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苄星青霉素是治疗早期梅毒的首选药物。对首次发现梅毒的患者需要做青霉素试敏,肌注时要匀速推注不可停顿。以免药液堵塞针头。对长期注射臀部肌肉出现硬节的患者,可以每晚用热毛巾湿敷、局部按摩或红外线照射。对第一次应用苄星青霉素的患者,要口服强的松预防发生吉海反应。肌注完毕后,用耐刺盒将注射器和针头分离,做好针刺预防。如被污染针头刺伤,立即做意外暴露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彭志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3353-3354
苄星青霉素临用前加注射用水后呈混悬液,采用传统方法注射此药,经常发生针头堵塞,导致一次注射失败,这不仅浪费了药物和医用耗材,加大了患者的痛苦,而且易引起操作污染,加重了护理人员操作时的心理压力[1].我院对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的操作方式进行了改良,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宁波市北仑区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进行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的60例梅毒孕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年龄(24.2±3.8)岁.根据门诊号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年龄(23.6±4.0)岁;对照组年龄(24.6±3.8)岁.所有病例均分臀部两侧肌内注射240万u苄星青霉素.  相似文献   

3.
留置气泡技术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珊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226-226
目的:探讨留置气泡进行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的效果。方法:用注射器抽吸溶解的青霉素药液后,再吸进0.2~0.3ml的空气。将12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用传统的肌内注射法,观察组64例采用留置气泡法,观察两组肌内注射时针头阻塞和患者注射部位疼痛的情况。结果:两组注射方法的针梗阻塞和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留置气泡注射技术的观察组针头阻塞明显减少,疼痛明显减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岑靖容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1387-1388
目的 探讨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的方法.方法 将200例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患者分成2组,分别采用改良法和常规法进行注射,对比分析2种方法的注射效果.结果 改良组一次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法明显提高了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的一次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青霉素治疗梅毒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丽娇  张少明 《海峡药学》2008,20(11):159-160
青霉素是治疗早期梅毒的首选药物.对首次发现梅毒的患者需要做青霉素试敏,肌注时要匀推注不可停顿.以免药液堵塞针头.对长期注射臀部肌肉出现硬节的患者,可以每晚用热毛巾湿敷、局部按摩或外线照射.对一次应用苄星青霉索的患者,可口服强的松预防发生吉海反应.肌注完毕后,用耐刺盒将注射和针头分离,做好针刺预防.如被污染针头刺伤,立即做意外暴露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苄星青霉素为一长效青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为青霉素的二苄基乙二胺盐,其抗菌活性成分为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肌内注射后青霉素缓慢释放被吸收,青霉素所致的过敏反应在应用本品时均可能发生。2011年2月25日我科成功抢救了1例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现将抢救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苄星青霉素一次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减少药液的浪费。方法将门诊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患者56人,随机选择200针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针次。对照组采用振荡摇匀式溶解药物,常规“四快法”注射:实验组采用静止式溶解药物。更换针头,“三快一匀法”注射。结果实验组一次注射成功率96%,观察组77%;实验组疼痛程度及药液残留量明显低于观察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静止式溶解药物,更换针头,“三快一匀法”注射苄星青霉素可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降低疼痛程度,减轻了患者注射时的恐惧心理,给药剂量更准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苄星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周颖何振凤(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北京100034)患者,女,42岁,因风湿性关节炎近3年来间断应用青霉素。1997年1月6日起遵医嘱每月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Benzathinebenzylpenicilin)120万u。6月...  相似文献   

9.
梅毒患者用青霉素治疗,血清中青霉素的浓度应当超过0.018μg/ml(即0.03IU/ml)。常用的治疗方案是每天肌注普鲁卡因青霉素 G(含有或不含有单硬脂酸铝),或每周间歇注射苄星青霉素 G。在丹麦,性病临床常用每周间歇治疗,苄星青霉素 G1.44g 肌注,共2~3个剂量。对这种治疗法的有效性,有人提出怀疑。本文的目的是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减轻儿科门诊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患者的疼痛。方法 通过循证方法寻找减轻肌内注射导致疼痛的最佳证据,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门诊A族链球菌感染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的360例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线调查组、第l轮证据应用组和第2轮证据应用组。基线调查组120例,男69例,女51例;第l轮证据应用组120例,男70例,女50例;第2轮证据应用组120例,男66例,女54例。3组患儿年龄均在5~15岁之间。比较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证据应用前后护士最佳证据的执行情况、证据应用前后患儿疼痛评分及硬结发生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结果 对最终纳入的10篇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共提取10条证据,制定出9个临床审查指标,运用证据前后对比,证据应用后患儿疼痛评分由8.42分下降为4.26分,注射30 min后疼痛评分由4.53分下降为2.18分,注射部位产生硬结发生率由75.8%(91/120)下降为32.5%(39/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一系列药物及非药物措施能减轻儿童程序性疼痛;Buzzy小蜜蜂装置(冷+振动+分散注意力)可以减轻肌内注射青霉素疼痛;正确的苄星青霉素配置方法、注射手法、注射部位、注射速度可以减轻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的疼痛。  相似文献   

