩发作患者,结合经颅彩色多谱勒(TCD)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50例,男20例,女30例,年龄52~81岁,平均64.5岁。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间年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院神经内科近年来应用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院病例诊断标准符合1989年WHO对短暂性VBI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除外椎基底动脉系统及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以及颅内占位性病变.入选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44~67岁,平均52.4岁,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2~66岁,平均51.7岁.  相似文献   

6.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缺血性血液循环障碍,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的检测手段及方法,对其定位定性诊断存在一定困难,经颅多普勒检测开创了无创伤性,且检查方便安全准确。为椎-基底动脉缺血疾病的诊断与鉴别提供了依据。我科2002年曾查治疗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就其临床特点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小板的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宽度进行分析,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液参数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01-01/2004-0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白云区中医院收治住院患者127例,其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33~82岁;脑梗死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33~87岁;脑出血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32~81岁,以上患者发病均在3d内。健康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0~80岁。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小板的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宽度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7例被测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脑梗死组、脑出血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的数量下降、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统计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②脑梗死、脑出血组间血小板的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较脑梗死、脑出血组有统计学上差异[血小板数量:(151.12±70.85)×109,(210.07±70.45)×109,(201.53±96.76)×109,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13.07±1.82)fl,(9.40±1.76)fl,(9.51±1.35)fl,P<0.01]。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与脑梗死、脑出血组相比,血红蛋白、红细胞数、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宽度统计学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梗死与脑出血“血小板团块”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心脑血管供血发生改变的疾病发病后早期均可出现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血小板的数量下降现象,血小板自身外的某种因素,可能参与了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增加与血小板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经颅多普勒在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应用(附60例报导)那开杰①哈晓峰②郝忠良1资料和方法本文病例均为本院及协作单位1994年1月~1996年9月经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VA-BA)供血不足的门诊病人,共90例,男66例,女24例,年龄57岁...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32例临床诊断为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TCD检查,并与彩超做了比较性分析,旨在探 讨TCD诊断此病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3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内科1995年1月~1998年10月住院患者,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56.9岁;其中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7例,椎—基底动脉系梗塞6例(其中,枕叶梗塞2例,左丘脑梗塞2例,桥脑、中脑腔梗2例,双基底节梗塞1例),椎—基底动脉呈TIA2例。 诊断标准:经临床和X线片、CT证实。  相似文献   

1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的常见病,一般通过患者主诉来诊断,缺乏客观的依据。本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对95例临床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的患者进行颅外段的椎动脉走向、管径及血流进行检测,旨在评价彩超对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进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资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999至2004年我院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95例患者的椎动脉彩超资料,其中男53例,女42例;年龄56~82岁,平均76.3岁。多数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以短暂发作性眩晕,患者转动体位或头颈过度伸、头颅侧转时更容易诱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小板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组),40例脑梗死(CI组)及44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比较。【结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出现PLT减少,MPV与PDW增大(P<0.0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MPV增大较脑梗死者更为明显(P<0.01)。【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血小板变化有关,与MPV增大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2.
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朱晓临,马文彦,史晓红我们于1992年2月~1994年4月收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85例,随机分为自血光量子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帐-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近期疗效作出评价。1资料和方法1.1病...  相似文献   

13.
黎发本  何光明 《临床荟萃》1997,12(17):807-807
椎动脉型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之一,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表现。为探讨本病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我们测定了55例颈椎病椎动脉型患者和50例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患者组 诊断标准:①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②脑血流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③颈椎X光片示颈椎退行性变;④除外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其它疾病,共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龄42~73岁,平均52.0±7.1岁。 1.2 正常对照组 体检正常,无慢性病史,近期无急性病,颈椎X光片正常者。共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6~75岁,平均56.4±6.8岁。  相似文献   

14.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治疗组20例急诊留现病人,男16例,女4例,年龄40~76岁,平均为59.05±9.40岁。对照组20例也为急诊留现病人,男15例,女5例,年龄40~75岁,平均5865土9.37岁。两组均经临床及头颅CT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组大脑中动脉供血系统血栓形成14例,栓塞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系统血栓形成2例,TIAZ例。20例中进展性脑卒中病人5例。对照组中大脑中动脉供血系统血栓形成17例,推基底动脉供协系统血栓形成1例,TIAZ例。其中进展性脑卒中病人《例。治疗组中合并高血压病6例,糖尿病1例,冠心病1例,房颤2例,均无溃疡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9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结果。结果测定9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减慢者占69%,增快者占31%,75%以上患者伴有脑动脉硬化TCD频谱图谱。结论TCD对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血小板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小板的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宽度进行分析,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液参数改变及其意义。 方法:选择2001-01/2004-0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白云区中医院收治住院患者127例,其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33-82岁;脑梗死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33~87岁;脑出血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32-81岁,以上患者发病均在3d内。健康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0-80岁。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小板的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宽度值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57例被测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脑梗死组、脑出血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的数量下降、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统计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俨〈0.01)。②脑梗死、脑出血组间血小板的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俨〉0.05),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较脑梗死、脑出血组有统计学上差异[血小板数量:(151.12&;#177;70.85)&;#215;10^9,(210.07&;#177;70.45)&;#215;10^9(201.53&;#177;96.76)&;#215;10^9 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13.07&;#177;1.82)fl,(9.40&;#177;1.76)fl,(9.51&;#177;1.35)fl,P〈0.01]。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与脑梗死、脑出血组相比,血红蛋白、红细胞数、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宽度统计学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梗死与脑出血“血小板团块”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 结论:心脑血管供血发生改变的疾病发病后早期均可出现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血小板的数量下降现象,血小板自身外的某种因素,可能参与了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增加与血小板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的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97例患者中女性 63例,男性 34例.年龄 34~ 79岁,平均 50.78岁.分别进行椎动脉 MRA及 TCD检查.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结果 97例患者中椎动脉 MRA异常 61例 (占 62.88% ), TCD异常 83例 (占 85.56% ).结论椎动脉本身退变因素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TCD)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对眩晕的血管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共33例患者,男23例,女10例,年龄29—75岁,平均(56.2±6.7)岁,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于1周内行TCD和DSA检查。结果33例患者中TCD显示椎基底动脉系统异常29例(87.88%),DSA显示椎基底动脉异常12例(36.7%),颈内动脉系统异常14例(42.4%),无血管异常7例(21.2%)。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原因可能是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也可能是前循环缺血的表现或功能性因素,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重要诊断意义,DSA是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9.
采用肌电图诱发电位对符合椎基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犤1犦部分患者进行了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目的是探讨BAEP在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中的诊断价值。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患者为该院2000年8月~2001年12月在门诊、病房按椎基动脉供血不足通用标准,经临床系统检查确诊病例46例,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45~60岁,平均52.3岁。1.2仪器与方法经颅多普勒采用德国EME公司生产的Pioneer-TC2020型,探头频率2MHz,常规经枕窗探测椎动脉、基底动脉,记录收缩期、舒张期及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观察频谱图像、监听频声等。脑干听觉诱…  相似文献   

20.
莫蓉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4):2501-2502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仪对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检测并观察其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速度的变化。结果: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90%。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能显著改善脑循环和调节血流量,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