11.
长效青霉素又称苄星青霉素,对梅毒螺旋体有抗菌作用,常用于梅毒的治疗,以及医务人员被梅毒患者针刺伤后的预防治疗。长效青霉素混悬液属非均相溶液,受粒子形状、大小、分布不均的影响,特别是粒子表面带电,引起絮凝等现象,造成粒子表面黏度较大,导致阻塞针头,容易发生注射失败,增加患者痛苦,造成材料浪费,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同时导致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不满意。为了提高一次性注射的成功率,减少医患纠纷,对2009年在我院妇科住院合并梅毒需要注射长效青霉素的患者,采用改进方法即更换注射器针头的方法注射长效青霉素,避免了针头的阻塞,大大提高了注射成功率,减少了医患纠纷,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52年Rusoff等人在苄星青霉素G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观察到,肌注120万单位后一月内血浆药物浓度均达到或超过对A组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0.02μg/ml)。因此提出预防风湿热复发的简单有效途径。30年后Ginsburg根据自已临床实验结果提出异议:肌注120万单位后第四周内血浆浓度低于MIC,甚至检测不到。1986年有人提出应每3周肌注一次120万单位,而不是每4周。本实验采集了不同年龄组患者193份血浆标本。这些患者均朋注120万单位苄星青霉素G。于注射后即刻、1、3、10、21与28天抽取血浆标本。其中即刻血浆12份,1天35  相似文献   

13.
舒适护理在梅毒患者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苄星青霉素价格低廉,效果显著,成为临床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苄星青霉素稀释后为一种混悬液,药液溶解后易凝固需快速注射,患者常因疼痛难忍而畏惧注射。本文对门诊62例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梅毒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6,(1):81-83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潜伏梅毒患者其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RPR)的转归变化。方法将100例潜伏梅毒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联合组患者联合使用头孢曲松钠和苄星青霉素,对照组患者仅肌注苄星青霉素。观察和对比治疗后3、6、12、24个月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结果治疗后3、6、12、24个月,联合组患者中早期潜伏期梅毒患者的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早期潜伏期梅毒患者(P0.05);联合组患者中晚期潜伏期梅毒患者的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晚期潜伏期梅毒患者(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和苄星青霉素联合应用比单用苄星青霉素的疗效更显著,可有效提高潜伏梅毒的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苄星青霉素的注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苄星青霉素又称长效西林、二苄基乙二胺青霉素,为青霉素的二苄乙二胺盐,是青霉素的长效制剂。临床广泛应用于链球菌感染和梅毒的治疗,一般每周或隔周一次。在肌肉注射过程中,由于此药为白色结晶状粉末,颗粒大,极微溶于水,且溶解后呈白色浑浊状,易堵塞针头而使注射失败。现将应用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观察中药复方"解毒汤"配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为合理运用中药治疗梅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78例符合梅毒诊断标准并且能够完成疗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苄星青霉素臀部肌内注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解毒汤治疗,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RPR转阴情况和外周血Th1/Th2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第12个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RPR阴转率和外周血Th1/Th2改善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解毒汤配合苄星青霉素中西医结合治疗梅毒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转阴率,是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梅毒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寻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时堵塞针头的原因。方法:以苄星青霉素样品A和B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光显微镜法、红外分光光度法、拉曼光谱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与粒度和粒度分布测定等方法分析晶体特性,结合抽针试验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产品A和B经偏光显微镜观察分别呈板状和针状结晶,红外分光光度法、拉曼光谱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与粒度和粒度分布检测结果未见明显差异,抽针试验显示产品B较产品A更易堵塞针头。结论:苄星青霉素的针状结晶和粒径分布不均是其堵塞针头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49岁,发现梅毒7个月。期间于当地诊所规律肌注苄星青霉素治疗(240万U,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204103),每周1次。当注射至第13次时(未行皮试)照例交叉行右侧臀肌注射(经鉴定注射部位无误),出现双下肢麻木,30min后出现双下肢无力、不能抬起,腹部及后腰部出现紫斑。  相似文献   

19.
肌注苄星青霉素新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延长青霉素的作用时间,临床上采用了难溶制剂苄星青霉素(长效西林).它为水悬剂,按常规二快一慢法注射时有局部疼痛,易产生堵塞针头的现象.这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因此我们采用了“换针头,不排气及三快注射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积极心理暗示对梅毒患者注射苄星青霉素时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40例梅毒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我院注射苄星青霉素,将患者以随机抽签法的分式进行分组,可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比例为20∶2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积极心理暗示。于治疗前后对两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SAS评分与SDS评分较接近,组间无显著差异存在(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两项评分均已降低,但在降幅比较上观察组大于对照组,且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梅毒患者注射苄星青霉素时予以积极心理暗示,可有效发挥改善负面情绪的作用,故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